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304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柳鹏程是有自己的私心的,新的司法解释即将问世,而如果沈娟能在这个时候写出一篇独家新闻,在未来新司法解释出台之后,她的稿子务必会作为实例不断地被引用,对于记者来说,这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好,我听你的。”沈娟点了点头。

  吃瓜吃到这个份上,沈娟觉得有趣,但铁头就觉得无聊了。

  今天他老人家够给面子了,家里来客人,他可是一直乖乖坐着没有乱跑,现在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不过,他看到今天叔叔带来的东西有趣,就屁颠屁颠跑去玩了。不一会儿就把冯胖子带来的长建香烟拿了出来,拆成一盒一盒的,摞积木玩。

  柳鹏程等人聊完天,吃完饭,送别祁旗和冯胖子,接着开始沟通下一步的行程。

  今天聊到天涯论坛,柳鹏程感触是很深的。他这个年代的人,不可能没有接触过这个。

  与后世更火的贴吧、微博、知乎、抖音等不同,天涯论坛一开始是很单一的,在众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下,一步步腾飞。

  新的时代,要接轨新的东西了,柳鹏程心中有了些想法,并且准备都记下来。

第578章 但行好事

  刘律师的反击,有些超出了娄奎最初的预想。按照娄奎的想法,只要本地的报纸不乱搞,这个事情到哪他也不怕。但网络舆论的发酵超出预期,娄奎也变得收敛了一些,开始收拢势力,同时也迅速开始新的舆情反制。

  这个时候,沈娟也出发了,已经是冬季,柳鹏程还担心沈娟冻着,但沈娟压根不顾及这个,确定这是个大新闻,就立刻收拾东西,坐飞机直飞大连。

  当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瑞城的时候,沈娟敏锐地发现,案子到了这个地步,刘律师和王律师都是核心人物,也许他们并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但对于推动法律进程来说,载入婚姻法的史册并不过分。

  刘律师当然不在大连,沈娟的飞机落地之后,先去采访了刘律师所在的律所,并且告诉律所,愿意给予客观的报道。律所现在正处在“与法官私下吃饭”的风波之中,自然是很希望有正面报道,尤其是听说沈娟是《江南日报》社会版主任记者,律所都想给沈娟塞红包,当然,被沈娟拒绝了。

  沈娟采访到了第一手信息之后,律所也非常高兴,立刻联系身在瑞城的刘律师,让刘律师也要配合沈大记者的采访,刘律师自然是应允的。

  事情的发展也有些超乎他的意料!

  在他的帖子下,初期他贴出了一些娄奎当年的情况,带了一些节奏,但等到娄奎反应过来,大量关于梁家的情况也出现在了论坛上。尤其是那段刘律师认为应当认定无效的录音,也被人一字不差地用文字版的形式发到了网上。

  录音是否有法律效力暂且不说,内容是绝对劲爆的,一时间,梁家的臭名已经扩散到了全国各地。

  所以,利用网络进行发酵的刘律师,也遇到了网络舆论的反噬。

  瑞城现在的记者已经很多了,梁家那边闭门不出,刘律师和王律师都躲了起来,娄奎更是没人找得到,而沈娟一来,就先采访到了刘律师。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我认为法院的判决不公,”刘律师显然也没有之前那么意气风发,“判决离婚没什么问题,但是并没有在法庭上说清楚财产分配问题,无论如何,按照现有法律,我的当事人也有资格分配一些财产。即便她在和她前夫沟通的情况下吵架而失言,也不应该影响法律的认定。”

  “作为梁晓鸥的委托人,刘律师认为对方应该分配给梁晓鸥多少财产呢?”沈娟开着录音设备,手里还拿着笔记本,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字。

  “考虑到我方确实有过错,且娄奎是未来孩子的抚养人,我们经过讨论,原定的分配2000万离婚财产的要求作废,目前只需要……”刘律师看了看沈娟,想了想,最终还是说道,“1000万。”

  沈娟没有多做评价,从这里离开,接着就去找到了娄奎。可能是为了清静,娄奎现在搬到了郊区的大别墅这里,院子大,外面的喧闹丝毫不会影响他自己。

  娄奎的住处这里,门口围了很多记者,甚至有不少人还在找角度拍照。以至于沈娟到这里的时候,压根都进不去。

  “你哪个报社的?这地方现在要排队,往后站站。”有个高大的记者看到沈娟往前凑,有些不爽。

  他今天来这里几个小时了,什么也没蹲到,正着急呢。

  “排队?被采访人在哪呢?排的是什么队?”沈娟反问道。

  “等啊,等人家出来了,就可以采访了,当记者就得有这种耐心!”男记者大义凛然,“不然,怎么可能获得第一手的信息?”

  沈娟看了男记者一眼,懒得搭理,看了看表,自己来的有点早,接着她拿出手机,就要给娄奎打电话。

  刚要打,娄奎院子的门开了,所有记者都凑了过去,但立刻有两个女孩拦住了大家:“各位,抱歉,私人住所,没有邀请请不要踏入院子。”

  这两个女孩,都有1米7左右的身高,看着都是文质彬彬、很有文化的样子。这些记者也都眼尖,猜测这俩女孩都有大学文凭。

  人家话摆在这,谁也不敢往里走,接着,其中一个女孩走到了沈娟这里:“沈主任,娄总等您很久了。”

  “嗯,走吧。”沈娟点了点头,跟着两个女孩进了院子,院门就立刻关上了。

  沈娟这一进去,后面的记者立刻就炸了锅,但这些人渠道也是真灵通,很快就有人想到了沈娟的身份。

  “我认识她!刚刚站后面没看到,不然高低也得聊几句啊,人家现在是《江南日报》的主任记者,她爸是军区参谋长,她老公是柳鹏程,之前娄奎女儿被人绑走的案子,就是柳鹏程破的!”瑞城本地的一名著名记者有些悔恨,“我站这么靠前干嘛?要是刚刚我往后站站,说不定就看到了,打个招呼,说不定就能跟着进去采访一下了……”

  这句话让之前评价沈娟的记者有些懵,怎么回事?接着,和他一起来的领导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也不是啥坏事,给你上一课,记者这行当,需要的东西可太多了,好好看,好好学。”

  “是……”

  沈娟进了院子,很快就在门口看到了娄奎。

  “沈主任好。”娄奎变得儒雅了一些,主动过来握手。

  “别,喊我沈娟就行,”沈娟道,“娄总,您这边……”

  “之前啊,我听了不少建议,就改了改门头,时代变了,哪能打打杀杀?”娄奎笑道,“你这次来,柳董也给我打了电话,不得不说,最近听了他的建议,受益匪浅啊。”

  娄奎这次是彻底学聪明了,不仅是把工作、生意洗白,形象也得洗白,平日里带着一群纹身大汉到处招呼的日子过去了,现在大家都穿西装,而娄奎就穿了一身很舒适的道袍,身边更是高价找了两个女大学生当助理。

  时间不等人,沈娟也不是墨迹的人,立刻就开始了采访。不过,娄奎这一次是有准备的,他说的也都是实话,但主要针对了的事情,就一件事,就是女儿被绑架的事情。

  这件事以前也有过报道,但从娄奎的视角来看就完全不同。娄奎是彻底地受害一方,他爱自己的女儿胜过爱自己!

  从这次采访中,你看不出娄奎是个社会上打拼过的江湖人士,只能看到父亲对女儿满满的爱,任谁看了都要可怜这个孩子。

  是的,什么婚姻、什么财产,娄奎只字未提,从头到尾,就是说清楚了女儿被绑架、被营救的始末。这些,公安那边也有案卷,娄奎是不可能撒谎的。

  “法律上的事情,我不是那么专业,我给王律师说完了,你去问她吧,她在婚姻法这一块,还算是专业。”娄奎道,“对了,这次怎么就你自己回来了?”

  “他那边的工作来不及安排,我直接就来了,”沈娟道,“顺利的话,今天晚上就能见报。”

  “行,那先忙工作,我安排车送你。”娄奎说完,就让司机,开着他的S600,把沈娟送到了王律师那里。

  ……

  第二天一早,一篇重量级的报道,被刊登在《江南日报》的头版头条,占据了头版的大半个版面,除此之外,更是用了警方抓捕拐卖团伙的公开照片做了封面。

  独家报道!

  本来就是舆论的中心,那么多记者等待多日,也没有什么进展,而沈娟这一出马,立刻采访到了整个圈子的人。针对双方律师的观点,沈娟非常克制,几乎都用的双方律师的原话,内容之精彩,不亚于一次法庭对决。而针对本案的内容,沈娟更是写出了诸多内幕,让很多人看到了事情内部的真相。

  这篇报道一出,洛阳纸贵,《江南日报》这边的电话几近被打烂,沈娟则享受着自己的安宁。

  早上,江南省厅这边正在开会,温厅的手机响了,本来他想关掉,一看来电人的情况,便和大家说了一声,出去接电话。

  “赵局,怎么突然给我打电话?”温厅问道。来电的,正是刑侦总局的赵局长。

  “《江南日报》的新闻你看了吗?这个案子,咱们算是从头跟到尾,也没有出过这样重量级的报道,我在想,借着这次报道的东风,搞一个打拐专项宣传,这想来想去,还是你们江南省合适。”

  “配合总局工作当然是没问题,但是为什么以我们为中心?”温厅道,“江南省并不是拐卖最严重的省份吧?”

  “这也只是个暂时的构想,这样,先这么安排着,我回头让赵主任和李主任联系你。”

  “行……”温厅想了想,还是应了下来。

  挂了电话,温厅一下子回过味来。什么找江南省啊,明明就是找柳鹏程!

  温厅这时候才想到柳鹏程的那一句“念头通达”,柳鹏程的念头通达,成就了水泥藏尸案的告破。之前在边山县的打拐案子,柳鹏程同样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但想来,也是念头通达。

  温厅思来想去,终究是想到了八个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第579章 网络寻子

  柳鹏程也是没想到,沈娟回去后没多久,就有重量级的报道问世,而且,很快地,他也接到了新任务。

  省厅通知,由部打拐办牵头,犯罪中心进行配合,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打拐、寻找被拐儿童的宣传,并且要着重利用诸如天涯论坛之类的网络平台。

  很显然,总局那边,已经认识到了网络论坛的强大,这是真正能整合全国网民的一股力量。

  柳鹏程一听,就知道时代的新风来了。后世各种寻子宣传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不少专门的网站。很多组织都是在民政局备案的,除此之外,还有公安系统利用大数据帮助寻子的专业小组。只是,这个平台搭建的其实有些晚了,如果在自媒体兴起之前就搭建官方平台,对于后期信息的整合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想着这些,柳鹏程先是见到了戴主任,沟通了一下,却发现领导的安排还有深意。

  “这次找你来,其实是希望能整合更多的资源,”戴主任道,“天涯论坛上面本来就有求助专区,也有个别用户上传过丢失孩子的照片,但引起的关注度并不高。所以,我们要和论坛做一个合作,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媒体给论坛做宣传,另一方面,论坛也要尽可能地为我们提供便利。”

  “这样论坛会同意吗?这种宣传,一次两次还好,长期来看,对于论坛来说,没有太大的赢利点吧?”柳鹏程有些疑惑。

  “盈利?”这次轮到戴主任疑惑了,“宣称打拐这种好事,为什么要考虑盈利?再说了,这个论坛本身也不仅仅是为了盈利。”

  柳鹏程突然发现自己的思想还是被束缚了,在他的理念中,网站多是逐利的,热搜这东西非常值钱,即便是警方需要协查的新闻,如果没有什么舆论引爆的点,也很难得到宣传。

  但,这种事情,在2000年,其实并不存在。天涯论坛在成立的前些年,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社区。

  也许,从这里开始改变,对未来整体的舆情观念都会有影响!柳鹏程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功在千秋的事情。

  “需要我怎么做,我全力配合。”

  “赵主任和李主任很快就到了,还是多听听部里领导的安排。”

  “好。”

  柳鹏程这边,主战场是关于网络宣称和打拐,而沈娟这边,目前针对的核心,已经到了法律本身。

  刘律师和梁家人,虽然不占理且问题很大,但是在当前法律背景下,确实能够分到一些资产。在录音内容曝光后,几乎所有网友都一边倒地认为梁家有严重问题,认为这种情况下如果娄奎还要分资产就是法律上纵容诈骗犯。

  别的问题不太值得讨论,法律问题则不一样,一时间,天涯论坛上出现了大量的法律专业人士,其中不乏知名律师和在职法官、检察官。

  一方面,有人认为必须坚决捍卫法律的尊严,不能打任何折扣,只要梁晓鸥和娄奎是合法夫妻,结婚7年后离婚,就应该分财产。而且,大家普遍认为,在梁晓鸥提出离婚之前的七年时间里,梁晓鸥是合格的妻子。且不说录音的法律效力,即便录音有效,后续的态度改变,亦不能掩盖七年夫妻的正常存续。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法律上的设定,不符合权责相适应原则,违反法律的初衷。如果放任此类行为,不利于婚姻的存续,有悖于公序良俗。

  去年5月,驻南联使馆的事件,在天涯论坛上引起了第一次大讨论,网友反应非常激烈。而这一次,因为注册用户大幅度增加,热度可能比那次还要高。

  接着,有人提出了近期举办的两次学术活动。11月的时候,婚姻法学研究会、中国妇女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召开了联合会议,重点讨论了婚姻法的改革,其中就提到了婚前财产的相关内容。

  这个帖子的发表,瞬间把问题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立法。

  根据目前的审议稿,关于夫妻财产,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有帖子表示,可能近期就会发布相关的司法解释。

  学过法律的都知道,法不溯及既往,后面制定的法律无法影响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这个规定有特殊情况,其中就包括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可以溯及既往。

  这些事情,沈娟都告诉了柳鹏程,柳鹏程听的津津有味,最终说道:“如果让我给个建议,娄奎还是放梁家一条生路吧。即便是按照新的司法解释,娄奎婚后赚到的婚后财产,也要分给妻子一半,所以从法律上不是那么占便宜。梁家的主要根源在梁晓鸥的弟弟和母亲那边,梁晓鸥现在工作也没了,得饶人处且饶人,不然的话,过不了多久,梁晓鸥可能就自杀了。这对娄奎来说,没什么好处。最关键的是,如果梁晓鸥真的自杀了,对于娄奎的女儿来说,可能就有心理阴影了。”

  “是啊,孩子是无辜的,我也是这么想的,他的律师说给175000,我觉得可以给几十万,然后梁家搬走,这事,就算是仁至义尽了。”

  “嗯,你那边怎么样了?”柳鹏程道,“我们最近开了好几次会议,而且和天涯论坛也沟通了几次,准备搞一次网上寻子的全国活动。”

  “这可是好事,大新闻!”沈娟敏锐地察觉到了关键,“是需要保密的事情吗?”

  “你说呢?”

  “我懂了,等我这边事情办完,我立刻回去。”

  犯罪中心这边做事还是很效率的,完全没有拖沓,很快就配合打拐办,与天涯论坛以及多家媒体建立了联系,并且开始了第一步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