大国军舰 第565章

作者:华东之雄

  “嗯,这架飞机就看到这里吧,诺沃日洛夫先生,我们谈一谈新的伊尔476飞机如何?”

  诺沃日洛夫大喜。

  飞机厂的会议室里,诺沃日洛夫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了。

  他原本就是伊尔-76的总设计师,这种改款当然也是他亲手主持的,现在,遇到了第一个大客户,他细致地讲解起来,认真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林老此时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是也不用问太多,只要配合秦涛就行了。

  “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国内倒是可以采购一批,空军和海军架起来,需求量差不多有四十架吧,林老,您觉得呢?”

  林老点头:“没错。”

  诺沃日洛夫大喜,四十架啊!足够让他们伊留申设计局重新回到昔日的荣光了!

  谢尔盖也是眼前大亮,如果有四十架飞机的订单,那他们厂子也活过来了啊!

  “对了,契卡洛夫飞机厂已经停工了,想要恢复生产,恐怕得需要启动资金吧?”秦涛说道:“我们可得先说好了,我们预付的定金不会多,我们担心贵方无法生产出来,生产线的启动资金,得你们自己想办法。”

  谢尔盖的脸色稍稍的难看了一些,然后又想到了什么,脸上带着坚定:“当然没问题,只要有订单,我们就会启动生产,绝对不会拖延工期,至于启动资金……”

  谢尔盖咬了咬牙:“五百万美元,把那架A-50的机体卖给你们,这样我们就有启动资金了,你们也就可以放心了!”

  五百万美元,A-50机体买回家!林老的心中无比的满意,这次的目的达到了!

  会议的效率很高,当场就达成了A-50机体的出售,以及后续伊尔476的出口意向,皆大欢喜!

  A-50机体的出售是最快的,毕竟是现成的,就在第二天,空军就来了一批飞行和机务人员,现场检查,第三天的时候,机体就被飞回到东方去了。

  行程圆满,林老等人也就跟着返航了,在返回的路上,林老也在感慨:“涛子,你给咱们空军省了一大笔钱啊。”

  “林老,你们也别忘记了,等到空军的预警机研发出来,海军也得利用现成的技术,可别到时候再要求海军出研发经费。”

  “你小子,这么向着海军。”林老有些不满。

  “还不是为了舰载预警机。”秦涛说道:“没有预警机的航母是不完美的,是无法应付高强度战争的,海军不能留下遗憾。”

  “不过咱们才刚刚弄了一架机体啊。”林老又有些遗憾,签署的可是三架预警机的合同,另外两架机体呢?

  “这一架,先弄好了再说。”秦涛说道:“几年之后,空军采购预算充沛了,再多买几架二手的不就成了?”

  “二手的?涛子,你不看好采购契卡洛夫飞机厂生产的运输机?”林老好奇地问道。

第0510章 138号海试

  谢尔盖是看在接下来四十架运输机的采购意向上,才决定把那架A-50的机体给贱卖的,但是,在秦涛这里,不过只是一个托词而已,秦涛根本就没打算继续采购。

  林老对这个感觉到很好奇。

  “林老,现在要是从黑海造船厂订购航母,他们能生产出来吗?”秦涛反问。

  “当然不可能,苏联崩塌之后,生产体系已经被打乱了,很多配套工厂都倒闭了,或者在其他国家,他们想要协调很困难,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可能了。”

  林老说完之后,突然反应过来了:“你是说,航空企业也是这样,契卡洛夫飞机厂就算是想要生产,也会因为配套的问题举步维艰?”

  秦涛点点头:“没错,林老,伊留申设计局最好的选择,是在国内原本生产安东诺夫飞机的厂子生产他们的伊尔-76,不过,这个也很难,至于契卡洛夫飞机厂,根本就不可能继续生产,如果真的下了订单,就会和印度采购俄国人的航母一样。”

  这已经是第三次加价了吧?印度还是得咬着牙认了,否则以前的投资就打水漂了!

  己方要是从伊留申设计局订购什么伊尔476,恐怕也会是这种结局,被屡次加价,最终价格贵两三倍。

  “可是咱们需要这种战略运输机啊。”林老说道。

  “办法有两个,首先可以租借或者是购买俄罗斯的二手货,其次就是自研。”秦涛说道:“靠人不如靠自己,咱们得有自己的大型运输机才行,空军和海军都需要,咱们南边的那些海岛,也是需要运输机去运输物资的。”

  林老点头:“是啊,得自研,这又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啊!”

  “如果现在没有能力,就晚几年,但是自研是必须的,咱们的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机等等,都需要一个大飞机作为平台。”

  又给林老忽悠了一番,这次的行程算是圆满结束,回国之后,秦涛甚至都没有去找老丈人,直接就返回了明州,如果去了,估计还得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

  时间已经是二月份,腊月二十。

  明州造船厂里依旧是一片忙碌,大家伙甚至压根就不记得什么是春节了,对他们来说,忙完手头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056号的首舰正在舾装,054号的二号舰已经下水,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此时,神州号浮船坞里面正在改造的那艘138号,才是最关键的。

  造船厂的工人,设计单位的设计师,还有军代表们,都在忙碌着。

  “这船看样子已经差不多了啊!”秦涛向正在忙碌中的军代表孟繁盛说道,虽然孟繁盛在明州已经当了多年的军代表,但是他依旧是一丝不苟,对待工作非常严肃,一张脸从早到晚都是黑的,那大嘴巴也经常在呱啦呱啦的说个不停。

  此时,听到了秦涛的问话,孟繁盛开口道:“目前整体的改装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就剩下武器系统的调试了,海试大概还需要一段时间。”

  秦涛点头。

  军舰在造船厂建造完毕之后,不能立刻交付部队,需要有造船厂的技术人员和海军的代表一起来接船,开到海上之后,按照表格一项项的进行测试。

  如果在测试中出现问题,那就还需要返厂维修。

  类似于航母这种的,甚至需要动辄一两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要求。

  现在这艘138号,是边设计边改造的,遗留的问题肯定也是不少的。

  “按照我们的估算,海试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

  “没那么多时间了啊。”秦涛说道:“我们的海试科目能进行修改吗?先把关键的项目,比如说动力、武器系统测试了,至于其他的,放到后面再说。”

  孟繁盛皱起来了眉头:“秦总,按说您提出来了方案,我得给您个面子,但是,作为军代表,我必须要按照上级的要求来测试,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您要不要和上级沟通一下?只要上级同意您的建议,给我发命令,我立刻按照新的方式来。”

  古板,教条,没担当,看着孟繁盛的大嘴,秦涛有些腹诽,稍后,张震就过来了。

  当初这条船就是张震带人给开回来的,之后,张震被任命为了138号的舰长,他除了偶尔会去史特罗那边听课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在明州的,在改装的过程中,就能熟悉起来138号,等到以后指挥这艘军舰,也会更加容易。

  此时,他的脸上带着兴奋:“秦总,您回来了!”

  “嗯。”

  “老孟,我刚从舰队那边回来,上级命令,咱们的138号尽可能在一个月内完成关键系统的海试,随时准备迎接任务。所以,给拟定了全新的海试要求。”张震一边说,一边把厚厚的A4纸打印出来的文件交到孟繁盛的手上。

  孟繁盛的脸上有些惊讶,秦总才刚刚说,上级就下命令了?还真是够快的啊!

  “请上级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孟繁盛说完之后,又想到了什么,看向张震的目光之中,充满了惊讶和担心:“要打仗了?”

  “老孟,不该问的不要问,现在军队里很紧张。”张震说道:“我回舰队基地,那里已经取消了休假,过年也不能缺勤,136号和137号正在吊装日炙导弹,咱们这艘军舰,必须要快啊!”

  孟繁盛点头:“好,我全力配合!”

  “还有,因为情况紧张,所以,上级领导就不出席我们这艘军舰的下水仪式了。”张震继续说道:“上级领导指示我们,只要具备了海试条件,那就立刻组织海试,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

  秦涛有些无奈:“用得着这么忙吗?唉,他们也真是的,就知道临阵磨枪,搞得人心惶惶的。”

  大家伙原本就很紧张了,这种时候,应该放松放松才对。

  “我们既然当了军人,那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张震说道:“如果真的有情况,我们愿意冲上去,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张震此时满腔战意,他倒是更希望动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张舰长,别想那么多了,还是先搞军舰吧。”秦涛说道。

  高大的舰桥里,无数人还在忙碌之中。

  赵玲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向身边的人说道:“好了,红旗-16A系统终于融入到整个作战指挥系统去了!”

  这是一个很复杂繁琐的工作。

  原本俄国人的光荣级巡洋舰,只能执行单一的任务,虽然导弹一大堆,却都是各行其是,负责远程的S-300导弹系统,和中程的黄蜂导弹的数据根本就不交换,各自负责各自的空域,一旦S-300导弹防御失败,中程导弹就可能不能及时切换过去。

  国内的这艘138号,绝对不能走俄国人的道路,赵玲自从过来之后,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去,先是完成了红旗-16A导弹的换装,跟着就是数据的融合。

  在统一的作战指挥系统下工作,可不容易,毕竟S-300系统是俄国人的,己方无法得到相关的技术资料。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这段时间赵玲几乎就没有好好休息,此时的她,面容憔悴,眼睛里满满的都是血丝。

  然后,赵玲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涛哥,你来了?”

  “嗯,我来了,你怎么能这样呢?”秦涛心疼地看着自己的妻子:“你眼睛里只剩下工作了,哪里有我和孩子?”

  赵玲的脸上露出了歉意的微笑:“怎么会呢,你们一直都在我的心里。只不过,这次的任务很重要,很关键啊。”

  “好了,你现在可以走了,正阳,送赵玲同志回去休息,你给我在门外守着,等我去了才能走。”

  “是。”

  “不行,还有收尾工作呢,大家伙都在一起忙,你不能单独让我走啊。”

  “离开了你,地球还不转了?走,你和他们不一样,你毕竟还在哺乳期呢,而且,你是我老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秦涛就把这种话给说出来了,赵玲的脸瞬间就是通红,秦涛的脸色严肃,丝毫没有妥协的余地。

  赵玲叹了口气,终于离开了。

  众人都憋着笑,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现在,我们就等防空系统的匹配了,这种防空导弹的系统匹配完成,咱们就能随时开始海试了。”舰桥上的杨大伟说道,这段时间,他们设计处的人也是天天在军舰上摸爬滚打,跟着一起解决问题的。

  “嗯,既然都匹配好了,那还等什么,做海试的准备吧!”

  当天下午。

  神州号浮船坞传来了动静,所有人都好奇地看了过去,只见浮船坞开始注水,缓缓下沉,然后,在它里面停留了半年的138号,终于重新漂浮在了水中。

  接着,浮船坞开动起来,和138号驱逐舰分开,万吨级的驱逐舰,第一次没有受到遮挡,展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

  俄国人粗犷的风格收敛了很多,这艘军舰显得更加的现代化。

  原本的设计师穆提辛站在码头上,看着这艘军舰的整体轮廓,心中无比感慨,来到东方,他收获太多了!

  从一开始接触,到后来的全力工作,再到现在,他亲眼看到了这艘军舰一点点地发生改变,成为了一款更加全能的战舰!

  没有巨大的雷达,舰桥的顶部更加美观,高高悬挂的顶板雷达,以及米波天线架,几乎都是从051C上继承过来的,前面的二层甲板很平整,那里装满了红旗-16防空导弹发射筒,侧面的730近防炮,看上去也很威武,两侧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更是让人感慨,方形发射筒,数量增加了一半。

  再看看尾部,已经被补齐了,宽大的直升机甲板可以让直升机的降落更加容易,甚至垂直起降战斗机都可能会应急落上去,机库也被改成了双机库,怎么看怎么合适。

  当初在设计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过要这样做呢?

  当然还是受限制于当年的电子技术水平啊!东方的电子技术已经远胜过俄国人了,所以,东方人完成了系统整合的任务。

  “穆提辛先生,看到这个成果,有什么感觉?”秦涛向穆提辛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