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98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果然,到了北滨,几个侄子待老太监如同亲爹,老太监老了老了总算是过上了几天人的日子。

  可是时间一长,老太监就感觉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宫里出来的人,感觉一定是非常灵敏而准确的,不然他也不能从太监活成老太监。

  偷听几个侄子的谈话他才明白,感情是几个小兔崽子,弄清楚了自己既没有带出金条,也没有带出宫里的好东西,打算不管他了!

  宫里的好东西和金条,他不是没有,也不是不想带出来。可是守着宫门那些如狼似虎的北洋大兵,除了一点路费,连一针一线都不让带出去。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和自己熟悉的刘嬷嬷想把自己用惯的刺绣架子带出去以后好有个营生,这都被没收充了军费。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自己在宫里站到腿脚肿,天天提着脑袋赚的钱财,居然养了一群狼崽子。还好还有个老三,这孩子是个好的,知道感恩,把老太监接到自己家里养着。

  话说这老三开了个小饭馆,开馆子的钱当然来自于这位太监叔父的资助,可惜这个饭馆地方一般,大小陈设一般,饭菜味道一般,生意自然也就一般。能给家里的几口人赚个吃喝罢了。

  老太监就在老三家呆了两年,老三两口子还有他们的三个孩子对老太监也真没的说。可是到了这年的冬天,老太监到底着了凉,尽管老三找来了大夫,也开了药,老太监还是到下面继续伺候他的主子去了。

  不过老太监临死的时候到底给了这个孝顺的三侄子一个“惊喜”,在他的棉袄里面,居然缝着一份手抄在绸缎上的《御用卤菜小本》、这是什么?这就是皇家吃的卤肉,烧鸡,熏酱菜的秘方和做法啊!

  原来老太监不是没给自己的侄子准备好东西,还有什么东西比一门手艺,一份皇家秘方更好呢?这可是能传家的!

  众所周知,大清就是从东北进关才得了天下的,原本就是渔猎民族,喜欢吃肉,所以他们也爱吃卤菜,这份秘方就是东北人的口味。

  老三的小馆子因为新上的卤菜生意很快就好了起来,就连张大帅一家来北滨的别墅避暑,那是天天都派大兵来采购,一天都离不了。

  这家小饭馆就是丁记老号,这位三侄子就是丁记老号的创始人丁家富。

  上面这些可不是野史,而是记载在民国时期《北滨县志》上的!本来一个做熟食的小馆子肯定是不够上县志的,谁叫他和张家沾了边呢?

  生意好了,自然就得添人,当时在饭馆干活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伙计,这个你得给人家工钱,干的好了还得给人家红包,不然人家没准就去别的掌柜那儿了,不伺候你了。

  还有一种是学徒,这个不用给工钱,每月给点零花钱就行,人家三节两寿还得给东家送礼。

  可是你得教人家本事,人家在你这里出徒之后无论是自己开买卖,还是到别人家去掌勺,你还得扶植扶植,这才能让街坊四邻的伸出大拇指叫声好!

  当时丁老三收了三个学徒,老三就是祁五亩,也就是后来的祁家老爷子。眼看三年的学徒期过了,老大去了锦城的五福楼。老二去了省城的大官家做家厨。

  就是剩下个老三愣是说自己学艺不精,还要再学学,然后又在丁家老铺呆了两年才出徒回家。尽管也有大馆子找他,他都没答应。

  而是自己在距离丁家老铺很远的东关市场开了个卤肉摊儿。而且是以猪头肉,大小肠等猪下水为主的穷人的吃食为主。

  虽然到最后人家老丁家也不可能告诉这些学徒真正的卤料配方,但是简化版还是得教的,要不人家学什么呢?

  祁五亩的做法得到了大家的一直好评,地方上让,经营品类上也和老东家不一样,这是个知道感恩的懂事的孩子!

  而丁家的做法就更加震撼!祁五亩的小摊子开张的时候,丁老三亲自赶去祝贺,并且还送了礼物。

  这礼物可了不得,是一海碗的丁家老汤!

  从那以后,两家就常来常往,一家在东,一家在西,一家伺候达官贵人,一家服务平常百姓。成为了北滨县的一大美谈。

  春风年代,万物复苏。

  两家老店也不约而同的复业。只不过终究沧海桑田,两家的老太爷都已经作古。现在老丁家说折算的是丁家富的小儿子丁和才,而老祁家的老爷子,祁五亩的儿子祁同乐尽管也在世,却放心地把生意交给了自己的大孙子祁旗。

  而两家的关系经过这么长时间,也就维持个表面关系罢了。丁家老爷子更是把祁家看做了对手。

  可是这两家上手的打法可就不一样了。丁家继续走饭馆加外卖的路子。而祁家干脆把刚刚还回来的老宅抵押了出去,贷款开了食品厂!

  当时丁家老头还嘲笑齐旗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不到家破人亡的档口,还出去借钱?太败家了!

  可是就在老丁家还在一盘盘卖菜,一斤斤给客人称卤肉的时候。

  祁家食品早就上了列车!进了副食店!甚至所有的旅游商店都能看见祁家食品大礼盒的身影。上面写的“源自宫廷,服务百姓”的广告语在老丁头看来非常刺眼!

  这还不算,前几年,祁家食品大张旗鼓地开了所谓第二代卤食发布会。主打低脂健康!

  这时候的很多人吃肉已经是常态了,肚子里不缺油水,原来那种有油腻腻的熟食,看着都吃不下去。

  而清清爽爽的祁家食品,看着就有食欲,这还不算,祁家食品还推出了素菜卤食系列:百里香·莲系列。更是受到了广大食客的欢迎。

  祁家食品一气冲进了王府井,东西单的各大副食店和百货商场!而新一代的祁家食品也成了有钱人们的最爱,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就算是九十年代,也不是所有人肚子里的油水都过多,而且,祁家食品的价格比丁家老号可贵多了!

  祁家食品折腾的这么厉害,丁家当然不能就这么干看着。丁家老头做了一件让全城都瞠目结舌的事情,他居然大大咧咧到祁家食品公司总部去找人家要二代卤料的秘方!

第176章 百年恩怨(下)

  老丁头带着一群老头老太太组成的街坊四邻的代表,气势汹汹的来到祁家食品公司,结果门都没进去。人家保安说了,我们老板说您要谈的事儿是天大的事儿,得给我们商量和准备的时间,三天以后吧,我们祁总和老祁总在总部会议室恭候。

  三天之后,老丁头又带着“街坊四邻团”来到了祁家食品公司,这次他们被保安恭恭敬敬请进了会议室,结果一看,人还挺多。他们到了,齐旗也带着爷爷到了。

  整个会议由祁家食品的办公室主任主持,祁家食品找来了记者,律师,同业代表,北滨市工商联委员代表等。老丁头人老成精,马上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说老祁家的手艺都是从老丁家学的,现在的改进也是在从老丁家学来的手艺的基础上改进的,必须和我们老丁家分享,不管什么时候,师徒父子,尊师重道还是要的。

  老丁头的说法居然还有很多人点头,本来嘛,你在人家学的手艺,现在发扬光大了,和人家分享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啊!

  老丁头没有想到的是,齐旗也跟着点头,一副非常赞同的样子,等老丁头说完话之后,齐旗说话了。

  齐旗的讲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我们老祖是在你们家学艺,但是当时也没有白学啊,学徒五年,学徒什么意思还用解释吗?

  而且你们也没把皇家秘方给我们啊。给的是简化版吧。所以,我们投桃报李,也给你们我们第二代卤汤的家庭版,不光给你们,也给所有的同业,也通过报纸免费给广大群众。不是为了什么报恩,而是为了老百姓吃的更健康!

  第二,当初祁家老祖创业的时候,丁家老祖给了一碗老汤。我们知恩图报,给你们一桶十斤我们自己用的低脂健康版卤汤,但是先说好,我们的汤里面有中药,是必须一天一换的,不然药力就会减弱,顾客吃起来就会油腻。

  第三,我们祁家食品,从来都把开拓进取当作我们企业的精神口号。五年以来,我们投入几十万,请来了各地大厨和食品研究所,大学的专家教授,终于研制成功熟卤海鲜系列产品,并且命名为哪咤卤海系列。

  成为继皇家卤肉,百里香·莲系列素卤食品之后的第三条产品线。我们将为今天来的各位朋友准备了还没有上市的哪咤卤海·降龙礼盒。价值198元。请大家品尝。

  等齐旗的讲话完事,话音刚落,丁老爷子直接昏了过去。中风了。

  丁老头没法不中风,齐旗的讲话对于他来讲,无疑是往丁家的心窝子插了三刀。

  第一条,实际上是给丁家出了一道选择题。你是选择继续弄你那个大香大腻的秘方,还是选择和众多小商小贩一起用家庭版健康卤汤,从而永远失去与祁家竞争的资格。

  第二条,这个就是恶心人了,你送我一碗,我送你一桶,可是这一桶只能用一天。看你怎么办,你不要,是小肚鸡肠。你要了,我人情还了不说,还落得个好名声。你也不用拿老汤的事儿说事儿了。

  第三条,直接把老丁头的后援团“废掉”了。老头老太太最喜欢什么?占便宜啊!几块钱的免费鸡蛋都能排几个小时的队,别说198的礼盒了。还指望他们替老丁头说话?待会走的时候,礼盒不给了怎么办?

  祁家利用这件事,彻底和丁家做了分割。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大踏步前进。

  而丁家就倒霉了,老丁头中风之后半身不遂,需要到首都治疗才能有恢复的可能。那可是一笔大钱,丁家的当家人,老丁头的小儿子丁福光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说绝对不能占用流动资金,而且老祁家把老爷子气成这样,也不能不了了之,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这也需要钱。于是他们打算把在古城最中心位置的总店兑出去。

  这个是老丁头自己选的。兑一家店总比失去几家店好。而且古城虽然说是旅游区,但是外地的客人肯定会去远一些的祁家食品选购,谁叫人家总打广告呢!

  而且这家店的房租也非常贵,就成了丁记老号的鸡肋,要是能兑出个高价,不仅解决了流动资金的问题,实际上也甩了个大包袱。

  他们说要出兑南关店的第二天,齐旗就亲自上门了,还开出了一个很有诚意的价格。然后就被不能下床的老丁头赶了出去。

  最后,他们决定把店兑给一位满洲里来的商人,人家要在这里开一间俄货店带俄餐厅,他们夫妇二人,老板是中国人,老板娘是俄国人,虽然价格开的没有齐旗那么高,但是很有诚意。

  满洲里商人还是非常有效率的,第一天签了合同,接手了店面,第二天就开始装修了。开始的时候老丁家还挺高兴,没有让齐旗得到这家店铺,这在他们看来已经是一个胜利了。

  可是装修的风格越看越眼熟,到了装修最后一天,人家把牌匾一挂上,这下大家都明白了。祁家食品博物馆。

  里面展出了不少的老物件,还有老照片。还找了口才好的小姑娘,小伙子给大家讲解。这还不算,还有伙计穿着民国时候的衣服,用烧柴笨灶。重现当时卤肉的场景。

  当然这肉是卖的,而且价格不菲。包装也都是用牛皮纸和纸绳包装。当然,如果你是外地游客,也没问题,伙计会现场用进口的真空机把你买的肉和包装全部真空打包,再放入礼盒里。

  在首都接受完手术的老丁头回来,就看到了自己的总店变成了祁家的博物馆。刚刚能站起来走路的身子差点没又倒下去。

  从那以后,老丁头似乎也认命了,宣布自己退休!

  但是他只要不顺心就骂他的儿子,而且骂的很难听,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宣泄他心中的不忿。

  老丁头说是退休了,但是丁记老号的大事还得是他做主。丁福光其实在看到丁记老号总店最后还是被祁家拿到手的时候就已经服了。他知道他有再大能力也不能和一个成型的公司对抗。

  于是他想自己家也改变卤汤的配方,就算是不完全用祁家公布的配方,起码也得往上靠靠。结果没有例外,被老爷子骂了一顿,说他放着祖宗留下的宫廷配方不用,非得用人家的配方,简直是不孝!

  被骂了一顿的丁福光无奈之下打算找孙欢喝点闷酒。为什么找孙欢呢?因为他俩是初中同学。

  按照孙欢这种混子和丁福光这种学霸应该没有什么交集,但是有一天丁福光被外班的小混混熊钱,正好被孙欢赶上了。

  虽说他俩不是朋友,但是孙欢认为,你当着我的面欺负我班同学就是撅我面子!于是出手把外班的学生打跑了,两人也成了朋友。

  丁福光有什么事情都喜欢和孙欢说,因为孙欢和他没有什么利益关系,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找人说说总比一个人闷着强。

  而且他也对孙欢不错,不是今天让孙欢去农村收几头土猪,就是明天让孙欢往他朋友做的工程工地上送点沙子水泥。总之就是想办法让孙欢赚点钱。

  但是这天,丁福光和孙欢说了自己的郁闷事儿之后,孙欢没有像是往常一样不发表看法,只是陪他喝酒,而是说:“光子,你说怎么把你们丁记老号弄好,那我没办法。但是I要是想让祁家食品完蛋,我还真能帮上忙。”

第177章 孙欢的交代

  其实孙欢应下丁福光弄挎祁家食品这件事,还真不是因为他想起来二赖子还欠他钱,而是因为他想起了老吴家。

  他刚开始交代的时候说他和老吴家有仇这件事是真的,句句真。孙欢当然不想吃这个哑巴亏,但是一时又拿老吴家没有办法,于是就处处留意老吴家的消息,打算找到一个机会新账老账一起算。

  前几天,果然被他打听出,老吴家的生意好,是因为他们仿制祁家食品的商品。要说这老吴头也算是个奇才,凭着一份谁都知道的祁家二代卤汤家庭版,居然经过多次试验,号称破解了祁家的配方,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们的卤汤做出的熟食和祁家食品的原版比起来至少有七成像!更别说他们还在外省订制了祁家的全套包装,一般的消费者想分清楚真假还真不容易,毕竟就算是祁家食品的顾客,也很少有天天吃熟食的。

  祁家食品的安保是出了名的严格,食品卫生和产品质量控制也非常严格,这都是祁家食品在宣传的时候打造出的亮点。孙欢没打算和祁家那些退伍大兵保安过招,更不打算和他们厂里那些被熟食边角余料喂得像是小牛犊一样的狼狗硬钢。他进不去祁家食品,他还进不去老吴家吗?

  祁家可是食品企业!如果传出来他们做的东西里面有点什么,那他可就完了,等查出来出事儿的产品不是祁家的,消息早就散开了,谁还关注第二波消息啊。

  而且肯定会有不少阴谋论者认为出事儿的就是祁家食品,老吴家就是祁家推出来的替罪羊!谁叫人家财大气粗路子广呢!

  到了这个时候孙欢还是没有想起来刘二赖子,而是想弄一只死耗子放进老吴家仿冒的祁家食品里面,可是孙欢又不是猫,他也没有猫,哪那么容易弄到耗子啊。

  和丁福光分手之后,他第一时间就回家弄耗子,结果忙乎一宿别说抓耗子了,就是一根耗子毛都没有看见。于是,第二天早上,他早早就到了乡里,打算买点粘鼠板和老鼠夹试试。

  没想到,居然看到了大早上出来吃早点的刘二赖子!看不着他想不起来,看着他了还抓什么耗子啊,刘二赖子不比耗子好多了!

  而刘二赖子也没想到大早上的居然被孙欢堵住了!他明明知道孙欢是出了名的睡懒觉,今天起得这么早?

  孙欢抓着刘二赖子就回家了,翻出了刘二赖子当初签的欠条。这都逾期半个月了,你自己说咋办吧!然后一把锋利的匕首就扎在了桌子上。

  刘二赖子大脑飞速运转,他觉得孙欢是在吓唬他,目的还是多要钱,要他手指头有什么用啊,也不能当钱花!可是他正正地想错了!昨天早上的孙欢肯定是要他手指头没用,可是现在的孙欢要他的手指头真有用啊!

  刘二赖子还在那充好汉呢:“欢哥,我知道我说话不算数了,欠了你的钱到时候没还,你想要我手指头你就拿去,我要是眨一下眼睛我以后就没脸当赖子!你要是饶了我这一回,过一个礼拜我多还你二百!”

  他这话音还没落呢,就觉得自己放在桌子上的左手一阵剧痛,一看自己的左手小手指已经在孙欢手里了。孙欢找了个塑料袋吧小手指装了起来。对着还在哀嚎的刘二赖子说道:“谁的账你都敢赖,滚!”

  说着还甩出了二百块钱,说道:“去医院包一下,别死了赖在老子头上。”

  等到刘二赖子脸色苍白地接了钱走了之后,孙欢也收拾收拾离开了家,骑着车子向吴家的作坊走去。

  他这次接触吴家,上来就先赔礼道歉,然后才说了自己的来意,自己有个狱友在瑞城炼油厂家属区开了个食杂店,天天人挺多,石油系统也有钱,听说老吴家有好货,就想给他送点。虽然一次两次赚不了多少钱,但是胜在稳定,就当上个班了。

  于是老吴头就把他的话当了真,还请他参观自己的作坊,说是作坊,但是人家也是有食品生产线的,只是没有祁家用的那么好罢了。两人一边看一边聊,外边有客户来装货,老吴头得过去看一眼,打个招呼,老主顾来了,他不出个面不合适。

  于是就趁着这个功夫,孙欢就把兜里的手指头扔进了投料口。他刚才看的真真的,这个投料口投的是肉馅,也就是说没有粉碎的过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