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379章

作者:华东之雄

  船只还在开动着。

  在茫茫的大海上,哪怕就算是几十万吨的油轮,都只是很小的一个点,振华一号的出动,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等到他们开动到南海的时候,第四号热带风暴,刚刚离开这片海域。

  阳光火辣辣的,炙烤着脚下的船只,哪怕穿着鞋子,也能感受到甲板上传来的热浪。

  “我猜,现在要是打个鸡蛋上来,能在这甲板上摊鸡蛋饼了。”秦涛站在甲板上,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是啊,秦总,这还真没说错,咱们这甲板上,差不多有六七十度了,还真能煎鸡蛋,走吧,咱们进船桥,里面有空调。”

  这艘船只在改造的时候,一切都加装齐全了,常年在海上飘荡,船桥里面如果有了空调,那对于坐船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舒服的享受。

  国内的军舰,以前是没有空调的,在南边的海域执行任务,只能靠自己坚定的意志来忍受。到了后来才出现了全封闭的护卫舰,拥有三防系统,也就捎带着配属了空调,这样执行任务才算是舒服一些。

  听到了许正阳的话,秦涛笑了笑:“我就是想要体验一下以前海军战士的艰辛,咱们在造新型军舰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战士们的舒适性,给南边舰队建造的军舰,空调系统的功率必须要增加。”

  “秦总,您也体验过了,现在就回去吧,您要是中暑了,我可怎么和领导交代啊。”

  “好,听你的。”

  秦涛迈步走了回去。

  进入船桥,里面一丝丝的凉意传来,果然,还是得有空调才行。

  “咱们守卫在这里的战士,都吃苦了啊!等到换上新一代的哨所,就能体验同样的清凉感了。”秦涛感慨。

  几个月前过来,还没这么热,现在六七月份,正是最热的时候啊!

  “嗯,秦总,就凭您现在干的这件事,我许正阳这条命就是你的,你给咱们海军做了太多的贡献了。”许正阳有些感慨。

  “说什么呢?”秦涛白了许正阳一眼。

  船只继续向前航行,终于,双沙岛就在眼前。

  时间是上午九点。

  “注意,减速航行!”

  在船头,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水手站在了那里,看着海面下方的情况,他的手里,还紧紧地拿着一张海图。

  他们这毕竟是六万吨级的特大件运输船,也没有科考船那种设备,只能靠眼睛观察水下的情况,再配合海图,如果要是出现失误,撞上了礁盘,那麻烦可就大了。

  而且,他们还必须得靠近礁盘,这样才能把船上装载的货物放上去。

  船只的速度很慢,比人步行还要缓慢,一点点,一点点地靠上去,走了两个多小时,到上午十一点钟的时候,终于来到了指定位置。

  所有人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注意,准备起吊作业!”

  尾部的吊机转动起来。

  船只中部,几个工作人员站在了准备起吊的平台上,将吊绳挂在了平台预留的位置,巨大的平台缓缓地起吊,船桥上,无关的人都在看着这壮观的一幕。

  原本需要几个月的建筑任务,现在,只需要几下就可以了。

  吊机缓缓转动,平台向礁盘移动,经过了十几分钟的调整姿态之后,终于,平台稳稳地放在了礁盘上!

  以前的时候,想要建造这样一个平台,得打桩,得浇筑水泥混凝土,折腾很久,现在,十几分钟,就放上去了!

  由于凹凸部位非常精确,所以,扣上去之后,严丝合缝,只需要打几个膨胀螺丝,甚至什么都不用,就能稳稳当当的。

  接着,该吊运上面的房子了!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是这个时代最合适的建筑材料,这种房子放上去,不怕日晒风吹,哪怕是热带风暴过来,也别想把它吹翻。

  一座,两座,三座!不停地搭积木!

  三座房子都吊完毕了,这个工程比刚刚吊那个平台要快得多了。

  秦涛看了一眼手表,十一点四十,一个小时都没有用完,这个坚固的礁盘哨所就成型了。

  从第一代的猫耳洞,到第二代的蒙古包,再到眼前的第三代,这算什么?固定堡垒?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虽然还有另外两个平台需要起吊,但是,张海洋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上去了,他们划上了一条小船,栓到了平台的旁边,踩着礁盘上的水,蹬上了平台。

  “快,把我们的旗杆竖起来!”张海洋大声地喊道。

  原本计划的篮球场的位置,预留了旗杆的安装位置,海魂衫们迅速地将旗杆竖起。

  时间刚刚十二点。

  在熟悉的曲调之中,一面旗帜冉冉升起,张海洋带着所有的海魂衫,站在了旗帜的前方,举手敬礼。

  “我宣誓!”

  宣誓完毕,张海洋大声地喊道:“现在,涉水巡逻!”

  他们走下了礁盘,在没过小腿肚的海水里向前巡逻,最前面的人,举着一面鲜艳的旗帜。

  看着这一幕,秦涛的心中无比的激动,他感觉到自己的眼眶湿润了。

第0379章 水炮的威力

  虽然在船上的时候,秦涛说了很多,但是都没用,因为他考虑的,和这些海魂衫们考虑的,完全是不同的角度。

  秦涛想到的是守礁生活的清苦,所以想要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最舒服的生活,让他们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而这些海魂衫的心中,首先想到的确是祖国。

  他们是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来到这里的,所以,在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旗帜,绕岛礁巡逻!

  “这些年来,虽然守卫礁盘的海魂衫们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是,我们的精神却始终没有变。”许正阳也感慨了起来。

  大家也都被激发了热情,就算是时间已经进入正午,不用说吃饭的问题,天气就是最热的,大家伙依旧保持了旺盛的精力。

  继续工作!

  第二个平台被吊运了上去,几个集装箱放在上面,接着是第三个平台。

  负责固定的工作人员,踩在礁盘上,把平台底座几个预留的位置,和礁盘底部打上了膨胀螺丝,稳妥地固定起来。

  两个额外的钢制建筑,也被放在了平台上,它坐落在平台的角落上,下面是圆柱形,上面是半球形,前面还伸出来了六个管子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没错,这就是原本军舰上使用的AK-630舰炮的仿制版!

  用来近程防御,这种东西再好不过了,毕竟,这里是飞机起降平台,既然能起降飞机,那么,当然也得有专门的防守武器,省得被别人给抢先降落上来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如果是类似美国海豹突击队那种精锐的特种部队,估计还真的敢突然出现,直接机降到这平台上来。

  如果不明目标敢靠近,那就轰他丫的!

  终于,最后一个建筑吊运完毕了,巨大的振华一号上,货物被卸下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给附近的其他礁盘准备的。

  呜,呜!

  振华一号拉响了汽笛,和礁盘上的海魂衫们致敬,而此时,一直忙碌没有休息的海魂衫们,站在了礁盘的平台上,举手向这边敬礼。

  他们是最幸福的,刚刚部署上来,就能住进这种永久性建筑里面来,他们要感谢振华一号,感谢明州集团!

  振华一号缓缓地开动起来,绕着崎岖的水路,慢慢地走动着,对他们来说,返程依旧艰难,不能出任何的失误。

  而在此时,远处一艘渔船,看到了这边的情况。

  “看,那是什么?”

  “我看到了上面飘扬的旗帜,赶紧向上级汇报!”

  渔船上也有无线电,于是很快,他们的上级就知道了这里的情况,立刻就是勃然大怒。

  怎么回事?怎么能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突然就在双沙岛上建立了永久性的工事?这是怎么做到的?

  只可惜,这已经是一个迷了。

  当天下午,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振华一号卸掉了其他的货物,然后开足马力,踏上了返程。

  当天晚上,电视机里,漂亮的女主持人,对着镜头,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公告。

  “上次的第四号热带风暴,袭击了我国南海,造成了我们一艘渔船失踪,船上的渔民至今下落不明,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我们决定在双沙岛上设立一个哨所,一旦遭遇热带风暴,来不及躲避的话,可以向我们的这个哨所求救。”

  接着,电视机的画面上,出现了这个哨所的场景。

  平坦的地面,钢筋混凝土的三面建筑,还有那飘扬的国旗……

  外行人或许会觉得简陋,但是内行人,肯定会叹为观止,他们不会想到,这么大的工程量,是怎么在一天之内突然出现的。

  振华一号。

  “可惜,咱们的通信卫星技术还是不行,地面接收技术也不行,要能看到画面就更好了。”秦涛听着收音机里面的声音,有些感慨地说道。

  在后世,哪怕是在车上,也能看电视节目,这是为什么?

  当然是通信技术的强大了。

  车上的天线,能够根据车子的开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角度,始终对准天上的卫星,当然,高架桥,隧道之类的地方就不行了,这就叫做动中通。

  这个时代的技术还做不到,天线必须在地面上静止不动,还得在最初安装的时候精心调整才行。

  当然了,和天上的卫星也有关系,目前国内只发射了第一代通信卫星,性能很差,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还没法覆盖更多的地方。

  “是啊,要是能看到画面就更好了,咱们船员在海上航行的时候,也能时刻听到来自祖国的声音。”彭伟元说道。

  他们这些海员,对电视的需求是最强烈的了,因为在海上的生活太孤独了。

  “等着吧,用不了几年,就能实现了。”秦涛说道。

  “对了,你们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某些不甘心的人,会做出什么举动来?”

  听到了彭伟元的问话,秦涛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也就是两条路,要么文斗,要么武斗。”

  文斗,武斗?

  “文斗的话,那就是请一群记者,出来造势,武斗的话,那就是动用他们的……这些都不是咱们操心的了,上级领导会有安排的。”

  秦涛给提出了大量的建议,进行了各种预期的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所以,接下来怎么做,他们是不用多考虑的。

  听到了秦涛的话,彭伟元点点头。

  第二天。

  渔政34号船。

  徐再林站在水炮上,向着站成几排的船员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