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414章

作者:华东之雄

  类似于米格-21那样的二代机,驾驶舱后面是高高的背鳍,彻底阻挡了视线,所以,就算是座舱的风挡隔框上有后视镜,也就是个心里安慰。

  到了三代机上,座舱都提升上来了,飞行员不仅仅能露出脑袋,还能露出半截身体来,后面也是无遮无挡,飞行员甚至可以扭头向后看。

  到了四代机,按说应该更先进了才对,怎么能退步呢?

  “因为这种飞机有垂直起降的版本,所以,它需要在后面放置升力发动机,这样,后面的视野就被挡住了。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来弥补后向视野的不足。”

  “技术?”

  “没错,我们计划在机身后面安放光学传感器,可以透过机舱看到后面,下面等等的情况,到以后,我们还会使用更先进的头盔显示系统,可以将传感器捕获的画面直接投影到飞行员的头盔显示系统里。”

  这些都是概念性的,秦涛提出来的,具体实施可能要很久,但是,一定会等到那一天的。

  这些埃及人,还真是不懂就问,仿佛是为了将飞机的技术问出来,然后自己就能仿制了一样。

  秦涛没有打断这些人的问题,想问就问,问完了,该花钱就花钱。

  说起座舱来,这些人又感兴趣了,要爬着台阶上去看,接着,又惊讶地发现,这款战机的舱盖居然是向前翻转的!

  早期的米格-21就是向前翻转的,设计师的目的是在弹射的时候,座舱盖可以帮忙遮挡高速气流,但是,由于机构太过繁琐,导致弹射的失败率很高。

  到了后期,就改成向后翻转了。

  到了眼前的飞机上,怎么又改回去了?

  “如果向后开启,可能会和升力风扇盖发生冲突。”赵党生解释:“侧面开启的机构太多,为了简单,就做成了前翻的结构。请放心,它和米格-21的早期产品已经完全不同了。”

  秦涛在一旁也有些好笑,一般人来看,肯定会对歼三十一A的外观津津乐道,毕竟这款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外观上的不同。

  但是,眼前的这些人,却在纠结这些小问题。

  这说明了什么?

  这些人肯定已经提前做了大量的功课,对这款战机的外形有了很多的了解,所以才会对外观不感兴趣,纠结更多的东西。

  “想要让这架飞机拥有出色的飞行能力,那它的发动机也必须要足够强劲才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贵方有先进的三代机发动机,不知道眼前这款飞机的发动机如何?”

  马米什亲自开口问话了。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研制战斗机最大的难关就是发动机,所以一些小国干脆就直接进口发动机,比如JAS39和印度的光辉战机,直接就用了美国的发动机。

  中国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现在,用的发动机是什么样子的?

  “目前,这款飞机计划搭载的是我们国内生产的涡扇-15发动机,最大推力152千牛,如果用在垂直起降款上的时候,推力会降低到137千牛。同时,相关单位还在研究这款发动机的进一步改款,推力将会提高到180千牛以上,同时重量还会降低。”赵党生解释道。

  秦涛心念一动,这些技术数据,和R-79的数据一模一样,看来是国内相关单位决定先把发动机仿制出来再说!先解决了有无的问题,然后再说怎么提高的。

  秦涛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看来,自己也该去相关单位看看了,毕竟,全套的技术资料、生产工艺,都是自己给弄过来的!

  貌似南非的那些技术人员,差不多也该回来了,正好带着其中的发动机技术人员,一起过去!

  秦涛打定了主意。

  埃及人考察了一整天,晚上又招待过之后,第二天才回国,临走之前,赵党生还特意送给了他们一个小的飞机模型,就是当初开记者招待会的时候展示的那个,在秦涛的熏陶下,这些小手段不用秦涛教,他们也能无师自通了。

  送走了客人,秦涛看向身边的赵党生:“老赵,发动机项目的确是个难关,我们明州集团下属的机械厂帮忙做升力风扇,就遇到了不少的问题,现在正在组织力量攻关之中,你昨天说,涡扇-15发动机已经仿制出来了?”

  “是的。”赵党生点头:“俄国人给的技术资料很详尽,尤其是那些生产工艺,还有几名俄国人的技术专家指导,尤其是,咱们还有充足的资金,所以,这款发动机已经仿制出来了原型机。”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秦涛很是高兴:“主要负责单位是哪个?”

  “咱们624所,生产是由420厂进行的。”

  都在天府之国!秦涛就更是激动了:“好,那咱们在这里等等,接上一批人,然后一起去看看!”

  这个项目弄回来之后,秦涛就当了甩手掌柜,再也没有管过,具体由国内的哪个部门负责,秦涛也不清楚。

  听到晴天说接人,赵党生有些好奇,不知道接的是谁,不过他也没多问,反正闲着无聊,干脆给秦涛介绍起来。

  “目前,606所正在负责涡扇十项目,虽然他们也很想要研究我们的涡扇-15,但是上级领导发话了,在他们的涡扇十项目成功之前,没有精力搞其他项目。所以,这个项目就落到了624所手里。虽然已经被列为了国家重点项目,但是,国家的拨款还是非常少的,目前这个项目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我们歼三十一项目,前前后后,我们拨过去了两亿人民币。”

  秦涛点头。

  如果没有歼三十一A,那么涡扇-15这个项目肯定会长时间的停留在纸面上,国家是没钱的,就算是挤出钱来,肯定也是优先保证涡扇十,毕竟它关系到歼十和歼十一两款战机的发展。以后如果不想持续进口三姨夫的话,就肯定需要成熟的涡扇十。

  一款先进的航空发动机,要成熟起来,需要走过漫长的旅程的,看看美国人的F100发动机就知道了,就算是定型了,结果还是出了问题,导致飞机大面积趴窝,F-15没有发动机出厂,甚至得到了个机库皇后的绰号。

  这东西,就是烧钱的。

  “咱们624所,原本是搞发动机预研的,所以,正好可以把相关技术用上,来改进涡扇-15,我们一致认为,改进之后的发动机动力会更强,所以,我们期待着改进之后的版本。”

  秦涛摇摇头:“这个可以期待,但是目前,还是用现有的,毕竟,改进的版本要等待很久。”

  现有的发动机,是俄国人发动机的仿制品,所以才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仿制,但是,想要在这款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提高,那就不容易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改进动力到180千牛,没有十年的时间也完不成,这可不是仅仅提高一些涡轮前温就行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没有吃透技术,就不可能改进。

  说话间,又一架飞机降落在了机场里,许正阳提醒秦涛:“秦总,我们要接的人到了。”

  “好,咱们去接人。”

  接机口一片热闹,秦涛和许正阳赵党生挤在了前面,看着旅客从通道里面出来。

  一个,两个,三个。

  一名皮肤白皙的中年女性出现在了通道口,她的目光之中带着迷茫,但是,在看到秦涛的一瞬间,那迷茫全部消失了。

  “秦!”凡妮莎喊了起来。

  她并没有急切地向前跑,而是和身后的人打招呼,五十多名和她同样肤色的人,拉着手提箱出来,他们在听到了凡妮莎的喊话之后,也都非常的高兴。

  “他们不像是俄国人啊!”赵党生有些奇怪。

  秦总不仅仅弄技术,还弄人才,不知道忽悠了多少俄国人过来,但是,眼前的这些外国人,不像是俄国人啊。

  “当然不是俄国人了,他们是从南非来的,都是飞机专家。”

  飞机专家?

  赵党生顿时一愣:“秦总,您是说阿特拉斯公司吗?”

  “没错,就是这个公司,而且,他们这些人,还都是在公司里面搞飞机设计的,有人精通复合材料,有人精通飞控,有人精通发动机。”

  赵党生咽了口吐沫:“秦总,真是太感谢您了!不过,他们可靠吗?”

  不管在什么时候,人手都是不嫌多的,他们这个设计部门独立出来,专门搞歼三十一A,就算是有俄国人的帮助,还有不少大学生,依旧感觉不够用。

  这批生力军的加入,是他们求之不得的!

  虽然南非没有生产过先进的战斗机,但是南非一直都在努力获得相关技术,他们也有战机研制计划,现在,这些人加入,对歼三十一A的研发是有好处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些人的忠诚,虽然赵党生没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那些想法,但是毕竟这些人是外国人,万一带着技术跑掉呢?

  “他们已经没有家了,只能把这里当做他们新的家园,你说他们可靠吗?”

  说完,秦涛扭头和走到眼前的人打招呼。

  “凡妮莎,我特意来这里接你们,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赵,他是歼三十一A项目的负责人,你们还会见到一些其他人,希望你们不会惊讶。你们团队之中,发动机的研发人员要单独站出来,我会带你们到我们的发动机研发部门去。”

  “好的,秦,我就是搞发动机的。”凡妮莎说道:“我们这里,有十三个人都是搞发动机的。想到我们能干回老本行,真是太开心了。”

  “你们要干的是个大项目,走吧!”

第0403章 洛克希德的憋屈:我们真的没抄袭

  624所,会议室。

  “我代表624所的全体员工,欢迎秦总一行人来视察。”江老笑呵呵地说道:“大家鼓掌欢迎!”

  没有秦涛,就没有他们这个项目,只是项目谈妥了之后,秦涛就再也没有来过,让他们就算是想要表示感谢,也没有机会,现在,秦涛终于来了,他们很是高兴。

  当初在谈判的时候,江老就是主要的代表,回来之后,江老就被任命为了涡扇-15的总设计师,他虽然已经是满头白发,但是干劲十足。

  “江老,我只是带着一批人来考察我们的歼三十一A项目,顺带着过来看看,对了,我还给你们带来了生力军,介绍一下,这位凡妮莎女士,来自南非阿特拉斯公司。”

  秦涛没有把十几个南非的客人都给带进来,凡妮莎作为他们的代表,被秦涛带了过来,此时,听到了秦涛的介绍,她的脸上带着微笑:“非常高兴能来这里工作,以后我们会努力的。”

  秦涛有些惊讶:“凡妮莎,你能说我们汉语了?”

  “既然决定了来这里工作,当然要学习这里的语言,这样才方便交流。”凡妮莎的语调有些古怪,但是也能表达清楚意思,这让秦涛无比的感慨。

  这也太厉害了吧?

  从自己和他们接触到现在,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对方居然就能使用口语交流了!

  “凡妮莎女士,请问您以前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江老向凡妮莎问道。

  “我负责的部分是单晶涡轮叶片,虽然我们国内只有阿塔9K50发动机,但是我们依旧想要改进它,让它的性能更先进,我们的单晶涡轮叶片技术,已经研发成熟了。”

  江老瞬间就不淡定了。

  对于航空发动机来说,能承受高温的涡轮叶片也是其中的重要技术,单晶涡轮叶片属于七十年代末期提出来的一项先进技术。

  顾名思义,它是只有一个晶粒的铸造叶片。它消除了对空洞和裂纹敏感的横向晶界,使全部晶界平行于应力轴方向,从而改善了合金的使用性能,提高了合金的高温强度,并进一步改善了合金的综合性能。

  虽然大家都知道,在制造的时候,是使用超级电磁铁产生的磁场让融化之后的高温合金逐渐在凝结之中形成所有原子排列一致的单晶体,但是具体怎么操作,还在试验之中。

  而眼前的人,已经在这方面具备了很强的能力!

  “凡妮莎女士,您愿意加入我们的单晶涡轮叶片研发团队吗?”刘老问道,他的话语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这不仅仅是为了改进的涡扇-15A,一旦研发成熟,可以用在各种飞机发动机上!

  相比材料成分,工艺也是相当重要的,在这个方面,国内曾经吃过很大的亏。

  当初耗费巨资引进的斯贝发动机,得到了全部的材料技术资料,但是,没有工艺,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完成百分之百的国产化。

  相比之下,R-79的技术引进就顺利多了,在秦涛的坚持下,他们将全套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材料成分表和工艺步骤,甚至是一些生产设备,都给打包带回来了。

  所以,他们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发动机的仿制。

  但是,原型的R-79发动机还是太落后了,仿制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改进提高,才是最重要的,利用先进的工艺,提升发动机的动力,降低发动机的重量,是他们今后的工作重点。

  各种先进技术都需要突破,而秦总则给他们带来了一批人才!

  “当然愿意,能够参加这种重点型号,我感觉到非常荣幸。”

  现在她也已经知道了,这里研发的涡扇-15,是给大名鼎鼎的歼三十一A搞配套的,技术难度远远超过了南非的发动机,她很激动,很兴奋。

  来这里的选择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