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343章

作者:渔雪

  “你易科发展的很快,当初应该也没亏待他们吧?”熊晓鸽说道。

  “那时候挂号网风雨漂泊,上有政策变动,外有风投登门,内有流言蜚语,这话情况下愿意来前途未卜的易科,他们对我是抱有很大的信任的。”方卓笑道,“我觉得我们彼此双方都有过不一般的考验,这不是你常规上的精兵悍将,但我觉得还能继续造就。”

  熊晓鸽点点头,由衷地说道:“方总还是有一定的人情味的,除了不把风投当人,其他方面确实不错。”

  “咱私底下开开玩笑就算了,每次我找投资都是怀着大家一起赚钱的心情来的,老熊,你凭良心说,是不是这样?就是事情的变化又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这几天到了合肥,你可别在领导面前瞎扯胡说。”方卓正色道。

  熊晓鸽在电话里表态投资,愿意沟通IDG的中美两边,愿意飞到上海,他就是已经说服了自己从理性来看冰芯这个项目。

  “嗯,玩笑话,方总高瞻远瞩,带领大家奋勇往前。”熊晓鸽调侃了一句,终于表现出积极的一面,“这一回,上有部委支持,下有地方倾力,外有充沛资金,内有君臣相谐,还能有什么变化?”

  方卓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航班落地了。

  机场依旧不能和上海相比,方卓已经接受了这一点。

  熊晓鸽则略微啧啧,倒也不把这个当作项目成败的因素,只是,出乎他意料,前来接机的竟然合肥市的秘书长,而且,还带着新闻媒体的镜头。

  “这是搞哪一出?”熊晓鸽低声问了一句。

  “不清楚,我提了一句有IDG的投资机构一起来,也许是想让你也投投本地的项目?”方卓随口猜测,瞧着秘书长罗明华大步走过来,赶忙也迎了上去。

  两边握手,方卓又介绍熊晓鸽的身份以及代表IDG美国的外国友人布朗。

  记者用镜头记录着几人握手和谈笑的画面。

  “罗秘书长,咱们这是拍什么呢?有镜头在,我还有点紧张。”方卓笑着问道。

  罗明华答道:“这是《安徽省日报》需要报道咱们这个项目,电视台也想记录记录咱们一起的成长,所以拍一拍,方总,没事,你上镜最没问题了,都是可以剪辑的,放心吧。”

  “好的,就是把熊总剪辑的瘦一点,他比较在意个人形象。”方卓开着玩笑。

  熊晓鸽“咳”了一声,瞪了方卓一眼,这货在飞机上还让自己不要胡扯,下来之后见到领导却满嘴跑火车。

  “方总,咱们先到酒店,让记者稍微采访下你们,然后中午我给你们接风,有什么需要做的事,你随时跟我说。”罗明华一点都没有架子,早就意识到冰芯项目在省里市里的地位,同时也清楚面前这个年轻人很有能量。

  “罗秘书长客气了,这采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方卓笑道。

  罗明华沉吟:“主要就是问问项目,也没什么要注意的。”

  “那行。”方卓来到合肥也保持着尊重,不以大项目自傲,要做的是把冰芯做好。

  一行人上了车,因为人数不少,车队浩浩荡荡的驶出机场。

  上午十点钟,本就侧重行政的团队一顿安顿,冰芯CSMC的董事长方卓和投资方IDG的中国总裁熊晓鸽一起接受了《安徽省日报》的独家采访。

  “方总,你为什么会把冰芯选在合肥呢?”

  《安徽省日报》的高级记者孙华德好整以暇的问出一个问题。

  “合肥给的钱多,诚意也足,所以我们来了。”方卓立即答道。

  孙华德差点被呛住,目光都游移了两秒,第二个问题分配给了熊晓鸽:“熊总,你对冰芯和合肥的结合有什么展望?”

  “合肥有着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中科大又是国内一流大学,这次冰芯落户合肥不仅是被安徽省和合肥的产业布局所打动,也正是看重中科大所能提供的技术帮助,我们未来一定会基于市场发展的需求,从技术可实现性出发,同时比对海外先进半导体的发展历程,来做好冰芯。”

  孙华德松了一口气,对对对,这才对,年轻人有点难搞啊。

  方卓侧目,老熊这一套一套的。

  “两位对冰芯在国内引起的反响怎么看?”孙华德这次不点名的抛出第三个问题。

  熊晓鸽示意由方卓来答。

  “要说反响吧,确实也有,不过大家更多的是对投资规模感兴趣,一听到百亿就来了兴趣,对半导体产业反而重视不够。”方卓说道,“这个产业发展的意义还是比较重大的,我希望大家的关注点可以放在这方面。”

  熊晓鸽同意地点点头。

  孙华德觉得这次的回答有种格外的坦诚,示意镜头给个特写后又问:“方总,你对冰芯的发展有信心吗?你期待它能做到什么程度?”

  方卓摊手:“你这样问我,我能怎么回答,当然是有信心啦,程度嘛,我希望它能拳打中芯,脚踢台积电,勇夺世界第一。”

  熊晓鸽笑起来。

  孙华德则觉得头疼,方总,方总,你这又开始跑偏了。

  作为安徽省省委机关报的高级记者,他有种以后要和方总打很多交道的不好预感,这种鲜明的风格实在有点不适应。

  独家采访持续了一个小时,当记者宣布结束,三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安徽省不像上海那样更开放,记者比较老派,熊晓鸽的风格则比较谨慎,方卓嘛,随意了些,三个人凑在一起都别别扭扭。

  记者握手告辞,带着摄像开了房门赫然瞧见罗明华竟然在外面等着,他再次对上海首富在皖的“红人”程度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方总,熊总,走吧,餐厅都准备好了,方总尝尝家乡菜,熊总尝尝我们徽菜。”罗明华温和地说道。

  “我这是到了家,熊总真得多尝尝。”方卓笑道。

  熊晓鸽称是。

  几个人走了几步。

  罗明华状似随意的开口道:“方总,邱总选择了好几块地还没定下来,这一回你是不是把这个定下来啊?”

  方卓答道:“对,我这一趟是要确定这个事。”

  罗明华又说道:“那方总,你得再帮我们一个忙,你们永科地产建设厂房的时候顺便帮我们把旁边的地皮给搞一搞。”

  方卓:“永科地产?”

  罗明华点点头,理所当然地说道:“是啊,方总的永科地产在上海很有名气,我们合肥也要学习学习先进经验,这不是一举两得,双赢嘛。”

  方卓发誓,他绝对没有在合肥这边提过永科地产,也从来没流露出类似的意思。

  但你要说双赢,唔,那就确实不好推辞。

  双赢本赢方卓这么想着,微微点头,盛情难却。

  罗明华立即露出笑容,掀过这件小事,继续向熊总介绍徽菜的特色。

  熊晓鸽认真聆听,觉着刚才就吃到了一口半导体清炖房地产,火候十足,酥嫩香鲜。

第199章 酝酿

  相较于国内的其它城市,合肥就是方卓的故乡。

  所以,他回故乡建设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也从来都是怀着十分淳朴的心情,当然,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什么13亿、高校人才、政府诚意之类的客观条件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提了出来。

  但没办法,这不是方卓一个人的项目,必须要为邱慈云、各路风投、各家跳槽来的人才负责,要真就他自己的事,别说要钱,从口袋里贴钱都行啊。

  同理,考虑到项目的未来,原先压根没想过涉足本地房地产被递到眼前,那也可以纳入整体性来考虑一下了。

  冰芯的首轮融资高达十亿美元,目的是打造一条足够先进的12英寸生产线,这是起步就尽量能跟上发展,像中芯现在也就在北京建成一条12英寸,其他的都是8英寸生产线。

  尽管方卓和邱慈云的共同意愿都是稳打稳扎,不学习中芯的快速扩张,但即便如此,也必须要考虑中芯后续投入。

  邱慈云有过展望,方卓有过回忆和印证,他们一致认为晶圆厂的技术工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基于这种情况的研究投入必然惊人。

  如此考量之下,方卓是有很多赚钱投资的计划,但也不介意再多一条路子。

  这叫用房地产为半导体赋能,让两者实现深度共建。

  当然啦,如果换一种角度考虑,从合肥地方上出发,他们恐怕还生怕自己不满意,生怕自己跑了,生怕自己以后有重心的转移,毕竟,第二轮城市考察后的多条生产线说辞也不是什么保密的事。

  方卓觉得这是多虑了,这是故乡和自己的生分。

  不过,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日久见人心。

  中午接风宴,不只罗明华这位秘书长露面,合肥分管不同方向的两位副头目也有出席,再加上区里和相关部门的领导,一如既往的表达着重视。

  方卓回家般自在,熊晓鸽则略微矜持。

  接风宴上没喝太多酒,主要下午还要实地考察厂址,按领导的意思是可以多喝,明天再考察,但方卓如此说了两次,也就没人扫他的兴了。

  方卓乐呵呵的和每位领导都存了联络方式,知道以后少不得要打交道。

  下午时分,稍作休息,等到三分酒意全都退尽,罗明华秘书长拿着邱慈云考察过的几处厂址来和方卓商量行程。

  合肥这边提供的土地全部免租,只看冰芯想要建在哪。

  邱慈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挑了六处地址,最终决定权是留给老板,因为合肥不缺稳定供水供电,选在哪边实际都行。

  方卓看着合肥本市的地图,心里其实没什么犹豫。

  冰芯建厂在哪都行,现在只需要为员工们考虑他们在这座城市的以后,不能愣给他们挑个未来房价相对较低的地方啊。

  这样的话,东、西、北都排除,只在南边选就行了。

  方卓对合肥未来的城市规划还是很有印象的,他看了看邱慈云在南边的两处选址,扭头对罗明华问道:“秘书长,地图上的这个荷叶地是在挖掘搞湖是吧?”

  “嗯,是的,我们准备在这块弄个大湖,叫天鹅湖。”罗明华点头,又说道,“这块未来有规划发展,现在看着不太雅观。”

  方卓确定了一个点,又问:“科大在南边有校区规划吗?”

  罗明华愣了愣,说道:“我打电话问问。”

  趁着秘书长去打电话,熊晓鸽笑道:“你总不至于让科大为冰芯建个新校区吧?”

  “科大发展挺快的,原来的校区不够用。”方卓耸耸肩,“肯定会有新校区,南边又宽敞,我觉得有这个可能。”

  很快,罗明华回来了,表示学校方面确实有过讨论,但还没立项。

  熊晓鸽啧啧称奇。

  方卓确定了科大大概的想法,如此就确定下来地图上的两个点,他没有再多犹豫,略一看图就在心里把合肥以后的高铁南站给点了出来。

  天鹅湖、中科大南校区、合肥高铁站,如此三个位置连成的三角形区域里就能选出兼顾冰芯员工们未来利益的厂址。

  这里既可以去商业区,也有方便的高架和高铁,还能和科大进行研究联动,定居的未来房价也高于城市平均水平,应该算比较理想了。

  方卓尽量从普通员工的角度考虑,但还不能仅仅考虑未来,必须兼顾现在。

  城市建设可以忍一忍,一年两年就能有大变化,家里老人的健康、孩子的教育则必须现在就在日程。

  “咱们先去这边转一转吧。”

  方卓在地图上画了个小圈,示意罗秘书长自己的选择。

  罗明华自无不可,南边确实为合肥未来的发展重心,因为北边有水库、西边有山、东边是老工业地区,只有南边有广阔的空间可供大力发展。

  他心里称赞了一声小方总的选择,觉得这位眼光确实可以。

  下午的考察就不用那么多人,两辆车六个人,除了方卓、罗明华、熊晓鸽,还有冰芯的一位副总监、国土局的中层领导、IDG美国的布朗,大家轻装简行,直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