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1272章

作者:华东之雄

  这款客机也是四发动机的,不过发动机没有在机翼下面,而是在屁股上,一边两个,看上去很是古怪,而且,机身很长,这架飞机出来之后,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全球最长的客机,所以,伊尔62和波音707、DC-8、VC10一起,被认为当时具有开创性的远程客机。

  开创性不仅仅是飞机长度,比如说飞机截面,以前的截面都是圆形的,伊尔-76并不是圆形的,这也是首创,再比如,伊尔-62采用了特殊的高攻角、低主翼构型设计,不仅仅能提升空气动力效率,还能降低客舱噪音,再配合发动机布置在尾部的方案,机舱内部的噪音比波音707小很多。

  不过,这也导致了一个意外:在地面的时候,飞机重心偏离太多,不过,俄国人解决的方式也是简单粗暴:在飞机尾部增加一套额外的起落架,等到降落之后就自动放出来,起飞之后再收起来。

  所以,伊尔-62创造了一个奇葩的现象:在地面上,这架飞机的屁股后面还有个起落架,就像是蜜蜂的钩子一样。

  伊尔-62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俄国人远程客机的主力,当发展到双通道宽体客机的时候,俄国人也没有落后,他们很快就搞出来了伊尔-86,这种飞机终于走上了西方路线,开始采用机翼下面吊挂四台发动机的方案,在双通道的布局下,可以容纳350人,可以知道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了。

  原本是计划取代伊尔-62的,但是造出来之后发现航程不达标,不用说一万公里了,五千公里都飞不到,所以,伊尔-86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作为中短程客机来使用的。

  这只是暂时的,俄国人很快又在伊尔-86的基础上捣鼓出来了伊尔-96,客机的航程达到了一万多公里,成为了俄国人的骄傲,可惜,首飞没多久,苏联就没了,到了93年才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总共也只生产了二三十架。

  伊留申设计局是有着丰富的客机设计经验的,他们的伊尔-86和伊尔-96至今维持着没有空难事故的骄傲记录,只不过他们缺乏发展资金,现在,听说东方要搞大客机,立刻就动心了,只要有东方的资金投入,他们一定能变成和波音、空客一样的巨头,东方的市场太大了,只要卖到东方,他们就有足够的利润。

  不过,伊留申设计局和秦总不熟,于是就找到了尼古拉,这种事情,尼古拉不想帮忙也得帮,因为大佬发话了,他只能带着伊留申设计局的人,屁颠屁颠地来东方找秦总。在他们眼里看来,这也没什么悬念,选择和安东诺夫设计局合作,绝对不如选择和伊留申设计局合作好啊,毕竟他们在客机的研发上经验丰富。

  秦涛的专机也从华亭飞往首都,看着兴奋的程老在聊了几个小时后终于睡去,赵玲才找到机会开口:“涛哥,我们和俄罗斯的合作有前景吗?”

  “当然没有。”

  秦涛直接就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让赵玲顿时一愣:“没前景,那我们还要合作?”

  “当然要合作了,我们合作了可以挖人啊,不接触,怎么把俄罗斯优秀的客机设计师挖过来?”

  赵玲瞬间明白过来。

  和俄罗斯合作?已经没那个必要了,看看咱们的军舰,现在是俄罗斯求着咱们来造,俄罗斯的航母还在咱们的浮船坞上维修呢。

  而且,和俄罗斯合作客机,是没有成功的可能的,毕竟,俄罗斯的心中也有他们自己的小九九。

  在后世,当东方想要搞C929的时候,俄罗斯就抛出了橄榄枝,咱们一起搞吧!于是乎,C929就变成了CR929,那个R就是俄国人,但是最后呢?还不是分道扬镳了。俄国人自己搞伊尔-96的改款,己方搞自己的C929。

  后世没有搞成,现在联合起来能搞成吗?当然不可能,秦涛可不天真,不管是安东诺夫设计局,还是伊留申设计局,都不是最好的合作对象,还是自己研发最踏实,现在接触,不过是想要挖一批人过来。

  回到首都之后,秦涛也没有离开,在机场里等了几个小时,俄罗斯的代表团就到了,当从候机楼里看向那架降落的飞机的时候,秦涛就猜出来了俄罗斯们的来意。

  伊尔-96,对方乘坐这架专机过来,当然是有他们自己的打算的!

  海关入口,秦涛看着熟悉的老面孔。

  “尼古拉,我们又见面了。”

  “是啊,秦,我们又见面了。”尼古拉上来,和秦涛来了个热情的拥抱,然后看向身边的人:“秦,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伊留申设计局的负责人尼古拉·塔利科夫,他同时也是伊尔-96的设计师,当年深受诺沃日洛夫的重视。”

  伊留申设计局的第一任设计师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伊留申,1970年的时候,诺沃日洛夫接替伊留申,成了伊留申设计局的一把手,当时塔利科夫就是诺沃日洛夫最信任的下属。

  等到诺沃日洛夫退休,塔利科夫就接任了伊留申的大权,一直到现在。

  塔利科夫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不过精神状态很好,他微笑着伸出了手:“秦总,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这次终于见到了,非常荣幸,您是尼古拉的朋友,那就是我们的朋友!”

  秦涛伸手,礼貌地握了一下,然后看向对方的身后:“塔利科夫先生,能介绍一下您带来的这些人吗?”

  “当然可以。”塔利科夫看向身后:“来,这位是安德烈·尤拉索夫,我们设计局的主力骨干设计师。”

  “尤拉索夫先生,见到您很高兴。”秦涛的手握了上去,他当然知道这个人,1961年出生,现在四十多岁,年富力强,吃苦耐劳肯干,可惜因为干得太拼命,60岁的时候就没了,当时伊留申设计局还专门发了讣告,这个人是肯定要忽悠过来的。

  塔利科夫挨个介绍完了自己带来的人,然后看向秦涛身边的人:“秦总,您带来的人也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好,我介绍一下,这位是程老,曾经我们东方研制运十的时候,他是副总设计师,运十你们知道吧?和波音707一个级别的大客机,和你们来的时候乘坐的那架客机也是一样的。”

  运十的设计师!

  塔利科夫热情地伸出手去:“程先生,您好。”

  双方介绍完了,按说这次见面就算是结束了,接下来该一起上车,前往酒店,晚上举行晚宴,第二天再正式开会。

  但是,塔利科夫可没有打算立刻就走。

  “秦总,我们这次来的时候,乘坐的就是我们最新的伊尔-96M客机,各位要上去看看吗?”

  “好啊。”对这个邀请,秦涛当然不会拒绝。

  “这架飞机的机身增加了10米,内部空间最大,如果用三级运载方案的话可以做307人,如果单级运载的话可以装420名乘客,最大起飞重量270吨。”

  这绝对属于大飞机了,哪怕就是C929,计划也是两百吨以上,也没说接近三百吨,距离270吨还差了一些。

  这架飞机之所以有这么强的运载能力,当然是因为发动机。

  “这架飞机上使用的发动机是PW2037,推力170千牛。”

  “美国的发动机?”程老问道。他有些诧异,俄国人的飞机,什么时候装过美国的发动机了?

  没错,这还真是美国的发动机。

  伊尔96M是伊尔96-300的改款,后面加个M,一般都是大改款,详见图-22和图-22M。这种飞机诞生在九十年代,当时苏联刚刚崩塌,俄国人和西方的关系还不错,所以,伊留申设计局就想到了利用美国的发动机来改进自己的客机。

  伊尔86用的是NK86发动机,小涵道比,不仅仅推力小,还比较费油,到了伊尔96,改进到了PS90A发动机,这是大涵道比发动机,推力增加到了156.9千牛,四台足以推动这种超级客机的飞行,油耗还比较低。

  不过,这也没法和西方的发动机相比,有了这个机会,伊留申设计局当然希望用美国的技术来改进自己的客机了,用了这种西方的发动机之后,伊尔96M的性能突飞猛进。

  “没错,不仅仅发动机是美国的,航电也是美国的,大家可以上来,看看我们的航电设备。”

  宽体双通道客机,进去之后就能感受到飞机的巨大了,程老睁大眼睛,看着四周的一切,从乘客舱走到了最前面的驾驶舱。

  “由于使用了先进的航电,这款客机取消了机械师,只保留了两名飞行员的布局。”塔利科夫介绍道:“这种飞机的性能先进,已经达到了西方同等飞机的程度了。”

  此时的秦涛疑惑起来了,对方介绍他们的客机,那就介绍好了,为何对使用美国技术这么骄傲?不应该啊!

  毕竟,美国技术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得放弃了,之后又改装出来了伊尔96-400,换用了自己的航电设备和发动机,航程立刻就下降了一大截。

  他们这么做是为什么?炫耀他们和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炫耀他们有眼光?

第1128章 各怀鬼胎

  参观完毕,众人上车,路上,塔利科夫没有忍住,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秦总,我们听说,你们天骄航空要研制全新的大涵道比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研制出来,一台应该就能有340千牛吧?”

  “是的,我们有这种计划。”秦涛点头。

  “而且,你们明州集团还有最先进的航空电子技术。”塔利科夫说道:“这样,把你们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和航空电子设备装到我们的伊尔96客机上,是不是就能直接变成一架现代化的大客机?”

  目前,伊尔-96用的是四台发动机的布局,这曾经是国际民航客机的主流布局,但是现在已经不流行了。

  现在的客机都已经进化到了双发的结构,哪怕就算是这种大型双通道客机,也会用双发结构,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

  在采购的过程中,两台发动机肯定比一台发动机贵,在使用的过程中,两台发动机的维护成本也比一台高,所以,各个航空公司都开始陆续淘汰四发动机客机,转向双发的阵营。

  伊尔-96也需要换新的发动机!

  俄国人自己有吗?

  当然没有,如果有的话,也不用来东方找秦总了。

  在苏联时代,大型涡扇是乌克兰生产的,就是马达西奇公司生产,最大推力的发动机就是D-18T,当时的推力是23吨,但是涵道比还不够高,只要继续提升涵道比,34吨的推力也是能达到的。

  也不用什么全新的发动机,现在这台的核心机就行,这样一来,发动机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除了发动机,还有就是航电,在这个方面,明州集团也是相当强悍的,他们拥有先进的航电设备,完全可以用来代替西方航电。

  在飞机上,塔利科夫一直说什么西方设备,其实是想要说,只要明州集团肯合作,那这些设备都可以用明州集团的来换!

  明州集团的航电和发动机,配合上俄罗斯的机体,完美!

  这样一来,伊尔-96客机也将实现升级换代,成为世界一流客机,他们伊留申设计局也会因此而发展壮大,和波音以及空客并驾齐驱!

  想到这里,塔利科夫就是满满的兴奋,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秦总,我们的合作一定能取得成功,我们会用最短的时间,制造出来世界上最先进的双发远程双通道宽体客机!”塔利科夫说道:“哪怕就算是无法得到西方的适航证,我们也能在莫斯科和东方之间来回飞行,以及其他的地方,市场前景广阔,至少有上千架的需求量!”

  塔利科夫很期待。

  秦涛笑了笑:“是啊,要是能一起联合研发就好了,不过,我对客机方面不是很了解,所以,还是得回去和其他人商量商量,你们先进酒店住宿,晚上我们设宴款待贵方,到时候再说。”

  “好。”

  送客人们进了酒店,其他人来到会议室。

  “大家觉得俄国人的方案如何?”秦涛问道。

  “我看行。”一名中航工业的领导开口:“俄罗斯的机身还是不错的,再搭配上我们的发动机和航电,这就完美了。”

  “是啊,我们本来说好了就是共同合作,现在正好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把大客机研制出来,而且用的时间也会最短。”

  在场的众人都是一片支持的声音。

  秦涛看向程老:“程老,您觉得呢?”

  程老摇头:“把四发改双发,不是那么简单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外行,只有程老有当年研制运十的经验,属于内行。

  “由于采用的是机翼悬挂发动机的方式,所以,机翼悬挂的位置就需要加固,这不仅仅要承受住发动机的重量,还要承受住发动机的推力,不仅仅有正向推力,还有反向推力。”程老介绍起来:“这样,机翼悬挂的那个位置的设计很复杂,四发动机改两发动机,那发动机吊装在什么地方?哪怕就算是原本内侧的地方,也肯定不够强,所以就需要重新设计,而外面那个挂架的位置,还要不要减重?”

  这样捣鼓下来,就相当于是机翼重新设计!对一架飞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机翼,机翼重新设计,几乎就意味着整个飞机重新设计,俄国人说的是把他们的伊尔96改装过来,实际上需要做的工作量一点也不比全新研发小!

  “上去之后,我也经过了一番研究,俄国人在轻量化方面做得一点都不好,整个机体都有超重的情况,我又查阅了一些资料,整体来说,俄国人的机体设计至少比西方的机体设计超重百分之五,甚至是百分之十。”

  结构超重!

  对俄国人来说,一向都喜欢粗犷的作风,客机必须要安全第一,该厚的地方就得厚点,所以他们用料十足,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客机自重大,不过,对俄国人自己来说无所谓,本来发动机就费油,也不在乎自重这点影响,反正他们有的是油,多烧点油无所谓。

  伊尔-86和伊尔96在几十年的飞行中从未发生过任何一次事故,这也是他们值得骄傲的。

  西方就不是这样了,从八十年代开始,进一步规范了飞机上各个部位的用料,自重更轻,更加省油,再加上发动机本来就省油,所以在航空公司的运营中,可以大大地节省成本。

  所以,当苏联崩塌之后,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俄国人自己的航空公司都不愿意用自己的飞机,因为用了之后油耗高,和西方的航空公司没有竞争力!

  哪怕就算是去的时候能加自家的油,回来呢?还得从对方的机场加油,时间长了,油耗就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祝老的分析说完,众人都冷静下来。

  如果伊尔96的机体需要重新研发的话,那还和伊尔96有关系吗?重新研发得花多少钱?合作值不值?

  秦涛笑了笑:“看来,大家伙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了,今天就这样,今晚的宴会,咱们什么口风都不要露出来,等到明天正式会议再谈。”

  酒店里,俄国人们也在商议。

  “我看东方人已经动心了,在咱们的飞机上不停地来回看,和咱们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没错,安东诺夫设计局可没有生产过这种级别的大型客机,要说搞客机,还是我们伊留申设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