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仙缘 第1101章

作者:箫不语

封廷宗闻言又将目光望向宇文书。

宇文书笑道:“一路往西,去灵武仙域。”

“灵武仙域?远吗。”封廷宗好奇道。

“正常赶路可就远了,起码得两三百年时间。不过,二重天有许多天河传送阵,与一重天的虚空传送阵一样,可以传送到灵武最近的岛屿,到时再赶过去就会快很多。”宇文书回答道。

“嘶!二阶虚空舟也要两三百年,那传送费用不低吧?”封廷宗震惊道。

“这个就不好说了,我估么着平摊到一个人头上得要四五十万下品仙石,不过我们人多,跟他们商量一下也不是不行...”宇文书若有所思道。

“一个人四五十万?”

封廷宗皱了皱眉头:“这里的天河传送阵也是归天宝阁管吗。”

“并不全是,离仙域大陆较近的岛屿,一般归附近仙域宗门所有。”宇文书应道。

“咳咳,我还说要是天宝阁的地盘的话,直接抢了算了呢。”封廷宗闻言干笑道。

“封老你可别乱来,这里不是一重天,天宝阁是有玄仙强者的,我们如今这点实力,怕还不够看。”宇文书神色古怪道。

“开个玩笑而已。不过话说回来,等我们有了实力,老夫真想把天宝阁给灭了。”封廷宗正经道。

宇文书闻言笑而不语。

实则心中暗叹:天宝阁可不是那么好灭的啊。

“对了大长老,我们去灵武仙域做什么呢?难道,灵武仙域和洞玄一样,都是天机殿的地盘,我们要去那里开宗立派吗。”封廷宗见宇文书不说话,想了想又问道。

“你说对了,灵武仙域同样是天机殿的地盘,而且和洞玄一样,没有在上面建立宗门。”宇文书点头道。

“啊?那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还要再打一次?”封廷宗郁闷道。

“那倒不必,灵武虽然也没有宗门。但它却和洞玄有所不同,那是一处对外通告过,不准外人在上面建立城池家族的仙域。”

“所以,如今的灵武,应该是没有城池的。”宇文书耐心解释道。

“通告过就有用了?”封廷宗面露不解。

“当然,你以为天机殿三个字是摆设吗。更何况,我们在二重天也就那么一块领地而已,其他派系再怎么也要给些面子的。

至于那些散修嘛,但凡知道这条规矩的怕也不敢违逆,最多也就偷摸摸在上面躲着修炼而已,胆敢建立城池家族,自然有人收拾他们。”宇文书笃定道。

其实,灵武和洞玄一样,虽然明面上没有宗门,但暗中还是有天机殿设立的监察处,就如同当初的天隐山一样,只是不为一般人所知而已。

而灵武的监察处,便位于灵武仙域中部那片浩瀚无穷、跌宕起伏的远古山脉之中,名为玉阳山脉。

玉阳山脉虽然庞大。

但其实里面只有一座古老的道观。

道观临溪而建,里面一共住着三个人,一位白发老道,一位中年道人,一位青年道人。

白发老道常年在溪边打坐,有时一座就是数年。

中年道人最爱下棋,常年自弈于院中老树下,往往一坐也是数月。

唯独青年道人闲不住,时常出去乱晃,百十年也不曾回来,每次回来便是在溪边站一会儿,院中站一会儿,然后唉声叹气的回到屋内蒙头大睡,隔几日便又不声不响的离开了。

这一天,青年道人又回来了,先回院中看师傅自弈,然后又摇摇头,去往溪边看老道人打坐,最后轻轻一叹,又准备回去蒙头大睡。

但今日,老道人却出奇的叫住了他:“元正,你过来,我有话跟你说。”

“师公。”青年走回老道身旁,恭敬一礼。

“元正啊,这些年灵武如何啊?”老道人偏过头来,声音微有沙哑道。

“回师公,灵武一切如常,并无不守规矩之人,有些许灵山矿脉被一些远道而来的散修借地清修,弟子不曾为难他们,只告诫他们,这份因果他日终要偿还,到时莫要心生抵触才好,他们皆是应允,以后若有差遣,定不推辞。”青年回答道。

“很好,那你便去告诉他们吧,就说偿还的时候快到了,让他们做好准备。”老道人点点头。

“是,师公。”元正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多问。

“哎!枯坐十万年,终于快要解脱了啊。”元正离开后,老道人缓缓走下石台,抬头望了眼苍穹,然后缓缓朝着道观走去。

道观前院,东边靠墙的老树下,中年道人依旧盯着棋盘一动不动,就好像被定住了一般。

老道来到院门口。

偏头望了一眼中年道人,随即摇头轻叹,缓步走到中年道人对面。

接着双指并拢,对着身下的棋盘轻轻一点,霎时间,一颗颗黑白棋子啪啪炸开,化作黑白二气在棋盘上形成一副太极图案。

太极图幽幽一转,又化作一副镜面,镜中浮现出一个身穿白色道袍的男子,面容看起来比较年轻,但不知为何,却有些许白发。

中年道人猛然回过神来,“师父,您怎么来了。”

老道人白了中年一眼:“为师再不来,你都要走火入魔了,我让你学推演之术,你倒好,真的研究起棋局来了。”

中年道人闻言尴尬的挠了挠头:“徒儿觉得,这博弈之道甚是有趣,不由自主的就跟自己下起来了。”

“哼!为师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自弈之道看似简单,实则是和自己的心魔做较量,无论最后白字胜,还是黑子胜,其实你都是输了。”老道人严厉警告道。

“啊?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你已经彻底沉迷其中,根本分不清哪一方才是你自己,最后反让心魔占了上风,无论哪一方败,你都觉得是自己输了。”老道人点拨道。

“嘶!难怪我心中的不甘越来越盛...”中年道人陡然惊醒。

“哎!出去走走吧,等哪天你真正明白自己为何会输时,再跟自己重新走上一盘,那时的你方可悟得大道真理。”老道人摇摇头,望向大门。

“徒儿要去何处?”中年道人茫然道。

“可往东行,若遇龙虎缠斗,便驻足等待,不出数年,便有大机缘上门。”老道人和声和气的说道。

第1811章 改变策略

“是,师父。”

中年道人拜别老道,出了道观,离开玉阳山,径直往东而去,或匆忙赶路,或驻足静悟,却始终不曾见到师傅所说的龙虎缠斗。

如此一晃十数年。

这一天,他已然来到灵武仙域最东边,眼前两座大山横拦于前,一座形似猛虎将扑,一座犹如飞龙摆尾。

“原来如此。”

中年道人坐在一轮八卦之上,遥望此景,不禁恍然大悟。随即缓缓降落而下,盘坐于山下草地之中,静静观望龙虎之像,试图从中悟得一些道理。

但可惜的是,他盯着龙虎二山参悟一年有余,除了觉得天地之造化神奇外,并未悟得任何大道真理,不禁无奈自嘲:“看来,我还是太过愚钝。”

然而,话刚出口,似乎察觉到什么一般,朝着龙虎山后面的天穹望了过去,接着眉头轻轻一皱,猛然拔地而起,凌空站在两山之间的豁口处。

与此同时,远处的天穹上,有一道道光芒朝这边飞闪而来,仔细一看,竟然是一艘艘飞驰而来的虚空舟。

为首的船头上,站着的正是陆离和宇文书二人。

中年道人先是有些警惕,但随着虚空舟越发逼近时,他又是陡然神色一惊,放声大喊:“可是山主驾临!”

陆离命人放缓虚空舟,望向宇文书。

宇文书微微一笑,并不说话,让虚空舟缓缓朝中年道人靠去,待到距离数丈时才凌空停了下来:“你是此方镇守?”

中年道人见到宇文书模样,顿时喜色大盛:“我不是,师尊永年道人奉命镇守于此,等候山主多年了。”

“永年么。”宇文书想了想,并不认得此人,心想应当是哪位镇守的徒弟吧,于是点点头道:“你师父在何处?”

“在玉阳山。”中年道人回道。

“过来带路吧。”宇文书神色平静,并没有因为自己修为不如对方,而感到有丝毫压力。

“是,山主!”中年道人一闪而来,落在虚空舟上,也没有因为自己的修为比宇文书高,而有任何优越和冒犯。

随即,众人再次启航,直奔玉阳山而去。

或许宇文书说得对,天机殿的威严还真不是一般人敢冒犯的,虚空舟所过之处,竟然连一个村落都没看到,更别说城镇了,入目尽是茫茫山野,多处仙气弥漫,大道规则也十分浓厚。

中年道人名叫常太安,道号太安,拥有玄仙中期修为,在陆离这一行人之中算是无人可比的存在了,因为他们里面,最高的也不过真仙后期而已。

不过,尽管如此,在听得宇文书介绍陆离是自己大哥之后,常太安也是忍不住大吃了一惊,随即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祖师伯。

其实,常太安并不知晓宇文书真实身份,只是自幼被师傅灌输相关知识而已,说是见到宇文书喊山主,祖师就没错了。

至于为何要这样喊,师傅不说,他也不想多问,只是暗中猜想宇文书应该是玉阳道观的开派祖师,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才流落在外的吧。

对于常太安的称呼,陆离本能的感到有些尴尬。

因为两人的修为真是天差地别,自己不过区区真仙初期而已,而对方已经是玄仙中期了。

不过,在宇文书这一层的关系上,他也确实当得了这般称呼,若是喊对方与自己平辈论交,甚至自己矮上一辈的话,反倒宇文书不太好做人,于是也就没有说出什么客套矫情之言。

毕竟修行之人虽然讲究强者为尊,但也并非毫无纲常伦理,师就是师,徒就是徒,不能说你修为超过了师父,就把自己师父当孙子,那是违背人性,且极不道德的。

灵武仙域比起下界的洞玄还要大上一倍不止,地广人稀这个词用在这上面已经不合适了,直接说荒无人烟更为妥当。

在没有传送阵的情况下,哪怕他们驾驶着二阶虚空舟昼夜不停的全速赶路,也花费了八年多,才抵达灵武中部的玉阳山脉。

玉阳山脉说是山脉,其实称为群山更为合适,因为这里并非只有一条山脉,而是有数之不尽的山脉来回交错而成的,放眼望去,茫茫不知尽头。

时值清晨,日光初显,照射在山间云海之上,散发出阵阵霞光,端的是一处仙家府邸,引得众人啧啧称赞。

常太安带着众人直奔玉阳山脉核心,降落在一片清净山谷之中,旁边小溪哗哗流淌。

老道人早已察觉众人到来,只是没料到一次来了如此多的人,微微错愕之后,便快步来到宇文书面前,躬身拜见:“弟子何永年,拜见祖师!”

此言一处,顿时引得无上天众人一阵诧异,许多人都没想到,这位强者竟会以这种姿态跟宇文书说话。

而宇文书则依旧神色如常,回望了一眼众人说道:“我们要在此地建造宗门,以后灵武仙域将不再是封闭之地,你可有话说?”

何永年微微一愣,随即道:“弟子愿助祖师一臂之力。”

“很好。”

宇文书转身对无上天众人说道:“请各位先自寻一地稍作休息吧,我们商讨之后,便开始宗门建设。”

听得此言,浩浩荡荡数千真仙顿时分散开来,朝着四周分散而去。

宇文书见状又为何永年引荐了一下陆离,听得对方神色一惊之后,才让其找个清净之地,商讨要事。

随即,何永年便带着陆离和宇文书,朝道观走去,那常太安也缓缓跟在三人后面。

来到道观内,三人围坐于古树下的棋台旁,常太安为三人沏茶,先是给宇文书和陆离各倒一杯,最后才给自己师父满上一杯,然后站到一旁,并不落座。

宇文书直入主题,给徐永年说明大致情况。

徐永年了解到意图之后,则望向陆离问道:“不知祖师伯,你打算建设多大的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