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1215章

作者:华东之雄

  从地面的方向看,首先看到的是机头,米哈伊尔的脸上带着鄙夷:“不就是一架F22的仿制品,从机头上看,和F22一模一样,没有半点的创新。”

  这家伙明显就是不服气。

  秦涛笑了笑,没有怼他,这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包容,毕竟,俄国人的实力达不到这种级别,有情绪也是正常的,秦涛能理解。

  “是啊,是和F22一模一样,没有创新,不过,这种设计方案取得了隐身性和机动性的完美协调,我们没必要再去钻研另一种不成熟的方案。”

  “秦总,您的意思是说,当初我们和你们东方一起联合开发的方案不成熟?”米哈伊尔问道。

  “不,不,我可没这么说,你们当初一起联合开发,那是强强联合,你们有这个实力另起炉灶,我们就不行了,我们没这个本事,只能是摸着美国人过河。”

  摸着美国人过河?如果不熟悉东方的成语典故的话,还真不知道这个笑点在哪里,米哈伊尔也没有get到,而此时,发动机的轰鸣声已经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这飞行员是专业的吗?他怎么不对准跑道?难道是想要给我们来个现场飞行表演?”米哈伊尔再次开口:“不过,飞行员长途飞行,应该很疲惫了,下来了先静态展示,等到他休息好了,再给我们表演也不迟。”

  “不,飞行员就是要降落。”

  “降落?那姿态是降落?”

  “对啊,因为我们的飞机是垂直起降战斗机啊,你们没有看到,机背上升力风扇的盖子已经打开了吗?”

  众人恍然大悟。

  “和我们的雅克38差不多!”

  “没错,这种垂直起降的方案参考了雅克-38,不过,我们把升力发动机改成了升力风扇,这是我们的原创。”秦涛说道。

  美国佬搞JSF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研发经验,他们只能是仿照各国的成熟产品,其中X-32仿了海鹞,X-35仿了雅克-38的升级款雅克-141,只不过把升力发动机换成了升力风扇。

  就是因为换了这个零件,才导致了垂直起降系统的成熟发展,才让这款战机实现了三军通用的目标。

  当然了,现在是东方的原创。

  “是啊,升力发动机最大的问题就是喷管直接对着地面,尤其是在航母上,烧蚀甲板的问题几乎无解。东方发明了升力风扇,这还真是解决了大问题!”

  虽然米哈伊尔一直都想要贬低东方的战机,但是其他人也有支持秦涛的,这些年来,秦涛和俄罗斯打交道无数次,早就组织成了关系网,花花轿子大家抬,大家伙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就在赞美声中,歼三十一A的速度越来越慢,越来越慢,最后悬停在了空中,然后慢慢降低高度。

  肉眼可见尾部的喷管转动到了最下面,喷射出来炽热的气流,前面的升力风扇也在呜呜地转动,向下吹出大量的冷空气,停机坪四周的野草,被吹得东倒西歪。

  飞机不断地降低高度,最后稳稳地落在了地面上,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是思绪万千,当年,他们的雅克-38也是这样的,虽然机身地面就像是经过了一番烧烤宴会,但是那也不能掩盖这种战斗机的雄姿,看上去就和科幻片一样,太帅了。

  飞机停稳,发动机熄火,众人一拥而上。

  这次驾驶战机过来的是年轻的试飞员张中华,等到座舱盖打开之后,他原本想要下飞机,但是却发现好像下不去了,下面都是人啊!

  舷梯呢?怎么也没有人给自己搬舷梯?

  “这飞机外面用的是什么隐身涂层,怎么看上去黑溜溜的?”

  “是啊,好想摸一摸。”

  “各位,我们的隐身涂层是很宝贵的,大家可以看,千万不要摸,如果要是碰坏了隐身涂层,重新涂刷需要花很多钱的。”秦涛赶紧说道。

  其实,这种涂层属于最原始的隐身涂层,和F117的一样,国内还有其他更加先进配方的隐身涂层,这些俄罗斯们就算是弄到了这种隐身涂层的技术也无所谓,但是,秦涛必须得做个样子,告诉他们,这涂层可不能乱碰。

  “隐身飞机这么娇贵,没有野外基地部署的能力,根本就没什么用。”这下米哈伊尔又来劲了。

  俄国人的飞机,一向都讲究五大三粗,适应性强,比如说俄国人的米格29,腿短在以前并不是问题,因为人家俄国人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在前线野战机场起飞的,飞起来就打仗,粗壮的起落架哪怕是在没有硬化的土质跑道上都能起降,为了避免机腹进气道吸入异物,甚至在机背开了专门的辅助进气口。

  现在,眼前的这款飞机居然没有野外基地部署的能力,让米哈伊尔立刻就找到了抨击的理由。

  听到他这样说,秦涛笑了笑:“现代战机已经不讲究野外基地部署的能力了,看看美国的B2轰炸机,那是全球到达的,只需要一个基地就行。虽然说现代战争已经没有了前线和后方的区别,但是战机依旧是不能部署到最前线的,这样可能会在第一波的战斗中被波及。就连你们的米格29,不是也在不断地挖掘航程潜力吗?”

  米高扬设计局当然也知道米格29的问题,于是这些年来,不断地增加米格29的航程,不仅仅是把那些辅助进气口之类的都去掉了,甚至还特意地在米格29的机背上增加了一个额外的油箱,变成了驼背的支点,内油航程从之前的1500公里增加到了2400公里,在携带副油箱的情况,航程更是超过了三千公里。

  如果米高扬设计局的人过来说,没有野外基地部署能力的飞机是有缺陷的,秦涛还能接受,你苏霍伊设计局的人这样说就不行!毕竟,你们的苏27能满世界开花,不就是因为大航程的优势吗?

  米哈伊尔本来说的是前线的维护保养,被秦涛给说成了航程远近,虽然是有些强词夺理,但是也有很多道理在里面,米哈伊尔也没有反驳的理由,在那里憋红了脸。

  “这平显还真大啊!”就在此时,博尔扎科夫突然将目光望向了上面的衍射平显。

  俄国人没有这种技术,用的还简单的折射平显,面积小,字迹不清楚,后来搞苏57的时候,衍射平显技术还是从法国进口的,但是到了后来,法国人不卖了,俄国人也很干脆,直接又装回了折射平显。

  此时,看着那大面积的绿油油的平显,很多人的目光中都露出了羡慕来。

  这些年来,东方人在航空技术上进展飞速,而他们俄国却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是的,这是我们光学工业的结晶,我们搞出来了这种大面积的衍射平显,还有内部的全尺寸液晶屏,甚至头顶上那简简单单的座舱盖,都是我们航空工业进步的体现。”秦涛说道:“大家伙如果想要上去看看的话,就得先把舷梯搬过来,让我们的飞行员下来。”

  博尔扎科夫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叫人去搬舷梯,等到张中华下来之后,米哈伊尔第一个爬了上去。

  座舱内部非常简洁,上面是大面积的衍射平显,下面是一块大面积的液晶屏,这个时代,一平三下虽然还是潮流,但是东方已经开始搞起来一平一下,不过,在种种因素的考虑下,这一块液晶屏也不是整块,而是两块拼接起来的。

  在屏幕周围还有一些旋钮和开关,数量不多,整体来说,比俄国人的钟表店强百倍,现在,俄国人的战斗机虽然也在改进,但是依旧没有改到玻璃化座舱的水平,更不用说是现在这种大面积的液晶屏了。

  东方在航空电子方面的进步很快啊!

  博尔扎科夫只能是在下面看,他的目光望向了机头:“秦总,这机头里面,一定是主动相控阵雷达吧?”

  “是的,这架飞机里面安装的是最先进的主动相控阵雷达。”秦涛点头:“等下可以给你们打开展示一下。”

  以前的时候,这种飞机安装的还是普通的平板缝隙雷达,毕竟这个便宜,但是后来,随着东方的相控阵雷达技术的不断成熟,客户的腰包越来越鼓,雷达也就变成了主动相控阵雷达,毕竟只有这种雷达才能满足未来空战的需求。

  此时,听到了秦涛的承诺,博尔扎科夫已经忍不住了。

  “秦总,能现在就展开让我们看看吗?”

  “是啊,咱们看看这款先进的机载雷达。”

  俄国人在机载雷达领域里一向落后,苏27的性能完全是被机头那个重达一吨的雷达给限制住的。

  这些年来,俄国人的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他们也知道主动相控阵雷达是潮流,所以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只不过,想要真正地发展起来可不容易,舰载雷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哪怕就算是从东方采购了先进的T/R组件,也照样搞不定后面的数据处理系统,最后等不及了,直接从东方配套,才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看到俄国人这番心急,秦涛示意已经放过水的张中华打开机头雷达罩,带着锯齿边缘的雷达罩缓缓地转动,平板形状的雷达天线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这款雷达采用了风冷设计,这样可以减轻重量,我们在上面集成了上千个T/R组件,性能一流。”秦涛说道:“这是我们国内第二先进的机载雷达。”

  “那第一是什么?”

  秦涛笑而不语。

  还用说吗?第一肯定是歼二十上使用的雷达啊,这种机头尺寸大,集成了两千个组件,性能是最强悍的,眼前的这款飞机毕竟是主打出口的,性能肯定是要低一些。

  不过,那也是分和谁比的,如果是和其他国家的飞机相比,性能还是超出了他们一大截,不管是阵风还是台风,统统都比不过东方产的机载雷达。

  “这种雷达的性能一定很强劲吧?最远搜索距离多少?”博尔扎科夫问道。

  “这个得根据它的模式来区分,不过整体性能来说,肯定超过贵方装备的任何一款战机,也包括米格31。”

  要说俄国人最先进的机载雷达,肯定不是苏27上的,而是米格31,这是专业的截击机,需要拥有远程拦截能力,所以俄国人就将相控阵雷达装上去了,当然了,是使用铁氧体移相器的那种落后的被动相控阵雷达,体积大,重量大,搜索能力也就一般般。

  具体性能是不能泄露的,毕竟俄国人还没有购买,这次把飞机派过来,主要是给俄国人炫耀东方的航空工业实力的,顺便给尼古拉个人情。

  此时,尼古拉的目光望着这种飞机,充满期待。

  俄罗斯海军需要这种先进的飞机啊!俄罗斯海军即将拥有两栖攻击舰,如果再搭配上这种战斗机,绝对能发挥出来最大的威力。

  就在大家伙对着飞机仔细研究的时候,远处,一支车队开动了过来,停在了附近,西装革履的大佬从上面下来,兴致勃勃。

  他原本是没时间过来的,但是听说飞机已经到了,沿途的雷达设施居然都没有发现,到了这边之后,S400雷达都无法发现,他也来了兴趣。

  过来看看!

  看着一群人围着那架灰黑色的战机,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大佬走了过去。

  此时,米哈伊尔坐在座舱里,还舍不得下来,他向外面望了一眼,正好望到大佬过来,顿时就是一个激灵,赶紧从座舱里爬出来。

  看到他下来,博尔扎科夫想要上去,米哈伊尔已经冲着大佬喊了起来:“大佬,请您到座舱里看看!”

  大佬?

  大家伙望过去,心中一阵兴奋,赶紧让开了一条路。

  大佬兴致勃勃地爬上舷梯,娴熟地坐在了座椅里,望着前面的大屏幕,非常感兴趣:“能通电让我看看吗?”

  米哈伊尔跟在后面,爬上舷梯,打算在一旁给大佬介绍的,听到他的要求,顿时一愣,他没有这个权力啊。

  “小张,你上去给大佬介绍一下。”秦涛说道。

  于是,张中华爬了上去,打开电门,屏幕亮起,自检之后,出现了图像。

第1070章 大开眼界

  “我们这种座舱显示器,是由两块250乘200毫米高亮度触控式液晶面板组成,大块的屏幕被分成四个竖列,分别显示战术敌我态势、传感器、机载系统、武器四种主要作战信息。左边这个,显示的是机载仪表,向右是飞机上的武器挂载,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这个上面是空的,再右边是雷达屏幕,这个您应该很熟悉,不过我们在上面会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比如说蓝色圆形符号代表战机自己和僚机,绿色圆形代表友军,红色圆形代表敌军,白色圆形则代表身份不明者……”张中华详细地介绍了起来。

  下面的人也在认真地听着,虽然看不到,但是也能想象到,那样一块大面积的显示器,就把所有的内容都给显示出来了,太厉害了!

  “上面的平显,则可以显示飞行员急需的内容,比如说在飞行的时候,就是飞行数据,在空战的时候,就是敌机的数据等等。”张中华继续介绍:“同时,为了方便操作,我们可以通过语音来切换。”

  “语音切换?”

  “是的,触摸屏没有力回馈,在空战格斗等场合,绝对不如语音来得更加直接。”

  在后世,很多车子都喜欢装大屏幕,由此来显示自己的高科技水平,其实却带着满满的汽配城的风格,司机在操作的时候,还会非常困难,不仅仅要分心去看屏幕,而且关键还是没有力回馈,按动了触摸屏上的按钮之后,究竟有没有起作用,根本就不知道,还是得分心去看。

  战斗机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语音和触摸屏一起合作,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可以试试吗?”大佬来了兴趣。

  “当然可以,不过我们得首先切换语言。”

  下面,米哈伊尔的目光复杂。

  这种座舱显示技术很高大上,而他们俄罗斯,十年之内是绝对做不出来的,要如何才能尽快用到先进的座舱航电系统?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从东方采购,但是,米哈伊尔过不去心中那道坎。

  十几年前,东方还需要从俄罗斯那里采购战机,引进生产线,东方就是靠着苏27,才真正掌握了制空权,现在呢?东方人居然追赶并且超越了他们。

  博尔扎科夫倒是很开放。

  “秦总,你们的技术太牛了!”博尔扎科夫说道:“尤其是航空电子技术,处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真希望我们以后有机会合作。”

  “当然,我们一直都是最好的朋友,你们有什么需求尽管说,不管是座舱的显示系统,还是雷达系统,我们都可以给你们搞配套,你们擅长的是机动性,我们擅长的是航电,这样搭配起来,你们一定能研制出来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

  搭配起来?

  米哈伊尔再次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飞机,这款飞机可不仅仅是航电出色,发动机的推力不低,隐身性能也很强,己方还有什么比东方更厉害的?好像没有啊!

  米哈伊尔还真是有些郁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