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79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柳鹏程笑着说:“你看,这不是大伙儿都有事儿干了?按照咱们组的一贯运气,那肯定是有耕耘一定就有收获!”

  老周说:“我怎么觉得真的有可能在周末前把案子破了呢?”

  柳鹏程哈哈大笑。

  柳鹏程说:“当初骷髅案的时候,我想去灵溪跟进西装的线索,去找我当时的领导娜姐批准,娜姐就说了和你差不多的话。”

  老周也笑了,对三人真诚地说:“谢谢,这次真是我出错了,帕拉丁是一个整体,我掉进坑里,你们其实也好不了,我当时,唉!不过还好,小柳这往前一冲,我觉得我们还有希望,关键是你们也没有怪我。”

  柳鹏程说:“老周你要是这么说就没意思了,等学习结束了,你警监制服一穿那就是妥妥的领导,我们还等着借光呢,现在都巴不得你欠点人情!”

  阿猜双手捂着胸,夸张说道:“谁说的,我是被伤心了,伤还很重,只有海鲜烧烤能治。”

  老周看看客厅里的石英钟,说道:“都这个点儿了啊,走走,给阿猜治病去。”

  应该说老周不愧为地头蛇,开车来到了一个地点挺偏僻,但是人气很不错的烧烤大排档。晚上的整个治疗过程,嗯,味道非常不错。阿猜表示自己病没好,需要巩固治疗。柳鹏程记下了这个地方的地址,还问来了老板的手机号。

  老周晚上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他让妻子先去休息,自己去了书房,关上门,打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就被接起,是一个有些老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喂?哪位?”

  老周说:“姑父晚上好,打扰你休息了。”

  姑父疑惑道:“我还没休息,这么晚打电话,出了什么事情吗?”

  老周说:“我办了件傻事。”

  老周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那边过了一会才传来一声叹息:“你知道不知道,在你们清滨,前几天就开始出现一些村子在不怀好意的人的鼓动下,放弃抗旱,开坛祭旱魃?”

  老周大惊:“这么严重了吗?”

  姑父说:“就是这么严重,我在厉泉都知道的事情,你在清滨都没人告诉你,而且还设套让你背锅,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以前的为人处事,没人说你义气,只会让人把你当成傻子。你的为人处事,越往高走朋友就会越少,得改啊!”

  老周说:“我知道了,我错了。”

  姑父说:“以前和你说多少次你也听不进去,现在能反应过来也不错,起码比你懵懵懂懂的来厉泉强得多。这也算是好事吧。案子该破还得破,不为别的,为了老百姓也得破。

  农民啊,一年就指望这点收成,如果案子不破,对于谣言来讲,那就是治标不治本啊,这周为限也没有什么不对,按照农时啊,下周粮食就得灌浆了。就要来不及了。

  你要记得,我们当官终究还是为了老百姓,不是说非得大富大贵,更不是说非得达到什么什么级别,但是,我们不能当傻子!你只管全力破案,其他的事情,我还没退休呢。但是这个教训你要牢牢记住!”

  老周诚恳道:“姑父我记住了。”

  姑父说:“早点睡吧,不是说明天还得去查案吗?”

  老周说:“姑父晚安,等我忙完这件事去厉泉看你和姑姑。”

  姑父“嗯”了一声,电话只剩下忙音。

第142章 艰难的调查

  晚上回来之后,柳鹏程先是去洗漱,然后辗转着睡不着,于是套上个大裤衩,打开房门,看阿猜的房间还亮着灯,就敲敲门。

  阿猜正在玩游戏,按了暂停给柳鹏程开了门,问道:“你有事儿。”

  柳鹏程小声说:“我问你个事儿,要是只要闲下来心里都是一个女孩,然后能想起来和她在一起的所有细节,还总梦到她,是不是就喜欢上她了?”

  阿猜瞪大了眼睛,又用手摸摸柳鹏程确定他不是在发烧,然后指着自己的鼻子说:“我都三十多了都没有女朋友,你问我?”

  一句话就把柳鹏程噎住了,对啊,问谁不好非得问他,问老周都比问他强!自己真是被猪拱了。

  这个时候阿猜说:“正好你睡不着,你看我这第四关怎么总过不去啊!”

  柳鹏程看看,是《雷电》,于是拿起一个手柄说:“这样,咱俩一起打,我在前面打,你在后面抻着,啥时候往前冲你听我的。”

  阿猜也拿起手柄说:“好好,我都试了好几次了也过不去。”

  柳鹏程顿时把心里的惆怅抛在脑后,驾驶战机和小伙伴在充满危险的天空中遨游。

  第二天早上,阿猜和柳鹏程打着哈欠吃早餐。

  难得和他们一起吃早餐的老周状态也好不哪去。

  关彤看了看他们三个,奇怪地问:“你们三个怎么回事啊,回来之后你们又出去喝酒了?”

  柳鹏程说:“哪儿能啊,就是出去也不能不带你不是。”

  阿猜也说:“对对,怎么可能把你扔在家里我们自己出去啊。”

  他们在饭桌上决定开两台车去三孔桥镇,吃完饭就出发,柳鹏程和阿猜去了解那个失踪的买卖人的情况,老周他们两个去找那个房东问问第二个租客的事儿。

  要说这个镇子距离市区是真远,关键是路况不好,幸亏213别的不说,通过性还是相当可以的。就这样,还是将近一小时的时间才到了镇子上,之后两伙人并没有分开,而是直接来到了镇上的派出所。

  所长是个典型的齐鲁大汉,听说他们是来破案的,非常高兴,说自己已经接到了上级的通知,首都的专家接手这个案子的侦破,让各个部门务必密切配合。

  听老周说起他们的来意之后,这位王所长说:“那个失踪的人叫陈国红,他没成家,有什么事情都是和他妹妹说,你看是让她到所里来,还是你们过去找她,她在镇子上开了个美发店,也挺好找的。

  还有你们说那个房东刘大爷,原来就在镇上的工商所上班,是退休干部,去他家找他也行,让他来一趟也行。他对咱公安工作,还是非常支持的。”

  柳鹏程和阿猜对视一眼,柳鹏程说:“那个陈国红的妹妹,我们去找她吧。”

  老周也说:“我们去找刘大爷吧就别让老爷子跑一趟了。”

  王所长说:“那也行,我让民警带你们过去。”

  王所长无奈说:“唉,警力不足啊,年年说给想办法,可是年年没有办法,人少管辖区域大,说白了就是这地方穷,不想把编制浪费到这么个地方。”

  老周知道这是王所长借机倒倒苦水,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培训前的身份。可是这话他没法接,自己不负责人事工作,而且每个派出所多少人肯定也是经过统筹规划的,轮不到外行人指手画脚。于是打了个哈哈把这事儿圆了过去。

  两辆车分别出发,柳鹏程和阿猜按照王所长说的地址开了过去,镇子大街上靠东头英子美发。地方果然很好找,两人停好了车,就下车了。

  从外边看,英子美发还是装修的不错的,在这个农业镇,应该是独占鳌头了。

  两人推门进去,一个很时髦的少妇迎了上来,头发也是染成了黄色,但是并不突兀,穿着也比较有品位。

  阿猜说:“我剪个头。”

  少妇笑着说:“你想剪个什么样的?”

  阿猜说:“还这样的。”

  少妇说:“你这可是立体剪,镇子上除了我没人会,我敢说清滨会的都不多。我这理发两块钱,你这个得八块。”

  阿猜说:“行,你剪得好就行。”

  少妇对立面喊着,小峰,出来给这个大哥洗下头。

  出来一个十七八的小男孩,打扮的的也非常利索,对阿猜说:“先生您这边请。”

  阿猜跟着小男孩到了后面去洗头。

  柳鹏程看门口有个小圆桌,还有几张休闲款式的椅子,就走过去坐下。说道:“老板娘你这店真不错,开这里是不是有点可惜了。”

  老板娘一边整理自己的装备准备给阿猜剪发,一边说:“哪有什么可惜的,人得知道自己能吃多少饭。我这装修这手艺,在这个小镇子上还能说得过去,要是真进了城,那可就啥也不是了。再说了,进城开个店得多少钱呢,把这个店兑出去,连零头都凑不够。”

  柳鹏程和老板娘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阿猜已经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出来了。

  老板娘把阿猜让在了理发椅上,也没有先忙着动手,而是对着镜子摆弄着阿猜的头发,脸上一副认真思考的神情。

  这边阿猜等着老板娘陈英往自己的脑袋上下剪子。那头老周和关彤两人在一名联防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刘大爷的家。

  刘大爷的家非常气派,三层的别墅,前后还有大院。在刘大爷安抚下看着客人嬉皮笑脸摇晃着大尾巴的大狗,老周一眼就认出来是纯种的德国黑背。

  带着找到了地方,又给双方做了介绍,联防员就赶紧回去了,没办法,派出所实在是缺人。

  老周和关彤进了客厅,一台索尼的背投电视非常显眼,老周笑着说:“刘大爷家这生活条件可以啊。”

  刘大爷呵呵笑着说;“这儿可不是我家,是我儿子家。他是赶上了好政策,在市里做生意,做运输中介,赚了点钱不知道咋得瑟好了。要我说啊,他做那个买卖就是给大汽车,大轮船对缝。”

  几人都笑了起来。

  老周说:“大爷你可别小看你儿子的生意,要是没有他们,想要运东西运货物的普通人,上哪找大汽车大轮船去啊!”

  刘大爷笑着说:“你要这么说,我儿子还有点用。”

  刘大爷的儿子已经去市区居住了,一个是上班方便,另外就是刘大爷的小孙女要上学了,镇子上的小学教学质量,实在是没法说。只能去城里上学。

  刘大爷老两口本来也跟着上城里了。可是刘大爷的老伴在城里实在是呆不习惯,刘大爷也觉得他们住的那个120平方的房子实在是太窄了,连个院子都没有。老两口就回来了。

  而出租的房子,就是刘大爷老两口的老房子。

  说起了正经事,刘大爷拿出了一大本子。里面都是租过他房子的租客的资料。让人惊喜的是,上面不仅有租客的自然信息,还有住客的信息。

  甚至还有上述所有人身份证复印件。

  刘大爷说:“他们都说我太谨慎,甚至因为这事儿还黄了好几个租户。可是我干了一辈子工作,就得谨慎点,别老了老了,自己的老窝倒是成了贼窝了,那可怎么好啊。”

  寒暄了一会儿说起了正经事,刘大爷拿出了一个大本子,上面不仅有签约人的信息,还有所有的住客的信息。甚至还有他们的身份证复印件。

  这下老周和关彤真的是大喜过望。翻到最后一页,果然是两个人的信息。两人都是直隶省三田县人,一个叫王家福,还有一个叫刘三刚。

  老周问道:“大爷,这俩人你都见过吗?”

  刘大爷笑着说:“见过,都不怎么说话,看起来都老实巴交的,身上也没有什么纹身,我看着都挺像正经人,也就把房子租给他们了。”

  关彤问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他们两个都多高你还记得吗?”

  刘大爷回忆了一下:“多高?我印象中可不矮啊。那个王家福看着都得将近一米八差不多了,起码得一米七五往上数,另一个好像个子比他还猛一点呢!”

第143章 曙光

  阿猜已经理好了发。柳鹏程看比他原来的头型还要好看一些。

  刚才一边理发一边聊天,两人已经掌握了不少信息。

  要说陈国红,陈英兄妹俩也是苦命人。陈国红初中的时候,两人的父母就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偏偏肇事的是一辆黑出租车,车还是借钱买的二手车,别说保险,都好几年没有年检了,牌子都是假的。

  司机根本没钱赔,就是去坐牢也拿不出钱来。兄妹俩的亲戚带着他们去找司机家要钱赔偿,就正好赶上他们家买车的时候欠钱的债主把司机家搬个精光。

  本来成绩很好的陈国红只好辍学找工作养家糊口养活妹妹,可是四处碰壁,他太小了,本来年龄是没成年,而且个子还小,看起来和小学生一样,谁雇他啊。

  就是有几个老板最终先后雇佣了他,也是不安好心,最后给工资的时候不是不给了,就是比说好的少得多。人家还不怕辞职,说白了就是欺负他是个小孩想占一个月便宜而已。

  最后还是有好心人看不过眼给他介绍了一个工作。是在冷库上班,工作是整备海鲜。说白了就是剥虾仁,去虾头,剪虾须子,或者是把收拾好的大虾在包装纸盒里摆放整齐这样的工作。

  这个工作还不错,虽然一年只有两个月上工,但是是计件工资,陈国红这人为人聪明,手脚勤快也好使,两个月赚的钱已经够兄妹俩一年的花销。

  渐渐的陈国红摸到了这里面的门道,开始找几个人由他牵头做包活儿,就是老板有多少虾,多少做虾仁,多少做无头的,多少做有头的,都提前说好,把包装盒也提前准备好,剩下事儿全部都有陈国红来做,到了约定时间,老板来接收一盒盒现成的产品就好。

  做这行的都有钱,不在乎仨瓜俩枣的,有这么省心的法子那可是巴不得的,也不在乎让陈国红赚点钱。

  由于陈国红做了在冷库做了几年的小工,和老板们本来就眼熟,而且第一年他处理的海货还得到了外方客户的夸奖,到了第二年,生意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