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39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柳鹏程也和大家一起欢呼着,也把自己的酒杯里的酒喝干了。

  关于昨晚的最后记忆是一个决定:以后坚决不和少数民族的女的喝酒!

  把隔壁的郑浩敲醒,两人洗漱之后就打算去轻工市场看热闹。他们刑警大队放假三天!他和郑浩都是最后一天值班。所以今天是愉快地假期。

  郑浩说:“穿警服去吧,今天人少不了,没准还能帮帮忙。”

  柳鹏程一想也是。真有事情你不在也就算了,你在现场怎么可能不伸手,不穿警服倒是方便,一旦有事还得举着证件大声嚷嚷说明自己的身份,太费劲。

  两人也没骑车,步行着几分钟就到了农贸市场,先到了大凯那,生意一如既往地好,只是大凯不在。

  大凯在轻工市场餐饮区弄了个小门市,这也是和柳鹏程商量好的。那个门市根本不做吃的,只是一个类似配送中心的地方。顾客想吃包子走几步就是农贸市场的包子棚,这个地方是给业主准备的。他们俩打算试试做生意人的生意。

  油腻的东西是吃不下去了。柳鹏程要了两个西红柿鸡蛋馅儿的包子,一碗小米粥,一个茶蛋。

  郑浩干脆要了两个大花卷,一碗大米粥,一个咸鸭蛋,一碟小咸菜。

  两人吃完了饭,溜达到轻工市场,就见正门的地方摆了一个大台子,有工作人员正在往上面的桌子上摆名牌。而台子的前面,几个蒙族姑娘正在跳草原舞,吸引了不少人观看。

  终于时间到了,照例是领导们讲话之后,瑞城一把手和草原省临辽一把手,省城建筑学院一把手共同为轻工市场剪彩。于此同时,那几栋破房子也被大推土机推倒,象征着二期工程开工。

  原来的安排挺好,轻工市场正门还排了几个蒙族女孩,端着托盘,里面是马奶酒。先进入的顾客都可以享用一碗。可是现在谁顾得上啊,没听里面的叫卖声都传出来了。老天爷啊,出口转内销欧版牛仔裤20块钱一条!老板怕不是傻子吧!还有易拉得领带,保证港版,十五块钱两条!这个老板估计没睡醒。

  这时候谁还管马奶酒啊,人们呼呼往里挤。把里面的老板们乐的脸上开了花。

  柳鹏程和郑浩也进去了。刚进去就听见大喇叭喊:“出口转内销牛仔裤啊,保证欧版啊,20一条,批发更便宜啊!”

  柳鹏程在外边就听见这动静耳熟,这不是葛亮嘛!

  他的柜台前面围着的全是人,他也没空吆喝了。赶紧招待好顾客才是真格的。看来他家都来了,他爸妈,他大姐,大姐夫,他们五个人围着一个摊位忙,还有些手忙脚乱。关键是有人捣乱。

  葛亮满脸无奈对身前这位蒙族大哥说:“我知道你带来的是好皮子,但是我是卖裤子的,不是卖皮子的。你给我皮子没用啊。”

  柳鹏程过去看了看,是一个蒙族大哥,看上了葛亮这里的牛仔裤,打算批发一些回去卖。可是他没钱,但是有一些羊皮,希望用羊皮换牛仔裤。

  问题是就葛亮这货,你让他吃羊肉行,你给他羊皮他都不知道能干什么!

  柳鹏程想了想说:“这样吧,我记得瑞东皮鞋厂好像也在这边有摊,我带着他去看看,皮鞋厂总应该对皮子有兴趣。”

  葛亮一个劲儿点头,赶紧把这个神仙弄走,去哪儿都行,这都耽搁多少生意了。

  柳鹏程一边走一边和那位蒙古族大哥聊天,知道他叫呼斯楞,这次是想把皮子卖了,进点服装回去卖。他在二期买了个摊位,这不是还没盖嘛,只好先倒腾点东西试试。

  柳鹏程一边和人家聊天一边换算了一下,两千头羊,三百多头牛。

  柳鹏程觉得和这位呼斯楞大哥相比,自己是穷人,很穷那种。

  找到了皮鞋厂的摊位,也是被围的水泄不通。

  光荣街轻工市场卖鞋的大胡子居然也在这里。看到了柳鹏程赶紧打招呼:“柳警官啊。人家说你毕业分配走了,是分配到这边了吗?”

  柳鹏程笑着说:“对,我分配到山边县局了。你买卖做的大啊,都连锁了。”

  大胡子笑着说:“嗨,我连锁什么啊,都是我们厂销售部的老兄弟,厂领导找我说让我在这边呆几天,把这边带起来。你今天是买东西还是执勤啊。”

  柳鹏程把呼斯楞大哥介绍给他,大胡子一听就笑了:“这位大兄弟放心吧,我们是皮鞋厂,哪能嫌皮子多的,待会消停点我过去看看,然后让厂里采购部过来人定个价全拉走,行不行?”

  呼斯楞听明白这意思是说要是自己皮子好,他们就全要了,也很高兴。

  解决了这个事儿,柳鹏程和郑浩又在市场里溜达一圈,等出了市场,已经是下午了。

  郑浩回头看看市场说:“这人也太多了,王所这边等着加联防吧,不然累死他们。”

  柳鹏程笑着说:“这开业,还真是大吉啊!”

第072章 跑腿打杂

  看了开业的热闹,知道自己二舅现在在这个岗位上真正算是稳了。柳鹏程就和郑浩研究打算骑车回家。

  郑浩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两人决定马上就走,中午就在路边踅摸点好吃的。就在他俩往回走去换衣服的时候,柳鹏程的传呼机响了。找了个公用电话回过去,是张南洲的电话。

  张局长上来就问:“小柳啊,你在哪?”

  柳鹏程说:“刚从轻工市场出来,打算回住的地方。”

  张局长:“就知道你游手好闲瞎溜达呢,马上到我办公室来,我这边事情多,有点忙不过来,你来帮我跑跑腿,打打杂。”

  柳鹏程:……

  柳鹏程其实很想说自己休息,瞎溜达怎么了,自己还想回瑞城呢。不过他没敢说。让郑浩骑车把他送到公安局大院,眼睁睁看着人家骑着铃木王回瑞城了。

  进了张南洲的办公室,才知道人家真不是忽悠他,张南洲那办公桌的混乱程度和小胖子都有一拼了。而他还在奋笔疾书。

  在一份文件上写了一堆批示,张南洲才抬起头,笑着说柳鹏程说:“你们把案子破了,留下一堆事情,我们还得收尾,现在忙不过来了,你伸把手吧。”

  说着,张南洲就把收尾的工作和柳鹏程大概说了一下。

  这次侦破白骨案,县局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县财政局,拨款十万。市局,奖励办案资金八万。市场管委会,赞助十万。还有山边法院和北滨法院,每家答应出三万元办案经费。这就是三十多万。可是这钱来的快,花的也不慢。

  先是刑院那边,鉴定费,加急费加在一起小两万。然后,事情到了现在,就不能是柳鹏程和小胖子的私人关系能兜住的了。四十几个小时破获无名白骨案这种事情,估计几天之内就会传遍全省公安机关。

  今天晚上,市里主管刑侦的高局,市里的谭主任,还有山边县局的张局长就要坐夜车前往灵溪市,当面感谢灵溪市局的大力配合。

  而山边县的一号领导,还有政法高官刘山,副局长齐小菊,将在下午的时候出发,感谢北滨市的大力配合。北滨市政府已经准备好在渤海大厦设宴招待山边一行人。

  当然,光嘴上说感谢那肯定是不行的。山边县局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将向灵溪市局和北滨市局各赠送一辆金杯警车。

  这个时候,和小胖子和柳鹏程的私人关系的关系就不大了。前面山边局的求助和灵溪局的快速行动都成了两个局之间的亲密合作。这也是迅速侦破白骨案的基础。

  柳鹏程想说我一个小刑警,你和我说这个也没啥用啊。还没等说,他突然想到,这是张南洲在教他!这相当于手把手在教!如果柳鹏程一辈子当一个一线办案的刑警,学这些东西当然没有啥用。

  可是柳鹏程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一线,那么参加大案的收尾工作,就是非常重要的经验和资历!

  柳鹏程正色道:“需要我做什么?”

  张南洲看到柳鹏程似乎明白了,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这个态度还不错。”

  说着也不客气,把一个档案袋递给柳鹏程:“这是老王的闺女的学籍档案,我答应他把孩子转学到瑞城矿中,他才把万贵诈死的真相和后面的人告诉我。你把这事儿先办了,这眼看就要开学了。”

  柳鹏程开着212回家,一路上他就在想一个问题:“自己是不是被张南洲给套路了?”

  车开到了矿务局,柳鹏程却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机械厂,自己老爹的办公室。

  柳爸正在哼着小曲在办公室,拿着小剪刀修剪那几盆花,居然发现自己儿子回来了,很是高兴。

  等柳鹏程把事情说完,柳爸说:“走吧,我带你去教育处把事儿先办了。”

  柳鹏程问:“这个点儿找人家办事不好吧,这都要中午了。”

  柳爸笑笑说:“傻小子,可不是就这个点儿找人办事才好呢!”

  爷俩也没开车,溜达到局机关大楼,眼看就要中午下班了,正好把打算去食堂吃饭的教育处唐处长堵在办公室。

  于是,中午唐处长也不用去食堂了。

  柳鹏程父子俩,唐处长,矿中的于校长就坐在了瑞矿大厦餐饮部的包房里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唐处长说道:“柳老弟,你推荐个学生当然没问题,这孩子和咱家是什么关系啊,知道什么关系,我和老于也知道怎么安排不是?”

  于校长也说:“对啊,柳厂长,我和你不说虚的,这孩子这成绩,交几个赞助费上一中也没问题啊。而且这种重点大学苗子,山边县一中怎么放出来的。老张疯了?”

  柳鹏程想了想说:“唐叔,于老师,这孩子是山边县一高中劝退的。她爸爸曾经也是警察,但是没有管住自己,出了事情。这次我们山边县那边出了一起大案,他爸爸帮了大忙。希望我们给孩子找个念书的地方。”

  于校长这才放了心,他刚才看到了档案里的成绩,一直有些害怕柳家父子把他们当备胎。他拿起档案,抽出成绩单,递给唐处长,说道:“你们山边县一中老张那个性格真够呛,这么一个好学生,家里出了事儿,你不说把孩子护在身后吧,还能往外推?我记得小鹏也是到瑞城一中才考上的吧,一年不如一年!”

  唐处长看了看成绩单,然后放回档案袋里,又把档案袋整理好,放在自己公文包里,笑着说:“柳老弟,小鹏啊,我说几句啊。第一个,这孩子的情况,咱四个哪说哪了。以后于校长那边,需要个别老师知道的,必须先告诉我批准。

  第二个,这事儿你们就别操心了,孩子学籍,和家长,学生沟通,学杂费等等所有的事情,以后全我们来。小鹏也回去让你们领导放心,我们矿中一定会把这个孩子培养好。”

  柳爸和柳鹏程互相看了一眼,不知道这两位这是唱的哪出,但是能听出是好事,也就敬酒感谢了。

  他们爷俩哪里知道,那张成绩单上是最新全市高中联考的成绩,那丫头的分数比矿中最高分高了整整26分!就是在瑞城一高中也应该在前五十名!

  一年之后,庆祝瑞城矿中考出个市文科女状元,省探花的礼炮从瑞城矿中的操场上腾空而起,照亮了半个瑞城的天空!

  唐处长高升矿务局宣传部长,于校长高升教育处长。当然,山边一高中张校长也高升山边县教育局主管后勤办公室的副局长。

第073章 猝不及防的告别

  山边县轻工市场慢慢走上了正轨,营业额果然非常高,这让大家对这个项目的二期工程饱含期待。

  天气冷了,昨天的缠绵的秋雨中,居然夹杂了几颗雪花。

  山里的冬天,当然要比瑞城的海洋气候来得早一些。43小时破获白骨案之后,山边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很快就褪去了所有的光芒,又变回了哪个普通的县局刑警队,每天处理着够得上违反刑法的鸡飞狗跳的事儿,上着普通的班。

  对了,白骨案彻底结束之后,每个人也迎来了自己的收获。沈队荣获个人二等功。山边县局刑警大队荣获集体三等功。法医室吴玲玲荣获个人三等功。然后,没有了。

  其实,一中队的人是为柳鹏程抱不平的。提出用DNA确定尸体身份的是柳鹏程,根据西装品牌和面料那么一点点的线索连夜驱车千里赶到灵溪的还是柳鹏程。就连灵溪的关系都是柳鹏程找的。

  结果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以先进技术锁定无名白骨身份”的却成了吴玲玲。难道这不是法医应该做的事情吗?

  可是大家看柳鹏程自己都笑呵呵的。没当一回事的样子,就知道柳鹏程是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渐渐的这种说法也就烟消云散了。

  柳鹏程也是真没当回事,自己身上也不是没有立功,而且人家吴玲玲一个小丫头大半夜和自己还有郑浩跑一宿,然后准确取样确定尸源,立个功也确实不为过啊。

  这回,柳鹏程是真酸了。

  事情还是得从吴玲玲和郑浩去刑院做dna鉴定说起。

  要说她们俩去刑院也算是比较顺利,因为刑院刚刚引进这套设备和技术,而且东北这一片以前也很少运用这种技术,所以并不需要像是BJ一样排队。

  但是他们也遇到了问题,就是钱。按照规定是应该先交费用的,什么时候收到费用什么时候开始做。

  可是他们的白骨案是有时限的。经过和局里联系,好说歹说人家说先给他们做上试验,但是人家也有要求,就是给他们相关专业的学生上一节课。这个倒也不是为难他们,吴玲玲本身是国医大法医专业高材生,又亲自经历了韩忠发和白骨案两个以DNA技术介入的案件。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吴玲玲想既然人家都网开一面,先给他们做上试验了,自己讲课就讲课吧,结果吴玲玲同学话痨技能开启,真的讲的不错。下午的时候,刑院的人又来了,你看能不能再讲一次?这次可不是给学生讲,是给一个正在刑院学习的“新技术与刑事案件侦破研讨班”讲。

  吴玲玲一想,讲一次也是讲,讲两次也是讲,而且这种研讨班都是高级警官,自己好好讲讲还能给山边县局吹吹牛,扬扬名,于是又讲了一次。

  没想到的是,这次讲课和上次课可不一样。下面都是有丰富的刑侦经验的高级警官,问出了各种问题,有的问题和想法在国际上也仅仅是在探讨阶段。吴玲玲不卑不亢,以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学员们一起探讨,终于让这节课顺利结束。

  吴玲玲不知道的是,这次课除了学员以外,还有两头“大鳄”潜伏在里面,一个就是朴教授,她等山边局的检测结果出来,干脆和吴玲玲一起回去了。

  还有一位吴玲玲从头到尾都不知道的,是省厅人事处邓处长。他虽没有现身和吴玲玲交谈,但是把这个精通业务,善于沟通,理论扎实,名牌大学毕业的小姑娘牢牢记在心里。

  吴玲玲回到山边之后,协助朴教授进行调研不说,还帮着人家完成了一篇DNA技术主动介入刑事案件侦破过程的论文。

  结果是白骨案顺利编入了刑侦案例教程。而那篇论文则被朴教授投稿到RB一家颇具国际影响力的医学杂志发表。

  这篇论文的发表,在山边这种小地方没有什么动静,可是在国内法医界,几乎“炸了”。似乎一夜之间,中国法医就从DNA的蹒跚学步者,变成了亚洲领跑者。

  朴教授很厚道,给了吴玲玲第二作者的署名。

  结果就是,山边县局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收到了一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