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291章

作者:华东之雄

  在以前,从歼五开始,引进的就是全套的生产技术,一起打包过来,国内可以实现百分之百的自主生产,但是,在进口苏-27上面,俄国人留了一手:不给发动机。

  这样,俄国人就可以通过发动机来控制中国的苏-27的产量了。

  尤其是,中国生产的飞机,自用还行,如果想要出口给第三国,俄国人绝对会切断发动机的供应的。

  这是俄国人的后招,在这个方面,他们是不会妥协的,所以,秦涛也没有说什么:“这个,由顾老等人决定。”

  苏-27战机使用的AL-31F(绰号三姨夫)发动机,对中国的航空工业有很大的意义,不仅仅用在了苏-27上面,还用在了歼十上面,如果能引进技术生产的话,是非常好的。

  但是,俄国人不卖,而且,如果要是把三姨夫给买回来,那么,可想而知,涡扇十就该下马了,那么,国内自研发动机的脚步,又会停下来。

  只有在发动机上面临被人家卡脖子的局面,国内才会投入资金搞研究,把涡扇十搞出来,再把后续的一款款先进的发动机搞出来,所以,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秦涛不插手,顾老他们一通商量,就把这个要求答应下来了。

  不进口发动机的技术,那就先买,等到以后,涡扇十成功,那三姨夫就不用买了。

  两款发动机相比,各有千秋。

  初期的涡扇十,性能是非常不稳定的,在双发的歼十一上还能凑合着用,但是,单发动机的歼十,还是得老老实实的用三姨夫,但是,随着涡扇十的不断发展,进步,稳定性也不断提高,性能也在不断发展,等到了涡扇十B,涡扇十C的时候,就彻底成熟了。

  如果引进了三姨夫的生产线,那在这款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就没那么容易了,毕竟不是自己研发的。

  苏霍伊设计局的谈判,在继续进行着,而米高扬设计局里,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顿时就感觉到五雷轰顶。

  “该死的,这些该死的家伙!”别里雅柯夫咒骂着,他的手握成了拳头,重重地砸在了桌子上,把桌子上垫着的一块玻璃,砸了个粉碎。

  他在骂谁?

  当然是苏霍伊设计局的人!

  他们米高扬设计局刚刚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就被苏霍伊设计局给熄灭了!以前的时候,只见过国外的各个厂商在军售的时候相互拆台,没有想到,现在也轮到他们了!

  “没错,他们太过分了,我们得过去,当面质问那些该死的家伙!”他的副手也怒了。

  “没错,咱们一起去!”有人拎起来了烧火棍。

  “不,不能这么做。”别里雅柯夫虽然生气,但是他毕竟还没有丧失理智。现在已经不是苏联的时代了,他们米高扬设计局也早就失势了。

  要是打上门去,那就是一场火拼啊!不管是谁的错,最后都会闹个无法收场。

  “那我们就这样忍吗?”

  “我去找上级领导!”别里雅柯夫说道。

第0316章 艰难的谈判

  “昨天的谈判进行得很顺利。”顾老的脸上满是笑容:“除了发动机之外,其他的都算是谈下来了,俄国人会考察咱们的生产线,需要更新的设备,将会从他们的生产线上直接拆下来。”

  “没错,咱们先采用高散件打通总装线,再用中散件打通装配线,然后用低散件打通生产线,最后用原材料打通零件制造线。几年之内,咱们就能自己制造苏-27战机。”孙匆也是非常的兴奋。

  “听说,昨天的时候,米高扬设计局的人去找上面反应了,唉,咱们真是有些不好意思。”顾老继续说道。

  “没事,这就是正常的商业合作,我们总得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秦涛终于开口。

  众人点头,两者相比,苏-27当然比米格-29更适合东方了。

  在期待之中,众人来到了会议室,然后,秦涛就楞了一下。

  会议室里面,俄国人多了几个人,尤其是,其中一个家伙非常的碍眼。

  格里申!

  当初,第一次苏-27谈判的时候,就有这个家伙,一幅趾高气昂的样子,不管是什么事情,都会摇头,然后提出他的一套理论来,说是为了国家争取利益,实际上,就是故意找茬。

  而且,这个家伙和别人不一样,油盐不进,不能用利益来打动他,属于那种最难缠的对手。

  这个家伙跑来这里,意味着接下来的谈判,要进入一个艰难的时期了。

  看着秦涛不满的目光,西蒙诺夫在那里也有些尴尬。

  “各位,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特里森先生,我们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总经理。这位是格里申先生,武器出口公司副总经理。今后,我们国家的武器出口,都要通过这个公司来进行。”

  “我能问一下,这个公司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吗?”秦涛的语气里面,满满的都是怨念。

  “昨天。”

  昨天?

  秦涛反应过来了。

  这俄国人,还真是够精明的了,这么快就把漏洞给补上了。

  昨天的时候,己方跑去和苏霍伊设计局谈判,把米高扬那边给气坏了,跑去上级那里哭诉。

  虽然米高扬设计局已经没有以前的权势和地位了,但是,他们的上级领导,显然还是看得更长远的,在以后的武器出口中,如果他们国内的各个军工企业相互拆台怎么办?

  能造飞机的,有好几家,能造船的,也很多,各个企业都不景气,都等着外面的订单呢。

  虽然说竞争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和别人竞争是一回事,自己窝里斗是另外一回事,精明的俄国人当然要极力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了。

  怎么办?

  必须要协调啊,所以,专门的武器出口公司就成立了,不管是哪个企业,想要出口武器,首先得和这个公司谈判,这样一来,就能避免相互拆台的情况了,可以有一个协调。

  只不过,这样一来,秦涛他们就处于不利地位了。

  此时的顾老等人,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新成立的武器出口公司有什么讲究,只是能感觉到秦涛此时的心情已经不如刚刚时候的轻松了。

  “我们继续昨天的话题。”顾老开口了:“昨天的时候,我们已经谈妥了,除了第二批的成品苏-27战机之外,我们还有庞大的两百架苏-27的生产任务,初期的时候,我们将会购买15架飞机的散件……”

  “对不起,昨天的那些协议,全部搁置,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谈。”格里申开口了:“我认为,首批至少需要组装七十架,不八十架的散件,然后才能转入自产零件的程序。”

  什么?

  这边的人都惊呆了。

  昨天几乎已经把一切都谈妥了,不同阶段的生产数量、需要的时间,具体的技术细节,这些原本都是妥妥当当的了,但是,谁能想到,现在全部都作废了,重新谈?

  而且,对方也太黑了吧?这上来就需要先来件组装八十架?那得多少钱?

  为啥要自主生产?还不是图便宜,国内不仅仅人工成本低,生产出来的零件也便宜,所以,自己组装比进口要便宜一些,自己生产零件来组装,比进口零件又要便宜一大截。

  进口八十架零件组装的价格,至少能自产一百六十架了!

  对方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我们认为,贵方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苏-27的组装技术,必须要通过大量的散件组装,这样才能锻炼出来技术。”特里森在一旁打圆场:“所以,最初十年的时间里,贵方应该以来件组装为主。”

  “是啊,毕竟贵方目前生产线上,还在生产二代机,从二代机到三代机,是一个巨大的跨越,我们不能太快。”又一名曾经到过东方的老家伙开口解释:“用你们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步子大了,会扯到蛋。”

  这边的人,顿时就恼了。

  最后这句话,还是用中文说出来的,语调古怪,绝对是调侃。

  “看来,他们已经没有什么诚意了。”秦涛说道:“咱们还是走吧!”

  在谈判场合里,因为谈不妥,一方离场是很常见的。

  此时,秦涛说要站起来走,其他人也就跟着站起来,要保持步调一致。

  “贵方再去找米高扬设计局,也没有用,因为米高扬设计局的武器出口,也是由我们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来负责。”格里申仿佛吃定了秦涛他们。

  秦涛笑了笑:“米高扬设计局?我们这次要走,当然是离开莫斯科,回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和出尔反尔的人做生意。”

  “那你们怎么发展一支现代化的空中力量?”格里申嘲笑一般地开口问道。

  “这就是不是贵方要操心的,别忘记了,我们拥有强大的测绘仿制能力。我们走!”

  这句话,把俄国人给震到了。

  说起测绘仿制来,所有人都熟悉,毕竟,当年俄国人也测绘仿制了不少美国的飞机,经典的图-4轰炸机,仿制的就是B-29。

  东方人已经获得了一批苏-27战机,如果俄国人不肯合作的话,他们大不了把苏-27战机来个测绘仿制!

  这样一来,俄国人是毛好处都捞不到了!

  这下,轮到俄国人变脸色了。

  实际上,测绘仿制三代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和二代机相比,三代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航空材料和加工工艺都有了飞速的提升。

  所以,想要利用二代机的技术,把三代机给测绘出来,难度很大,但是,在场的这些人同样知道,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东方是能创造奇迹的!

  “各位,各位!”西蒙诺夫赶紧站起来,跑去拦住了众人。

  此时的西蒙诺夫,心中已经把特里森和格里申他们,骂了个狗血喷头了,本来昨天都谈好了,谁能想到,这些该死的家伙们,非得来横插一脚,如果这件事黄了,这个刚刚成立的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的家伙们可以拍屁股走人,他们呢?他们苏霍伊生产联合体可就苦逼了。

  西蒙诺夫那叫一个恼火,两百架飞机的大买卖啊,就算是以后只提供一些零件,那也有巨大的利益!

  经过这几年的接触,西蒙诺夫也对东方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方有一个底线,超过这个底线,对方是绝对不会妥协的,他们根本就拿捏不住对方。

  格里申这个家伙,开口就将散件组装的飞机数量提升了五倍,这哪里是来帮忙谈判的,分明就是来给捣乱的!

  当听到秦涛说要山寨苏-27的时候,顾老等人也傻眼了,你以为山寨那么简单?上面用了那么多的钛合金部件,复合材料,各种技术咱们都没见过,怎么测绘仿制?

  不过现在,看到西蒙诺夫过来,他也知道,这是秦涛的一个谈判策略,现在,这个策略成功了。

  只要对方来谈,那就有的谈。

  “我们昨天本来已经谈好了,这些协议,今天能全部作废,足以说明贵方是没有诚意的。”秦涛的态度依旧很冷淡:“还有,什么步子大了,会扯到蛋,我们这里同样还有一句话,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刚刚说话的那位,估计从来就没有到过东方,怎么知道我们没有能力生产三代机?这些年,我们和西方接触,早就大开眼界了。”

  秦涛的话,不停地说着,西蒙诺夫只能陪着笑。

  “比如,我们已经在歼八2战机之中,安装了1553B数据总线,你们的苏-27,用的是什么数据总线?我们目前正在试飞的歼轰七战机,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是每秒四百万次,你们苏-27战机的计算能力是多少?”

  秦涛一番话说出来,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虽然东方整体的科技实力不强,但是,东方在和西方的接触之中,学习了西方很多先进的理念。

  比如说,1553B数据总线技术,这是美国军方专为飞机上设备制定的一种信息传输总线标准,也就是设备间传输的协议。

  1553B总线是MIL-STD-1553总线的简称,其中B就是BUS,MIL-STD-1553B总线是飞机内部时分制命令/响应式多路复用数据总线。

  虽然协议是美国人制定的,但是,这就是一个规矩而已,各国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规矩来,进行细化,各个相关公司也可以在这个协议框架下开发出相应的总线接口模块。

  可以说,整个西方都在用这种协议,别的不说,仅仅说速度,它的传输速率1Mbps,它就相当于一个神经网络,把飞机上各个子系统的数据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俄国人的苏-27呢?压根就没有这种技术,他们用的还是普通的方式,各个系统独立工作,看看座舱里的各个仪表就能知道了,俄国人还是习惯开钟表店的。

  (印象中,好像俄国人的飞机用了什么低速的总线?相当于早期的1553水准,但是查了半天也没有查到,也有说法是相当于咱们的歼八B的水平,所以就暂时按照没有来写了,有知道的大大欢迎在这里写书评。)

  至于战斗机的机载计算机,就更不能比了,苏-27的运算能力,只有25万次每秒,还不到飞豹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