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672章

作者:渔雪

  “这显然是香港在产业上的自我救赎。”

  “随后由李泽凯先生打造‘香港硅谷’的数码港也是一种响应的努力。”

  “只是,令人遗憾的是,到了今年已经是2006年,时隔8年,城市产业的发展与转型似乎并不乐观。”

  方卓摇了摇头,如出一辙的开始回答最后一个关于GDP的问题,沉吟道:“内地城市的GDP嘛……”

  然而,这一回却有来自下面投资人的提问打断,不少人都举手示意。

  方卓没有介意被打断,随手点了个漂亮的。

  “方总,你谈到香港的产业空心化,你觉得我们要怎么应对这种威胁呢?”漂亮投资人认真的询问。

  先前心中固然带有成见,但看到这位真的有见解,那些不好明说的情绪早都消失不见。

  香港路演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有时候过于看重路演高管的表现而忽略企业本身。

  曾经有家很有实力的企业来香港路演,创始人不善言辞而让企业就因此遭受冷遇。

  同样,当方卓表现出太美妙的翩翩风采,投资人也都忍不住见之而笑。

  “我不太想谈这个问题,因为,很多问题不是谈出来的,不是今天你们在这里问我,我聊上两句就能改变的。”方卓比较直率,还是说了自己的观点,“但真要说,我觉得还是得有一些牺牲和阵痛才能应对挑战。”

  他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说道:“香港过去不是没碰见过类似的机会,李泽凯先生的数码港我就不评价了,就我所知的,中芯的创始人张汝京张总,他选址的时候就来过香港,彼时这里还有个‘矽港计划’,为什么最后没做成呢?”

  “中芯落户上海,时至今日,不过几年时间,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之一,带动了华东一片相当出彩的半导体产业。”

  “香港错过这样一个转型的好机会,在我看来是十分遗憾的。”

  “能看出问题的人不是没有,能解决问题的人不是没有,但最后解决不了,今天我们坐在这里聊这个其实没有太大意义。”

  方卓的直言不讳让现场变得沉默。

  原先想提问的人没有再举手。

  方卓等待和观察了一会,回归自己的解答:“至于内地城市的GDP发展,它们仍旧任重而道远,追赶香港的规模是漫长的过程,因为我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信心,所以,我相信我能看到内地城市GDP超过香港的那一天。”

  他说完这句忽然笑了笑:“毕竟,我还挺年轻,但也正因为我年轻,不知道会不会过于漫长。”

  因为年轻,似乎太漫长的话也能看到。

  会议厅里沉默的气氛重新松动了一些。

  方卓冲台下点点头,示意自己回答完毕,然后关上了麦克风。

  谈论香港价值、讨论产业空心化以及批评应对、表示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随着方总回答的结束,大家或回味或思考,一时间竟然没人举手提问了。

  方卓慢悠悠的喝着茶,翻阅文件,等待路演继续往下进行。

  李行长看了眼方总,有点犹豫是不是要对话筒清一清嗓子。

  好在,投资人们还是很珍视这样难得的交流机会,很快就反应过来,继续提问。

  不过,由小到大的问题又回到了小,大家的提问变为中行的业务。

  方卓没有再回答问题,只是静静聆听中行高管们的回答,而李行长有了中间的缓冲也变得更为从容。

  路演时间比预定结束的时间推迟了一个小时。

  总的来说,中行团队的表现算是有条不紊。

  当宣布结束,很多人投资人都立即起身涌了上来,有的是来和李行长寒暄与交换名片,但更多的居然是来找方总聊天。

  等到应付完香港投资人这一拨,应邀助拳的内地企业高管们也和李行长、方总辞别,大家其实都很忙,大年初六来香港仅有个别个是休假旅游,大部分还是公事。

  李行长以真切的笑容应对,方卓则是没什么顾忌的几乎和每一个人都表示了感谢。

  今天这场路演开始前的针对还是比较明显的,明明约好却临时爽约,明明来到现场却默契的只坐了一边座位而留出半场空位,还好整个流程走下来没出现什么问题。

  一直到了晚上八点半,安排好众人又顺带回答了记者补充提问,这才算是能吃上晚饭。

  李行长单独和方总一起吃的小灶。

  他到了这会终于忍不住问道:“方总,那个蒙代尔三角是怎么回事?”

  方卓解释了一通,较为详细的把李行长的思维频率和自己搬在一起,又聊到美国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他曾经预言亚洲经济可能爆发金融危机,也在01年说油价会飙涨。

  以及,克鲁格曼近期在呼吁关注美国房价潜在的暴涨暴跌风险。

  MIGA基金的研究报告里有提到他关于房价的言论和判断。

  李行长认真听取了方总的阐述,这才算知道为什么不少香港投资人前后态度迥异。

  方卓聊得兴起又聊了聊现代货币理论MMT,说这个要批判性的了解。

  李行长听了一会,问道:“方总,你这听起来像是专门进修过这些?”

  “谈不上,领导,我底下有MIGA基金呢,最起码得知道他们要怎么骗我吧。”方卓笑道,“之前在纽约,我专门请了位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教我点东西,算是今天凑巧用上了。”

  李行长赞叹:“方总,你太谦虚了。”

  方卓刚想再谦虚谦虚,手机有电话打了进来,却是一个存了号码就没联系过的人。

  李泽凯。

  方卓把手机屏幕给领导看了看,看到他同样惊讶的眼神,然后才接通了电话。

  之所以有这位的号码还是上次来香港给易科路演时见面留下的。

  “方总,好久不见,风采更胜啊。”李泽凯如此说道。

  “李先生都没见我,怎么知道风采更胜?”方卓笑道。

  李泽凯笑着说道:“是听说了中行路演的事,听说方总提到数码港,我觉得方总可能对我有些误会,数码港是行政方面赚取了很大利润而不是亏损的。”

  “嗯,我相信这一点。”方卓说道。

  李泽凯接着解释了他认为的数码港没有达到预期的原因。

  方卓听了一阵,发现他还真就是为了解释数码港才打来的电话。

  等到结束电话,方卓对李行长笑道:“小超人专门和我解释他那个数码港,我不过是随便聊几句,倒是挺敏感,但是吧,这聊了一通,连说请我吃顿饭也没有。”

  李行长皱眉:“是不是李家还心有芥蒂?”

  方卓摇摇头,没进行判断,无所谓的事情。

  晚餐临近结束,又有一通意想不到的电话打了进来,是香港行政方面的领导。

  方卓有些奇怪,交流了一阵,发现对方是解释矽港计划失败的复杂原因,这一次,对面倒是邀请自己去行政那边做客。

  他把这通电话内容又和李行长说了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是不是反应过度了?我也没聊太多,没聊太过分吧?应该也不算不上抨击,只是觉得遗憾而已。”

  李行长颇有些意味深长:“方总,会不会你的影响力比你想象的要大一些?”

  方卓愕然:“难道就因为我成了中行的董事吗?”

  两人对视,都是哈哈大笑。

  不管香港这边有什么反应,路演算是收获成功的。

  李行长心情很不错,又聊起明天的媒体采访安排,询问方总的意见。

  “媒体采访都是一些流程化的东西,按部就班。”方卓如此说道。

  李行长问道:“我意思是怎么像方总你今天这样的表现呢?”

  方卓思索着答道:“领导,既然路演还可以,媒体采访不出问题就行,我也没什么特别的心得。”

  李行长有些遗憾地点点头,没有勉强,如方总这样的人,也确实难得一见。

  ※※※

  2月6日,李行长还没接受记者采访就先瞧见了媒体对昨天中行路演的报道。

  ——方先生台上画三角,投资人台下露微笑。

  ——中行路演大获成功!

  ——方总抨击数码港,直言香港失去转型机会!

  ——如果当初来香港的是方先生,矽港计划能成功吗?

  ——走了张总,留下方总!

  明明是中行路演的报道,偏偏提及方总的内容比中行还多。

  李行长看着最新的香港媒体报道,不无感叹,这确实是……方总比他想象的还更具影响力。

第19章 随俗

  中行路演见报,团队配合媒体宣传。

  但作为新晋董事,方卓没有再接受记者采访,反而是在这一天频频婉拒各方面忽然如雪花般飞来的邀请。

  这一趟来香港本就是受李行长邀请站台,他实在无意多搅和什么,只想早点结束,飞去看都灵冬奥会。

  不过,当香港行政这边的邀请接连打了几次电话之后,方卓不太好再拒绝就答应了下来。

  另外,霍家掌管商业领域的霍振寰也打来电话邀请做客,这则邀请也被答应了。

  方卓把邱慈云找来,打算次日带着他一起去港府。

  邱慈云还没回内地,虽然招揽梁孟松很不顺利,但借着香港这边的行业会议,他也和同行进行了一番交流,看起来似乎能另有收获。

  “方总,你的意思是……这边还对半导体有念想?”邱慈云有些意外老板对邀请背后目的的揣测。

  “不然老是给我打电话干什么呢?是没见过富豪怎么着?”方卓笑道,“昨天路演会议开完,我就接到电话,今天上午又是好几通,我左想右想,除了这个事就没别的了。”

  邱慈云沉默。

  “虞海,换换茶。”方卓指挥着秘书,等到喝上新茶才问道,“邱总,你怎么想?”

  “当初中芯选址是我陪着张总一起跑的,香港这里……”邱慈云犹豫了一下,先说优点,“不论对资本还是人才的吸引都相当顶尖,比上海还要强,也是当初我们的首选。”

  他继续说道:“但香港这里的人不信任我们,在数码港失败之后,不少人反对,认为张总从台湾过来也是借着产业的由头来炒地皮,这方面的掣肘还是挺大的。”

  方卓眨眨眼,问道:“所以?”

  邱慈云委婉地说道:“冰芯落地合肥不是有一项重要的考量吗?那里的领导很有魄力,是很坚定的支持我们把冰芯做出来,他们既然有了决定就不会反复。”

  彼时的张汝京来香港已经谈拢不少资金,也有一批愿意追随的技术骨干,香港这里也能解决一些客观问题,但是……还是会有一些主观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