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1378章

作者:华东之雄

  要说用在军用车辆上,那就得提一提二战时期的德国了,当时的保时捷博士就喜欢玩电传动,还造出来过一批底盘,据说不能走直线……

  “哦,我刚刚没有说清楚,并不是只有内燃机和发电机、电动机,还需要带电池。”

  毛总睁大了眼睛,秦总,咱们采用电力驱动,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结构简单,您这是在干什么?把简单的事情整复杂?这不合适吧?

  “这样最大的特点是省油。”秦涛介绍起来:“内燃机有各种输出曲线,我们可以让内燃机工作在最佳省区间里,避免反复调节油门,这种结构的车辆,发动机要么不启动,要启动就以固定转速工作。”

  “秦总,这不合适吧?”毛总皱着眉头。

  研究了半辈子的车辆,毛总当然清楚,汽车发动机需要时刻改变转速,来获得不同的输出功率,从而适应不同情况,比如说上坡下坡,比如说高速低速等等。

  这样,发动机工作区间时刻变化,油耗自然会很高,毕竟发动机只有很窄的一个区间是最省油的。

  问题的,这也没办法解决啊。

  发动机调高了,车子用不了,发动机调低了,车子又不够用,这种车辆还怎么用?

  “有电池啊。”秦涛说道:“电池用来作为动力的缓冲和补偿,比如说,车子低速前进,动力用不了,那就把多余的能量存到电池里,当车子需要提速或者是高速前进的时候,需要的动力多,那电池就输出电力来让电动机输出更多的功率。”

  “秦总,您的意思是混合动力?”

  车辆除了有纯油和纯电的之外,还有混合动力!

  混合动力又有两种,一种是插电混动,这种汽车的电池比较大,可以插到充电桩上充电,纯电能行驶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在市区完全不用油,需要高速才会用油。

  另一种就是油电混动,这种方式电池比较小,也不用充电桩,完全用自身发动机来充电,听上去像是放屁脱裤子,实际上,也是能省油的。

  汽车起步的时候最费油,咱们用电动!汽车走走停停、等红绿灯的时候最浪费,咱们用电动!低速的时候,电动就够了,高速再用油,电没了再用油来充!

  当然,还有一种增程器,这个纯粹就是发电机,不参与驱动车辆,是为了避免车子没充电桩的尴尬,解决里程焦虑,技术上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在秦涛的研究范围之内。

  至于插混和油混哪个好,就得看使用需求了,如果经常跑市区,肯定是插混,毕竟根本就不用油,没了就可以充电,但是如果跑高速,电没了只能用油,到了那个时候,就相当于平白无故地背了个大电池额外增加重量,所以常跑高速油混更合适。

  那么,对部队的装备来说,到底那种更合适?秦涛推荐大电池的方案。

  “没错,混合动力,但是搭载的电池一定要大,在纯电的情况下可以开五十公里左右,这样到了战场上,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情况,比如说,在不合适闹动静的情况下,可以用纯电方式,隐蔽接近敌人。”

  毛总睁大了眼睛,还能这么玩?

  电动车没有声音,毕竟不需要内燃机那一套,就是电池带动车轮,没啥动静,尤其是轮式车辆,在战场上,悄无声息地接近敌人,想想就够刺激的了。

  不仅仅没声音,还没有红外线,内燃机必然会带来热量,排气管的温度也不可能降低,在十几年前沙漠地区的那场战争中,萨达姆的坦克埋到沙子底下都会被打爆,就是因为发动机散发的热量辐射的红外线。

  所以,电动模式下可以搞偷袭!

  毛总感觉自己被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同时,混合动力可以省油,整体来说,省百分之三十的油耗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坦克装满油,原本能跑五百公里的话,那现在就能跑六七百公里。”

  坦克的越野行程和车辆油耗一样,也是有很大缩水性的。

  比如说德国的豹2坦克,按照对外公布的数据,行程是五百五十公里,实际上是在公路上跑出来的,到了战场上,在野外前进,越野行程就会缩水到一百多公里。

  坦克发动机高速运转,但是实际上却跑不快,动力白白浪费,就和车辆在市区走走停停一样,如果换成混合动力,那电池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秦涛说省百分之三十只是个保守估计,实际上,行程增加百分之五十都不在话下。

  部队不缺油,但是部队的油也需要大量的车辆运输啊!如果能节省燃料,就意味着补给需求会更低,部队是愿意看到这种结果的。

  “至于系统的复杂性,我觉得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虽然增加了电池、发电机和电动机,但是发动机的功率可以小一些,体积也能缩小,还能省油,整体来看,还是值得的。”

  秦涛差点给说错了,他原本想要说,也没多复杂,虽然多了东西,但是还省了变速箱呢,但是想想又不对,省变速箱的话,发动机就不能驱动车辆,只能发电,要知道,在高速状态下,混动应该是发动机和电机一起驱动才行,里面需要有一套复杂的驱动系统。

  具体怎么设计,还得看军队的需求,他不能把话给说满了。

  随着秦涛的介绍,毛总是不断点头,就和刚刚秦涛赞同他一样,等到秦涛说完,毛总非常激动:“秦总,您说的这个方案非常不错,但是,这电动机驱动咱们不懂,您能让金太阳公司给咱们搞配套吗?”

  秦涛突然反应过来,不好,上当了。

  眼前的人是搞坦克的,搞车辆的,能不知道混动?虽然金太阳汽车走的是纯电的路线,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汽车厂的,尤其是日本那边,丰田混动在七十年代就开始搞研发了,在97年,第一代普锐斯上市,搭载了THS混动系统,成为全球第一款量产的混合动力汽车。

  只不过他们走的是油混的道路,不插电而已。

  毛总他们肯定是研究过相关技术,自然也知道纯电动的方案用在坦克和装甲车上不合适,所以他们就想要搞混合动力的方案,问题是,他们没技术啊!

  只有金太阳电机公司有这个能力,但是金太阳公司只玩纯电动,不玩混动,所以,毛总过去找也没用,干脆就跑来找秦涛了,一番研究,认为混合动力最合适,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得请秦总给帮帮忙了?

  秦涛叱咤风云这么多年,没想到居然被自己人给耍了,想到这里,他看向毛总的目光很是复杂。

  “秦总,您怎么了?”

  “你说我怎么了?毛总,我都说了,有事说事,还给我绕这么大个圈子。”

  “没有啊,我绕什么圈子了?秦总,您误会了啊!”

  秦涛看着毛总满头白发,还真不好意思黑下脸来吧毛总给赶走,毕竟,都是为了祖国军工的发展啊!

  “毛总,你们有什么计划就直接说吧。”

  “秦总,咱们认为,混合动力驱动是以后发展的方向,但是我们也没有技术储备,想要请金太阳电机公司帮忙搞匹配,你们在军舰上就有各种电力分配方案,可以很轻松地移植到我们的车辆上,同时,为了降低难度,我们想要先从改装轮式步兵战车开始,等到成熟之后再移植到坦克上。”

  “金太阳公司不行,这个公司走的是纯电车的方案,现在要搞混动,会引起外界对我们发展路线的质疑。”秦涛拒绝了。

  毛总的目光中露出失望来,不行?秦总不愿意帮忙?

  “不过,我们可以专门成立一个混动研发公司,研制混合动力技术,不仅仅可以给军队的车辆配套,也可以给其他车企配套。”

第1229章 以后会失业

  混动是个很大的市场。

  虽然金太阳是造纯电车的,但是秦涛也知道,纯电车有很多问题,目前他们销售的主力区域都是南方,很少在北方销售,到了北方冬天,电量减半,那不是坑人吗?

  哪怕国家在大力支持纯电车的发展,秦涛也知道纯电车最适合的场景是市区代步,而且自己楼下有固定车位,有充电桩,晚上充电白天用,这样美滋滋。

  他不能因为自己旗下是纯电车,就会大吹特吹自己的纯电车有多牛,甚至连祖国的大西北都可以玩一趟,旁边还得来个大号的充电宝伴随。

  虽然有未来城的项目,但是这无线供电多久能实用,他也不知道,全国的道路全部挖开了埋设供电装置,更是遥遥无期。

  而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还会有混合动力庞大的市场。

  平时在市区用电,出去上了高速有油,尤其是到了节假日,想要在高速公路上排队等充电,不知道要等多久。

  以前的时候,秦涛也没想过搞混动,毕竟国内有那么多车企呢,自己是造船的,不能抢了他们的饭碗,但是现在,既然毛总辛辛苦苦跑来找自己,还努力给自己挖坑下套,自己也得配合一下。

  听到秦涛这句话,毛总先是一喜,然后又皱了皱眉头:“秦总,各个车企都是顽固的,都不喜欢用外界的技术,生怕被其他厂商拿捏,您要给各个车企搞配套,他们恐怕有抵触。”

  每一个从市场里杀出来的车企都是有骨气的,他们都会努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省得受人摆布。

  在变速箱领域里,就是这样的情况。

  手动挡都能造,自动挡就不行了,只能从世界上几个供应商那里采购,德国的政府好说,只造变速箱不造车,但是爱信就不一样了,他们就是丰田旗下的。

  很多车企采购他们的变速箱,但是如果卖得过火,威胁到了丰田的销售,就会被断供变速箱。

  不用说国内车企,哪怕就算是著名的巨头大众,都被丰田这么玩过,后来大众才搞了大傻蛋变速箱,就是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东方车企也纷纷转投大傻蛋的阵营。

  虽然明州集团是东方自己的企业,但是车企们还是会抵触,万一被明州集团控制了命脉怎么办?

  秦涛笑了笑:“他们和咱们合作,那是最好的,他们不合作,那咱们还可以收购个倒闭的汽车厂,然后自己造混动汽车,他们应该知道,只有合作才能双赢。”

  造车领域里最重要的就是准生证,很多车企都折在了这个上面,金太阳汽车有准生证,也是通过收购倒闭的汽车厂来获得的,现在大不了再收购一个,专门造混动。

  “秦总的魄力果然够大。”毛总点头:“佩服,佩服!”

  “我会给马工打招呼的,让他手下分出一个部门来研究混动技术。”秦涛说道:“你们也可以派人参与进来,尽快把适应军队的混动系统打造出来。”

  “嗯,好。”

  在后世,军车的确开始了混动的改革,美国佬的斯崔克装甲车就计划安装混动,这也是在几场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至于东方,更是早就开始布局研究了,多轴导弹发射车这种庞然大物,如果用传动轴的话会非常复杂,控制起来也很难,把那些轮子全部都用电机驱动就简单多了。混合动力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嘛,明州集团已经发展壮大了,也可以帮一些忙了。

  军舰的电力驱动方案,也可以移植到陆地上来,虽然麻烦一些,但是既然有需求,那就随手帮忙好了。

  毛总被秦涛一直送上了车,挥手告别。

  “秦总,咱们明州集团要向地面武器进军吗?”许正阳开口:“如果有这个计划的话,我们会尽快拿出一个具体方案来。”

  “暂时还不用着急。”秦涛笑着说道:“这技术研究,动辄就是三五年的时间,等研制出来,给军队装备了再说,对了,最近集团里有什么事?”

  “也没什么大事,军舰还都在生产之中,民船方面,咱们给相关部门生产的挖泥船快下水了。”

  “哦,这是个重要项目,走,咱们看看去。”

  随着大批的军舰建造任务向琼州造船厂转移,明州集团本部的造船厂已经主要建造外贸军舰以及一些民船了,挖泥船这种生意不是经常接,但是只要接了,就是大生意。

  比如这次要建造的这艘挖泥船,又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

  长度155米,宽32米、深13.5米,满载吃水9.9米,这些数据都代表着它那巨大的体量。

  至于它的挖掘能力,更是相当强悍,最大挖深36米,各种海底环境都能应对自如,在使用管道的情况下,最远可以把挖出来的东西排到15公里之外!

  以东方的实力,这些都能轻松做到,而这艘挖泥船和之前的型号相比,还有一个显著特点:使用的是双燃料发动机。

  杨大伟站在船台上,正在和船东代表交流着什么,等到秦涛走过去的时候,就听到他们的议论。

  “这是全球最大的挖泥船,也是咱们东方的骄傲,当然了,更是咱们为世界环保做的贡献,这艘挖泥船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了LNG和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正常情况下,主要使用LNG,这样更环保。”

  在道路运输车上已经开始普及天然气车了,毕竟这种车子的尾气排放更清洁,可以保护环境,而在海上,各种船只的排放也在不断提升,以前那种落后的发动机被逐渐淘汰,天然气开始成为主流。

  在天然气发动机上,明州集团也是有着很强的技术储备的,毕竟他们最重要的民用船舶之一就是液化天然气船,这种船在运输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有天然气泄露,泄露出来的天然气直接排放到空中有些浪费,干脆进入发动机烧掉。

  当初在这种方案下,明州集团的液化气运输船就有了双燃料发动机,现在装到眼前的船只上,更是手到擒来。

  “秦总,您过来了?”此时,杨大伟看到秦涛过来,立刻打起来了招呼。

  “嗯,我来看看,咱们这艘船快下水了?”

  “是的。”杨大伟说道:“这艘新海号是咱们国内某单位定制的,这位王局就是该单位领导。”

  王局是个矮胖子,五十来岁,脸上满是笑容:“秦总,我代表咱们单位感谢你们明州集团,你们原本船台的建造周期都排到三年后了,得知了咱们着急使用之后,想办法给咱们腾空了一个船台,迅速开工建造,多谢你们!”

  “应该的。”秦涛估摸着,应该就是把建造任务转移到琼州的那个时间段,所以,当时也不过是因缘巧合。

  “全世界第一挖泥船的称号,以后就要让给这艘了。”秦涛感慨地说道。

  当年,明州集团造了一艘大型挖泥船,总长也不过127.5米,宽22米,吃水6米,在眼前这艘船面前,完全就是个小弟弟。

  那艘船最深能挖三十米,最大排泥距离只有六公里,这些数据都没法和眼前的相比,这些年来,随着国内各种技术的飞速发展,挖泥船的实力也是越来越大。

  “这第一也只是暂时的,等到以后,咱们国内肯定能制造出来更大的挖泥船。”王局说道:“说必定还是核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