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340章

作者:华东之雄

  秦涛也不生气:“秋山啊,那边的工作,你就不要暂时负责了,我给你安排新的任务。”

  “秦总,我就想跟着丛工,哪里都不去。”

  “不行,这是集团的任命!”秦涛脸阴沉下来了,开始来硬的了,这赵秋山才算是妥协了:“好吧,秦总,您给我安排任务吧。”

  “你来咱们厂里两三年了吧?”

  “嗯。”

  “厂里对你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咱们厂决定组建一个技校,由你来当技校的负责人,这是集团对你的考验,你可不要辜负了集团的期待。”

  前面还是厂子呢,后面秦涛决定说得更大一些,直接说集团了,用这些名头压下来,这个赵秋山不得不顺从。

  “嗯,我一定努力。”

  “技校的校舍,暂时选定在咱们空出来的十六号仓库那边,技校第一批的学员,是兄弟单位过来的,一共四十多人,你要负责好他们的培训。”

  “嗯,秦总,我最多只能培训实践焊接,这个理论,还得由其他人来教。”

  “其他人没空,告诉你,这个技校,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校长还是教员,目前就你一个人。”秦涛说道:“你上午给他们上理论课,下午给他们培训焊接。”

  赵秋山哭丧着一张脸,看那样子是极不情愿。

  “怎么,有困难?想想平时丛工是怎么教育你们的!”秦涛说道:“我们明州造船人,从来就不怕困难!困难,就像是焊渣,咱们用铁锤可以把它都敲掉!”

  “好吧,秦总,我试试。”

  “告诉你,如果合格率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十,我就请丛工来教育你。”

  “别,别,我尽力。”赵秋山说道:“那咱们一个学期多长时间?”

  “这还用问,一个学期不是半年吗?那些人就在下面,现在,你过去接手他们吧!”

  “哦。”赵秋山下去了。

  “秦总,您还真是雷厉风行啊。”王厂长感慨地说道:“你们明州集团技术学校,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那是当然。”秦涛沾沾自喜。

  刚刚的时候,他不过是为了让赵秋山同意教学徒,一下子教四十多人,当然就得弄个技校出来了,但是现在,想想他的这个安排,还是非常合理的。

  他们明州集团,一直都在发展之中,也一直都处于缺乏人才之中。

  他们开始从其他兄弟单位挖人,后来从俄国人那里挖人,但是,这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以后,如果想要继续扩大发展,那么,自己培养人才是很重要的。

  集团下属一个技校,那就可以培养集团急需的技术人才,而且,从社会上招收学生之后,相当于直接包分配了,这样也能吸引到足够多的人来。

  当然了,肯定要有淘汰机制,无法通过考核的,那就不能进入明州集团,自己这里可不能变成吃大锅饭的地方。

  既然已经搞起来了,那就不能虎头蛇尾啊!

  当天晚上。

  “秦总,您让我手下的徒弟赵秋山去开技校了?”丛菊干完了一天的工作,下工的时候遇到了秦涛,立刻就和秦涛聊了起来。

  “是啊,咱们明州集团必须要有新鲜的血液,所以要开一个技校,以后,技校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还能独立经营,不仅仅是车工焊工这些,到以后,挖掘机都能开起来。”

  “我说的不是这些,我看过那些焊工名单了,有不少我都认识,他们的技术一流,三个月就能掌握焊工技术。”丛菊说道:“您给他们设定了半年的学习期,这个是不是有些太长了?”

  “长什么长。”秦涛说道:“他们就算是学成了,就能挑大梁了吗?他们得实践才行,等到他们技术达到一定程度,那就让他们进焊接车间,由你亲自监督。”

  丛菊终于明白过来了。

  秦总这是找了一批免费的劳动力啊!如果是没有任何技术能力的,经过技校半年的学习,最多就是个初级焊工,想要焊殷瓦钢,还得经过几年的练习。

  赵秋山这样的徒弟,绝对是很少见的。

  这批华亭造船厂来的老焊工就不同了,其中有不少的焊接本领,不在丛菊之下,两三个月,就能熟练焊接殷瓦钢,到以后,他们学得差不多了,可以调他们到生产一线。

  对外就说是在进一步地培养这些焊工,实际上,是在让他们当免费的劳动力,不,他们还是花钱来的!

  秦总这一招,玩得够绝啊!

  “以后,其他造船厂肯定也会派人来的,这样,咱们的这个技校,就能源源不断地收到焊工老师傅当学徒,咱们的天然气船,利润可以因此增加一个百分点。”秦涛说道:“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咱们还是说说技校以后的发展吧。”

  “嗯,技校对咱们集团今后的发展的确很重要。”丛菊也收回了思绪,开始考虑这些事情了:“咱们造船厂一直都处于缺乏人手的状态。订单已经排到几年之后了,咱们的基础建设,也得进一步发展。”

  “丛菊姐,以后技校发展起来了,咱们的技校也得打广告。”秦涛说道:“广告语我已经想好了,学习技术哪家强,中国明州找蓝洋!咱们技校,就叫做蓝洋技校!”

  丛菊的目光有些异样,秦总,您是认真的吗?

  秦涛当然是认真的了,虽然说蓝翔技校在84年就出现了,88年和军队合作之后,更是在不断地扩大规模,但是,还没有到全国闻名的地步,以后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秦涛的蓝洋技校,可不是模仿蓝翔技校,自己这里是造船厂,面向的是蓝色的大洋,所以,蓝洋技校,寄托了整个集团的希望。

  对了,明天就得把这个技校的牌子挂上去!

  “好吧,随便您。”

  秦涛做的很多事,当初看上去有些荒诞,但是后来都被证明是正确的,所以,丛菊才不会在这方面质疑什么,秦涛想要干什么,就去干好了。

  “秦总,设计处那边已经完成了初步设计,请您过去看看。”就在这时,许正阳走了过来。

  “哪个设计处?”

  “第三。”

  秦涛点头:“好,过去看看!”

  虽然明州集团现在还没有造潜艇的能力,还得等着忽悠俄国人那边,但是这次防务展,他们是一定要将潜艇的模型带去的,这也是展示明州集团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潜艇的设计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由于只是做大体设计,所以很快就出来了。

  “克瓦沙先生,你们辛苦了。”进入了设计处,见到了俄国人,秦涛非常客气。

  “不辛苦,我们没什么辛苦的,这里的生活太好了。我简直都不想离开了。”克瓦沙开口说道。

  “您在这里,想住多久就住多久。”秦涛说道:“我们明州集团不排外,在我们的船坞里,就有很多来自国外的工人。”

  造船厂里面,制造军舰的船台保密程度高,不让闲人靠近,但是其他的船台就不是这样了。克瓦沙他们平时在造船厂里面走动,早就见过和他们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人了。

  “是啊。”克瓦沙点头:“我们的确看到了很多同胞,你们明州集团给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让他们可以在这里愉快地工作,真是很不错。对了,我们还是先看设计图吧。”

  秦涛点头,这种事,不能急于求成。

  “虽然是一个普通的设计图,但是,我们看过了贵方国内目前能够提供的各种动力系统,认为你们的潜艇,将水下排水量限制在两千五百吨上,应该是最合适的。”克瓦沙说道:“虽然你们只需要一个设计图,但是,我们也是要从实际考虑。就是你们用在导弹艇上的那款396柴油机,使用三台推进,是比较合适的方案。”

  听得秦涛睁大了眼睛,这叫什么?殊途同归?这些俄国人的专家提出来的这些设计指标,和国内兄弟单位正在建造的039潜艇很相似啊!

  两千五百吨的排水量,三台MTU396柴油机,这些数据,都差不多了。

  “如果排水量放大到三千吨的话,四台柴油机也不够用,这样设计出来,肯定会被人怀疑。”克拉斯诺波尔斯基跟着说道,他虽然是搞核潜艇反应堆的,但是现在,也能提出很多的动力系统的意见来。

  一般来说,潜艇容纳两台柴油机是最合适的,三台就已经有些超了,再多是不行的。

  就拿大名鼎鼎的基洛级来说,动力系统2台4DL-42M柴油机,1台PG-141M推进用电动机,1台PG-142低速巡航用发电机组,最多再加2台紧急用柴油发电机组。

  秦涛点头:“没错,这个方案可行。”

  “至于速度方面,由于动力的限制,这种潜艇的水下最大航速,应该会在20节左右,不会太高。”克拉斯诺波尔斯基继续说道。

  秦涛摇头:“不,在对外推出的时候,我们可以标注到23节上。”

  “这不太好吧?”

  “我国内已经有先进的十二相发电系统,虽然动力系统没有升级,但是在应用了这种系统之后,发电效率会大大增加。”

  柴油机不是直接驱动潜艇的,而是先发电,这样省去减速齿轮,噪音更低,但是同时,这种动力系统的效率,就和发电机还有电动机有很大的关系了。

  听到秦涛说十二相电机,俄国人们很惊讶。

  “等到我们在推出产品介绍的时候,也要把这种技术标注上,这可是我们国内最先进的技术。”秦涛说道。

  其实,当初要去欧洲采购相关技术,就是为了国内潜艇的制造,这种电机是专用的,主要就是供应潜艇使用。

  在国内第一代的039潜艇上,使用了大量的外购技术,不过很快,这些外购技术都能被消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技术。

  “如果有这种技术的话,那充电时间之类的数据,都可以降低。”克拉斯诺波尔斯基继续说道:“我们的潜艇要是也能有这种系统就好了!”

  这技术,也属于巴统限制向俄国人出口的,对俄国人来说,效率低些不可怕,弄个大功率柴油机就行了。他们不在乎,但是,这只是因为没有,如果有,肯定愿意用的啊!

  其他的设计,秦涛没什么说的,只是在看完了之后,他想到了什么:“你们说,如果我们这款潜艇,能加入一个AIP舱段,是不是更有吸引力?”

  “AIP舱段?这个不容易吧?”

  “对啊,你们打算用什么技术?”

  “目前来说,就以四台斯特林V4-275R型发动机为基础吧,这样可以保证一个月的水下航行。”

  对于秦涛这种额外增加设计工作的行为,两个俄国人都表示了不满。

  “这样的话,排水量就得增加到三千吨左右了!”

  “是啊,航速也会再次降低到20节。要是用那种斯特林发动机的话,能在水下跑出五节的航速就不错了。”

  “没错,五节就足够了,各位,请加油吧!我们既然要拿出去,就必须是能吓死人的产品。”

  这就是当老总的好处了,可以随时给手下人增加工作量啊。只要自己一时兴起,手下就得忙成狗。

第0353章 一比十的军舰模型见过吗?

  时间过得飞快。

  大马国首都机场。

  一架巨大的运输机出现在天空中的时候,很多人都惊讶地抬起头来,望着那架飞机的轮廓,机翼下面吊挂的发动机数量,明显比其他的飞机要多。

  “安-225!”不知道是谁喊了出来。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

  这一刻,飞机场里面的其他飞机都变得黯然无光了,哪怕就算是波音747放到跟前,那也是小弟弟的角色。

  这架飞机的进场非常巧妙,几乎在飞到跑道边缘的时候,起落架离地就只有一两米高了,然后接触跑道,继续滑跑,在跑道的另一端稳稳停住。

  (前面有书友说,全世界能让安-225起降的机场都不多,我查了一下,咱们国内的正定国际机场,跑道3400米长,45米宽,多次起降安-225,然后又查了一下,能满足4E级的国际机场,大部分都是这个数量级的。所以,正定国际机场能起降,其他的国家机场,也应该没问题吧?是不是机场不愿意接收这个大家伙,不是跑道不够,而是停机坪面积不够大?总之,到了主角手里,那就得到处飞,否则怎么赚钱。)

  “明州船舶公司的!”

  “一个造船的公司,怎么会有飞机?”

  “这就不懂了吧?人家是一个集团,不仅仅有造船厂,还有钢铁厂,有运输公司,还有专门的空中运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