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1023章

作者:华东之雄

  武胜利的手里拿着报纸,目光复杂地看向秦涛:“涛子,这是你推动的吧?印度现在可是变成双航母编队了,他们的自信心膨胀到了顶点,亚洲第一,咱们海军的航母,什么时候赶紧服役,也组织个双航母玩一玩啊?”

  秦涛摇头:“早着呢,着什么急,还舾装呢,海试都没有开始。”

  “那你这样做可不地道,不得给海军个说法?”

  “有什么说法?”秦涛一边逗弄着秦雪,一边和自己的老丈人搭话:“法国人向他们要八百万美元的设计费,他们没有答应,决定自己改装舰首跃飞甲板,爸,你觉得他们自己能捣鼓成吗?”

  “这个应该不难吧?”武胜利沉思了一下:“他们自己建造的蓝天卫士号,就已经具备跃飞甲板了,用的还是他们自己的甲板钢,他们应该有能力自己完成舰首甲板的改造。”

  “然后呢?舰首跃飞甲板焊上去,估计得增重一两千吨。”

  武胜利眼前一亮:“然后这艘航母就前低后高了?不,这么简单的问题,印度那边的技术人员也能想到吧?肯定会解决。”

  “当然,他们肯定得解决,那他们怎么解决?”

  武胜利沉思了片刻:“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后面也焊一两千吨的钢板,最好还是飞行甲板,这样也应该会增加甲板面积,增加停放飞机的数量。”

  “然后呢?”

  “然后他们就该发现,这样改装之后,航母上面太重,摇晃太厉害,在大风浪中有沉没的风险,所以他们的这艘航母,只能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出海?”武胜利终于明白过来,这艘航母也会成为个鸡肋啊,不能在有风浪的时候出海,那还有什么战斗力?

  秦涛笑了笑:“法国海军虽然也有全球航行的需要,他们虽然也有大西洋的领海,但是,他们海军更看重的是地中海的利益,他们的舰队经常在地中海活动,福煦号航母也是习惯地中海的风平浪静,现在还已经老掉牙了,又改装,肯定不能适应印度洋的波涛汹涌,咱们只要在一旁看热闹就行了。”

  武胜利点头:“这样一说,咱们倒是不用太着急,但是,最近美国人给他们推销了超级大黄蜂舰载机,这款舰载机的性能可不低啊,听说马上就要去印度那里测试了。”

  “是吗?这还真是个好消息。”秦涛说道:“他们最好从美国下订单,采购个几十架。”

  武胜利皱起来了眉头:“这还是好消息?他们用海鹞,那就是鸡肋,用米格-29K,航电落后,也没有什么威慑性,但是如果他们用超级大黄蜂的话,那还真是咱们的威胁。”

  “放心吧,他们用不了,他们采购了几十架,然后发现自己不能用,那才叫好看。”

  “为什么?”

  “因为升降机的尺寸不够大啊。”

  这个坑早就给印度挖好了,只是印度还浑然不知。

  印度独立建造了蓝天卫士号,但是这艘航母还是俄国人给设计的,虽然改成了舷侧升降机,但是宽度只有30英尺,也就是9.12米,这种尺寸,就是专门给米格-29K准本的,这种飞机在折叠了机翼之后是7.92米,长度17.3米。

  长度没问题,大不了把机头或者机尾探出去,但是宽度不够不行,上去的时候肯定会卡住的,甚至把机翼两端撞断。

  其他的飞机也不行。

  美国佬的超级大黄蜂,机长18.31米,折叠了机翼之后是9.32米,所以根本就不能用!另一方面,法国人积极推销的阵风战斗机,机翼不能折叠,翼展是10.97米。

  所以,蓝天卫士号建造好了之后,印度兴致勃勃地把采购回来的超级大黄蜂放上去,然后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升降机不够大,根本就无法操作!

  虽然甲板也能停靠飞机,但是甲板不能保养啊,总不能把飞机露天拆开维修,万一甲板晃动一下,零件就掉海里了,维护保养只能在机库里,不能下机库,那就不能用。

  扩大升降机?

  舰体建造完毕,各种开口尺寸已经确定,重新割大了可不容易,搞不好产生什么应力效应,舰体断裂都是有可能。

  法国人的福煦号航母的升降机也不够大吗?

  “福煦号升降机的长度是16米,宽度10.97米,阵风是别想用了,否则他们在停靠的时候得分毫不差才行。超级大黄蜂用起来得小心一些,两端剩下大概八十厘米。”秦涛说道:“不过,福煦号航母的甲板面积不够大,超级大黄蜂二十多吨的重量下来,等到停稳的时候,估计差不多已经到了斜角甲板的前端了。”

  法国佬的戴高乐号操作E-2C的时候,都会发现降落的时候距离斜角甲板太近,所以不得不加长斜角甲板保证安全,而还得调度方便才行。

  福煦号呢?

  甲板面积可不如戴高乐号的面积大,所以操作起来会更不容易,就算是能勾住阻拦索降落下来,甲板上的调度也会极其困难。印度高价采购回来的战机,最后发现没法用,那场景,想想就够有意思的了。

  其实,如果只是普通的大黄蜂,折叠之后是8.38米,其实还是够升降机的尺寸的,但是问题是印度看不上啊,有超级大黄蜂,干嘛要普通的大黄蜂?

  花费几十亿采购,最后没法上舰,只能在陆地上使用,全球也只有印度能做出这种事来。

第0894章 印度海军航空兵基地的事故

  印度,果阿汉萨海军航空兵基地。

  这里是印度最重要的海军航空兵基地,从俄罗斯那里引进的米格-29K就暂时部署在这里的机场。

  没错,当初就是打算暂时部署的,没有人想到超日王号会出事,于是这批米格-29K就不具备舰载的条件,只能布置在陆地了。

  当初为了训练这批米格-29K战机,印度还专门在这个基地里的岸基测试设施(SBTF)上安装了“陆上模拟跳台滑跃甲板”,用这个来进行舰载机的起飞测试和评估,同时,还在不远处安装了专门的菲涅尔助降镜和阻拦索,用来进行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虽然这个基地不能动,无法模拟甲板的晃动,但是也比飞行员直接上舰训练要方便的多。

  虽然超日王号废了,但是这里的海军舰载机航空兵们依旧保持了每年一百个小时左右的训练,随时准备进驻他们自己建造的蓝天卫士号航母,虽然这艘航母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入役,他们也得提前做好准备。

  而这天,他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美国的超级大黄蜂舰载机要来他们这里进行测试,如果测试合格的话,还会大批采购。

  超级大黄蜂,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机!这款飞机一旦加入印度海军,那他们就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海军!

  印度海军们很高兴。

  由于苏尼尔还在海上跟着航母编队一起返航,所以,只有基地的指挥官勒克作为最高长官迎接着美国一行人。

  首先降落下来的是一架公务机,一群美国人从上面下来,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西装革履,高鼻梁蓝眼睛,他伸出了手来:“非常荣幸来到这里,我是肯尼斯,波音公司来的。”

  超级大黄蜂的项目历经艰难,原本是为了竞争美国的轻型战斗机计划,结果败北,F-16赢得了竞标。

  之后,设计团队只能走海军路线,想要打开海军市场,正好海军为雄猫战机的费效比头疼不已,于是作为替代机型进入海军序列。

  虽然是一款带着边条翼,还使用了电传飞控的三代机,但是它的设计依旧非常保守,甚至还是一架静稳定操作的飞机,到了超级大黄蜂的时候才放宽了静稳定。

  同时,到了超级大黄蜂,它也从中型机进化成了重型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二十五吨。

  同时,它的研发单位也很复杂,有诺斯罗普、麦道,还有波音,经过了这些年的兼并,超级大黄蜂项目也正式成为了波音公司的项目。

  此时,肯尼斯非常期待,毕竟大黄蜂的外销不佳,和通用动力的F-16战斗机没法比,他们要打开更多的市场,还好在舰载机领域里,他们几乎是没有竞争者的。

  “欢迎您,肯尼斯先生,我们这里的基地即将迎来第二款常规起降的舰载机。”勒克非常兴奋:“战机还在后面吧?各位要不要先在我们基地里看看?”

  这架公务机首先过来的,超级大黄蜂飞在后面,大概还得半个小时。

  “当然可以。”肯尼斯说道:“我们的超级大黄蜂性能强悍,米格-29K能飞的动作,我们都能飞,米格-29K不能飞的,我们也能飞。”

  就在此时,飞机的轰鸣声响起,他们抬起头来,看着一架米格-29K晃晃悠悠地飞向模拟着舰区。

  米格-29K和大黄蜂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都是双发双垂尾的布局,带边条翼,发动机的推力差不多,只是进气方式不一样。

  众人都望了过去,那架米格-29K的飞行状态不是很稳,它来回调整了几次,但是还是没有能成功地落下来,在距离模拟着舰区一米高的地方放弃,然后复飞。

  “米格-29K是陆基战斗机改进过来的,降落很难。”肯尼斯说道:“我们的超级大黄蜂就不一样了,它在诞生的时候就是一架舰载机,所以,它的降落会非常简单。”勒克眼前一亮:“那贵方的超级大黄蜂在飞来之后,能直接用舰载机的方式降落吗?”

  肯尼斯的心中咯噔一下,不好,牛皮吹过头了!

  舰载机的降落可不容易,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所以,在陌生的情况下,他们还是用常规降落最保险,但是刚刚都已经吹了牛皮了,现在如果要是不答应,那不是露怯了吗?

  他略微思考了一下,就点头了:“当然,我们的超级大黄蜂完全可以在陌生的机场里用舰载机的方式一次降落成功,就算是你们的菲涅尔灯箱坏了也没有关系,我们的有自动着舰系统。”

  “自动着舰?”印度这些土包子都睁大了眼睛。

  “那是当然,我们的公务机上带着一套AN/SPN-46系统,半个小时内就能安装完毕,到时候就能配合我们超级大黄蜂舰载机进行全自动着舰,现在你们要安装吗?”

  “要,要!”

  进入到喷气机时代,舰载机的降落愈发困难,事故也是居高不下,这个时候就有人在想了:能不能用技术来降低难度,研发一套全自动着舰系统,让舰载机的降落更加容易?

  美军有切实需要,在48年就开始研发全自动着舰系统,到了七十年代终于进入实用阶段。它采用仪表着舰系统,雷达为AN/SPN-10,安装在CVA-59福莱特斯号航母和F-4舰载机上;但是精度依旧不够高,着舰纵向精度正负三十米,横向精度正负九米,侧向精度正负三米,这种精度根本就无法保证安全降落,依旧是人工为主。

  到了七十年代之后,又研制出来了AN/SPN-42雷达,精度数据降低到原来的一半,舰载机终于可以用半自动着舰的方式来进行了,远距离的时候用这套系统引导,这样可以获得完美的下滑线,一直到降落的时候再人工接手,这套系统安装到了约翰肯尼迪航母(CV-67)上继续测试。

  到了85年之后,美国又研制出来了新一代全自动着舰系统,用大黄蜂进行全自动着舰引导性能的验证,就在最近,美国佬还在帕塔克森特河海军航空站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短距起飞和着陆机动,实现全自动降落。

  他们把这套自动着舰系统拿来,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飞行员在陌生的场所里降落下来,更是打算把这套系统卖给印度,这玩意儿价格可不便宜,但是对着舰有帮助,印度应该会喜欢的。

  看着此时印度们的表情,肯尼斯非常满意,立刻招呼手下人安装,有了这套系统,超级大黄蜂就算是用舰载机的降落方式也没有问题。

  刚刚没有降落下来的那架米格-29K用常规方式降落在了旁边的跑道上,下来之后满头大汗,听说了这边有自动着舰技术,立刻就跑来了,甚至连飞行服都没有来得及脱下来。

  “这位先生,刚刚降落失败的是您吗?”肯尼斯看向飞行员问道。

  “是我。明明已经按照菲涅尔透镜的指示操作了飞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降不下来。”飞行员辛哈很是无奈。

  “你的技术很不错,降落不下来不是你的问题,而是飞机的问题,是俄罗斯的技术太落后了,我们飞来的是一架双座型,以后你可以上去感受一下我们的飞机。”肯尼斯说道。

  培训舰载机飞行员可不容易,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印度第一批超级大黄蜂的飞行员肯定是从米格-29K中改飞的,现在肯尼斯就开始忽悠他们了。

  “是吗?那可真是太好了。”

  “不过,你们的改飞还是有难度的,毕竟我们的座舱里没有仪表,全部都是液晶显示器,我们的平显也更大,上面能显示很多数据。”肯尼斯继续说道,这可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在炫耀。

  俄国人的飞机有什么好的?现在还是钟表店,最多就只有一个显示屏幕而已,平显也是普通的折射平显,小得很。

  美国的战斗机就不一样了,装的是高大上的液晶显示器,玻璃座舱,平显也是衍射平显,面积大,能显示多种数据,这种全自动着舰系统的数据也是在平显上显示的。

  “玻璃座舱是趋势,我们都喜欢。”辛哈点头说道。

  很快,远处的天空中响起了轰鸣声。

  在一架米格-29K的伴飞下,一架超级大黄蜂展开双翼,飞了过来,两架飞机飞在一起,能轻松地看出超级大黄蜂要大一圈,那从座舱就开始拉出来的边条,一直向后延伸,面积很大,甚至还能看到在边条上出现的白烟,海边湿度大,居然在这种情况下就拉出来了,让人感慨。

  边条下方,机腹两侧,矩形进气道看上去也比较漂亮,比当初的圆形进气道好看多了,而且还不是完全的矩形,更加类似于平行四边形,就和隐身机的进气口一样。

  再向后看,虽然也是双垂尾,但是垂尾有外倾,比米格-29K的垂直垂尾漂亮得多。

  仅仅从外形上看,他们就非常满意。

  辛哈的眼睛里带着憧憬,以后就能飞这种战机了吗?真是太好了!

  “各位,我们的战机会绕着贵方的基地上空飞行一圈,然后进行着舰式降落,由于飞行员长途飞行疲惫,所以就不进行飞行表演了。反正这款飞机要在贵方这里进行测试,有的是时间能给大家表演,苏-27那种超级眼镜蛇动作,在我们这款飞机上都能实现。”

  当初范堡罗航展,苏-27的超级眼镜蛇动作惊艳全球,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聊起这款战机来,所有人都会说:机动性是真强,可惜被雷达给拖累了,俄国人电子系统太落后!

  实际上,很多三代机都能做这种动作,当年还是YF17的时候,这款飞机就曾经把迎角拉到105度还保持了二十秒,这可比苏-27早了14年。

  虽然美国海军都在大骂大虫子,还我雄猫,但是实际上,超级大黄蜂的性能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的。

  此时,对印度海军来说,那就更是没什么说的了,他们抬起头来,看着天空中飞行的超级大黄蜂,怎么看怎么漂亮,幻想着以后驾驶这种飞机的场景,他们已经是心潮澎湃。

  两架飞机在天上绕了一圈,然后,超级大黄蜂就进入了降落航线。

  “我们的座舱里有录像机,等到降落之后大家可以看录像,在飞机飞过来的时候,飞行员不用做任何操作,完全把飞机的操控交给我们的自动着舰系统,尤其是到了夜间,能见度严重下降的情况,这套系统更是会增加很大的安全性。”

  印度吹起来很牛,但是实际上,他们的航母根本就不具备夜间作战能力,起飞还好说,夜间降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搞不好就摔机了。

  哪怕就算是美国,也不是全部飞行员都具备夜间降落能力的,现在这种系统的运用,让舰载机的夜间降落更加轻松,大家伙当然是喜闻乐见了。

  “是啊,这套系统太棒了,我们以后也要引进两套。”勒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