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31章

作者:华东之雄

  “当然不行。”秦涛说道:“我们国内的柴油机,目前用在导弹艇上的是711所自主研制的K48E150ZC型二冲程柴油发动机,虽然功率达到了5100马力,追平了苏联M50-4的功率,但是,它依旧不够我的设计指标,达不到设计时速,而且,这是二冲程柴油机,油耗很大,我们要搞的是游轮,如果油耗太高,客户是无法接受的。”

  “我计划使用的MTU V16 396 TE74L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每台可以输出6800马力,比国产的发动机大了百分之四十,这样才能达到设计时速,你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我说的高航速,要是试航的时候达不到,你们又该甩锅给我了。”

  秦涛看着面前的两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船用柴油机了,虽然我们现在得进口,但是以后肯定能国产的,到时候,也不用修改设计,这不是一举多得吗?现在可不能怕花钱啊。”

第0062章 导弹艇的去向

  说起船用柴油机来,秦涛还是非常感慨的。

  国家落后太多了,发动机这种动力心脏,更是一个短板。

  而放眼世界,MTU公司的396柴油机,凭借着可靠的寿命和省油等特性,占领了大量的市场。它是一个系列,从V型4缸一直到16缸,不管要多大的动力,都能找到合适的型号。

  国内也早就看上这款柴油机了,所以在八十年代,煤省柴油机厂就引进了这种型号的柴油机,当时德国佬提出来的要求,就是首先采购一定的数量,才会考虑技术转让。

  原本以为会很难打开市场,没想到,这款发动机被推销给了铁路,短时间内就采购了足够的数量,所以,德国人只能将396发动机全套的技术资料都出口了。

  但是,德国人也留了一手,只是给了技术资料,但是没给工艺,怎么造出来?自己琢磨去吧!

  煤省柴油机厂,目前就处于消化吸收这种柴油机的过程,秦涛知道,以后肯定会捣鼓出来的,到时候,就会用在国内的很多工业机械上,军舰上,潜艇上,更是大量使用。

  现在先采购一批,满足了初期的使用再说,着就是秦涛的计划。

  此时,秦涛将396柴油机国产化的事情说出来,两人也就不再坚持了。

  不过,两人既然来了,就没打算走,眼看着天色漆黑,两人依旧还在造船厂里面兴致勃勃地闲逛,秦涛终于忍不住了:“两位,你们需要留下来过夜吗?”

  庞建民和张震两人对视了一眼,笑了笑:“我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在你们这里留宿一晚也行……”

  “你们在等?”秦涛问道。

  两人的想法被秦涛给戳破了,都有些不好意思。

  “那个,听说又弄回来了一条导弹艇,在货轮后面拖着呢,我们想要看看那艘导弹艇上是不是有什么好东西。”

  秦涛就知道,两人在等着那艘导弹艇呢,他摇摇头:“那你们可就得失望了,那艘货轮已经从滨城找到了货物,所以去滨城装货了,那艘导弹艇,也给我们拖到了滨城那边。”

  除了油轮没有回货,一半的航程是空载之外,其他的轮船,都是要找货的,不能扑空,明远号没有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装货,就已经够浪费的了,所以离开俄国人的地盘之后,向南开动到滨城那边装货去了。

  至于那艘导弹艇嘛,能不能弄到明州造船厂来拆,已经不重要,总共排水量只有两百吨,还不够拖回来的油费呢,等到将上面的东西卸下来,导弹和发动机吊走,AK630炮拆走,各种雷达设备、还有发动机和螺旋桨,想拆什么拆什么,剩下的破烂卖给当地的拆船厂,把卖废铁的钱和发动机螺旋桨给秦涛送回来就行了。

  现在,那艘导弹艇,估计已经到达目的地了吧?

  滨江,军港。

  这里曾经是北洋水师的港口,见证了上百年的历史,这里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几艘排水量三千多吨的051驱逐舰,停泊在港口上,随着海浪轻轻摇摆,就在它们旁边,一艘小巧的导弹艇缓缓地停靠了过来,因为太小了,以至于它的艇体彻底被051驱逐舰遮挡住了。

  此时,就在码头上,活跃着无数人的身影。

  “小玲,在哪个发射管里?”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向赵玲问道。

  “左边前方的发射管。”赵玲说道:“是放在木箱子里面的。一共有两个,大家要小心。”

  说完,赵玲又扭头看了一眼,然后关切地说道:“吴老,海边风大,您还是回去吧,这两个木箱子,我们会安全转移到二院里面去的。”

  “没事,虽然我已经六十岁了,身子骨还硬朗,这两个箱子弄回去,或许能给咱们很大的启发呢,可惜啊,没法连同配套的雷达系统一起弄到手啊。”

  吴老身材不高,看起来很单薄,满头的白发,但是,却是浑身充满干劲,就在今年二月份,他被任命为第三代防空系统的总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听说弄回来了好东西,就迫不及待地过来了。

  “吴老,放心吧,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以后肯定有机会有办法弄到手的。”赵玲很自信。

  和秦涛分开之后,赵玲一直都在回忆这次行动,简直就和做梦一般,秦涛太厉害了,和俄国人打得火热,把俄国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各种好东西,都能从俄国人那里弄到手。

  祖国需要我的胃,这句话又响起在赵玲的脑子里,当时,她还觉得是秦涛在夸夸其谈,但是现在,慢慢地明白了。

  只是,不知道秦涛现在在哪里?自己以后还有机会遇到他吗?

  “阿嚏!”秦涛打了个喷嚏。

  “哥,你怎么了?”正在认真写学习的聂诗雨听到秦涛打喷嚏,立刻关切地问道。

  秦涛摸了摸自己的鼻子:“那两个家伙,真是墨迹,让我在海边陪他们那么久,估计是吹风着凉了。”

  否则还能是什么?总不至于有人想我吧?

  “是吗?”聂诗雨伸出自己的手来,摸在秦涛的脑门上:“还好,没发烧,哥,我给你熬点姜汤去?”

  “不用,你哥身体结实着呢,赶紧学习吧!”

  “嗯。”

  聂诗雨继续埋头读书,灯光照耀着两个人的影子,无比的温馨。

  滨江的军港里,两个箱子被吊车缓缓地从发射管里面吊了出来,放在了一辆东风卡车上,吴老的目光之中充满了激动,终于,他无法遏制自己的冲动,向卡车的货箱里爬去。

  “吴老,小心,您都六十岁的人了,上去干嘛?”

  “我们得检查一下,看看箱子里的东西有没有问题,尤其是引信啥的,有没有松动。”吴老找了个很贴切的理由。

  说完,吴老已经跳上了车。

  嘎吱吱的声音中,箱子被打开了,乳白色的导弹,长条形的边条翼,梯形的尾翼,看上去是那么的先进,吴老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摸着导弹的外壳,这一刻,他的心中感慨万千。

第0063章 焊工师傅到来

  一个瘦小的身材出现在了明州造船厂,她穿着一件造船厂的劳动布工作服,如果不看胸前的标志的话,并不知道她是哪个造船厂过来的,她的头发简单地用一根头绳绑住,随随便便,简简单单。

  当她的身影出现在造船厂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在意,她就这样走上了船台,看着在苦练焊接本领的赵长水等人。

  她弯下腰,拿起来了一个焊接完毕的样品,然后,又摇了摇头。

  她的动作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赵长水放下了自己的焊枪,看着这个女工,说道:“姑娘,你是新来的?”

  “当焊工可不容易啊,这工作,都是老爷们干的,你这小身板,还是去当个帮工吧。”旁边的焊工跟着说道,然后看了看远处河滩上的那三艘等待拆解的潜艇。

  他们造船厂,从无所事事到忙不过来,都是秦涛的功劳。现在,他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所以,得雇佣新的工人,他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新面孔了。

  所以,在他们的眼里看来,这个新来的女工也是其中一员,只不过,太瘦弱了,根本就干不好力气活的。

  他们知道,秦厂长一向心肠好,估计是哪个困难的家庭里出来的孩子吧,来造船厂找份工作,养家糊口,秦厂长就给收留了。

  就在这个时候,下面一个声音传来:“大清早的,就这么热闹啊?”

  “涛子,你来了?”

  “秦工早啊!”

  众人一通打招呼,新来的女工也扭过头去,打量着秦涛。

  “丛菊?”秦涛在看到女工的时候,顿时就惊讶地叫了起来:“你来了?”

  秦涛一边说,一边噔噔噔地走了上去,一口气走到了丛菊的面前,伸出手:“我代表明州造船厂,欢迎您的到来!希望在您的指点下,我们这里的焊工们也能够有突飞猛进的成长。”

  众人傻眼了。

  “涛子,这个女娃子,是请来的焊工老师?”

  “秦工,她真的能焊接?”

  此时的丛菊也有些惊讶,看着秦涛伸出去的手,并没有动作,而是用狐疑的语气说道:“秦工,您认识我?”

  “当然了,丛菊姐,您的大名,我早就听说过了,您是造船厂的王牌焊工,拥有英国劳氏船社等等多个焊接证书,连续多年被评为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给老外造船的时候,那个叫做史蒂文的质检人员,原本对你们抱有怀疑,您焊接了几个实验片,合格率百分之百,让对方彻底满意了……我让刘叔帮忙请焊接能手过来,没想到,居然能请动您这尊大神。”

  秦涛对丛菊的事迹当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了,在前世,秦涛就和她很熟悉了,到后来制造航母的时候,丛菊也是被挑选出来的精兵强将,可以不用夸张的说,丛菊是造船厂的第一焊工。

  能请到她,真是运气啊。如果能将她留下来,那就更好了,所以,秦涛要赶紧抱大腿,一口一个丛菊姐,叫得非常的亲热。

  听到秦涛说出自己的各种事迹来,丛菊终于确信了,秦涛真的对自己很熟悉。

  两人的手握到了一起。

  秦涛握过别人的手,不管是聂诗雨,还是赵玲,都是细嫩柔滑,但是,丛菊的手,非常的粗糙,上面布满了老茧,再看看她的脸,因为常年在外面焊接作业,加上焊接的烟熏,她的皮肤是黑色的,不过,反而透着一股健康的美感。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劳动者是最美的。

  “刘叔真是的,没有和您一起过来。”秦涛有些抱怨地说道。

  丛菊笑了笑:“秦工,您说的那个刘叔,我没有见过。”

  “啊?”

  “这里不是要造一条双体船吗?而且,还要用特殊的钢板,上级领导不放心,所以,一番协调,让我过来帮忙。”

  秦涛这才明白过来了。

  刘明刚怎么可能请得动丛菊这种级别的大神,不过,这和刘明刚的钢铁厂是有关系的,海军那边已经知道了己方这里拥有目前国内强度最高的船用钢板,估计是他们不放心焊接技术,同时,华亭造船厂那边,也希望提前接触一下这种高强度钢板,所以,就把丛菊给外派过来了。

  “对了,丛菊姐,您别一口一个秦工叫着,多生分,叫我涛子就行。”秦涛继续套近乎。

  丛菊已经三十多岁了,在造船厂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练就了一手焊接的绝技,秦涛是二十多岁的大学生,所以,这个姐弟的称呼,是没什么问题的。

  “丛工,我看到您刚刚摇头,能给我们说一下,我们这些工件有什么问题吗?”赵长水虚心求教。

  虽然丛菊并没有在他们面前露一手,但是,秦涛把丛菊的那些证书之类的事情都说了,就能证明她的技术不一般了。

  丛菊来这里,得给他们当老师,指点他们进步才行。

  “咱们搞造船的都知道,焊接是个最关键的工序。”丛菊望着众人,说了起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咱们在焊接之中出现瑕疵,那么,就可能会给航行在大洋上的船只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精益求精。”

  “从我刚刚看到的那些工件来分析,大家伙好像还没有掌握国际通行的焊接标准。”丛菊继续介绍起来:“所以,我现在就把劳氏船社的标准,给大家简单说一下。”

  “对于船壳外部,包括轻重谁先去,舷强,甲板市等课件部位,要符合英国造船工业的加工标准,表面光滑,没有任何缺陷和修补,气割的咬口和凹凸不平的瑕疵点要进行磨光。”丛菊说道:“你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凹凸不平的瑕疵点,没有进行磨光作业,虽然是焊接试片,这种方式也是不可能让船东代表满意的。”

  建造军舰,有军代表负责质量,建造民船,有船东派来的监督质量的代表,这种人是最苛刻的,秦涛说的那个史蒂文,就是丛菊曾经遇到过的。

  “这不是大姑娘绣花吗?要那么高的要求吗?”

  “咱们造船厂,要走向世界,就得提高自己的标准,严格要求。”秦涛说道。

  丛菊知道众人的心情,因为刚刚接触到这个外国标准的时候,她也曾经有过同样的怀疑,现在,她继续将标准说了下去:“为了达到一流的外形,对船体钢板要进行校正,焊接之后要校平,具体来说,在长度为2130毫米的集合平面,最大平整度为两面装有舱室的舱壁正负8毫米。”

  众人又吸了一口冷气。

  “所有钢材表面都要喷丸除锈,达到瑞典SA21/2级,并且立刻涂刷20微米厚的防腐底漆,要用油漆测微器检验漆膜厚度,不达标,就要彻底铲除,重新喷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