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544章

作者:华东之雄

  会议室里,秦涛望着面前的生面孔,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早就该来这里走走看看啊,虽然也在华亭,却从来都没有来过。

  塔季扬娜·阿列克谢耶娃坐在了秦涛的旁边,脸上带着兴奋。

  “自从设计处组建以来,我们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地效飞行器最大的难关就是操控,所以,我们多次出差,前往国内的风洞机构,通过大量的风洞实验,我们已经找到了最合适的地效飞行器的外形,而且还得到了大量的数据来总结飞行控制律。”阿列克谢耶娃说道:“根据这些,我们设计了两款地效飞行器,大小不同,但是外形都是类似的。”

  投影幕上,出现了地效飞行器的设计图。

  相比那种野蛮粗暴的苏系风格,这种地效飞行器看上去更漂亮多了,仿佛从抠脚大汉变成了小家碧玉一样。

  整体是飞机的风格,只是腹部是船型,方便在水上起降,前面的机翼外缘向上翘,后面还是T型垂尾。

  只不过,在发动机的布局上有所不同。

  小型的地效飞行器,直接在机翼内侧有发动机,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前面的风扇上,动力系统的布局和天翼一号类似,至于中型的,则是在前面增加了花尾鸽一样的短翼,左右各布置两台发动机,类似于海雕H680。

  秦涛点头,在这个方面,他的确是个外行,所以,多听,少说话,省得闹笑话。

  “目前,相关的设计工作已经接近完成,接下来的建造,我们需要找一个专门的工厂,而且,在建造完毕之后,我们还需要运输到某个合适的地方来试飞。”

  以前的工作,秦涛可以不闻不问,接下来就不行了。

  第四设计处只负责设计,是没有生产能力的,就和后世的某些电动车一样,只管PPT做好就行了,生产直接委托一个汽车厂。

  秦涛点头:“这种东西类似于飞机,所以最好找个飞机厂来生产。目前的国内,112厂和132厂都在忙,他们估计是没有时间来给生产的。我前段时间去过320厂,那边和国际接轨,生产能力是没问题,但是只能生产小飞机,要不,我们先从小型地效飞行器开始?”

  阿列克谢耶娃点头,只要集团继续投资给她搞研究,那她就不会抱怨,大小的问题无所谓,先造小的也没问题。

  “造出来之后,还需要试飞。”阿列克谢耶娃说道:“我们需要找个合适的场所来试飞。”

  俄国人时代的里海怪物,是在里海试飞的,反正那里几乎就相当于俄国人的内海,东方呢?第四设计处的这种地效飞行器,在什么地方试飞合适?

  华亭这边距离近,但是,华亭附近的海面,航线密集,来往的船只太多了,不适合试飞。

  其他的地方呢?在国内找个湖泊吗?

  “试飞的话,可以有两个地方选择。”秦涛说道:“要么,就北边,荒地村基地。要么,去南边,琼州基地。”

  一北一南,跨度是够大的,不过,秦涛也没有别的办法。

  其他的地方不熟悉啊。

  荒地村,已经发展成为了海军的舰载机航空兵训练基地和甲板操作基地,已经非常热闹了,而那里就是挨着海的,把海边改造一下,成为己方的地效飞行器试飞基地,完全没问题。

  南边的话,就是琼州了,琼州也有海军基地,找个空地就行,那里的旅游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呢,附近的海域也足够广阔。

  “你可以去这些地方考察一下,然后确定出来哪里合适。”秦涛说道。

  阿列克谢耶娃点头。

  这会议,就算要开完了,此时,下面一个坐着的年轻小伙子,终于忍不住了。

  “秦总,我们的地效飞行器现在还没有名字呢。”

  名字?

  阿列克谢耶娃点头:“是的,目前我们只是叫做01和02,只有编号,没有名字。秦,你来给起个名字吧。”

  起名字什么的,最麻烦了,秦涛可不想浪费脑子,立刻就把个任务交给了在场的人:“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秦涛赶紧摆手,这个名字不行!

  地效飞行器是在海上飘着的,然后飞到天上,叫鲲鹏还真是恰当,但是,秦涛不会抢运-20的名字,立刻就把这个名字给排除了。

  刚刚提议的那个小伙子,一脸的失望。

  “它的原型是花尾鸽,要不,我们起个类似的名字,比如说小白鸽?”

  秦涛继续摇头,不够霸气。

  这就是当领导的好处,领导可以不想怎么做,只要手下做出来之后再否定手下的提议就好了,在这个过程中,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和平鸽怎么样?”

  听到这个提议,秦涛眼前一亮:“不错,就这个名字!”

  其他人好奇地看着提议的人,不知道为啥这个名字能获得秦总的喜欢。

  这秦总的口味也太奇特了吧?

  “这款小型的,叫做和平鸽1号,它不仅仅可以作为飞控系统的试飞机,成功之后,也可以作为小型的旅游观光飞行器,后面应该能布置几个座位,或者是运输货物,等到试飞成功,我们的双沙岛月度假村,也可以采购几架,发展旅游业。”秦涛此时脑洞大开,将自己的思路滔滔不绝的说了出来。

  “至于这款中型的,等到和平鸽1号试飞成功,验证了飞控的稳定性之后再转入生产,现在可以做模型,准备参加以后的展览,它的用处更大,比如,和花尾鸽一样,可以在背部扛起反舰导弹来。”

  背着反舰导弹的和平鸽?难怪秦总对这个名字很满意,原来也是恶趣味!

第0495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只搞技术研发,不和市场结合是不行的,俄国人的里海怪物最终没有发展起来,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市场需求,等到搞花尾鸽,背着反舰导弹的时候,国家已经没钱了。

  现在,小型的地效飞行器,在试飞之后,就可以投入到商业运行之中,和水上飞机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省油,航程远,载货量大,和船只比起来,它的速度又快,所以,找对了市场,就能卖出去。

  目前已经进行到了试飞阶段,需要将它打造出来,进行飞行测试了。

  秦涛帮忙联系了320厂,毕竟他和320厂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而当联系上了之后,更是兴奋不已:那款T-45教练机的仿制品,已经打造完毕了,正在进行试飞,等完成了试飞科目,就能送到荒地村基地,让那里的海军航空兵训练起来了。

  那些飞行员们在地面上,已经模拟飞行了几百遍,就差最后的实机飞行了,这款教练机上来之后,一定可以派上大用场,不能总是纸上谈兵,模拟器上练习,早就该实际操作了。

  好消息一件接着一件。

  就在十月中旬,中芯国际竣工了!

  这一天,大清早,秦涛就兴奋地来到了中芯国际的厂址:某高科技园区。

  中芯国际和龙芯公司几乎是挨着的,因为龙芯公司是搞设计的,所以项目进行得更快,早就开始进入到工作状态了,而中芯国际,则是花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基建工程。

  浦东新区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这个高科技园区,目前只有两个建筑群落盖起来了。

  车子开动到门口的时候,秦涛就看到了挂在门口的那串鞭炮,脸上带着狐疑。

  “怎么,咱们这么大的工厂,竣工投产,就只挂了一串一千响的鞭炮?”

  此时,门口已经有了一大堆的人在那里等待了,秦涛一边说一边下车,抱怨的话当然被其他人也给听到了。

  张汝金的脸色稍稍的有些尴尬:“秦总,钱要花在刀刃上啊!”

  这个时代,哪怕是个理发馆开业,也得放个几万响的鞭炮,但是,中芯国际没有,虽然张汝金的手里握着五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但是,他却像是葛朗台一样,非常的抠门。

  他出差,只坐经济舱,有一次电视台找他录节目,他自己一个人坐地铁过去的!

  现在,竣工投产,他也舍不得花钱,只是花了十块钱,买了一千响的鞭炮,就当做庆祝了。

  这些都是虚的,他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上啊!

  “正阳,再去买五万响的鞭炮,用我的工资。”秦涛向开车的许正阳说道。

  许正阳点头,驾车离开,张汝金在那里的脸色平静下来:“多谢秦总。”

  “钱不用省着花,如果不够,咱们集团继续投资,哪怕砸锅卖铁,咱们也要全力支持。”秦涛说道。

  张汝金点头。

  旁边的一个人开口了:“很多人都看好咱们公司,以后只要上市,融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秦涛给打断了:“咱们不上市,这是中芯国际商业运行的一个禁区。”

  这人给说了个没趣,闹了个大红脸,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五万响的鞭炮不用挂在大门上,直接铺在大门前面的地面上就行,此时,华亭市的各个领导都来了,包括大领导徐迪,以及主管经济和工业的江舟。

  “徐领导,请您给我们讲话吧。”秦涛笑呵呵的说道。

  徐领导摇头:“秦总,还是您来讲吧。”

  “客随主便,在这里,我可是客人,徐领导,还是您来吧。”

  徐领导推辞了三次,这才走到了话筒的跟前,脸上带着兴奋。

  “我们华亭市,以前就拥有造船工业、飞机工业和汽车工业,现在,这些工业都发展得很好,不过,这些毕竟属于老工业了,现在,我们将会拥有新兴的微电子工业!我相信,我们的中芯国际一定能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大公司,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下面是一阵鼓掌声。

  “请大家放心,市里将会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市里给开出来的条件不会变化,五年之内不收中芯国际任何的税收,配套的学校,医院等等,都会建立起来!”

  说完了这些,徐迪笑着看向秦涛:“好了,我说完了,轮到你了。”

  中芯国际的后面有明州集团的背景,会不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问题?这个秦涛也拿不准,但是,想要撇清关系是不可能的,从最初和三行公司开始谈判,明州集团就不可能隐藏起来,所以现在,也就是大大方方的了。

  “微电子技术在迅速发展,我们祖国已经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太多了。”秦涛的语气有些低沉:“前些年,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国家进行过531工程,908工程,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这些工程都失败了,就算是引进过来,也面临着落伍的地步。所以,我们明州集团站了出来,发挥我们民营企业的优势,投资建立中芯国际公司,我们希望祖国的芯片产业,能快速地发展起来!中芯国际,寄托着我们对芯片产业的无限希望!”

  “各位有的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有的是归国华侨,请放心,明州集团就是你们坚强的后盾,会解决你们所有的后顾之忧,你们的使命,就是尽快让这条生产线投入运营,生产相关的电子产品!”

  这一年来,张汝金来回奔波,既要看着工厂的建设,也要挖掘人才,靠着他的个人魅力,召唤回来了一百多美籍华人,成为了中芯国际的骨干力量。

  这些人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秦涛当然不能让他们受到任何委屈,这些都是最宝贵的科技人才啊!

  “员工们,亲人们,有市里的后盾,有集团的后盾,我们还有什么话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加油努力,将中芯国际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代工厂!”最后轮到张汝金发言了,他非常的激动,他的理想终于要实现了!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

  硝烟的味道传遍了全厂,爆竹的声音回荡在中芯国际的上空,浦东的上空,华亭的上空,整个祖国的上空!

  全球著名的芯片代工厂,从这一刻开始起步,它刚刚建立,就将东方的芯片工艺,拉动到了和世界同一个水平!

  一众人走进了工厂内部。

  想要进入车间,需要穿专门的全身防护的衣服,还需要经过专门的无尘处理,所以,秦涛并没有打算进去,反正他也看不懂,他只是和众人一起,沿着厂房外面的马路来行走。

  道路两边,是刚刚种植了没多久的树木,也就是在华亭,要是在北方,这个季节移植,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从海上吹来了微冷的风,每一个人的心头,却都是热的。

  “张总,以后这里就交给你们了,希望它能成为世界一流的芯片代工厂。”秦涛说道。

  张汝金点头:“当然没有问题,我们会努力的。”

  “目前,国内的订单会相当多,不过,我们还是需要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只有成为世界级的代工厂,才算是真的成功了。”

  虽然当初引进生产线的时候,和三行集团说的是生产64兆的内存条,但是,整个生产线建立起来之后,不仅仅是内存条,其他的都能生产。

  比如说,现在已经进入到2G时代了,秦涛也早就把大哥大给扔了,换成了小巧的爱立信。国内虽然还不能生产手机,但是,手机卡的需求量还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