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262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第505章 东北商会(下)

  柳鹏程当然是选择小烧,他可有日子没喝到正宗的纯粮小烧了。

  用一次性杯子倒上了酒,又学着别人在自己的盆子里放了葱花,香菜,胡椒粉,咸盐。刚喝了一口醇香的牛肉汤,就见冯胖子站了起来:“今天,大伙给我冯胖子面子,聚在一起,有三层意思,第一个呢,是大伙儿挺长时间没聚了,都说感情是处出来的,再咋忙,大伙也得常聚聚。

  第二个意思呢,这个聚贤山庄一晃我也开了两年多了。承蒙大伙儿捧场,一直坚持到现在。可能大伙已经听说了,这里要建高新园区了,这聚贤山庄呢,也被征地了。所以今天把大伙请来,让老常头再给咱炖一次肉,冰箱里还有点林蛙,也都做了!聚贤山庄开业的时候我就说过,聚贤山庄是大伙儿的聚贤山庄……”

  坐在柳鹏程身边的任经理对柳鹏程小声说:“他上个山庄叫会友山庄。也是占地了。”

  柳鹏程问道:“以前还开过一个?”

  任经理说道:“可不是,自己盖点房子,种点菜,养点鸡鸭鹅,兔子啥的,在东北带来俩厨师,几个下岗女工当服务员,这就开张了。平时有咱这伙儿人来解解馋或者带说的算的人谈谈事,不亏钱就行。一占地,就赚几百万。这买卖咋样?”

  这还能咋样,柳鹏程只能说人家是高手,而且这买卖还能继续做,他可知道未来的余杭市区比现在大多了。

  他俩在这咬耳朵,人家老冯的祝酒词都说完了,最后说了句:“大伙儿吃好喝好,干杯!”

  大家都站了起来,举起酒杯:“干杯!”

  然后就开始“自由发挥”了任经理领着柳鹏程认识几个人。

  有开东北特产店的李大姐,还有在余杭开货栈的小王,开俄货店的小周。

  因为东北商人不多,所以这些人呢,一般还都做批发生意。比如李大姐,余杭很多中药店,甚至中医院的人参,高丽参其实都是李大姐的货。

  柳鹏程把他的几块骨头吃的差不多,就又出去了,让大爷给盛了羊杂和羊排。

  这次回去就是虎哥的兄弟大刘给他介绍了几个人,没想到的是大刘给他的介绍的几个人比任经理介绍的人“档次”更高。

  一个是余杭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内科医生,还有一个更有“价值”,是一家东北菜馆的老板。

  这位可不是老冯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饭店老板,而是老老实实的在一个地方开店赚钱的东北菜馆的老板,更绝的是这家店的店名叫“翠花,上酸菜。”

  2000年的时候,《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各种flash版本mv在各个bbs上铺天盖地的传播,这个开在大学城的东北菜馆,就冲着这个名字生意都很不错,更绝的是,这家的主打菜不是著名的酸菜血肠白肉,而是酸菜炖大鹅!

  这菜柳鹏程可真是有日子没吃过了,找齐老板要了一张名片,决定哪天就去尝尝,反正离家近。

  这家店就在警院隔壁的师范门外,但是不在正街上,所以柳鹏程还真不知道!

  而余杭四院的赵大夫就更有意思了,这位是国医大毕业分配到余杭的。一张嘴就是满嘴的沈城口音:“哎呀,小柳也是北方省银啊?老乡啊!我国医大临床毕业的。”

  和医生搞好关系总不是坏事,柳鹏程笑着说:“我是公安干校毕业的,赵大夫知道我们学校吗?”

  赵大夫说道:“知道啊,太知道啦,我还和我寝室的同学,周末去过呢,看他高中同学去,他高中同学就是那个学校的,后来好像是分配到燕都市公安局了。你们学校门口那时候有个阿里郎冷面,现在有没有了我也不知道,我想想啊,这都多少年了,我说这事儿还是87年的事儿呢!”

  柳鹏程就有点奇怪,怎么这位分配这么老远啊!于是他问道:“赵大夫你怎么分配到余杭来了?”

  赵大夫说道:“俺们医学院分配和你们其实也差不多,主要的分配方向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能留校的那都啥选手啊,咱也不行啊!这不是毕业就给分回来了?”

  柳鹏程有点没明白:“分回来了?”

  赵大夫说道:“嗯哪呗,可别提了,当时处的对象是护理系的,家是钢城的,人家毕业就回钢厂医院,我也留不下,人家也不可能钢厂都不去和我上这边来,最后到底黄了。”

  柳鹏程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听明白了:“赵大夫是余杭人?”

  赵大夫说道:“嗯哪,余杭人,土生土长的。”

  柳鹏程问道:“你这口音?”

  赵大夫说道:“可别提了,我们寝室是个混寝,有临床的,有法医的,还有医图的。结果一个寝室八个人有六个是北方省的,还有一个是松江的,这几年大学给我上的,毕业都十几年了,口音愣是没改过来。这还不说,还总爱跟东北人往一块堆凑乎。那啥,以后在余杭有啥事你找我,就算是办不了也指定给你打听明白!”

  最后柳鹏程也不知道是喝了多少酒,到底是冯胖子找来的司机给他送回家的。他最后的记忆是在家里洗完澡一个跟斗摔在了床上。

  柳鹏程是被电话铃声吵醒的,正好是周日,柳鹏程就不想接这个电话,一百斤的眼皮干脆抬不起来。可是这次的电话铃声格外的倔强,柳鹏程无奈之下摸到了枕头边上的手机,闭着眼睛用鼻音接电话:“嗯”

  “柳主任啊,是柳主任不?”

  “嗯。”

  “你是不是还没起来呢?”

  “嗯”

  “那你,唉,我也是没招了,你没起来也赶紧起来吧,我是老赵啊!就是昨晚上和你喝酒那个老赵,四院大夫,想起来没?”

  “嗯。”

  “柳主任啊,我家被盗了,就是进贼了,招小偷了。”

  “嗯,报案了吗?”

  “报案了,警察来了,说是从窗户进来的。”

  “嗯。”

  “可我家是十五楼啊,是不是我家招啥了啊?”

  柳鹏程霍然睁开了双眼:“你们的楼一共多少层?”

  “28层啊,买的时候就是冲着余杭最高住宅楼名头买的啊。”

  “你把你家地址发给我,我过去看看。”

第506章 飞贼

  柳鹏程看看时间,早上六点零五。

  他又检查一下自己的状态,嗯,宿醉,开不了车。

  只好给小谷打了电话,小谷接电话倒是挺快,但是听他那浓重的鼻音应该也是没有起床。

  小谷调到警院之后,他家里可是高兴够呛,他爹妈高兴是他出息了,没想到警察还没准能当出个名堂来。他哥哥姐姐高兴是因为他这是真要当警察继续当下去,就不用回公司了。

  本来他家里还想请柳鹏程吃个饭,小谷慢悠悠把柳鹏程介绍了一遍,从功劳,级别到家世。又说是他们看不起的他的战友小杨介绍的这份工作。

  这下家里才熄了请柳鹏程吃饭,必要的时候“表示表示”的念头,这根本也够不上啊,就连他家最拿得出手的生意,和瑞龙能比吗?

  所以,小谷正式上班之后,就得到了一份礼物,就是在附近的一套房子。

  房子不大,六十多平方的老两室。但是老楼啊,没有公摊,阳台不算面积。实际上还是不小的,起码给他自己住是足够的了。

  倒不是他家买不起新楼,而是这个楼是装修好的,直接就可以住!

  小谷接到柳鹏程的电话之后爬起来,匆匆洗漱,套上一套运动服就出去了。

  他自己当然也有车,和小杨是同款,实际上小杨就是看了他的车才买的这款。

  连颜色都是一样的。

  小谷开车到了柳鹏程那个小区的公共停车场,把自己的车停好。然后开着大途乐去柳鹏程家门口去接柳鹏程。

  去往赵大夫家的路上,小谷说起了赵大夫家那个小区。

  “柳主任你是不知道啊,当时那个帝豪景苑火到什么程度,说是新侨国设计师设计的,国际最新理念的观景豪园。千年古都,尽在眼底。人家的广告语就是欲穷千里目!我家当时都想要买来着,恰好当时我爸出差了,等三天后他回来,高层一套都没有了!现在二三十层的房子多了,那时候还真不多。”

  柳鹏程点点头:“就是说,这是余杭非常有名的一个高档住宅区。”

  “对,能这么说。”

  柳鹏程点了点头。

  车子开进了小区,根本就不用找赵大夫发的那个多少号楼,看路边停着一堆警车那个准是!

  小谷也把车停到了一堆警车边上,柳鹏程下了车。

  两人直接往单元门里走,果然电梯边上有警察:“同志,你是住在这里的吗?几楼几号?”

  柳鹏程掏出了自己的证件:“不是入室盗窃案吗?怎么这么多警车?你们是哪个分局的?”

  警察看了一眼证件,马上就还给柳鹏程:“领导,我们是湖东街派出所的,上面是市局刑警支队六大队。”

  “市局?”柳鹏程有点不明白了,这入室盗窃的案子,除非是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是影响非常恶劣,怎么着犯不上市局办啊!

  赵大夫明显也不是有什么大背景的。要不然家里招贼了也犯不上给自己打电话啊!

  这时候,那个警察小心翼翼的问:“这案子你们警院犯罪中心都知道了?到底多少起了?”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把柳鹏程有点问懵了:“多少起?”

  就这个时候,电梯到了。

  柳鹏程和小谷上了电梯。直接上到了15楼。

  一出电梯,这就更热闹了,一群警察啊,还有明显是痕检工程师。

  赵大夫和一个年龄和他差不多的女士倒是在屋外,一脸沮丧看着自己家里走来走去的警察。

  看到了从电梯里出来的柳鹏程,赵大夫眼睛一亮,急忙走了过来:“哎呀,柳老弟,啥也不说了,太够意思了。”

  柳鹏程一打眼就看出来,余杭警方是真把这个案子当回事了。

  柳鹏程对这个案子有兴趣,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老赵不管咋说也算是他的“假老乡”。人家找到头上了,又是家里出事了,他不过来看看不是那么回事。

  第二点就是“飞贼”这个物种,柳鹏程还真没见过,也是出于好奇,这才过来看看。

  柳鹏程过去拍了拍赵大夫的肩膀表示了一下慰问,问道:“损失大吗?”

  赵大夫沮丧地点点头:“完犊子了,传家宝让我给整没了。我爸得打死我。”

  柳鹏程以为是什么昂贵的首饰丢了,结果一问,还真是传家宝!

  这得从赵家说起了。

  赵家是江南省有名的医学世家,他家的老爷子就是从余杭医大副校长,医大附属医院院长的任上退下来的。

  他丢的东西里面有一只手镯。

  值钱也算得上值钱,毕竟是纯金镶嵌宝石的。

  但是最值钱的是手镯的来历,这可是宫里的东西!

  家里的老祖在嘉庆朝的时候,在太医院担任太医,嘉庆的爹大家都知道,是非常有爱心的一个人。所以后宫的太妃就比较多。这个金镯子就是家里的老祖治愈了某位太妃的“久咳之症”,太妃赏的。

  所以一直就当成了传家宝这么一辈辈传下去了。一直传到了赵大夫这里,丢了。这他能不上火吗?

  那既然家里这么厉害,赵大夫怎么还跑到沈城上学去了呢?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们都知道,学医实际上是非常苦的,而余杭那几所医学院的教授,几乎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家里的老爷子就是怕这些孩子的叔叔阿姨一个照顾,他学不到真东西,或者基础不扎实,这都是人命的事情啊!

  还有就是他上大学的八十年代,国医大可是国内顶级的医学院,余杭那几个还真比不了!

  分配工作的时候,也是,老爷子说话了,该分配到哪里就分配到哪里。于是就分配到了当时刚刚组建的第四人民医院。

  人家老爷子明说了,家里一定会管你的,我的资源,人脉不给你给谁?可是你现在连个副高都没评上,我也够不着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