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1096章

作者:华东之雄

  “我们的调查人员过去之后,邢富强当下就说了,得知自己的失误造成了泄密,老邢当场就跪在地上扇自己耳光。”武胜利说道:“谁都没有想到,国外的情报组织会这么无耻。不过,泄密还是泄密了,接下来,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你们厂要吸取这次教训,展开更加严格的思想教育,不要再出类似的情况。”

  咣!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的门被推开了:“爸,您找我?”

  秦涛有这个权利,不敲门就进,平时他在这里也是常客了,不过今天,推开门之后,看到这种情况,还是有些惊讶,然后赶紧就要关门。

  “进来吧,涛子,以后你也要注意规矩。”武胜利说道:“吸取老孙他们的教训。”

  “什么教训?”

  “昨天晚上,他们厂的技术人员邢富强下班回家之后,在网络上不小心泄露了机密。”

  “咱们厂子也有责任,管理不严,这么保密的技术资料,居然能被邢富强给带回到家里去。”孙学文说道:“我犯了严重错误,愿意引咎辞职。”

  孙学文依旧很自责。

  “老孙,咱们海军不是你的上级,咱们没有权力惩罚你什么,对你的处理,是中船重工的领导要考虑的。”武胜利说道:“正好涛子也来了,咱们正好说说接下来的军舰项目。”

  “爸,您这私下里给咱们开小会,合适吗?”

  “你们双方都是竞标方,咱们坐下来一起开会,有什么不合适的?”武胜利说道:“由于滨城造船厂出现了严重的技术泄密,所以咱们海军已经不大可能采用滨城造船厂的设计方案,但是,咱们海军对反导又非常渴望,所以,这两个项目,能不能综合一下?”

  综合一下?

  秦涛看了眼老丈人:“爸,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海军可别太贪心。”

  “那是别人,在你们明州集团那里,什么干不成?”

  秦涛苦笑:“爸,您可真是太信任咱们了。干不成就是干不成。”

  “秦总,贵方的万吨大驱上,只要在机库上方戳一个我们那款远程天线,不就和我们的设计类似了吗?我们愿意把那一部分的设计交给你们,让你们把我们的技术融合上去。”孙学文说道。

  “那种雷达,对供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如果只有单一的雷达没用,需要把这部雷达融入到我们的作战系统里面去,这可不是个小任务,搞不好我们还得大改,还得拖延建造时间。”

  “咱们海军可以等。”武胜利说道。

  “咱们的排水量如果不变的话,那咱们的发射单元还是112,要装填一部分专门的反卫星拦截弹的话,那必然会减少红旗九的携带数量。”

  “没关系,你们搞的不是什么指挥舰吗?可以分配给其他军舰目标数据,所以,需要红旗九拦截的任务,可以交给编队其他的052来执行。”武胜利说道。

  秦涛说一条,武胜利就给解决一条。

  “那咱们原本就计划在舰岛位置布置米波雷达天线阵列的。”

  “咱们不是还没有研发成功吗?综合太多的雷达很难,还不如在后面戳一个专门的米波雷达天线,和前面的舰桥隔开一段距离,还容易电磁兼容。”

  “好吧,既然海军这么坚定,那我们就按照海军的建议修改,这雷达太大了,要是海上遇到大风浪,这雷达和风帆一样,把军舰给掀翻了可别怪我们。”

  雷达太大了,宽度25米,比万吨大驱的舰体还要宽,高度20米,戳上去之后,估计要赶得上主桅杆的高度了,这么大的东西,绝对就是个大风帆啊。

  “这种雷达可以收放,使用的时候竖起来,不用的时候放回去,正好可以折叠到机库上方。”

  “爸,你这么懂,要不你来设计?”

  “我要会设计,还要你干嘛?”武胜利白了他一眼:“我是领导,只负责下达命令,怎么完成任务,是你们的事。我又不是诸葛亮。”

  “唉,外行领导内行。”

  全球还从来没有这种军舰呢,在屁股后面戳那么大的雷达天线,这像话吗?

  “没错,咱就是外行领导内行,怎么,你不服气?”武胜利很骄傲地耍赖皮:“告诉你,有意见保留!”

  秦涛很无语,他又思考了一下:“雷达天线太大了,如果横竖换一下,宽度二十米,高度二十五米,那我们安放起来还容易一些。”

  “这个没问题。”孙学文开口:“陆基雷达就是这样布置的,我们只是为了适应自己的万吨大驱,才将长宽调过来的,你们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随时把长宽再给换回来。”

  “这个雷达阵面必须要轻,而且要镂空,在正常风浪下也得能执行任务,否则就没有实际意义。”秦涛继续构思:“向前翻转也不行,机库上还得有其他附件,要不向后翻转,高海况的时候,正好翻到后面,搭在直升机起降平台上方,就当个顶棚好了。”

  “没错,这就对了,不要抱怨领导的安排,能完成领导的安排,那才是一个合格的下属该做的。”武胜利点头。

  “爸,反导的红旗十九导弹搞出来了没有?我们现在琢磨这个,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第0964章 红旗十九的进展

  秦涛一句话就让武胜利没话说了。

  目前,国内已经有了红旗九导弹,这种导弹的性能不断提升,射程也不断增加,两百公里的射程已经足够给整个编队提供一个牢固的保护伞了,但是,想要用红旗九来拦截弹道导弹,那是相当困难的。

  近程的飞毛腿之类的已经能拦截了,但是扩展到中程就不行了,因为中程导弹已经在大气层外飞行了,如果不打算在对方即将砸下来的时候拦截,想要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国土,就得在中段拦截,那就需要有大气层外的动能拦截器。

  没有这个,那就别说反导能力如何,还是研究怎么打对手比较好,虽然没法拦截对方的导弹,但是能轻松地摧毁对方,到了那个时候,对方就得考虑一下是否敢打第一枪。

  海军这边建造的军舰,一直都很看重反导,但是,导弹呢?导弹有了吗?

  “明天,我们去航天部门看看。”武胜利说道。

  红旗十九项目是在秦涛的建议下进行的,当时明州集团还承接下来了电磁炮的项目,这电磁炮也是动能拦截,也是要打导弹的,多个项目齐头并进,提高成功率。

  不过从那之后,秦涛就没有再关注过这个项目,所以项目进行到了什么程度,他还真不知道。

  趁着这个机会,去航天部门看看!

  第二天,秦涛就和老丈人一起来到了航天部门,至于孙学文,则没有跟着来,直接去中船重工那边接受调查了。

  “武领导,秦总,欢迎你们来咱们航天部门。”沈老已经提前知道两人要过来,所以直接在大门口这边等待。

  “沈老,我们又见面了。”秦涛看着沈老:“您这么大岁数,还在科研一线,真是让人敬佩啊。”

  “秦总,你这话听在我的耳朵里可是另一种意思,你是不是在说,我这老家伙早就该退休了,把位置让给年轻人啊?”沈老问道。

  秦涛赶紧摇头。

  “我马上就七十岁了,现在已经从一线退下来了,只是当技术顾问而已。”沈老说道:“老王是你们要找的正主,不过他没空,在里面搞科研,老王比我年轻几岁,不过他也说了,只要这个型号打靶成功,他就会退下来,把我们的位置让给年轻人。”

  王祥国,1940年出生,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装备研制工作,是导弹系统工程和型号研制管理的杰出专家,参与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工作,2000年的时候,被任命为红旗-19导弹的总师,他在退休之际获得这个任务,很是骄傲,也很努力,就这样,天天工作在一线,就算是秦涛和武胜利他们过来,也舍不得出门来迎接。

  “嗯,咱们过去看看,咱们的重点型号研发到什么程度了?”

  “得益于我们在材料技术上的突破,我们的导弹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沈老说道:“我们在这款导弹的外壳上,使用了全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降低了自重。”

  以前的导弹外壳就是钢制的,重量大,后来改成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现在进一步提升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是越来越先进。

  “同时,在燃料上,我们也进行了升级,从以前的HTPB固体推进剂升级为N15固体推进剂。”沈老说道:“这些改进,让我们的导弹更轻,速度更快,在按照海军垂发的标准尺寸下打造的弹体,已经能达到四千米每秒的关机速度了。”

  导弹在发射的时候,靠的是发动机推动,但是发动机总有烧完的时候,烧完了就只能依靠自身的惯性前进,这个烧完时候的速度,就是导弹的关机速度,这个速度越大,导弹就飞得越远,打得越高。

  普通的防空导弹,只有一千米每秒左右,红旗九导弹靠着两级火箭,也才打到了一千八百米每秒左右,但是到了红旗九B的时候,随着技术的提升,关机速度提高了一大截,导弹射程也提升到了四百公里。

  现在,靠着大尺寸和先进材料,导弹速度进一步提升,让大家伙很是高兴。

  “换算到拦截弹道导弹上来呢?”武胜利问道。

  “最大射高可以达到150公里。”沈老介绍道:“如果射高打到一百公里的时候,射程大概两百公里。”

  对防空导弹来说,射程和射高是两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毕竟想要实现最大射高,那就需要把导弹竖直向天上发射,一直到最高,而最远射程,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是倾角四十五度。

  弹道导弹能飞多高是个玄学问题,看看朝鲜,在发射弹道导弹的时候,经常能打到四五千公里的高度,但是射程却只有一千多公里,这当然是因为他们没有更远的靶场,打得高一些,可以降低射程指标,这样省得美国佬着急,如果他们按照正常的弹道打,那说不定就打到美国去了,美国佬不得害怕得要死。

  正常情况下,除了弹道导弹飞行的顶点,最高地方之外,其他的大部分弹道,都在一百公里的高度以内,就算是洲际弹道导弹,也可以趁着它下降段打,还能保证在海上区域。所以,这款反导导弹也已经够用了。

  “看来,就剩下动能战斗部了。”秦涛说道:“只要完成了这个东西的研发,我们的技术就算是有了,咱们得加油努力,争取比美国佬的萨德要早定型服役。”

  美国佬也在研究相关技术,而且速度还不慢。THAAD在04开始全面实验,05年完成飞行实验,06年来到靶场,07年完成三次拦截实验,08年正式列装,速度那叫一个快。

  现在,己方不能慢,己方也必须要研发出来先进的反导系统,还要走在这个系统的前面,到了以后,某个蠢货邻居搞,那咱们就在他们的对面也搞,大家伙雷达对雷达,导弹对导弹,看看谁怕谁。

  “这个动能战斗部由我们系统里的年轻人负责。”

  年轻人?秦涛笑了笑:“多少岁的年轻?五十岁还是六十岁?”

  “秦总,您果然还是拿这个来和咱们说笑。”沈老无奈:“咱们说的年轻人,当然得是四十来岁的。”

  “嗯,四十来岁的年轻人,很不错。”

  说话间,几个人已经走到了研发部门,进去之后,就可以看到很多白大褂在里面忙碌着,他们有的在电脑前面忙碌,有的在实验台上组装各种元件,在他们中间的一个大型试验台上,还摆着一台样机,下面是几个气瓶,上面是个圆柱体。

  这些人都在忙碌着,对外面到来的客人一点都不关注,一心扑在工作上。

  此时,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和一个中年人正站在那个样机旁边,不知道在讨论什么。

  “老王!”沈老喊了一句。

  王老扭头过来,看到秦涛和武胜利,笑着招手:“两位,欢迎你们来咱们红旗十九项目组,抱歉,咱们很忙,来不及去外面迎接你们。”

  “不用,这个就是动能拦截器吗?怎么和以前计划中的不一样?”秦涛睁大眼睛,看着面前的东西。

  按照当初的计划,动能拦截器是仿制美国的爱国者-3技术,这种技术的特色就是使用180个姿态控制发动机,每一个只有八厘米的长度,装填28克固体推进器,工作时间也只有24毫秒,但是推力能达到六千牛,每一个都具备一次调整的机会,180个发动机足够一次动能拦截弹进行姿态调整拦截到目标。

  但是眼前的动能拦截器已经变成了气体发动机,不知道是否要燃烧,还是只喷气,有气瓶给提供能量,有四个喷嘴,提供四个方向上的姿态调整,到底什么技术路线更好?

  “我们做过一段时间的论证,我们觉得用小推力发动机是不合适的,这种发动机越多,出现故障的几率就越大,万一其中有一个有问题,正好需要它工作,那就会和目标擦肩而过。所以,我们还是使用这种方案更合适。”

  说话的就是那个中年人,他个子不高,因为常年在实验室里工作,皮肤显得有些发白,不过整个人精神依旧很好,仿佛随时都充满干劲一样。

  “前面的圆柱体是什么?”

  “高灵敏度探测器,它将来精确测定目标,传输给后方,然后控制姿态调整,完成最终撞击。”

  用雷达引导的导弹,都无法实现精确碰撞,靠的都是碎片来杀伤,指令制导的导弹还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导致精度降低。

  所以,大气层外拦截器想要能精确撞击,靠的都不是雷达,而是专门的光学传感器,这个镜头看上去就和哈勃太空望远镜一样,只是大小不同,不仅仅是可见光,还有红外,紫外等等,总之都属于光学系统。

  “这套系统已经研发出来了吗?”

  “没有,目前刚刚确定下来了结构组成。”中年人继续说道:“我们还有大量的技术问题要克服,保守估计也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还请军队给我们充足的时间,我们会尽力的。”

  五年以上,还是保守估计,如果要是五年的时间不够呢?说不定得用十年啊。

  而055的建造嘛,那速度可就快了,毕竟明州集团拥有最强的设计和建造团队,今年海军审批通过,开工建造,明年就能下水,后年就能服役。

  到了那个时候,军舰里面也没有动能拦截弹,还扛着一个大饼天线干什么?

  要不就预留下来?等以后红旗19成熟了再安装上去?五年或者十年之后,国内肯定有了更先进的米波雷达了啊。

  武胜利开始考虑起来。

  “不过,只要这个技术解决,那我们就会迎来光明的一天,我们就能踢回去了,什么TMD,让咱们CTMD。”中年男人说起这个来,也很兴奋:“我们不仅仅能装到防空导弹上,也可以装到更大的弹体上,研发CNMD,和美国人对标。”

  美国海军和空军不合,项目也得自己搞,TMD和NMD是分开的,其中NMD的实力更强,拦截导弹就和弹道导弹一样的个头,弹体很大,不过弹头都是类似的。

  己方这款动能拦截弹做好了,就能移植到其他导弹上,构成一个庞大的反导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