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477章

作者:华东之雄

  秦涛点头。

  “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想要更好地完成螺旋桨的加工任务,机床的轴数还得增加,我们已经在研究七轴五联动数控机床的原理了,以后我们的数控机床技术,不会比外国差,只会更好。”罗文忠继续说道。

  “是啊,仿制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在仿制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才行。”秦涛点头:“以后不仅仅要有七轴五联动,体积也要大一些,满足更大直径的螺旋桨加工需求。”

  “我们会努力的。”罗文忠表决心。

  机器的加工还在继续。

  航母螺旋桨和潜艇的需求不同,只要五叶螺旋桨就够用了,但是非常宽大,加工出来的一个叶片就有几吨甚至十几吨,组装起来之后,整个螺旋桨会有几十吨甚至上百吨。(有说法尼米兹的螺旋桨一个就四五百吨?个人感觉到不太可能吧。)

  “秦总,有关升力风扇项目,您有没有时间去看看?”赵长水继续问道。

  在歼三十一A的研发项目之中,明州集团承担了上面难度最大的升力风扇项目,毕竟只有他们明州集团有这种加工能力。

  一转眼,一两年就过去了,他们研制的进展如何?

  秦涛来了兴趣:“当然有时间,走我们看看去!”

  想要让这款飞机能取得成功,那就必须要攻克升力风扇项目的难关,对国内的技术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这个项目,目前进行得如何了?

  带着这样的疑问,秦涛等人进入了研发车间。

  自从华亭第二水泵厂重新走上正轨之后,也开始重视起来研发,他们将原本的一座大型仓库改造成了研发车间,窗明几净,同时,在里面的工作人员还都穿着白大褂,看上去有一种高科技企业的感觉。

  有一排排的电脑,也有各种试车台等装置,等到秦涛走过去的,王进宝就迎了上来。

  “秦总,您来的正是时候,我们也终于可以有好消息给您汇报了。”

  好消息?

  秦涛听得一阵高兴:“什么好消息?”

  “经过我们的辛勤努力,终于攻克的传动轴的难关,现在,我们已经能制造出来合格的升力风扇使用的传动轴。”

  这个传动轴的要求可不简单,它需要有几千转每分钟的速度,同时,还要传递几万马力的动力,具体来说,和054的四台柴油机输出的动力差不多,但是,它绝对不能用054的传动轴啊。

  给飞机使用的东西,必须要特别轻才行!

  “是吗?你们用什么材料制造的?”秦涛好奇地问道。

  “钛合金。”

  这个回答有些超出了秦涛的预料。

  在航空航天领域里,的确会用大量的钛合金,毕竟这种东西质量轻,强度高,是优良的铝合金材料的替代品。

  但是,它的屈服度高,也不一定就代表扭转强度也高啊。

  “咱们用的是航空发动机的传动轴材料。”王进宝说道:“咱们了解到,苏-27战机用的发动机,低压涡轮轴使用的就是钛合金,所以就和俄国人那边联系,引进了这种毛坯,经过咱们的精密加工之后,还真是达到了要求,虽然造价高,但是您也说了,先捣鼓出来再说,价格问题放一边。”

  秦涛这才恍然大悟,飞机发动机里面也有传动轴的,把这种传动轴材料拿出来使用,绝对没问题啊!只要精密加工能力到了,这个难关就能攻克了。

  贵点没问题,先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再说。

  “摩擦片和锥形轮呢?”秦涛继续问道。

  传动轴是一个难关,其他的难关还有很多,离合器要耐用,毕竟升力风扇必须要随时能切断动力,不会一直工作,动力传递路线不同,也需要锥形齿轮来改变方向。

  至于那个升力风扇的主体结构,反倒没什么难的了,可以理解为一个简单的航空发动机,国内的技术是能达到的。

  “这些我们还在研究,已经找到了国内制造车用离合器的厂商,他们生产的最好的离合器片,也只能承受两千马力的动力,暂时还没有任何进展。”王进宝说道。

  传动轴解决了,但是离合器和锥形齿轮的难关,都还摆在眼前呢。

  “我们听说,保时捷的PDK变速箱使用的摩擦片材质很特殊,所以,我们已经联系过了,想要用他们的摩擦片来实验一下。”

  秦涛赶紧摇头:“我们是造飞机的,用汽车上的不行。”

  汽车发动机,有上千马力就相当逆天了,两千马力就撑死了,己方需要传递的可是几万马力的动力,汽车的离合器片,再怎么强也不行。

  “汽车上的不行?那飞机上也没有离合器啊!”王进宝很为难。

  “飞机上没有离合器,但是飞机上有刹车片啊,和我们国内研制复合材料刹车片的单位联系,和他们共同研究!”秦涛说道。

  这不能怪王进宝见识少,他毕竟是水泵厂的技术人员,之后在秦涛的鼓励下,开始挑大梁,勇于承担起来各种研发任务,已经很不错了,他对航空工业,那是一无所知。

  秦涛把项目给王进宝,王进宝就努力钻研,能攻克传动轴的难关,是因为这东西在航空工业上用,但是离合器呢?没听说过什么飞机有离合器的。

  所以,他就从汽车上的想办法。

  他是绝对不会想到飞机的刹车片的。

  刹车片和离合器片,一个共通之处,那就都是靠摩擦来工作的!

第0446章 先进的军舰供电方案以及电动汽车的设想

  八十年代,国门打开,国内也看到了西方先进的技术,非常惊讶。航空技术方面,当看到法国人的幻影2000战机的降落的时候,国内的技术人员和试飞员,都是无比的好奇。

  对方居然没有使用减速伞,直接用刹车就给刹停了!

  飞机在降落下来的时候,足足有几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国内的刹车如果直接踩下去的话,那绝对是刹车冒烟报废,必须要首先使用减速伞,让飞机的速度降低下来才能用刹车。

  法国人居然直接就刹车?

  当刹停的时候,国内的技术人员更是带着满脸的惊骇去抚摸刹车盘,结果发现人家的刹车片没有过热现象!

  各方面的技术,都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太多了,看到国外的科技,就像是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一样,虽然知道自己落后,但是技术人员没有灰心,有差距,那就追赶好了!

  国内生产的三代机,不能再使用过去落后的刹车系统了,必须要研发更加先进的刹车装置!

  十几年过去了,国内研发的产品,到什么样的水平了?

  秦涛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知道,想要解决这个离合器的摩擦片的问题,那就得从飞机刹车盘上下手。

  在后世,美国佬的F-35项目,同样需要先进的升力风扇离合器,负责提供摩擦材料的是古德里奇公司,为了将这种技术研究出来,他们公司专门建立了一个Santa Fe Springs的高温复合材料小组,这个小组不是闭门造车的,他们还联络了俄亥俄州Troy飞机机轮与刹车小组以及俄亥俄州Brecksville材料与仿真技术中心一起合作,开发寿命更长的高性能离合器材料。

  美国人也是用刹车材料来研究的,对己方来说,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同样也是得找研究飞机刹车材料的部门帮忙。

  王进宝睁大了眼睛:“秦总,咱们找研究刹车系统的部门合作?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秦总提出来的方案,肯定是有前瞻性的,只要按照秦总说的做,绝对没错!

  王进宝已经下定了决心,等到秦总走了之后,就去找相关部门合作!

  其实,对他们来说,想要把这种升力风扇搞出来,就是得全国各地的跑,寻找合作单位,他们机械厂的优势在于加工精度,但是他们并不是研究材料的单位,所以,必须要找相关部门合作才行。

  “对了,秦总,为了绕开这些复杂的技术,咱们的项目组里,还有人提出来了新的方案。”

  新的方案?

  秦涛非常好奇:“什么方案?”

  想要实现垂直起降,全球也就是两种方案,要么是海鹞,要么是雅克-38,只有这两种捣鼓成熟了,己方的升力风扇,也不过相当于雅克-38的变形。

  “我们可以使用直升机的涡轴发动机来驱动这个升力风扇,这样,传动轴可以大大地缩短长度,离合器也可以取消了!”

  用涡轴发动机来驱动?

  秦涛惊讶地看着王进宝:“你们计算过吗?”

  王进宝点头:“计算过,目前上世界最大的直升机发动机,是米-26装备的D-136,这种发动机可以爆发出来一万多马力的动力,我们用两台来驱动升力风扇,这样还能有个备份,万一其中一台发动机熄火,另一台还能提供一定的动力。”

  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明州集团就装备了米-26,所以他们可以得到上面的所有参数,他们也就根据这些参数,进行过各种计算,最终觉得是没有问题的。

  秦涛摇头:“我说的不是动力,而是体积!你们这两台发动机,打算塞到什么地方去?进气和排气的问题怎么解决?”

  王进宝一愣。

  他当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在他眼里看来,这种问题当然是由飞机设计师来考虑的了。

  “这种设计,简直就是放屁脱裤子,还不如雅克-38那种直接使用升力发动机呢,同样都是涡轮发动机,直接喷气就够了,还得通过传动轴来传递。”秦涛和众人也都熟悉了,说起来也就不客气了:“而且,多增加了两台发动机,那就多增加了采购成本,还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

  原本,王进宝还以为这是个天才的设想,哪里知道,居然还有这么多问题,而且,秦总这样一说,他也就能反应过来了,的确是个大麻烦。

  对于飞机来说,每一克重量都是要计较的,原本升力风扇就已经是个正常飞行中的死重了,结果,还多背了两个专门给升力风扇使用的发动机,这还真是放屁脱裤子啊。

  “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这条道路是最正确的,我们必须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所以,加油吧!哪怕只能搞出来寿命三五次的离合器,那也是一个进步,以后我们可以不断地改进,直至最终成熟。”

  升力风扇的设计方案是最成熟的,因为这种方式拥有最简单的结构,任何的改动都会让它变得更加复杂,对飞机没有任何好处。

  王进宝点头:“秦总,我们知道了,一定会全力攻克技术难关,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嗯,大家也不用特别着急,我们对技术难度有心理准备,我们的研发,至少还可以有十年的时间,大家慢慢来。”

  “那不会耽误我们的飞机试飞吗?”王进宝有些担心。

  “别忘了,我们的飞机是一机三型,如果升力风扇不成熟,还可以先飞普通的型号。”

  众人松了一口气。

  秦涛刚刚给机械厂的技术人员指明了研究方向,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许正阳的大哥大就响了,等到他接完了电话,看着起身准备和大家共进午餐的秦涛:“秦总,第二设计处那边发生了争执,您要不要过去看看。”

  争执?

  秦涛知道,在技术人员那里,各种争论都是很正常的,毕竟,真理是辩驳出来的,不过,航母的改进方针已经制定出来了,按说不会出现这种需要求助自己的争论啊!

  “谁和谁在争执?”

  “马工,和所有人。”

  秦涛立刻就明白过来了,能够让马工和其他人对立的,不是别的,肯定是中压直流技术。

  “走,咱们看看去。”秦涛说道:“这真理都是辩驳出来的,咱们不说话,也能听到精彩的辩论。”

  第二设计处也在华亭,所以秦涛可以很快就到达会议室,进去之后,果然,场面精彩激烈,马工正在凭借一己之力,舌战群儒啊!

  “目前,咱们使用的所有舰艇供电系统,都是交流电,瓦良格号在设计的时候,也是50赫兹的交流电,已经非常成熟了,我们不能在这种时候,上马不成熟的直流电技术!”

  说这句话的是一名俄国人的技术人员,当初就是负责设计电力系统的,所以,对于这套系统非常熟悉,他绝对不会同意上什么中压直流。

  这完全就是乱弹琴!

  “没错,你们的设计是够成熟了,九台交流发电机,又不是随时都需要,平时只是四台发动机工作,当需要更多电力的时候,启动柴油发电机来并网的时候,轮机兵是怎么操作的?”

  怎么操作?对轮机兵来说,这绝对是一种噩梦啊!交流发电机的并网,要求非常苛刻,差0.01秒,那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烧毁。

  尤其是,库兹涅佐夫号,瓦良格号这些,为了增加电力供应,用的还是九台发电机,这么多发电机来并网,那更是噩梦中的噩梦!

  “可是,如果使用中压直流来输电的话,在发电机这里,还是交流电,在用户那里,也需要交流电,中途进行转换,太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