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1279章

作者:华东之雄

  萨勒曼点头:“钱不是问题,我们想要有更好的安全保障,我们知道,只有东方是值得信任的,其他的都靠不住。”

  萨勒曼一行人走了,秦涛在机场送行,脸上的表情有些木然。

  “涛哥,话不能说的太满啊,你答应一定会全力帮忙,对方就提了这种要求,你说你到底是帮还是不帮?”赵玲在一旁开口。

  “那东西又不是咱们能生产的,咱们说了不算,否则我就直接答应了。”

  “答应?涛哥,他们想要的可是我们的鹰击-21,这可是海军最先进的武器,海军是绝对不会同意出口的。”

  海军一直都受到美国航母编队的压力,苦练内功,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展同样的航母编队,但是这个并不容易,哪怕就算是到了现在,也不过是维持一个双航母编队,第三艘航母还在建造之中,而美国海军早就有十几艘航母组成的编队了,非常强大。

  不过,要说怎么打航母,东方绝对是第一,这些年来,东方发展起来了很多打击航母的武器,有超音速巡航反舰导弹,也有反舰弹道导弹,尤其是反舰弹道导弹,这个最厉害,当年就是靠着这一招,成功地逼退了美国佬的航母编队的,很好地恫吓了他们。

  不过,开始的反舰弹道导弹是陆地发射的,是在东风-21的基础上改进出来的,体积非常大,塞不到海军的通用垂发里,所以海军又发展了全新的鹰击-21,海军的反舰导弹,都是用鹰击来命名的,弹道导弹自然也不例外。

  这款鹰击-21缩小了体积,塞进了850毫米的通用垂发里,用的是九米长度的坑位,当初在设计通用垂发的时候就做了预留,充分说明秦涛的先见之明。

  而且,这款反舰弹道导弹上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飞的是钱学森弹道,对方的海军就算是有NMD,也照样防不住,可以说是恫吓敌人的战略级别的武器。

  这样的东西,海军又怎么可能会允许出口。

  “这些年来,很多国家受到我们的启发,都开始研制起来了反舰弹道导弹。”秦涛说道:“比如,朝鲜就搞出来了火星九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就利用了我们的思路。”

  世界上苦航母久矣的国家可不止东方,朝鲜也算一个。

  朝鲜两边都临海,但是他们却没有强大的海军,在美国人的欺负下,连还击的能力都没有,毕竟他们手头只有冥河反舰导弹,这种导弹在六七十年代最多就是出来装个逼,现在,装逼的机会都没有,毕竟射程只有三四十公里,打仗的时候,还没有冲到敌人跟前,就得血洒大海。

  朝鲜海军是实打实的近水海军,根本就不敢冒头,所以才需要造潜艇,如果水面舰队给力,何必捣鼓潜艇这种鸡肋。

  当东方的反舰弹道导弹横空出世之后,朝鲜海军立刻就是眼前一亮,这给了他们反击敌人提供了思路啊!于是,他们开始捣鼓起来。

  朝鲜有不错的弹道导弹工业,不过技术基本上来自于飞毛腿导弹,这种火星九也是飞毛腿导弹的改款,使用的还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射程达到了五六百公里。

  不过,为了能攻击敌人的航母编队,弹头做了很大的改进,外形像是两级圆锥体,前面还有三角形状的舵片,呈十字形布局,弹头最前面有专门的可以让无线电透过的窗口,这样可以进行末端精确制导,用来打击移动目标。

  考虑到他们本土不安全,所以这种导弹使用了履带底盘,可以在他们国内的丘陵地带行驶,机动性一流。

  但是,朝鲜的这款导弹面临着和俄国人一样的问题:制导,他们是没有能力精确定位目标的,这种导弹用的还是无线电指令制导,完全靠岸上远程雷达搜索目标,实战效能有限,不过惹急了朝鲜,肯定是会来个饱和攻击,到时候也够对方喝一壶的了。

  除了朝鲜,伊朗也在研究类似的技术,只是不知道进展如何,他们知道这种技术不可能从东方获得,一直都在自力更生。

  除了这些国家,西方世界也在搞,比如说美国,美国人看到了东方的反舰弹道导弹,当然也是眼红的,他们从自己的武器库里一找,觉得标准3最合适。

  用防空导弹来打击海上舰艇是美国人的特长,在八十年代末期就曾经用防空导弹把伊朗的导弹艇送进了海底,他们的标准3射程够远,也可以飞弹道,而且还能从他们的垂发系统里发射。

  不过,美国人想要搞出来可不容易,毕竟他们搞研究,是要花很多钱的。

  “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如果沙特阿拉伯需要,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级别的卖给他们。”秦涛说道。

  先进的咱们不能卖,落后的咱们总可以卖吧?

  现在海军自用的鹰击-21使用的双锥体构型的滑翔器,这种结构的超音速升阻比效果很好,可以在大气层内高速滑翔,快速前进,全程六马赫,末段十马赫,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但是,咱们的外贸型号完全可以去掉这种结构,变成一个简单的可控弹头,不具备滑翔能力,只具备姿态调整能力,只要能改变方向,攻击水面舰艇就可以了,这就相当于是出口的缩水版。

  至于下面的弹体,也可以小一些,这样降低一下射程,当然了,出口的时候宣称290,实际射程也能达到五六百,这样一来,可以卖了赚钱,还不会泄密,何乐而不为?

  东风-21都卖了,鹰击-21有啥不行的。

  “搞个缩水版给他们?这样要专门研发,恐怕会需要大笔的资金吧。”

  “怕什么,沙特阿拉伯有钱,这种导弹咱们不卖一亿,也能卖个八千万,两枚就会收回研发成本。十枚就能大赚特赚,以后咱们还能推向国际市场,就叫做鹰击-21E。”

  后世的珠海航展上可是有这种东西的,展出来之后,把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按照东方出口比自用程度低的说法,东方自用的到底到了什么水平?

第1135章 简化版鹰击21

  首都,航天部门。

  “小玲,你早就该回来看看了,这里一直都是你的家。”见到了秦涛和赵玲一起来,张老立刻就笑着说道:“都说明州集团是秦总掌舵,很少有人知道,秦总身后还有个贤内助。”

  秦涛离不开赵玲,如果没有赵玲,秦涛哪里能走到现在,如果没有秦涛,赵玲肯定还继续在一线搞科研,说不定还正是鹰击21的总设计师呢。

  “那是自然。”秦涛说道:“我在外面风光,那是因为身后有人。”

  “秦总,这次来咱们这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张老知道,秦涛很忙,闲话还是少说,直接进入正题。

  “张老,我是为了鹰击21项目来的,咱们相关部门能否研发一款简配版,用来出口创汇啊。”

  简配版?

  张老认真起来:“秦总,咱们去会议室,我把相关人员叫来,咱们一起说。”

  张老是东风-21的总设计师,现在也一直活跃在一线搞科研,也参与了东风-21D,也就是反舰弹道导弹的研发,不过,后来改型成鹰击-21,就并不是他负责的了。

  很快,会议室里,一众人就坐定了,鹰击-21的总设计师,年龄只有四十多岁的朱工打开了电脑,接上了投影机。

  “真没有想到,鹰击21的总设计师居然这么年轻。”秦涛感慨了一句。

  “是啊,秦总,咱们各个部门都在大换血,将年轻人推上领导岗位,我们这些老人虽然也要继续工作,但是,也得给他们留下发挥的空间。”张老说道。

  朱工笑了笑:“秦总,再年轻也比不上您啊。”

  秦涛现在还不到四十岁呢,比朱工还年轻好几岁,但是已经是名震全球的集团老总了,他的威望可比朱工大很多。

  “我是运气好而已,朱工,介绍吧。”

  朱工点头,介绍起来:“秦总,我们鹰击-21导弹是按照海军的通用垂发的最大尺寸来设计的,这款导弹直径850毫米,长度不到九米,射程一千公里,这款导弹的出现,让海军的对战从二维上升到三维,我们认为,在二十年内,这种导弹是不可能被拦截的,是我们海军最强大的杀手锏。”

  哪怕以前的海战就有空中攻击,但是高度最多就是两万米,而且由于高空容易被发现,更多的都是飞海面上的超低空,所以,传统的海战一直都被局限在二维的海面上,最多就是2.5维,而反舰弹道导弹的出现,把海战从二维带入了三维时代!

  这意味着什么?当然是信息量的急剧增加。

  在《三体》小说里描述了美好的四维世界,把三维世界的某一个方向彻底展开,呈现在个人的面前,如果看向墙壁,墙壁这个方向是第四个维度的话,墙内的一切都会呈现出来,让人的大脑涌入海量的信息。

  二维到三维也是这样的,如果用具体的数据来说,信息量将会提高10个数量级,如果拿网络来对比的话,56K的猫到100兆的光纤,这么飞速的发展,也不过只差了三个数量级而已,十个数量级的差距,意味着信息的急速增加,现有的所有装备都无法处理这么海量的信息。

  “哪怕就算是我们最强大的龙芯,也处理不了这么海量的信息,目前我们敢说,哪怕我们自己的神盾系统,也无法拦截自己的鹰击-21。”

  “美国海军不是有他妈的吗?”秦涛问道:“难道这种系统也无法拦截?”

  朱工自信地笑了笑:“当然不可能,我们的导弹射程一千米,平均速度6马赫,这样到达目标的时间只有十分钟而已,留给他们的预警时间很短,而且,我们的弹头飞的可不是普通的弹道,要在进入大气层后滑翔,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做横向机动,这可比拦截弹道导弹难多了。更何况,我们还有最大10马赫的速度。”

  普通的弹道导弹飞的就是一个正常的弹道,没有多余的动作,就这样,拦截起来都不容易,需要精心计算,确保拦截成功。

  如果目标在飞行中改变方向呢?

  哪怕只是稍稍改变一下方向,原本的工作全部需要推倒重来,发射上去的拦截弹也够不着,信息量增加十个数量级,可不是闹着玩的。

  最大10马赫的速度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毕竟这是弹道导弹,从天上掉下一块石头来得多快?快,而且还能改变方向,这才是最可怕的。

  美国佬自从有了宙斯盾系统,一直都觉得自己很牛,以至于这些年来,就没什么发展,对他们来说,可以把一切都拦截在外面,用舰载机防守就行了,结果遇到了头顶上掉下来的东西,舰载机根本就拦不住。

  秦涛点头:“那你们也太保守了,还什么二十年里领先,我看能领先五十年。以前咱们总被压着打,现在咱们终于可以让美国佬体会一下这种被动的滋味了。”

  想想96年,再想想现在,风水轮流转啊。

  “秦总想要将这种导弹出口,希望我们能研制一种简化版。”张老开口。

  “秦总,我们这种导弹可是战略级别的大杀器,不能出口啊。”

  “对啊,秦总,朱工刚刚介绍过,咱们自己都防不住的。”

  大家伙顿时就是一惊,这东西怎么能出口?猫给老虎当师傅,上树的本事可从来没教过。

  “那就搞一种咱们能防住的。”秦涛说道:“只要还能是反舰弹道导弹就行,性能缩水到什么程度,我就不管了。”

  “如果能防住的话,那我们弹头就不能采用高超音速滑翔体,不能打水漂。”朱工思考起来:“仅仅在进入大气层后,寻找目标,进行简单机动。”

  打水漂,没有人能防得住,因为这弹道太特殊了,如果要是只简单机动,也就是说,在落下来之后,寻找目标然后对准目标,其他的假动作都没有,这样还容易对付一些。

  “速度越快,拦截越难,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导弹的速度降低到10马赫以下。我们可以减小一下弹体,减少了速度,也就减少了射程。”

  弹体越大,里面携带的燃料越多,关机速度就越大,射程自然就越远,现在为了降低导弹的射程和射速,自然就需要减少燃料。

  在导弹的各个指标里,关机速度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一般来说,这个速度会比导弹的落地速度还要大。

  关机速度就是导弹在发射之后,发动机全部燃烧掉,弹头和弹体脱离时候的那个速度,打出来这个速度之后,导弹并不是直接掉落,而是继续向天上飞,还是仰射上去的,到了一个最高点,然后才会落下来。

  按说从天上掉下东西来,速度应该越来越快,这就是势能转化为动能,但是在大气层中,弹头还会摩擦损失热量,也就是空气有阻力,所以速度并不会增加得很多。

  对鹰击-21来说,一般都是指落下来的最大速度是10马赫,那么在太空中关机的时候,这个速度肯定比十马赫要大。

  一马赫就是一倍音速,这个是没问题的,但是问题是音速是变化的,海平面上的音速大概是340米每秒,高度越高,音速越小,在弹道导弹的领域里,很多时候就把1马赫直接按照300米每秒来计算了。

  秦涛摇头:“不行,这个弹体不能变。”

  弹体要是变了,客户就该有疑问了,咱们的垂发足够大,为啥给我个小号的?

  这是不合适的。

  “那我们就用低质量的发射药?”

  发射药技术一直都在发展的,技术越先进,能量也越高,这个发射药技术决定着同等大小的导弹能打多远。

  现在,东方已经有了先进的发射药,只要换上落后的发射药,自然就能降低射程了。

  不过,生产线还得重开啊,有了新的,旧的自然就淘汰了,如果重开生产线的话,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你们啊,就不能换个思路吗?”秦涛开口:“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以前有两个澡堂子,距离很近,相互竞争。”

  澡堂子大家都去过,哪怕现在已经流行在自己家里洗澡了,但是对机关大院的人来说,澡堂子都是见过的。

  “有一些老头,就喜欢没事泡在澡堂子里,总不出去,其中一家澡堂子不满意,于是就故意把水变凉,这样老头泡不下去自然就走了,出去之后破口大骂,再也不来了,久而久之,这个澡堂的名声就坏了。而另一个澡堂,反其道而行,把水弄得很烫很烫,老头子们待不下去,也得走,但是,他们却对这个澡堂很满意,出去各种宣传,澡堂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

  大家伙听懂了这个故事,但是,这故事怎么和现在联系在一起?

  “秦总,那我们该怎么办?”

  “咱们不能降低发射药的性能,但是咱们可以提高弹头的重量啊!”

  当初,萨达姆为了能把弹道导弹打到敌人的首都,决定研制侯赛因导弹,除了增加燃料之外,就是降低弹头重量,把一吨的弹头降低到五百千克,这样射程就提升了。

  现在,咱们是想要降低射程,那就提升弹头的重量好了。

  弹道导弹打航母,靠的就是动能杀伤,弹头不需要任何炸药,只要砸上来,就能把目标砸毁,十马赫的速度下,哪怕就算是一块小石头,也可以把最坚固的坦克装甲摧毁!

  鹰击21导弹的战斗部有多重,这是一个迷,很多三流资料里都会说一吨,甚至还有说两吨的,根据体积估算,鹰击-21的重量也就在4.5吨左右,这导弹怎么可能带个两吨重的弹头,一吨都不可能。

  再看看反舰导弹,亚音速反舰导弹里,鹰击-62就算是大家伙了,战斗部不过只有300公斤,亚超结合的鹰击-18,战斗部连两百公斤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