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如龙 第82章

作者:关中老人

  当然如果没事最好。

  至于苏秦,他得跟陈启明回一趟苏家宗祠。

  清晨,苏秦和陈启明独自前往秦岭深处的苏家宗祠,魏师傅和华哥去了秦北保护叶初夏,单于则和青峰泥鳅护送王栓柱去楚州。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苏秦也不需要这么多人保护。

  再者,他明天就将启程前往东海,带这么多人太过显眼,所以只会让陈启明陪着自己去东海。

  冬天秦岭的山路可并不好走,不少地方还有积雪,陈启明开车很是谨慎小心,谁让进入苏家宗祠的这些道路隐秘又危险。

  “陈哥,你进入苏家几年了?”苏秦随口问道。

  窗外美景再美,一直欣赏也会让人审美疲劳,闲来无事苏秦就和陈启明聊起了天,再者他还真从来没问过陈启明这些事情。

  陈启明脸色平静如实说道:“少爷,我是孤儿,六岁的时候被韩老收养,如今在秦家已经待了二十二年了。”

  陈启明虽然总是叫韩老为韩老,其实苏家众人都知道陈启明是韩老的义子,只是在外面的时候陈启明如同别人那般也称呼为韩老而已。

  当然在某些正式场合的时候,陈启明也得称呼韩老为龙头。

  “已经二十二年了,陈哥你进入苏家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啊。”苏秦有些诧异道。

  陈启明恭维道:“我怎能能和少年您相提并论?少年您是苏家未来的继承人,希望少爷能引领苏家走向更高的巅峰?”

  “哈哈哈,陈哥,你什么时候也跟他们学会拍马屁了?我还以为陈哥一直都这么沉默寡言呢。”苏秦笑着打趣道。

  陈启明并没解释,因为他觉得这并不是马屁。

  如今的苏家内部早已分裂,就如同二十年前那般,如果不是老族长还在,没谁敢当出头鸟,以至于表面还是一片祥和。

  可是老族长年事已高,如果哪天去世了,他可以想象将会是什么局面。

  所以现如今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苏秦这个苏家未来的继承人,在老族长还没有去世前就掌控住苏家,这样苏家才能渡过危机。

  义父派他来保护苏秦,更深层次的意思则是确定苏秦有没有这个能力。

  如果有这个能力,他陈启明只要悉心辅佐,将来必然能在苏家站稳脚跟。

  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义父可能就会有别的选择了。

  几个小时的路程,不知不觉就已经过去了。

  秦岭深处,人烟稀少。

  苏家宗祠附近更是如此。

  陈启明提前就已经给韩老通知过今天他会和苏秦回宗祠,所以在进入苏家宗祠的地界后并没有被阻拦。

  陈启明开车长驱直入,一直到宗祠大殿山脚牌坊前停下。

  佝偻着身躯的韩老已经等候多时,陈启明下车后快步走到韩老面前道:“义父,我回来了。”

  韩老挥挥手,示意陈启明可以去忙了。

  苏秦这时候才缓缓走到韩老面前道:“韩爷爷,几个月不见,您怎么看起来老了不少?”

  “少爷啊,我这老东西就是操心劳累的命,迟点早点埋入土堆还不都一样么?倒是几个月不见,少爷看起来成熟了不少了,看来少爷已经习惯了国内的生活了。”韩老笑呵呵的说道,他看向苏秦的眼神就像是看自己孙子那般心疼。

  苏秦扶着韩老不紧不慢的迈过那座巨大的宗祠牌坊后缓缓登山,周围的山巅都还有不少积雪,寒风而过让人不禁瑟瑟发抖。

  秦岭山中比城市更要寒冷,苏秦早有预料穿的比较严实,倒是韩老看起来有些单薄,似乎早已经习惯如此。

  “少爷在长安城所做的那些事情,我大概都已经知道了,少爷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需要尽管我会全力以赴。”韩老沉声说道。

  苏秦皱眉问道:“多谢韩爷爷,不过韩爷爷我想知道,苏家内部有人知道我回来的消息么?”

  韩老掌控着守陵人,更是在苏家内部不少大佬身边安插了眼线,这件事韩老清楚无疑。

  “目前来说,并没人知道。老族长这些年故意让所有人都觉得少爷是位就知道花天酒地的花花公子,所以苏家内部大多数人都觉得少爷没有什么威胁,就算少爷不是花花公子,他们也没觉得少爷有什么竞争力,他们其实都在等。”韩老如实说道。

  苏秦笑道:“等我爷爷去世?”

  韩老有所忌讳,自然没主动说出。

  “呵呵,他们越觉得是我个废物,我当然越高兴了啊,这不正好么?我可以趁着这个时间猥琐发育,等他们回过神的时候,到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苏秦冷笑道。

  韩老提醒道:“少爷你的动静越来越大,他们知道只是迟早的事情。”

  “现在顾不上这么多,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吧。”苏秦冷哼道。

  这时候已经走到了半山腰,苏秦扶着韩老在这里稍作休息,从这里向南望去可以瞅见苏家的祖坟,不是谁都能葬入苏家的祖坟,就像不是谁的牌位都能被请进宗祠。

  首先嫁出去的苏家女人,不能入宗祠进祖坟。

  其次苏家旁系,必须要为苏家做出足够的贡献,死后经过族长同意方可入宗祠进祖坟。

  最后则是类似于韩老这种苏家外姓,只要为苏家付出过汗马功劳,如果愿意的话死后经族长同意方可入苏家祖坟。

  唯有苏家嫡系,不需要任何理由,死后就可入宗祠进祖坟。

  这也就是为什么都想当族长,只有族长这脉才算苏家嫡系,因此苏家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变故。

  最近的那场变故,就是苏秦爷爷二十年前的力挽狂澜。

  这时候瞅见苏秦盯着祖坟发呆,就说道:“少爷,既然你回来了,就算不愿意祭拜祖宗,也该去看看你爸妈吧?”

  苏秦自嘲道:“身为人子,不能报仇,又有何脸面去见他们?”

  如果想去,上次回来的时候就去了,只是苏秦不愿意去而已。

  “他们可不在乎这些啊,如果他们活着的话,只在乎你高不高兴开不开心而已。”韩老劝解道。

  苏秦却掷地有声的说道:“他们不在乎,我在乎。”

  韩老摇头苦笑,不再多说什么,只是起身继续向着山巅而去。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大威胁

  其实苏秦的性格并不像他的爸爸,他爸爸比较温文尔雅,在苏家内部威望很高。

  所有人都觉得苏秦的爸爸只要按部就班的继承苏家,就能将整个苏家打理的井井有条,也能让苏家更进一步。

  可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某些人铤而走险吧。

  其实在父母没有去世前,苏秦被父母教育的也是如此礼貌懂事,只是父母去世以后对苏秦的冲击比较大,后来又被义父悉心培养数年才会成为今天的苏秦。

  没有多久苏秦就扶着韩老到了山巅牌坊下,从这里可以一览众山小。

  苏家宗祠这风水格局,可是被历代数位风水大师加持过,任谁来了都觉得是风水宝地。

  可是有时候往往会过犹不及,因此苏家每隔几代就会有动荡。

  有时候是因为大时代的背景,有时候则是因为内部的矛盾。

  在登山这段路上,苏秦问了不少有关守陵人的事情,苏家作为苏家继承人韩老当然是无所不回。

  苏秦这时候撇眼背后的宗祠大殿问道:“韩爷爷,您觉得苏家未来最能威胁到我的是那几方势力?”

  这个问题比较直接。

  韩老思索片刻回道:“其实内部最大的威胁只有三方势力,第一位就是当年被你爷爷赶下位置的前任族长的势力,毕竟三代人深耕那么多年,影响力还是挺大的。第二位则是当年跟着你爷爷一起逼宫的南方苏家,这些年他们的势力发展的越来越大,以至于苏家其他派系根本无法进入他们所把持的领域。第三位其实也是目前威胁最大的则是苏北冥,看似安分守己其实韬光养晦,苏北冥娶的可是跟苏家实力不相上下的陈家闺女,千万不能小瞧了他。”

  苏秦呵呵笑道:“看来韩爷爷所说的跟我猜的差不多。”

  韩老眯着眼睛看向了苏秦。

  苏秦淡淡解释道:“苏北冥的威胁最大,他虽说走的是仕途,可是如今已经是封疆大吏,何况还有陈家这么强的外戚,他的那两位兄弟这两年在他的支持下,在苏家的话语权以及威望越来越大。”

  韩老默默点头道:“所以啊少爷,真有那么一天的时候,你怎么去对付他?”

  苏秦没有说话,这些暂时还不是他考虑的。

  韩老也没继续给苏秦压力,当然还是那句话,只要老族长还活着,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苏秦突然问道:“韩爷爷,您是不是想让陈启明接任你的位置?”

  韩老没想到苏秦会突然说这件事,他也没有否认道:“启明是我一手培养的,如果有这个机会,我当然希望他能坐在我这个位置,不然我会把他派到少爷你的身边?”

  “看来韩爷爷是把宝压在我身上了?”苏秦呵呵笑道。

  韩老长叹口气道:“少爷啊,你觉得我有选择么?”

  苏秦想想也是,韩老是爷爷绝对的心腹,如果哪天爷爷去世了,韩老定是所有人都想除掉的威胁。

  唯有这样他们才能掌控守陵人。

  “希望我不会让韩爷爷您失望。”苏秦若有所思道。

  韩老没有说话,如果苏秦到时候真的无法掌控苏家,那他就会让陈启明离开苏家,至少后半辈子会平平安安。

  苏秦又瞥了眼背后的大殿,虽是同根同姓,可多少人一辈子都在勾心斗角,又有多少人反目成仇?

  只是谁都没有选择啊。

  “还是不愿意进去?”韩老笑着问道。

  苏秦挠挠头道:“该进去的时候肯定会进去的。”

  这时候山巅又开始下起了雪,苏秦有些担心韩老的身体,就没有多待陪着韩老下山。

  韩老已经知道苏秦今年回东海过年,陈启明也得跟着一起去,就让厨房准备了丰盛的午饭,就当是提前过年了。

  陈启明因为要开车没有喝酒,苏秦陪着韩老多喝了几杯。

  吃过午饭以后,苏秦就和陈启明离开了宗祠。

  约莫天黑的时候才回到市区,他们没有回家直接来到了九号公馆附近。

  虽说苏秦最近没有再跟楚姨联系,可一直都和安雨联系着,只是楚姨禁止安雨和苏秦接触,所以就算是放假了安雨也见不到苏秦。

  今天是她偷偷跑出来的。

  苏秦见到安雨后就没好气的说道:“以后可不敢这么做了,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盯着你么?”

  “我就是想见你而已,你怎么刚见面就凶我啊,如果不是为了见你,我怎么可能偷跑出来呢?”安雨有些委屈的说道。

  从放假以后,楚姨就让她不准离开九号公馆半步,需要什么都是别人直接送到家里,这让安雨觉得自己都快憋疯了。

  苏秦不经意间瞅见了外面某辆车内熟悉的身影,这才明白安雨怎么能偷跑出来的,原来是被故意放出来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楚姨的意思?

  苏秦只得安慰道:“好好好,不说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