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306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靠得不够近。”柳鹏程道。

  “你倒是舍得。”李银花点了点头,她当然知道柳鹏程带的记者是谁。

  “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柳鹏程知道沈娟的性格,这种事怎么可能少的了她?

  “不过,现在和以前还是有区别的。80年代那会儿,你这些办法效果确实会很差,因为有的地方整个区域都在买孩子,根本不在乎风气。”

  “嗯。”柳鹏程看了看时间,“李主任,要是没事的话,我想去见见孩子的家长。”

  “好,你去吧,我还有些别的事情。”李银花点了点头,看了看时间就出去了。

  而高海舜这边,早上午10点多就到了,本来绿水县的警方说要去接他,但是高海舜说自己有车,公安这边也就没强求。

  谁曾想,高海舜说的车是三轮车,他从隔壁县,骑了一夜骑过来了。

  “他这个情况持续多久了?”到了接待室,柳鹏程看到高海舜的样子,立刻问道。

  “领导好,这人上午来了以后就这样,咱们这边准备的东西,他也不吃不喝,一直有些抖,咱们的人给他拿了毯子,本来说要送医院看看,但是他就是不去。”回答柳鹏程的是一位年轻的警察,名字叫李斌。

  李斌并不认识柳鹏程,但是他知道今天有外面的领导来,看到柳鹏程第一面,就判断出了大概的身份。

  “这不行,这状态……”柳鹏程琢磨了一下,“如果方便的话,从附近诊所请位医生过来,给他打个吊瓶。”

  “方便……领导,打吊瓶的意思是挂点滴吗?”李斌问道。

  “嗯。”柳鹏程点了点头。

  “不……不用,我喝点水就没事了……”高海舜挣扎着起身,伸手去拿桌子上的杯子。

  李斌眼疾手快,立刻把一杯水递给了高海舜,高海舜伸手去接,却慢了半拍,要是李斌提前松手他肯定要脱手。好在李斌一直拿着,等着高海舜拿稳后才松手。

  “你的状态非常差,你这是骑了一夜的三轮自行车对吧?”柳鹏程看了看旁边的桌子,上面有高海舜的一些东西,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但高海舜却很珍惜。他一下子明白了怎么回事,“放心吧,过来给你挂吊瓶不收你钱。”

  说着,柳鹏程翻了翻兜里,正好还有几百块钱现金,他留在了桌子上,然后看向李斌:“辛苦了。”

  “应该的!”李斌一下子对柳鹏程多了几丝尊重。

  柳鹏程没有多说什么,他看得出来李斌是个比较细心的人,也就没有在这里待着,去其他房间转了转。

  绿水县的县局看着比较老,基本上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窗户还是木结构加小玻璃,有些年代感,但总体来说还是很整洁。

  围着这附近的房间转了一圈,柳鹏程看到门口停了几辆车龄不短的警车,除此之外,还有一辆三轮车非常显眼,上面贴着一些打印纸、照片,缠了很多胶带,三轮车的车厢里是一些废纸箱、塑料瓶、破烂的衣服。

  柳鹏程走了过去,围着车仔细地看了看。

  车上一共还有7个孩子的照片和信息,柳鹏程挨个看了看,心里说不出的苦楚。以前还没有这么深的感觉,自从铁头上次差点被带走,柳鹏程都有些看不得这个。

  正看着,一辆普桑悄无声息地进了县局的大院,柳鹏程看了一眼也就没多注意,普桑确实是很常见……嗯?京牌?

  这辆车慢慢停好,然后车上下来了两个年轻人,其中的司机拿着一台相机,但怎么看都不像是很专业的样子。

  李斌应该是接到了电话,从屋里出来,主动接待了二人,然后又看到了柳鹏程,就伸手打了个照顾。

  “这两位是?”柳鹏程走近了几步,问道。

  “网络公司的,领导让我接待一下,”李斌看了看二人,说道,“没错吧二位?”

  “是的,我们是天涯论坛的,”说话的是个小伙子,指了指旁边的青年,“这位是我们的创始人邢总。”

  “邢总?”柳鹏程一下子想起了这个人的身份。

  说起来,这位可绝对是个人物了!

第582章 舆情的未来

  说起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大家肯定都知道那些大佬的名字,但是知道邢总的人却并不多。

  邢总是国内第一代股民,他本是一名公务员,经历了1993-1995年的熊市,在1996年后迅速发家,凭借出色的判断力和卓越的眼光,在1999年就坐拥2000万元资产,之后下海,创办了海南在线网站。

  一开始,这是股市论坛,天涯社区只是一个子频道,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诸多事件的影响,天涯论坛迅速崛起,用户量曾经是QQ的三倍以上。

  后面的发展和衰落暂且不说,就说今天,这位邢总那绝对是互联网的弄潮儿,也是真正有先见的那批人,即便是柳鹏程也不得不佩服。

  “您认识我?”邢总有些疑惑,他自然听出柳鹏程疑问句里的意思。

  “当然,听过您的名字,”柳鹏程也没有多套近乎,但是他还是有些纳闷,“这个事,您怎么亲自来了?”

  “哦,”邢总也没有多想,“别的事我不是很在意,这次能帮助家长找到孩子,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平台创立之初,也没想到能积这样的功德,我听说这个事之后,触动很大,所以就来了。”

  “没想到邢总也是性情中人,这么说论坛上未来可能会有专门的平台了。”柳鹏程道。

  “会有专门的版面,现在已经……嗯?你是说平台?和版面的区别是什么?”

  “当然是功能更强大,要整合留言、实时聊天、搜索、图片上传等功能,除此之外,甚至可以和警方对接,我们有一些图侦系统,可以和你们上传的照片进行比对,如果能搞个独立数据库就好了……”

  “您是……”邢总自然是识货的。柳鹏程这言论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在2000年就真的不一般,那个时候的人哪知道什么死搜索引擎?

  “这是咱们省警校的柳鹏程教授,”李斌立刻介绍道,“这次的打拐工作,从前期到现在,柳教授都是主要人物。”

  柳鹏程看了李斌一眼,倒是觉得这个小兄弟挺机灵。显然,刚刚在高海舜那里,李斌还不认识柳鹏程,这一会儿就打听清楚了。

  “柳教授好,”邢总主动伸手,“您关于互联网的见解确实不一般,不愧是教授!”

  “之前读研的时候,我去新侨国等地方学习过,国内的互联网确实是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未来可能有十亿网民。”柳鹏程道。

  “十亿网民?”邢总都被柳鹏程吓了一跳,“那岂不是需要几万个平台?现在平台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即便数据库无线堆叠,传输速度和运算速度也跟不上。这数量级……”

  “邢总知道摩尔定律吗?”

  “柳教授信心很足啊。”邢总都不那么有信心。

  “不急,”柳鹏程道,“但是我非常期待我们的合作。”

  “好。”邢总点了点头,如果柳鹏程想要试图说服他,他肯定对柳鹏程的观感下降。毕竟他已经是国内走的最靠前的那一批人了,但柳鹏程不说教,他倒是觉得柳鹏程是真有东西。

  简单地聊了聊天,四人一起进了县局。

  司机是天涯社区的员工,但同时也是运营,他第一时间找到了高海舜,想做一些简单的采访。他以前是做进出口的,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还行,但是问了几句也没问出什么,只能给高海舜排了几张照片,挂着点滴的照片。

  在这边聊着天,李银花主任从别的屋子过来,她显然是提前知道天涯社区的人要来,于是把李斌留在了原地,带着柳鹏程、邢总和司机一起进了一个屋子,沟通了起来。

  今天的主要目的是解救高海舜的女儿,同样重要的任务是解救村里的其他被拐妇幼,除此之外还要形成一定的地区影响力,为未来的地区工作打基础。

  “有两个事情,我正好和你说一声,”李银花道,“目前已经掌握的,村里除了高海舜的女儿之外,还有两个男孩和一位妇女,我们必须同时解救,防止转移。所以我们的人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风险性必然存在,但是,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这四人的安全。”

  “嗯。”柳鹏程点了点头,他带着小谷来的,而且他还申请了两把枪,没什么压力。

  “尽量不要用枪,那个是用来撤退的。”李银花看了一眼柳鹏程。

  “好。”

  “第二个事情……嗯,和本案倒是关系不大,”李银花看向邢总和柳鹏程,“关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释,最近就要出台了。”

  “这么快?”柳鹏程看了看自己的浪琴手表,看完才发现手表没有年份和月份,他放下手表想了想,“是不是关于婚前婚后财产的规定?”

  “对,”李银花道,“这事和天涯论坛的发酵有关,后期肯定有一些比较混乱的声音,希望邢总这边多加关注。”

  “好。”邢总没有多说,点了点头,他没有觉得这个事多么重要。不就是论坛里讨论点东西吗?能有啥重要的?

  这个时候的邢总,还不明白控制舆论是多么可怕和强大的能力。柳鹏程知道,但是柳鹏程没说。

  法律不能溯及既往,但是司法解释可以。这么一来,娄奎那里是百分之百胜诉,而梁晓鸥那里必然会因为新司法解释的实施而彻底败北。严重破坏公序良俗、严重侵犯娄奎的正常权益。

  “这个事,我能和娄奎说吗?”柳鹏程问道。

  “让他保密就好了,这个事,还是不要闹得太恶劣。”

  “我明白。”

  聊完之后,李银花又走了,但邢总却有些若有所思,他想了想,还是问柳鹏程:“柳教授,李主任不是负责打拐的吗?为什么会对瑞城那边的案子这么关注?是因为这个娄奎的女儿被拐卖的事情吗?”

  “不是,”柳鹏程摇了摇头,“李主任是部里的领导,也是负责全面工作的。这话肯定是有人跟她说,然后让她跟我们说的,也是怕后期有些不好的舆论。要知道,很可能有人说,是娄奎本事大,找了上面的人,搞了这个司法解释。这种事屡见不鲜。”

  “舆论……”邢总想了想,“我回去以后,会格外关注这个事。”

  “嗯,邢总,我们以后有很多的合作机会。”

  “好。”邢总觉得自己这次来太值得了。

第583章 土夫子

  16时20分,西坡村。

  老张家的老张,今天可是有些笑不拢嘴了,他儿子今年33岁了,到现在都没有媳妇,而且因为他儿子有些跛,附近的媒人都不怎么爱来。

  老张早就放出话了,谁要是能给他儿子介绍个能干活、能生娃的女人,他愿意给2000块钱喜钱。这个喜钱也就是给媒人的,2000块钱可是不少了。

  但这钱可真难拿,老张的儿子还有一点挑剔,简单地说太丑了他还不要。两年前还偶尔有媒人来,现在几个月也没有一个媒人过来。

  但是,今天可不一样,老张家的儿子似乎成了香饽饽,短短一下午时间,有三四个媒人来!算命的说他家今年有喜,难不成是真的?

  媒人们基本上都说,打听过一些人,都说老张儿子朴实肯干,又说老张也是勤勤恳恳,是个好家庭。老张听着就扬眉,没错没错,我们家是这样的!

  老张不知道,不光老张家,今天下午,村里单身汉的家里,都有媒人去过了。甚至还有人说,可能是村里要征地了!

  这消息也不知道谁传出来的,肯定不是媒人传的,但是消息一出来,就立刻热闹了。

  征地!

  征地意味着什么,这附近没人不知道。只要是修高速、修铁路征地,路过的村子全都富了!

  大家都想确定消息的来源是真的假的,但因为问的太乱了,到最后也没查出来消息的最初来源在哪里。如果只是有这样的传言可能没人理,但是这么多外村的媒人往这里跑,这个事啊,八九不离十!

  不少媒人被人追问,但是媒人们都摇头,三缄其口,表示真的不知道,村民们也没办法。

  但是,无论如何,村里是真的热闹了,身在外地的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在村里的已经有些家庭去买菜买肉了。即便是假消息,吃顿肉又能咋的?

  短短的几个小时,村里就来了一些附近村的小贩,这些人都挺精明。

  村里外人多了,也就没人注意到,下午时分,村子的不同区域、不同角落,居然多了至少七八十个不同年龄段的男人。

  柳鹏程坐在一个卖古玩字画的摊位面前,略微有些无语。

  卖这个的都来了?

  摊主是刚刚赶过来的,一身破败的老农民装扮,自称是别的村动迁,挖出了一些器件,想在这边出手。

  柳鹏程一眼就看出这是个走街串巷的骗子,但是这个人来的还真是时候,不少人围在这里。大家关心的并不是器物,而是问这个人是哪个村的,想问到底是哪个村动迁。

  村里也没人有电话,隔壁镇要是动迁这边也看不到新闻,这个时候的信息传播主要还是靠口口相传。

  这摊主就是不说,卖足了关子。他知道,这个时候,村里一定有可能有“聪明人”愿意花钱贪这个便宜。

  任何一个村,只要是拆迁,在拆迁开始之前一直到结束,就一定有一批人围过来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