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191章

作者:华东之雄

  “看看,这就是吹法国号的,没有号,也能吹。”林老开口说道,众人又笑了起来。

  笑过了之后,武胜利说道:“涛子,当初你弄回来的那些资料,咱们都交给了703所,让他们归纳整理去了,毕竟,他们是专业的。”

  当时,秦涛只是随口一说,什么606,624之类的,不过,海军方面高度重视,经过了一番的研究之后,决定还是交给703所,毕竟,这个研究所才是对口的。

  703所是从61年建立的,开始是研究锅炉和蒸汽轮机的,到了后来,就开始研制燃气轮机了,在这个方面,也已经具备了很多的经验,至于闻老,更是在这个领域里深耕多年。在七十年代的时候,他就曾经主持了国内的大型航空发动机改船用燃气轮机项目,只是由于寿命问题而无法装船。

  现在,闻老既然开口了,那肯定是要将话题引向船用燃气轮机这里的。

  “咱们原本引进了美国的LM2500燃气轮机,这种发动机非常先进,让我们感慨,可惜,我们已经无法继续进口更多的同款发动机了,就算是人家送过来了全新的,也是给咱们的出口战舰建造的,咱们自己不能用。”闻老说道:“目前咱们国内,把希望都寄托到了斯贝发动机的改型上,这款燃气轮机的样机目前正在组装之中,我们都希望在吃透了俄国人的技术资料的情况下,改进斯贝,成为我们军舰合格的动力系统。”

  什么?

  听到了闻老的话,秦涛才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些东西。

  船用燃气轮机的发展之路,究竟该怎么走?

  国内目前看好的,就是斯贝的改装,毕竟这种发动机已经有了成功的典范,英国人在用,日本人也在用,一直发展下去,还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斯贝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国内根本就无法完全生产啊!

  当年飞豹战斗轰炸机横空出世,海军非常满意,采购了一批,结果呢?到后来,库存的发动机用完了,飞机厂里面新造出来的飞机,都没有发动机可用!

  当年买来了全部的技术资料,打算国产,结果呢?代号涡扇-9的发动机,一直到了03年才算是能自己生产。而且,开始的产量很低,只供应飞豹。

  把希望寄托在斯贝上,可行吗?

  看到秦涛皱起来了眉头,闻老有些好奇地问道:“秦总,您对斯贝的改装有疑虑吗?这种发动机用在了很多军舰上,应该是成熟可靠的啊。”

  “没错,对那些国家来说,是成熟可靠的,对我们来说,就不一定了,毕竟,咱们相关单位还没能力自主生产斯贝发动机呢,用进口的零件组装一台船用的可以,但是要将希望寄托在这种发动机上,恐怕很悬啊!”

  在场的人都沉思起来了。

  秦涛说得没错。

  用一款无法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来改进燃气轮机,风险性很大的,而且,据说英国那边已经将斯贝发动机停产了,所以,己方就算是想要去买,都买不上的。

  “秦总,您有其他的方案吗?”闻老问道。

  “这个嘛,以后再说,或许以后就有机会了。”秦涛说道:“我也毕竟不是相关专业的,就不发表意见了。”

  秦涛当然是有话说的,从俄国人那里弄燃气轮机,已经被历史证明为一条可以走得通的道路了,而且,在93年的时候就能有这种机会了。

  但是,秦涛不能说。

  这条路一走,斯贝改型的道路就被堵死了,海军不可能同时支持两个项目,海军的军舰也不能同时有两种燃气轮机,那些为了改型斯贝忙活了很多年的技术人员,辛苦努力就白费了。

  到时候,会不会骂秦涛这个买办?

  秦涛可不想被骂,要挨骂也是老丈人的事,所以,干脆就不说了。

  不说话是不行的,所以直接转移话题好了。

  “各位都是行业里面的精英,有没有什么消息,哪个柴油机厂快不行了,我们明州船舶工业集团,现在正需要一个船用柴油机厂呢。”

  反正都在说动力系统,干脆就扯动力系统了。

  造船厂如果只造船的话,利润不大,毕竟造船其实就是焊个船壳而已,上面的主机之类的东西,都得外购,如果要是能够自己生产船用柴油机的话,那以后就能自己给自己搞配套了。

  “秦总,您真有远见,以后的明州船舶工业集团,将会成为我们国内造船业的顶梁柱啊!”吴老很是感慨:“你们已经有了螺旋桨厂,现在又要搞柴油机厂了!”

  船用主机有很多,从最古老的蒸汽机到最先进的燃气轮机,不过,要说最常用的,还是柴油机,毕竟启动快,功率大,油耗低,在五十年代之后,船用柴油机几乎就已经取代了蒸汽机,除了某些特殊的船只还用蒸汽机之外,(比如某些船只的货物需要蒸汽预热之类的)大部分的船只,都开始使用柴油机了。

  “秦总这么有能力,可以从俄国人那里打包回来一个船用柴油机厂啊。”也有人开口说道。

  秦涛摇摇头:“不行,俄国人那边的技术落后,不能满足咱们的需要。”

  国内现有的船用柴油机,几乎都是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从俄国人那里引进过来的。比较大的有滨城柴油机厂,华亭造船厂下属的柴油机厂,南车公司等等,但是,这些公司生产的柴油机,都已经很老旧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要说稍微先进一些的,估计也就是煤省柴油机厂引进的MTU柴油机了,达到了八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现在还在作为军舰的辅助动力系统和柴油发动机组。

  但是,这属于高速柴油机,而船上使用最多的,还是中速和低速柴油机。

  秦涛想要搞燃气轮机,还没有这个实力,但是,船用柴油机,已经可以尝试了,毕竟,比利时人来了,给他送钱来了,有那些钱,他完全可以上马柴油机项目了啊!

  国内船用柴油机的发展是相当落后的,缺口也很大。

  按照后世的一个统计数字,在1982年到2001年着20年间,国内船厂总计建造了2664艘、1692.6万总吨船舶,共装用柴油主机3691台、853.6万千瓦,其中国产主机1851台、568.1万千瓦,进口主机1503台、259.5万千瓦,还有一些统计不明的主机337台、26.0万千瓦,按台数计,国产主机占百分之五十,进口主机占百分之四十一,按功率计,国产主机占百分之六十七,进口主机占百分之三十。

  再拿明州造船厂现在的产品来看,小到双体船,大到十五万吨的散货船,船用主机几乎都是进口的,国产的寥寥无几。

  这笔钱,为啥要让外国人赚了?

  “咱们国内,目前没什么合适的柴油机厂,有一个三线的柴油机厂,有废弃不要的厂房,还有大批的设备,如果你想要,估计可以和那个华亭的水泵厂一样,一块钱买下来都有可能。”果然是人多见识广,大家伙还真的给秦涛找了一个。

  “三线的柴油机厂?”秦涛好奇地问道:“哪里?”

  “内地,六安,先锋机械厂,在68年建立起来的,专门生产军用柴油机。”

  秦涛赶紧摇头,这东西可不碰,绝对是个坑啊!

  当年,在北方随时面临战争危机的情况下,国内开始搞三线转移了,大批的军工企业都搬迁到了深山老林里。在战争环境下,这种考虑是必要的,但是,随着北方问题的缓和,随着国门打开,三线厂全部都没傻眼了。

  深山老林里,鸟不拉屎的地方,就算是正常经营,运输成本也比沿海的工厂要高得多,他们根本就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当失去了国家的扶植之后,就不得不废弃。

  更不用说已经习惯了大城市生活的技术人员了,谁会跑去三线厂工作?自己一辈子塞那里没关系,老婆怎么找?孩子的教育怎么解决?

  这个先锋机械厂,也是如此,在90年的时候,厂子里的人都纷纷涌向了省城,厂子彻底废弃下来了,秦涛就算是一块钱收购了这个厂子,也没有办法雇人员,更新设备啊!

  秦涛宁可自己在明州修建一个全新的柴油机厂,也绝对不会去碰三线厂的。

  “要说咱们国内的船用柴油机厂,还得看滨城啊,这些年,滨城柴油机厂的发展是真快!”大家伙可不理解秦涛的心情,又开始讨论起来了。

  这下,就连武胜利都下场参加讨论了,丝毫不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说起滨城柴油机厂来,我就想到了当年他们生产的第一台三千马力的船用柴油机来,当时这个卫星可真不小。”武胜利很感慨。

  在那个年代里,一切都有可能。

  当时的滨城造船厂已经造好了一艘四千五百吨级的大庆九号货轮,这艘货轮计划采购两台德国进口的中速柴油机,后来决定自制,滨城柴油机厂在自己的芦苇棚搭起来的车间里,挑灯夜战,制造出来了一台缸径600毫米,行程1060毫米的二冲程恒流扫气的六缸低速柴油机,然后就敲锣打鼓地向上级报喜,我们造出来了三千马力的柴油机!

  等到装进了大庆九号的轮机舱里,冒着滚滚的黑烟,开到海里去试航,结果是被拖回来的!就算是这样,当时依旧拍了个电影,叫做《试航》,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用的还是《白毛女》的知名演员。

  这段历史,让人感慨万千。

  “不过,好在咱们从瑞士苏尔寿柴油机厂引进的技术,终于算是修成正果了。只是晚了二十年而已。”有人再次发出了感慨来。

  到了63年,国内终于拍板,从瑞士引进一系列的25个机型,从三千马力到两万七千马力,引进成功之后,可以极大地促进国内柴油机技术的发展。

  但是,国内某些单位不干了,我们制造的八千八百马力的柴油机,已经点火了,很快就成功,你们干嘛要花宝贵的外汇去买国外的?这其中有猫腻!

  一直到了八十年代,才重新购买,迟了二十年,花了几倍的资金,国内才算是有了稳定可靠的船用低速柴油机。想起这件事来,就让人无比的唏嘘。

  “对了,听说日本那边要来个造机神仙,在滨城柴油机厂那边考察,帮助他们进行技改。”

  “造机神仙?”这下秦涛来了兴趣:“该不会是彦田十四雄吧?”

  说话的人张大了嘴巴:“秦总,您还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啊!”

  秦涛笑了笑:“咱们这个行业,圈子不大,从日本那边来的,还是造机神仙,我就想到了这个人。”

  说起日本的造船企业来,很容易就被人想到川崎重工,三菱重工这些,相比之下,石川岛播磨重工似乎名头不是很响亮,实际上,这个老牌的企业也是日本重工行业的一把好手,比如说,日本大名鼎鼎的出云级直升机母舰,就出自这个公司的名下。(日本人喜欢叫株式会社,咱们还是用公司好了,简单。)

  石川岛播磨重工始创于十九世纪中叶,成立之后,就开始给日本日本制造西式军舰;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他们先后给日本制造出了第一艘汽动船、第一套火力发电设备、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

  从这些就能看出他们的技术实力有多么的强悍了,到了二战结束之后,他们开始发展民用造船业,比如吴造船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当年世界上首艘十万吨级的油轮就是在这里建成的。

  进入六十年代,他们又再接再厉,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二十万吨级油轮、后来更是制造了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油轮(48万吨),石川岛播磨重工下设很多分公司,彦田十四雄,就在下属的造机公司。

  他们制造了很多先进的发动机,就连航空发动机,美国人的F-15战斗机,在出口给日本之后,上面的F100发动机,都是在这家公司授权生产的。

  至于船用柴油机,在二战结束之后,1950年他们与瑞士苏尔寿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生产了大量的船用低速柴油机,很快就在相关的RND型和RND-M型柴油机的基础上,研制了长行程,低转速,高功率,低油耗的石川岛播磨—苏尔寿(IHI-SULZER)RLA型柴油机。

  他们的技术实力很强,所以,才会被滨城柴油机厂邀请,看看能否进行同样的技术改造,毕竟,滨城柴油机厂现在也在大量生产苏尔寿柴油机。

  “这个彦田十四雄,什么时候来?”

  “估计明后天吧。”

第0241章 四十万吨的船坞没花钱

  “涛哥,我自己回华亭,你要是想去滨城柴油机厂,那就去吧。”房间里,灯光昏黄,气氛很好,赵玲将自己的头伸进秦涛的胸口,向他说道。

  时间已经是晚上了,这一顿饭,一直从中午吃到晚上,客人们才算散去,而秦涛,也该和赵玲回去了,毕竟大年初三就该上班了。

  秦涛立刻摇头:“这可不行,咱们俩既然是一起来的,就得一起走才行,这可是有讲究的。”

  “可是,你不是想要去看看日本的专家吗?”赵玲说道:“我们就不要讲什么迷信了,你既然想要去看,我当然不能拖累你了。”

  “人家专家是要来,但是又不是说明天一定来,而且,来了之后,也不会立刻就走,得在那里考察一番,然后才能得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就算是没有十天半个月的,也得住上一个星期,我着什么急。”

  嘎吱,就在这个时候,门开了。

  赵玲赶紧将自己的头从秦涛那里移开,然后看向门口,发现是自己的父亲进来了。

  “爸,你真是的,怎么不知道先敲门再进来?”赵玲不满地扫了自己的老爹一眼:“你的女儿已经结婚了,是有隐私的好不好。”

  “哦,哦。”武胜利赶紧答应,但是依旧向里面走,然后就坐到了床对面的椅子上:“涛子,刚刚的时候人多,我有些话没有说出来。听说你在华亭那边,和他们提起了我们的新型护卫舰计划?”

  秦涛当时接自己的老婆,顺带着就提了一番,谁能想到,居然这么快就传到老丈人这边来了,真不知道谁给说出来的,难道那里有情报人员?

  “是的,不过,我们该走了。”秦涛说道:“小玲明天就该上班了。”

  “我已经和那边打好招呼了,给小玲请了一天的假,你们大老远过来,总得在家里住一晚上,明天白天再走。”武胜利说道。

  “爸,你怎么能这样?”赵玲着急了:“我不能搞特殊,这样其他人会怎么看我?你知道吗?”

  赵玲不干了,自己都结婚了,父亲居然还在干涉自己的私事,这算怎么回事?

  赵玲很不满。

  “我和那边说,你是要参加海军部门的一个会议,是公干。”武胜利说道。

  “会议,什么会议?”赵玲依旧很恼火地看着自己的父亲:“你怎么能说谎?”

  “我当然没有说谎。”武胜利说道:“这个会议的主题,就是海军新一代护卫舰的技术论证。”

  “切。”赵玲瞟了他一眼:“会议地点,参加会议人员?”

  “地点,就在咱家,参加会议人员,一共三名!”

  秦涛看着武胜利的样子,有些好笑,唉,自己干嘛要说那些呢?不过,既然老丈人这么急切,那自己干脆就把一些没说完的都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