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75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领导也年轻过,加上他们三个实际上就是跟着长见识的,也没什么正经事,也就同意了,还贴心地给他们三个留下了一台相机好在游玩的时候照几张照片。

  没想到这三个年轻人还真的赶上了一篇大文章。

  大凯问他们用不用采访二舅什么的,三人明确表示不用,这样就正好,不用惊动边山方面的领导。

  实际上,从狮子楼出来,三个人回到住的宾馆就问了火车车次,得知了四十分钟之后就有回省城的车之后,麻烦前台帮他们找一辆出租车,他们三个就回房间把东西收拾好了,下楼退房结账,然后就坐上宾馆保安帮忙找的出租车去火车站回省城了。

  在他们三个年轻记者的心中,什么都没有文章重要,对了,还有相机里的胶卷也得回去尽快冲洗挑选出来。

  三个年轻记者,遇上这么一个好题材,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这种机会他们不珍惜,他们就是猪!

  柳鹏程他们一点都不知道这里面的事儿,没喝酒的大舅妈把213开回了大青山,得出的结论是这辈子都不会买这种车。

  周一,二舅,二舅妈就带着丽丽和大家告别,坐上了去往省城的火车,因为他们要在省城统一集合。

  周二,一架图——154客机在省城桃神机场直冲云霄,上面坐着北方省年轻干部扶贫团的全体成员向祖国西南飞去。

  周三,《北方日报》发出了一篇配图通讯《一份沉甸甸的菜单》,就是说二舅的告别家宴被酒店就餐的群众发现,老百姓送菜送酒的事情。配的图一共有两张,一张是模糊了姓名的赠菜菜单,还有一张是二舅和大家共同举杯敬边山!

  同时发表的还有一篇评论员文章《群众爱戴什么样的干部》。很多人都对二舅表示惋惜,说二舅如果不是走了,就这一篇评论,妥妥的官升一级。

  姥姥姥爷在二舅走了之后,情绪明显有些低沉,还好有洋洋这个小活宝成天拆家惹祸转移了二老的注意力,大家都和洋洋说二舅他们是出门了过几天就回来,所以洋洋也没把见不着爸妈当回事,在自己爷爷奶奶家,还有大爷,大娘和二哥陪着,小家伙每天都活力满满。

  周三这天就热闹了,先是派出所周所长上门,然后是镇上的副镇长上门,然后是市场管委会办公室的王主任上门,都是干同一件事——送报纸!

  问题这是这事儿之前家里谁都不知道啊,看过报纸之后,姥爷亲自给大凯打电话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凯把前因后果一说,姥爷表扬了大凯这事儿处理的好。

  然后听说大凯正打算开车回来送报纸,姥爷急忙说不用了,这都送了好几份了。

  到了周六,洋洋终于觉得不对劲了,哭着喊着要爸爸,要妈妈,要姐姐。

  关键是一家人上哪给他找妈妈爸爸姐姐去,离着好几千公里呢,大舅妈实在没有办法了就给二舅妈打手机,让二舅妈和洋洋说话安慰一下。

  结果电话是接通了,二舅妈没空啊,他们到的几天都是住在宾馆里,丽丽还好,高中住校。

  这周末了县委办终于把房子也收拾好了,他们正在搬家呢,乱糟糟的哪有空哄孩子啊。

  柳鹏程对洋洋说:“二哥带你去买大枪好不好?咱开大汽车去!”

  这才算是让洋洋止住了眼泪,迈着小短腿跑到213副驾驶座外边等着。

  在洋洋的小脑袋里,他爸爸的大宇,大爷的捷达都是小汽车。只有柳鹏程的213是“大”汽车。

  柳鹏程把洋洋抱上了车,自己也上了车,帮洋洋系好安全带,213就向县城驶去。

  柳鹏程开到了轻工市场,停好车之后牵着洋洋来到了最大的玩具摊,居然看到了吴大哥夫妻也在。这个摊是吴大嫂在山边的合作伙伴王哥的,柳鹏程给洋洋买的玩具都是在这买的。

  柳鹏程和吴大哥夫妻打招呼,王哥说:“柳警官孩子这么大了?”

  柳鹏程说:“王哥,这是我小表弟,我二舅家的孩子。我二舅两口子上外地了,这不在家闹呢吗,我寻思给他买两个玩具哄哄。”

  这个时候洋洋已经顾不上听柳鹏程说什么了,看哪个玩具都好,摸摸坦克,再看看那个电动机关枪,嗯,好像那个红色的大马也不错。

  王哥一副了然的样子:“他们说杨主任把大孩子带走了,小的留在边山了,原来是真的啊。”

  柳鹏程暗叫糟糕,他和二舅的关系,市场没几个人知道,这王老板恰恰是其中之一!

  因为原来在瑞城的时候经常托吴大嫂给这边带东西,实际上就是二舅去王哥的玩具店取,那时候二舅还在县政府上班呢!

  王老板笑着说,我这小孩子多,这摸摸那碰碰的还不好说人家,好东西都不敢往外摆,来,宝贝,看看这个你喜欢不?

  说着,王老板在自己柜台下面摸索了一会儿,在洋洋期待的目光下,拿出了一个巨大的包装盒。足有一米五乘以一米的大小。

  洋洋的眼睛瞪大了,他从来没见过能把他装里面的玩具包装盒。

  等到王老板打开了包装盒,洋洋“哇”了一声。

  别说洋洋“哇”,就连柳鹏程都想“哇”了。

  这里面一套新干线玩具!列车,轨道,车站,树木,铁路工作人员,信号灯等等都栩栩如生。而且里面还有一座富士山的模型!显然是模仿新干线列车在富士山下呼啸而过的名场面。

  等到王哥把盒子合上,洋洋没办法拿起这么巨大的盒子,就整个人趴在盒子上,表示所有权。柳鹏程看着盒子包装上繁体字的“日子国制造”问道:“这个多少钱?”

  王老板说:“哪有多少钱的事儿啊,这又不是卖的,这就是送朋友的,你看,没有价签,也不摆在外边,这就不是商品,是礼品。”

  吴大哥说:“对对,你赶紧拿走,就是有钱的事儿我和你嫂子跟他算。你快带洋洋回去玩去。”

  柳鹏程掏出了身上所有的大票,大概是七百块钱,放在柜台上,左手抱着大盒子,右手抱着洋洋,转身就跑。等上了车看吴哥他们没追上来才松了一口气,刚想发动汽车,手机响了起来。

  柳鹏程一接,是柳妈的电话,说明天有客人来家里,让柳鹏程明天中午前必须回来。

  柳鹏程想,会是谁呢,让他回去,就一定是通家之好那种,而且应该是有阵子没见了,肖大力?不可能,要是肖大力的话,他就亲自给自己打电话让他去拜见了。那会是谁呢?

  第二天中午,柳鹏程终于知道来的是谁了,一个明眸皓齿,身材高挑的女孩看着开门的柳鹏程,笑着说:“柳鹏程,你现在这么高啊!”

  柳鹏程一时还真没想出来自己什么时候认识这么漂亮又有气质的女孩,直到看到女孩身后眉眼熟悉的中年夫妇才反应过来:“娟姐?”

第135章 贵客(中)

  柳妈在客厅说:“大鹏你快让你沈叔叔他们进来啊,堵着门干啥?”

  柳鹏程急忙把门外的一家三口让进来,嘴里打着招呼:“沈叔叔好,王阿姨好,娟姐好。”

  沈叔叔经过柳鹏程的时候拍拍他肩膀。

  王阿姨说了句:“小伙子挺帅。”

  柳爸柳妈也迎了上来,沈叔叔进屋之后看看房子的格局和屋里的装修家电,笑着说:“你小子行啊,这小日子过得不错。”

  柳爸笑着说:“和你这大首长可比不了。怎么样,家里都收拾利索没有,有没有我能伸手的,现在好歹我是地头蛇啊!”

  王阿姨笑着说:“你问他还不如问我,他什么样子你还不知道,家里还不是我和娟子收拾的,也差不多了。明后天就能住进去了。”

  柳妈切了一盘冰镇西瓜放在茶几上,说道:“王姐和娟子的工作都落实了吗?”

  王姨说道:“我好办,反正也不会别的,还是在市里的气象局当工程师。娟子本来能去北风卫视当编导,非得上瑞城电视台当出镜记者。”

  柳鹏程说:“出镜记者,这么厉害,娟姐你大学学是这个吗?”

  娟子点点头:“是啊,我大学在人民大学新闻系。”

  柳鹏程顿时只剩下满心的学渣对学霸的景仰。

  娟子又说:“你也不错啊,听说你研究生要毕业了,还是双学位?”

  柳鹏程有点不好意思:“一个两年的培训,是有学位的,一个是咱首都公安大学的,还有一个是新侨国警官学院。这个不是考的,是上级安排的。”

  沈叔叔说:“你别谦虚,有的事情你爸妈都不清楚,可是我知道,小伙子真是好样的。”

  柳鹏程知道这是沈叔叔知道了工作笔记的案子,笑着说:“还有三个月就毕业了。”

  说起这位沈叔叔,也算是柳爸的老首长了,柳爸提副营长的时候,沈叔叔是营长,两人在一起工作了好几年的时间。‘’

  而且那时候两家是邻居,妈妈在师医院上班,驻地的公共卫生资源非常有限,县医院只有一台时好时坏的x光机,医生也缺乏,做普通的剖腹产手术都非常勉强。

  所以师医院除了正常的保障全师指战员的健康和训练之外,还得接诊和治疗大批的地方病患,尤其是危重病人。忙得柳妈他们连睡觉的时间都很难保证。哪有空管柳鹏程啊。

  于是上幼儿园的柳鹏程就只能跟着比他大一岁的娟姐混。而娟姐和他在幼儿园是一个班的,也真的很照顾他。

  其实娟姐当时也是她两个哥哥带的。当时就是那样,家里好几个孩子,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后来两人提职,沈叔叔调走了,两家距离好几百公里,但是联系一直都没断。

  想起娟姐的两个哥哥,柳鹏程问道:“大军哥和二军哥都好吗?”其实沈叔叔的两个男孩叫沈铁军和沈强军,小名就叫大军和二军。

  沈叔叔哈哈大笑:“好,都挺好,你大军哥你是够呛看到了,在二炮呢,原来还好,前年调了一次工作,连我都不知道他跑哪去了,去年我想查查,告诉我查不了!

  你二军哥现在在装侦营当连长呢!等见了面你们比划比划,看看现在谁厉害。”

  柳鹏程问:“沈叔叔是调到这边工作了?”

  沈叔叔说:“唉,我装甲师副师长干的好好的,非得把我调到瑞城军分区。领导还给我总结了三个不足。

  说我机关工作经验不足,与地方协调能力不足,长远眼光不足。也就是老首长和你们,老肖都在瑞城,要不然我非得和他好好讲讲理不可。”

  柳鹏程也知道了沈叔叔的新职务:瑞城委员,瑞城军分区长官。

  这个时候柳爸说:“咱先聊会天,一会儿去瑞矿酒店尝尝这边特色。”

  沈叔叔大手一挥:“别扯,去酒店我用得着找你?就弄点猪头肉,花生米,下点面条,酒得管够,不就挺好!老柳你可别和我扯这个用不着的。”

  这下柳妈有点傻眼了,真没啥准备啊,一直就是说到瑞矿宾馆去吃呢!

  柳鹏程反应快:“我去买菜!”

  沈叔叔说:“行,去吧,别学你爸,整点实惠的就行。”

  这话柳鹏程没法接,直接起身准备走。沈娟也站起来:“我陪你去吧,正好溜达溜达。”

  两人下楼,柳鹏程直接把车门打开了。沈娟看着京牌的切诺基问:“这是谁的车,你不是在上学吗?”

  柳鹏程把沈娟让上车,又提醒她绑好安全带才说:“这就是我们单位的车,我们现在算是实习吧。”

  看到放在风挡玻璃前面的吸顶式警灯,沈娟很好奇,还伸手摸了摸。问道:“你们去买菜的地方很远吗?怎么还得开车?”

  柳鹏程发动了汽车说道:“倒是不远,院外就有一个矿务局的副食店,但是很小。总得好好招待下沈叔叔你们啊。

  我们去矿务局的大市场,大概三站地,去的时候倒是能溜达去,回来拎着一堆吃的就有点费劲不是。”

  进了大市场,其实柳鹏程心里也没数,到底吃点什么。要是弄的太贵了吧,有点巴结人家的意思,以这两家的矫情,根本用不着。可是太便宜了吧,不说人家沈叔叔的级别在那就说这么多年的交情也有点不尊重了。

  这个时候,一台小拖拉机横冲直撞冲进了市场,拖拉机后面的斗里有好几个巨大的麻袋,里面还坐着个小伙子一边扶着麻袋一边喊:“让道让道,新下船的活螃蟹,虾爬子,邦邦蹦的青虾啊,都是才上岸没进水没打氧的啊!谁要去海鲜区西头,抓紧买喽!”

  柳鹏程一下子就知道该做点啥了,他不会想菜单还不会抄吗?当即拽着沈娟的手就追着拖拉机往海鲜区去了。

  沈娟手突然被抓住,把她吓一跳,下意识就想抽回来,可是抬头看着柳鹏程两眼紧盯着拖拉机,左眼里都是螃蟹,右眼里都是虾爬子的样子,也就由着他了,跟着他快步向拖拉机的方向追去。

第136章 贵客(下)

  柳鹏程回家就开始做菜,沈娟要进厨房跟着帮忙,被柳妈赶了出去,哪有客人帮忙的道理,沈娟想自己确实也不会处理那些海鲜,也就出去客厅,听柳爸和沈叔叔聊天,为他们添茶倒水。

  时间真不算太长,柳鹏程娘俩就做好了饭菜。一道道拿到桌子上。果然柳鹏程的想法是正确的,这套菜系很符合沈叔叔的胃口。

  他哈哈大笑说:“这一看就不错,有点喝酒的样子,小鹏手艺不错!”

  其实哪有柳鹏程什么手艺啊。一盆螃蟹,一盆虾爬子,一盆海虹都是清蒸的。

  还有一盆排骨炖小白菜是柳妈做的。一盘猪耳朵丝拌黄瓜丝是柳妈做的,还有一只烧鸡,这个是柳鹏程亲手撕的。

  加上一盘东北餐桌上几乎必备的尖椒干豆腐,算是个下饭菜,还有最后一个菜就是扔巴鱼豆腐汤。

  沈叔叔他们家常年在西北,老家倒是东北的,松江省的,距离大海上千公里,来到瑞城这几天也都是各种宴会,在大酒店吃饭。从来没见过这么豪横的海鲜吃法。这可是过了瘾了。

  柳鹏程制止了柳爸打茅台的举动,拿出了刚在市场买回来的黄色的酒,给沈叔叔倒上:

  “沈叔叔你尝尝这个,边山县的特产,黄金小米酒,就是用山边儿上种出来的最好的小米酿的酒,就是度数有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