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328章

作者:华东之雄

  这些人昨天坐飞机过来,来了之后,没休息几个小时,就开始联系秦涛,当然是为了最重要的事情的。

  “这位萨尔特先生,我们在法国的时候也见过面。”秦涛继续和其他人握手,几乎都是熟人了。

  “秦总,我们这次过来,是为了技术专利的事情。”姆巴佩开口了:“希望我们能达成相关的合作。”

  “这个当然没问题。”秦涛点头:“我们使用使用玻璃棉和聚氨酯泡沫代替了珍珠岩,成为新的隔热箱材料,大大降低了天然气的蒸发率。这是发明,应该用到更多的天然气船上,为我们的环保做贡献。”

  “不,不。”姆巴佩摇头:“我们不是为了这件事过来的,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

  “那你们是为什么而来的?”

  秦涛这就是明知故问了,这些人大老远过来,当然是为了明州集团的天然气船专利的。

  在薄膜天然气船里面,GT公司是老大,他们当然想要继续躺在专利权上睡大觉了,所以,他们感觉到了危机。

  “我们得到了消息,你们公司研发出来了全新的薄膜天然气船技术,混合使用了殷瓦钢和不锈钢,所以,我们想要知道,其中是否侵犯到了我们的专利权。”姆巴佩说道。

  秦涛的脸色严肃起来了:“姆巴佩先生,我们已经申请了专利,如果侵犯到了你们的专利,那你们早就该和我们打官司了。您来这里,如果是当朋友的,我欢迎,如果是当对手的,那么,就出招吧,我不怕。”

  “秦总,请您不要误会,我们这次过来,是好朋友的身份,如果您用到了我们的专利,也可以协商解决。”米歇尔赶紧打圆场。

  “哦?你们打算怎么解决?”

  “是这样的,秦总,贵方的技术是不成熟的,你们离不开我们的帮助。”姆巴佩继续开口:“所以,对你们来说,将相关专利卖给我们,是最好的方式,作为补偿,你们在生产我们专利授权的天然气船的时候,每艘船只收百分之一的专利费,让你们成为是最赚钱的一个造船厂。”

  秦涛笑了。

  “哈哈哈,姆巴佩先生,你们大老远前来,就是为了讲这样一个笑话?真是太好笑了!”

  “不,我们是认真的,你们开个价,不管多少,我们都能出得起。”

  “开价?好啊,每艘船,百分之十的售价作为专利费。”

  “不,不,不,我们不想这样出,我们要求一次性购买。”

  “你们给别人授权,就是按照每艘船的价格,购买我们的专利,就是一次性了?米歇尔先生,上次我和您说清楚了吧?不管是小小的隔热箱,还是整个薄膜船,都是一样,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也是你们公司的规定啊。”

  “秦总,我们从遥远的法兰西过来,是为了寻求合作的,对你们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你们的专利,没有人敢用的,我能保证,你们一艘船都卖不出去。”姆巴佩说道:“请你们认清现实,一亿法郎怎么样?”

  平心而论,这个价格不低,姆巴佩知道秦涛的胃口大,所以也开出来了不错的筹码。

  要卖,一亿法郎,要不卖,你们的天然气船也卖不掉!

  “秦总,这是我们公司拿出来的最大的诚意。”米歇尔说道:“一个小小的专利,就能卖一亿,以后,我们把这种技术磨合成熟,还能用百分之一的价格授权给你们用,对你们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一亿法郎,的确不少了。”秦涛点头。

  众人大喜,看来这交易是有戏了?

  当明州集团的专利对外公布之后,他们就立刻受到了震动。

  双层殷瓦钢,和单层殷瓦钢,这两种方案相比,当然是后者更省钱了,他们也有这种想法,只是没有付诸实践,还没有动手呢,就被明州集团给抢先注册专利了!

  这相当于把他们发展的道路给堵死了,对于他们这种靠专利来赚钱的公司来说,绝对是致命一击。

  于是,他们忍不住了,紧急磋商之后,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把专利买过来。

  哪怕花费一亿法郎呢,只要专利控制在他们手里,那以后就能继续赚钱啊。

  “秦总,那您同意了?”

  “不,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和一筐鸡蛋,你们怎么选?”

  对面的人沉默了。

  “秦总,看来我们这一趟是白来了。”姆巴佩开口说道:“对于贵方的创新精神,我很佩服,但是,天然气船的技术很复杂,需要几十年技术的沉淀,你们专利的天然气船,一条都卖不出去。”

  “是啊,的确有这个可能,不过无所谓,如果没有船东敢用,那我们造出来之后就自己用。”秦涛的脸上露出微笑:“我们集团有运输公司,可能你们也知道,我们运输公司下属还有空中运输公司,那架全球最大的安-225运输机,就在我们公司旗下,所以,我们也不介意再开一个航运公司,我们造出来的天然气船自己使用。反正,世界上对天然气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毕竟这是一种环保的能源。”

  说着,秦涛站了起来:“我想,今天我们的会谈就到此为止了,再说下去,估计就不会太友好了。”

  “秦总,请留步!”米歇尔赶紧开口叫住了他:“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肯坐下来谈,总能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交易的。您要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说出来,让我们考虑一下。”

  “首先,相关专利我们肯定是不会卖的。”秦涛说道:“你们要获得我们的专利,那只能通过我们授权的方式。这是我们的底线,在这个框架下,我们才有谈判的可能。”

  姆巴佩的脸色有些难看。

  他们过来,就是抱着不管花费多大代价,都要把专利权买到手的想法,但是现在看来,对方根本就不肯出让专利。接下来,还有什么好谈的?

  “当然了,这个价格方面是好商量的,比如说,贵方出让专利,要每条船百分之五的价格,而我们给贵方出售的专利,只要每条船百分之二的价格,这样,贵方还会有大量的利润。”秦涛说道:“当然了,如果你们觉得吃亏,也可以自己研究新的薄膜船,反正我们的这种技术,也不可能在最近几年就大量铺开,你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

  这就相当于是二次授权了。不锈钢和殷瓦钢组合的方式,是明州集团的专利,GT公司可以获得这个专利之后,自己修改,然后将专利授权给别人造天然气船。

  明州集团不会过问,只要拿相应的授权费就行。

  “当然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你们可能会给客户让利,我们也可以把授权费定价为你们授权费的五分之二,这样,你们和造船厂要百分之三的专利费用,我们就只要百分之三的五分之二,也就是百分之一点二。”

  “我们的宗旨,就是有钱大家一起赚。但是,绝对不做一锤子的买卖。”

  秦涛把自己的计划抛出来了。

  对方已经没有别的路走了,天然气船继续发展下去,路线就是不锈钢和殷瓦钢的结合!对方想要绕过去,不太可能。

  所以,现在是合作双赢。

  “贵方可以思考一下,有了决定之后,再给我回复,至于隔热箱之类的专利,都是小菜一碟,你们要是能同意这个计划的话,隔热箱的专利,一起算到里面也行,价格还不变。”

  这相当于秦涛给了他们个大礼包,隔热箱专利免费送啊!

  “当然了,作为交换,你们需要对外宣传,我们明州集团的这个专利,是完全可靠的。不要败坏我们的名誉,如果被我发现你们暗中造谣,说我们的坏话,那专利授权就终止。”

  这是对方无法拒绝的诱惑,虽然收取的专利费用少了一些,但是毕竟还是能赚到钱的,而且,钱也不是他们出,是使用他们专利的造船厂出,就是他们少拿两成钱而已。

  “我真的要走了,我现在出来,是为了给家里找保姆的,要是让我老婆知道,回去就该跪搓板了。”

  秦涛留下了这句话,带着许正阳飘然而去。

  “秦总,真没有想到,咱们还有给国外公司专利授权的一天,尤其是一个行业里面的龙头企业。”许正阳非常的兴奋。

  他知道,法国人没有别的选择,肯定会最终答应秦涛的要求的,这消息要是传出去,绝对是轰动性的啊。

  “随着咱们国家的强大,科技的进步,咱们会有一批响当当的企业掌握科技前沿,掌握大批专利的。”

  “秦总,你说,以后咱们是不是只靠收专利权,就能躺着赚钱了?”

  秦涛一直说躺赚,许正阳也就学会这个词了。

  “当然不是。”秦涛说道:“咱们收取专利费,只是一部分利润来源,主要的,还是靠发展经济,发展制造业,这样不仅仅是赚钱,更是可以带动大批的就业,国家想要发展,就离不开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专利多了,可以卡别人的脖子的时候,也会被惦记上的,以后出国都得小心些。”

  许正阳显然还不能理解秦涛的这些感慨的。

  不过,以后会明白的。

  车子开向了劳务市场,得找个保姆,农村来的,干活勤快,年龄不能大,而且,还不能太漂亮。

  就在这时,大哥大又响了。

  秦涛有些无奈了,这马上要过年了,老婆怀孕了,也不给自己几天安稳日子吗?

  “喂,哪位?张经理?哪个张经理,说清楚点!啥,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好,领导好,有空,当然有空了,明天开会?知道了!”

第0344章 船舶工业总公司会议

  船舶工业总公司,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而组建起来的,在以前的时候,是属于第六机械工业,在1982年5月4日,后者被撤销了建制,从一个国家单位,变成了一个适应市场竞争的公司。

  国内各个大型造船厂,都归属了这个船舶工业总公司,具体的运作方式,就是由总公司出面,和用户谈判,拉订单,拉到了订单之后,再交给国内的造船厂来制造。

  当初第一笔订单,船王订购的船只,就是这种方式来运作的。

  这种运作方式,把国内的造船厂拧成了一股绳,共同对外,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方式,但是在总公司的内部,依旧是吃大锅饭的方式,所以,不利于竞争,到了以后,就会分开,组建了中船重工和中船工业两个公司,简称南船和北船,这两个企业也属于竞争关系,在竞争之中不断发展。

  至于现在嘛,没有被纳入到船舶工业总公司,下放给地方管理的明州船舶工业集团异军突起,仅仅他们这一个造船厂,就有和整个船舶工业总公司分庭抗礼的势头了。

  尤其是,明州集团还得到了军队的大力支持,现在军队的各种先进船只,都是在明州船舶工业集团建造的,在竞争之中,也曾经和国内的一些造船厂发生过摩擦,所以,秦涛平时根本就不怎么和国内的其他造船厂联系。

  毕竟,军舰的建造只是他们业务的一小部分,业务的很大部分,都是给国外造船,还有去国外倒腾破烂,不知觉中,明州集团已经比国内的那些造船厂高出一头,和船舶工业总公司平起平坐了。

  那么,这次开会,把自己叫去,有什么事情?

  鸿门宴?

  秦涛不觉得会是这样,毕竟以他现在的资格和地位,还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来当众撩拨他,而且,在有限的和国内造船厂的交集之中,他也曾经帮助过造船厂很多忙,华亭造船厂和他就是老朋友。

  秦涛才不会在意什么,所以,也没啥可准备的,挑了一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村姑带回去当保姆,陪赵玲过了一下午悠闲的时光,晚上的时候迎接了丈母娘的到来,这一天就过去了。

  第二天。

  奔驰大G开进了华亭大酒店的停车场,这次会议,是在华亭大酒店召开的,各个船厂的负责人,大部分在昨天的时候入住了这里。

  当秦涛走下车的时候,正好和华亭造船厂的王厂长遇到,也只有华亭本地造船厂的负责人不用住店,可以当天早晨赶过来了。

  熟人相见,两人有说有笑,一起向会议室的方向走去。

  “秦总,你们明州集团可是光彩夺目啊,最近又有了天然气船的专利,让大家很是眼红啊。”王厂长笑着说道。

  “所以,这次会议是大家伙来声讨我的吗?”秦涛说道。

  “谁敢?哪个不长眼的敢说你们明州集团的坏话?”王厂长说道:“咱们早就有了共识了,只有合作,才能双赢,总公司的张经理,不知道多少次私下里说过,当初没有把你们明州造船厂纳入到咱们船舶工业总公司来,是一个巨大的失误啊!”

  秦涛算是听出来了。

  一般来说,这种会议都是在首都举行的,这次却选择在了华亭,就是方便秦涛的,因为要是在首都开会的话,那秦涛估计就不去了。

  这次会议,也是以明州集团为主角的。那么,他们会有什么要求?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秦涛已经猜测出来了。

  “秦总来了,秦总,来,您坐这里,这里有您的位置!”等到秦涛进入会议室之后,主席台那边的张经理,立刻就向秦涛招手了。

  主席台上,一排的桌子,铺着红布,上面摆着搪瓷杯子,水果盘子,还有三角形状的名单。

  秦涛的名字,赫然就在上面。

  秦涛立刻就摇头了:“张经理,我何德何能,怎么能坐上面去呢?您着是想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在国内,滨城造船厂和华亭造船厂,都属于一流的造船大厂,这两个厂长都没有资格坐上面,秦涛是绝对不会坐上去的。

  不知道会有多少双目光盯着他呢,他可不想受那种待遇。

  此时,张经理已经大踏步地走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