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186章

作者:华东之雄

  这就是秦总!从来都不会亏待工人,所以,大家也都愿意为秦总干活!哪怕就算是会冒风险!

  “马上就要过年了。”秦涛看着四周忙碌的工人,大声地说道:“今年,咱们工厂里,所有工人的年终奖,两千块钱!”

  “万岁!”瞬间,所有人就欢呼起来了。

  两千块钱的年终奖啊,这绝对是一笔不低的财富了,所有人都是非常的兴奋,这一笔年终奖,就相当于某些经营不善的工厂一年的工资了,还不一定能发得下来,在明州船舶工业集团当工人,待遇绝对没的说!

  “今年非常特殊,我们的这个船坞施工不能停,所以,这个年,大家需要在工地上过,不过,过年三天假,三倍工资!”

  “万岁!”众人又跟着欢呼起来了。

  对他们来说,过年不过年都是一样的,工地上施工这么紧张,也没有时间休息,原本就是打算加班干的,现在,加班还有三倍工资,那就更是爽歪歪了。

  这些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于是,没多久,其他人就跑过来了。

  “秦总,咱们第二艘天然气船的合同,也很紧张,咱们的工人说,也希望能加班干。”丛菊和秦涛的关系很好,所以首先代表工人们开口了。

  第一艘天然气船已经交付,经过运营之后,表现良好,所以,接下来的订单就顺理成章地过来了,型号相同,只要继续照着前面的船只做就行了,只是这工期很赶。

  “当然可以。”秦涛说道:“让工人们加油干吧。”

  “秦总,咱们051C驱逐舰那边的建造……”周永飞也跟着过来了。

  “军舰的建造,不能耽误。”

  “秦总,咱们设计处的小伙子们,也是很有干劲。”杨大伟过来了。

  秦涛瞟了杨大伟一眼:“唉,这三倍工资,就这么吸引人吗?大家应该有骨气才对,加班也不干,得回家陪亲人过年才行啊!”

  “秦总,大家伙的热情都很高,而且,咱们设计处的人,大部分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这过年回家,车票不好买啊。”

  在这个年代,过年买张车票回去,太难了。

  秦涛点头。

  “所以,大家伙都憋了一股子的劲,再攒点钱,买上一辆车,回家就方便了。”

  秦涛瞬间明白过来了,大家都是有理想的啊!

  “没错,我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咱们造船厂发展得很好,大家伙的住房问题都解决了,以后就该解决出行的问题了。”秦涛说道:“大家想要有私家车,这些也不难,以后等我再去俄国人那边,弄点便宜的车子回来!”

  秦涛是很气派,手拿大哥大,开着奔驰大G,绝对的成功人士,但是,只有他一个人享受不行,厂子的其他人,也有这种需求啊,尤其是那些家在外地的。

  在这个年代,能开一辆车回家,那是非常风光的啊!

  “大家伙都能在工厂里面干活,以厂为家,这是不错的。”秦涛又表彰了几句:“厂里也绝对不会亏待大家伙的。”

  “涛子,你是不是忘记了点什么?”丛菊突然转移了话题,在汇报工作的时候,丛菊规规矩矩地叫秦总,现在叫涛子,很明显就是私事了。

  秦涛瞬间反应过来:“没错,马上要过年了,我得把老婆接回来过年!”

  虽然造船厂里所有的工人都打算在这里工作了,但是,秦涛可没有这么大公无私,他是已经结婚的人!他的老婆在华亭上班,这可是结婚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当然要在自己家里过了!

  当初从华亭离开的时候,秦涛原本计划就几天的时间而已,结果,在这里指挥施工,不断地想各种各样的办法,不知觉中,就到年底了!

  好在现在基本难题已经解决了,就剩下浇铸船坞了,就算是偶尔有一些地方会冒水,现场的工人也能处理过来,所以,不用他担心。

  趁着现在这个机会,赶紧把老婆给接回来过年!

  秦涛指挥了造船厂的工作之后,就开上了自己的奔驰大G,快速地开往华亭。

  过去了多长时间?是正好一个月吗?如果是的话,自己岂不是又得当和尚?

  就在刚刚进入华亭的市区之后,秦涛的大哥大又响了。

  “喂,数控机床安全完毕了?好,我立刻过去!”秦涛把接老婆的事情忘到了脑后,开向了位于华亭的工厂。

  喷水推进器厂已经正式改名,叫做明州船舶工业集团螺旋桨厂了,这些人起名字,总是这么没创意,估计以后还得改!秦涛的车子开进大门,直奔数控机床所在的车间。

  “秦总,机床已经安装调试完毕,随时都能投产。”赵长水兴奋地和秦涛说道:“里面储存的资料,已经被送往海军相关部门研究,等待他们的决定。”

  他们要给海军的核潜艇生产全新的螺旋桨,那就得有螺旋桨设计图,海军要经过比对,才能确定究竟选择哪一款。

  在没有拍板之前,他们需要暂时等待,不过,那块螺旋桨的毛坯,已经被安放到位了。

  最开始的时候,船只都是木头的,螺旋桨也是木头的,一直到到了1831年,世界上才开始第一次使用铸铁做螺旋桨,虽然强度高,但是容易生锈,之后又有了铸钢的螺旋桨,还是照样摆脱不了生锈。

  所以很快,螺旋桨就开始用黄铜来制造了,在海水之中,铜比铁耐腐蚀,抗剥蚀强度大,所以一度成为了主流。

  但是随着船只越造越大,这种简单的黄铜螺旋桨也开始逐渐表现出来劣势。

  随着螺旋桨体积越来越大,黄铜材质暴露出抗拉强度和抗腐蚀疲劳强度不高的弱点。为了增加抗海水腐蚀性,黄铜螺旋桨不得不越造越厚,是体积和重量越来越大,导致动力损失增加,拖累了军舰的机动性,并且加剧了传动轴承的磨损,寿命进一步降低。

  同时,随着螺旋桨的转速越来越快,螺旋桨表面的空泡效应也随之剧增,黄铜材质在对付空泡腐蚀性能方面较弱,并且容易发生难以逆转的脱锌现象,导致螺旋桨强度极速下降,甚至发生表面开缝、断裂的现象。

  所以,军舰螺旋桨也需要不断创新,1876年的时候,材料雪茄巴森创造了锰青铜材料做螺旋桨。通过在青铜中添加了锰,铝,铁,锡等成分,得到的一种合金,大大地提升了螺旋桨的性能。

  于是,其他的科学家也跟着研究,寻找不同的配方来获得合适的材料,最终得到的就是镍铝青铜合金。

  虽然这东西不被人熟知,但是,如果做个比较的话,这种镍铝青铜螺旋桨的意义相当于核动力在军舰上的使用。

  这种合金的单位重量只有黄铜材质的百分之九十,但是耐空泡腐蚀性能却达到黄铜的三倍,在高腐蚀性海水中的脱锌现象还不到黄铜的一半,在工作疲劳强度方面达到了黄铜的两倍,也就是说寿命大幅增加。

  具体来说,使用镍铝青铜制成的螺旋桨,在寿命和推进效率高出黄铜螺旋桨两倍的前提下,厚度减少了近百分之十,重量降低百分之十五,性能直接翻倍!

  一直到现在,先进的螺旋桨依旧使用这种材质,只不过在具体的材料配比和工艺上不断提升,当然了,各国都是对自己的材料保密的。

  现在,眼前的这块毛坯,就是国产的材质,在进行铸造毛坯的时候,直接就铸造成为了一个七叶螺旋桨的大致形状,这样省得做基础的切削加工了。

  如果是一整块坯锭,那数控机床首先得切削出来个大致的形状,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做无谓的损耗,毕竟,数控机床的优势在于精加工。

  合金材料是黄色的,但是也泛着一些白色的光芒,看上去非常的耀眼。

  就在秦涛听着身边的人兴奋地回答的时候,一阵急匆匆的脚步走了进来。

  “张老?”秦涛非常的惊讶,这位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怎么跑来了?

  “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比,决定用971型潜艇的螺旋桨来做第一次尝试。”张老说道:“我正好路过这里,把消息给你们带过来,顺便看看。”

  971型核潜艇,是俄国人在八十年代下水的第三代核潜艇,在研发的时候,就决定使用七叶大侧斜螺旋桨,具体效果也很不错。

  如果从排水量上来说,971型核潜艇比国内的091核潜艇的排水量大了两三千吨,所以,如果直接套用是不行的,需要等比例缩小一些,不过由于各种数据完备,所以,只要简单地修改程序就可以实现了。

  “好,既然定下来了,那我们就修改程序,然后试制。”秦涛说完,看向了一旁默不作声的外国工程师:“波路斯塔特,看你的了!”

  波路斯塔特点点头,在一旁的控制电脑上敲动起来了键盘。

  “这么快就行了?”看着波路斯塔特几下就搞定了,众人都有些好奇。

  “是的,等比例缩小的话,只要改动几个参数就行。”

  “那我们就开始吧!”

  随着命令的下达,巨大的机器转动了起来,机械臂上的铣头在控制下开始灵活地运动,一条条的金属线被切割了下来,看着这台机床运转起来,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感慨。

  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国内生产螺旋桨,已经不需要人工了,这种多轴数控铣床的加入,让国内的螺旋桨加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加工至少需要半个月,张老,您不会一直看下去吧?”秦涛向张老说道。

  “嗯,不会,我就是过来看看热闹。”张老说完,目光从机器上转回来,看向秦涛:“秦总,我还有一些事情,咱们能不能谈谈?”

  “当然可以,走,去办公室。”

  果然,张老过来,那可不是仅仅来看螺旋桨的加工的,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我们已经把那两艘705潜艇的子系统都研究过了,其中的不少系统都有借鉴意义,有的东西我们在仿制,也有的东西,暂时仿制不出来。”张老说道:“比如说,艇首的那个柱形声呐,我们就不知道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在水下,不能用电磁波,所以,听声音是最主要的方式。

  国内在这方面是相当落后的,看看国内的033潜艇,只是在艇首上端有一个凸起,那里面装的就是声呐,体积小,性能差,几乎就没什么作用。

  这些年,国外的声呐发展也是很快的,主流的声呐,几乎要占据潜艇艇首一半的空间,甚至有的更大。

  虽然秦涛没见过核潜艇上的声呐,但是,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现在,拆开了705型潜艇,见识了声呐上的先进技术,他们很动心,但是,在仿制的时候,却遇到了大问题,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

  秦涛点点头:“看来,我们需要俄国人的相关技术人员,这个我来想办法!不过,705上的那种柱形声呐,也已经过时了,先进的声呐是球形的,咱们或许还能弯道超车,来个突破。”

第0237章 四千吨的护卫舰

  潜艇在水下听音,靠的是声呐,这东西也分成主动和被动两种。

  主动声呐是攻击的时候使用的,它会发射声音过去,反射回来之后确定对方的位置,给鱼雷装订射击诸元,所以,一旦被对方的主动声呐打过来,那就意味着会被对方的鱼雷攻击了。在水下对抗之中,主动声呐很少用,因为太刺激了,很可能会擦枪走火。

  被动声呐,那就像是一个耳朵,被动监听目标,它有三种方式。

  最早的声呐,几乎都是在艇首布置一个装置,用来监听,因为艇首距离动力舱最远,静音性最好,要监听别人,总得保证不被自己的噪音给迷惑住。

  再后来,为了获得更好的监听效果,就开始出现拖曳体声呐了,在潜艇的尾部放线,让被动的声呐阵列远离潜艇自身,这样就能监听到更远处的潜艇。

  但是,这需要释放出去,在紧急情况下会非常的麻烦,有时候艇长不得不扔掉宝贵的声呐阵列赶紧开溜,所以,又出现了艇体侧面的声呐阵列,直接把阵列布置在潜艇上,方便实用。

  不过,艇首的声呐,依旧是用得最广泛的,这种声呐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潜艇的性能。

  在这方面最先进的,当然还是美国人,他们在六十年代就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声呐系统每10年就上一个台阶,听音器压感元件灵敏度更高,能够识别频率更低、更微小的噪音,后续的处理系统也很先进。

  但是俄国人就不行了。

  一直到苏联崩塌,作为俄国人攻击核潜艇的巅峰的971型依然在使用艇艏圆柱阵综合声呐,直到885型才安装阿雅克斯巨型球阵声呐。

  和圆柱形声呐相比,球阵声呐造价昂贵、加工工艺要求高,而且因为硕大的体积占据了艇艏的全部空间,甚至导致鱼雷发射管需后移,给整个艇体系统布置带来不少困难;但是球阵声呐工程实现简单(也就是波束控制最简单)、声学孔径大,水声性能更占优势;相比之下,柱形声呐阵列声学处理程序复杂且精度较差,往往需要放大体积和功率,比如说,971型核潜艇用的MGK-501系统的艇艏圆柱阵综合声呐直径8.1米、高4.5米,而885型的球形声呐,直径只有六米。

  再看看人家美国,不用说海狼级了,洛杉矶级核潜艇就已经是球形声呐了。

  现在,国内想要测绘仿制705型核潜艇上的柱形声呐,就遇到了难题,秦涛居然说要研制更加先进的球形声呐?

  张老有些担心地看向秦涛。

  “靠我们的技术还是不行,但是,苏联已经崩塌了,以后会有很多的俄国人的技术人员吃不上饭,我们可以将他们请过来,这样,我们的技术力量更强,就更容易获得突破了。”秦涛向张老说道:“在声呐技术上突破,应该不难。”

  苏联崩塌了,对国内来说是有好处的,大家伙都会去瓜分苏联的遗产,己方也得上去吃得满嘴流油才行啊!

  张老点点头:“如果有几名俄国人的技术人员,或许我们的研制会更顺利。”

  “几名?”秦涛笑了笑,几名怎么够,几十名,几百名,甚至几千名啊!

  不过,现在还不用说出来,有些夸海口的意思,等到以后做出来就行了。

  和张老又聊了半天,外面的天色就黑了下来,可以听到远处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当听到这些鞭炮的响声的时候,秦涛突然想起了什么,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真的是,我把自己来华亭的目的给忘记了!”

  “你不是来来参加数控铣床的开工仪式的吗?”张老有些好奇地看向了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