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1222章

作者:华东之雄

  崔泰根笑呵呵地看向下面的记者:“我们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终于开发出来了最先进的SCA液货围栏系统,这种系统最大的特点是使用高锰钢作为其中的主要材料,这种材料有着良好的耐低温特性,可以当做液货围栏系统的理想材料,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锰元素的储存量很高,比镍要容易获得的多,这是我们为全人类带来的重要贡献!”

  “我们已经根据这种材料设计了一种全新的LNG船,这种船将采用我们自己的双燃料发动机,可以利用泄漏的天然气作为燃料,使用成本很低,当然了,我们的天然气泄漏量也很低,按照设计指标,它的蒸发率将会低于百分之零点零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对各国船东来说,省下的就是赚到的!”

  崔泰根滔滔不绝地介绍了半个小时,把设计图还展示出来,这种先进船型是多么的优秀,当天,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全世界。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报价。

  郑义山最后总结:“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17万立方米的液化气船的价格,将会下降到1.8亿美元,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着环保事业,希望各国船东能来和我们洽谈合作。”

  想要从东方人嘴里抢肉吃,那就是得靠低价,反正这种锰钢价格便宜,他们报价1.8亿美元,也有着充足的利润的,他们不在意。

  东方人该怎么接招?

  “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客户很可能会对我们的设计有疑虑,在这种时候,我们只能通过低价来吸引客户的订单,只要建造几条之后,名声打出去了,客户消除了顾虑,订单肯定会源源不断。”郑义山对一切掌控得游刃有余。

  “是啊,万事开头难。”崔泰根也说道:“我们虽然已经获得了大量认真,但是客户依旧会观望,如果没有订单的话,就得让我们韩国的船东订购!”

  就在两人思考着对策的时候,助手走了进来:“报告,东方的造船业整体进行了一轮调价,他们将天然气船的价格上调了百分之十!”

  “上调?为什么?”郑义山非常好奇。

  “因为这些年来美元不断贬值,他们的制造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这次调价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开始了,他们召集了所有的造船厂一起开会,会议过后,所有人都同意了涨价的方案,不过他们并没有对外公布,最早在前天的时候,一个比利时船东去东方订购天然气船,才知道对方调价,然后就没有定成。”

  前天就开始调价了?说明和己方无关,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机会啊!

  东方人提价,咱们降价,船东怎么选还有的说吗?

  “把那个比利时船东请到我们这里来!”郑义山说道:“我们给他介绍一下我们全新的船型!”

  当比利时坎贝尔·福莱特公司的董事长卡米·西格隆来到线代重工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不满:“哼,东方人太过分了!当年他们的天然气船事业刚刚起步,就是我照顾了他们的生意!要是没有我的话,他们的天然气船根本就卖不出去,现在他们发达了,居然开始提价,也不照顾老朋友,过分,太过分了!”

  “是啊,他们太过分了,西格隆先生,还是来我们这里吧,我们的天然气船价格便宜,性能一流,完全吊打东方人的船只!”郑义山说道:“我们最近刚刚研发出来了先进的SCA液货围栏系统,利用这种系统制造的天然气船,价格可以下降到1.8亿美元一艘,交货日期二十个月,如何?”

  “全新的?也就是没有经验的了?我们可不想当小白鼠,还是用GTT公司技术的吧,只要能维持原价就行。”西格隆摇头。

  “西格隆先生,这虽然是全新的,但是技术已经成熟了,这是我们科学技术院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打造出来的!”郑义山继续推销,他也是不容易,作为线代重工的首席执政官,居然亲自来当推销员。

  崔泰根也在旁边说道:“是的,我们保证成熟可靠!”

  “听说锰钢的价格连殷瓦钢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是你们的价格却只下降了百分之十,这里面的利润很大啊。”

  听到西格隆这句话,郑义山立刻反应过来:“您是我们的第一个客户,所以,您要订购的话,我们可以再降低一千万美元,1.7亿美元建造一艘17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船,绝对是最划算的,出了我们的门,您根本就找不到第二个这样划算的造船厂。”

  对方原来是要压价,好,咱们就再降低一些,这样可以满意了吧?

  “唉,我还是不放心啊,价钱虽然低了,但是谁知道会不会出问题。”西格隆继续摇头:“算了,还是GTT公司的技术专利吧,毕竟那个成熟。”

  还不行?

  这家伙什么意思?

  “我们可以签署相关协议,在交船两年内,贵方一旦发现运营中出了问题,随时可以找我们,如果是技术上的重大问题,我们愿意双倍赔偿!”郑义山说道。

  对方既然不相信,那就用这种方式来增加对方的信心,双倍赔偿,这总够了吧?

  “三倍。”西格隆说道:“如果你们肯出三倍的赔偿金,那我们就下订单。当然了,你们对自己的技术很放心,哪怕就算是十倍,也只是个数字而已,只要船只运行正常,就不会有赔偿的情况发生了。”

  “好。”郑义山点头,万事开头难啊,只要这第一艘天然气船的协议签署了,接下来就更容易接到订单了。

  “既然这样,那我们的尾款也要等到两年之后支付,如何?”

  “尾款最多百分之二十。”郑义山说道。

  他们的利润很高,哪怕客户不付尾款,也有一定的利润,谁让这是第一个客户呢,必须要给相应的好处才行。

  当天,相关协议正式签署,线代重工的众人非常高兴,当晚还举行了一个宴会,款待下第一个订单的比利时客人。

  宴会非常热闹,大家伙举着酒杯,频频地找西格隆来碰杯。

  “西格隆先生,您真是太有魄力了,当年您第一个找东方下订单,收获满满,现在,您第一个来找我们下订单,我们也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是的,西格隆先生,我们的SCA液货围栏系统是成熟可靠的,请您放心,我们生产的全新的液化气船,一定会成为你们的赚钱利器!”

  西格隆面带微笑,和一众人谈笑风生,脑子里却在回忆着秦总的话。

  “西格隆先生,非常抱歉,我们这里的生产成本的确提高了,虽然您是我们的老客户,但是,我们也不能做赔本的生意啊。”

  “最近,线代重工即将推出一款全新的液化气船,价格便宜,你们可以去试试。”

  “我们?我们是老朋友,所以我当然要给您提供最有利的消息了,对了,他们的船型是新的,可靠性未知,你们最好多谈点赔偿金,这样哪怕就算是最后船只用不成,你们也可以通过索赔来降低损失,或者通过索赔来赚钱。”

  当秦涛说到这里的时候,西格隆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什么:“他们的船只有问题?”

  “我可不知道,哪怕他们报价1.5亿美元,索赔三倍的话,就是4.5亿美元,你们是西方公司,跑去伦敦打官司,他们是不敢赖账的,你们公司一年收入是多少?也就是几亿美元吧?”

  想到这里,西格隆还真希望这些人造出来的船只有问题,这样就可以索赔了。

  “西格隆先生,您在欧洲,是否认识其他的船东?可以帮我们介绍介绍。”郑义山充满期待。

  如果是其他行业,那是有竞争关系的,但是,液化天然气的运输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因为随着环保的政策深入人心,大家伙都更加倾向于使用环保的燃料,煤和石油都有污染,天然气才是最好的。

  在欧洲,天然气就是政治正确,但是,欧洲不生产天然气,这东西需要运输过去,要是从俄国人那边进口,还能走管道,但是要是从中东地区进口,那别无选择,只能用船只运输。

  欧洲地区的天然气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需要大量的液化天然气船,以现在的造船厂的建造能力,几十年都供应不上。

  所以,西格隆完全可以把其他的船东介绍过来。

  西格隆简单地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那我们要介绍费,每艘一千万美元。”

  郑义山顿时愕然,这家伙还真是黑啊!己方造船,挥汗如雨,才赚几千万美元,他只是动了动嘴皮子,就能赚一千万?

  但是,他没有发怒,他知道,这也是国际惯例。

  “每艘五百万,如何?”大不了讨价还价。

  “一千万,我介绍十艘订单给你们。”郑义山又抛出了新的诱饵。

  回去只要喊一嗓子,走啊,大家伙一起去韩国订船,三倍赔偿金,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肯定有船东过来啊。

  到时候,就算是船只没毛病,咱们也得挑出些毛病来!

  十艘订单!这些订单如果到手的话,SCA液货围栏系统就算是大规模推广开了啊!郑义山咬咬牙:“好,那就一千万美元,十艘!”

  西格隆的心中无比感慨,秦总太好了,这样简简单单,就给自己送了一大笔钱。

  等等,这钱不是韩国人送的吗?

  当然不是,这可是秦总送的,如果不是秦总的建议,西格隆压根就不会跑来这里购买液化气船。

  “既然这样,那一亿美元的定金,我们也就不用预付了,直接就用这笔钱吧。”

  船只交易中,一般都是分三次付款的,建造前一次,下水一次,交付一次,交付的尾款挪到了交付后两年,预付款又变成了推销提成,就只剩下下水的那笔钱了,对他们福莱特公司来说,这点钱已经不算什么了。

  郑义山继续咬牙:“好!但是在给你们的船只开工前,这十艘船的订单必须要签署才行。”

  “那是当然,我今晚就回欧洲。”西格隆说道:“最多一个星期,我就把这十条订单带过来。”

  西格隆当晚就回去了,没有用一个星期,三天之后,五个运输公司的船东都派代表过来了。

  郑义山那叫一个兴奋,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全新的船型,刚刚推出就得到了这么多用户的追捧,这代表着韩国的造船业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啊!

  在线代重工最豪华的会议室里,郑义山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各位,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们很荣幸你们能选择我们的全新SCA液货围栏系统,这种系统非常先进,将会成为世界潮流,接下来,请我们的首席科学家给你们介绍一下。”

  “我们还是先说价格吧,听说这种船只需要1.7亿美元?”

  “对啊,听说如果要是不成熟,出了问题的话还会有三倍赔偿金?”

  听着船东代表们的发言,郑义山有些懵逼,用诧异的目光望向了西格隆。

  西格隆先生,您把我们的合同条款告诉他们了?这能一样吗?我们的合同是第一条船啊,万事开头难,第一条船才有这么多优惠,下面的船舶可不能按照这样的合同来啊,别的不说,这些船舶的介绍费,每艘就是一千万美元,我们计划上浮一千万美元,把这个钱要出来呢!

  迎着郑义山的目光,西格隆笑了笑:“郑先生,我们欧洲的船东敢于来这里尝试全新的船舶,就是看在这个合同条款上,东方的要价两亿多,你们只要一亿七千万,同时,还有三倍赔偿金来打消我们的顾虑,如果不是这些条件太过优越,我们根本就不可能跑来订购这种船只。毕竟,现在这种船还没有航行在大洋上呢。”

  郑义山只能苦笑,是啊,正是因为这种船还没有航行,所以不管是一艘还是十艘,都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啊!

  “好,那我们就全部按照首批的价格和条件和各位签署合同,但是,等到下一批的时候,这些条款就要改动一下了,毕竟这些年来,美元一直都在贬值,而我们的建造成本又在一直上涨。”郑义山说道:“不过大家放心,这第一批船就算是工期有先后,我们也不会借口建造成本的上涨而要求加价,我们自己会承担上涨的成本。”

  郑义山答应了!

  下面的船东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不错,这才是线代重工的担当!

  咱们就认你们线代重工!

  东方人太可恶了,还是韩国好!

  听着这些赞美的话,郑义山都有些飘飘然了,他似乎看到了线代重工靠着这种SCA液货围栏系统最终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厂的美好前景,为了这个前景,他们要努力!

第1077章 三板斧一起上

  东方,华亭第二造船厂。

  “根据目前他们公布出来的设计方案,我们一致认为还是成熟的,其中有一些设计,还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丛菊拿着厚厚的分析文件递给秦涛:“秦总,您就这么肯定他们的船会出问题?”

  如果韩国的船只会出问题,那线代重工肯定会受到沉重打击,甚至是倒闭破产,但是,如果要是没有问题的话,那东方的造船工业就会受到沉重打击。

  不用说现在的涨价了,哪怕就算是降价,估计都很难得到订单,毕竟殷瓦钢的成本注定比锰钢高一大截,如果打起来了价格战,那己方肯定是要吃亏的。

  秦涛笑了笑:“这么多年来,真正成熟的就是殷瓦钢,咱们能省去一半的殷瓦钢,内胆用殷瓦钢,外面用不锈钢,已经是最大的创新了,他们想要用全新的材料,可能一下子就成熟吗?要知道,全世界只有殷瓦钢没有热胀冷缩现象,别的钢材都不行!”

  高锰钢能耐低温,在低温下还能保持原来的形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锰钢就不会热胀冷缩,只要有收缩,那就会出问题!

  秦涛可是记得很清楚的,在自己那个时空里,韩国利用自主技术建造的液化天然气船,第一次装货就出现了液货围栏系统破裂的重大事故,后来重新维修了也不行,第二次装货故障依旧,然后就被放弃了。

  韩国独立开发出来了很多液货围栏系统,获得了很多船级社的认证,但是那又如何?认证是一回事,实际运用又是另一回事。

  “根据材料专家反馈回来的意见,高锰钢的加工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加工不当的话,甚至会出现裂纹。”许正阳在一旁说道。

  “是啊,加工是很困难,不过韩国人宣称已经研究了十几年,解决了这个问题。”丛菊说道。

  “是啊,希望他们不要吹牛,否则他们就会知道,吹牛也是要上税的。”秦涛说道。

  “目前我们手头的订单能满足五年的生产需求,如果这些客户们不把订单转走的话。”丛菊继续担心。

  东方的液化气船生产已经进入了持续发展阶段,手头订单都排到了五年之后,尤其是华亭第二造船厂,他们本来就是东方第一个造天然气船的,手里的技术最牛,客户也最信任,哪怕是报价比其他船厂稍稍高一些,也有船东愿意在这里订购,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怕通货膨胀,估计十年的订单都能收到手里。

  所以,暂时不用担心没客户,但是以后就不一定了,要是这些客户把订单转走了,己方这边怕是要抓瞎。

  “不会的,线代重工有价格优势,但是我们有成熟可靠的优势,如果订单转走了,那咱们接着继续生产,等以后他们再回来订购的话,价格肯定是要上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