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254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车上。

  柳鹏程问道:“小谷,你知道继昌县吗?”

  小谷笑着说:“我还真知道,我不仅知道,那边还有我熟人。我有一个朋友是继昌的,关系特好那种。我还去玩过一次。那地方,没啥好看的,就是个农业县。”

  柳鹏程问道:“你知道路吧?”

  小谷说道:“知道,上次就是开车去的。”

  柳鹏程又问:“你那个朋友是做什么的?”

  小谷说:“他啊,家里也有生意,做工程的,家里还有河沙厂,原来和我一样,不务正业招猫逗狗的。不过比我强,人家好歹还考上个高中,不像我连高中都没考上,上个职高之后就去当兵了。他原来也不愿意上学,也不愿意在县城呆着,总在余杭和我们玩。后来开窍了,回去好好读书去了。还复读一年,考上个外省的本科。现在在继昌县上班呢,好像是在物价局吧。”

  柳鹏程说道:“你去继昌,他不得招待招待?”

  小谷说道:“快拉倒吧,你别看他上了大学,其实就是个二本,他回来之后我还见过他一次,从禽兽进化成斯文禽兽了,我得跟着你办正经事,哪有空搭理他啊!柳主任,咱过去是办什么案子啊,是命案吗?”

  柳鹏程先是把案情说了一遍,然后说道:“这个案子的受害人在她们县应该是个名人吧,咱就不妨先打听打听县里都是怎么传的。”

  小谷这才知道为什么柳鹏程要他先和小秦那个斯文败类聚聚了。

  柳鹏程是下了一节大课回犯罪中心才去的戴主任办公室,然后又打电话又收拾东西的,等到中午的时候,这才将将走了一半。

  小谷问道:“柳主任,这马上到午饭点儿了,咱是在路边凑合吃一口还是拐进章句市去吃口饭?”

  章句市啊!柳鹏程在那办过诈骗案呢!

  柳鹏程说道:“出门在外的,就别瞎讲究了,前边看看有什么地方吃一口吧。干净卫生就行。”

  小谷说道:“我记得往前走点有个镇子。”

  事实证明,小谷的记忆还是比较靠谱的。有个大镇子轮廓,渐渐清晰。

第491章 一团乱麻

  这个镇子还真不小,国道从镇子中间穿过。所以也是镇子的主干道。镇政府,建筑公司,水产公司,粮站,派出所,中学,中心小学等单位沿着大路一字排开。有趣的是,在镇政府大楼的对面还有一个看起来很现代化的商场,上面写着鱼岭镇供销社。

  小谷把车开进了镇头的一家加油站,加满了油,才问道:“师傅我麻烦问一下,我们是外地的,你看这个时间了,在镇里哪家吃饭比较好啊!”

  加油工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哥,笑着说:“外地的啊,那就别在镇子里吃饭,你们开出镇子,五六分钟就能看到一个大院,叫董家鱼庄,这个时间里面肯定都是车,那都是城里人特地来他家吃鱼锅的,你们俩人吃个小锅就够了,也就十多块钱。”

  小谷说道:“谢谢师傅啊!”

  师傅笑笑,递过来一个省内交通图:“加油站搞活动,送的。过一百块钱都送,拿着吧。”

  小谷交了钱,开了发票,拎着交通图回来了。

  因为进镇子开不快,柳鹏程就把车窗打开了。他们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

  小谷上了车,车开过了镇子,几分钟之后,果然看到了一个大院,大院里有不少车。好的像是奔驰,凌志,一般的有桑塔纳,捷达,还有老式的212,田野皮卡车。

  小谷把车开进了院子,在一个男青年的引导下把车停到了一个空位,两人下车之后,男青年问道:“请问是吃饭还是找人啊?”

  小谷说道:“吃饭,两位,还有位置吧。”

  男青年说道:“有,有。两位快里面情。”

  小谷和柳鹏程跟着这个小伙子往里走,小伙子很健谈,说今天天好像要下雨的样子,其实生意不怎么好,车都没有停到大院外边去。

  这小伙子是这个饭店老板的外甥,一个月工资四百,在农村这个工资可真不少了。过年他舅舅还给他大红包。

  小伙子还说一会儿挑鱼的时候,挑黑鱼,做鱼锅最好吃!

  小伙子用与他的性别和年龄都不符的絮叨把柳鹏程两人带到了大院偏房里的一个小桌,有服务员接手了才又出去。

  这服务员能有四十岁了,是个大姐,或者说是阿姨。

  穿着半宿的小蓝色花袄,阔腿黑裤子,头上包着头巾,一副渔家女的样子。问了一共两位之后就带着两人去挑鱼。

  后院如同一个大养鱼场。

  巨大的长条形水泥池子被分成一格一格的,柳鹏程和小谷点的是小锅,他俩被大姐领到靠前的格子边山。大姐说道:“你们点的是小锅,就点不了花鲢鱼了,锅子放不下,其实那个鱼头才好吃呢!”

  小锅能点黑鱼,草鱼,鲤鱼,鲫鱼,鳝鱼,现在鱼儿都在不同的格子里,游来游去。

  柳鹏程点了一条看起来比较精神的黑鱼。

  大姐说道:“黑鱼要贵点,22一锅,但是好吃,也没有小刺”

  小谷问道:“那别的鱼多少钱?”

  大姐说:“鲫鱼和鲤鱼16,草鱼18,鳝鱼24。”

  柳鹏程想了想,还是选择了黑鱼,因为他实在是不知道鳝鱼做汤能不能好吃。

  两人回去之后,才知道人家还赠送主食,每人送一份,柳鹏程选择了米饭,小谷选择了白坯面。柳鹏程又点了个凉菜。

  不长时间,鱼锅就上来了,奶白色的汤,切得很薄的鱼片都打着卷,让然一看都很有食欲。

  这还有啥说的,鱼汤泡饭啊!

  小谷也是把鱼汤盛进了自己的面条里,唏哩呼噜的开吃。

  一条两斤左右的鱼,一锅鱼汤,两人几乎都没剩下什么,后来两人又一人点了一碗面条。倒是柳鹏程后点的凉菜没怎么动。

  小谷结账之后,在大院里上了个厕所,两人上车继续自己的行程。

  小谷说道:“还有这么好吃的地方,我都没听说过!”

  柳鹏程说道:“刚才失策了,点中锅花鲢好了,那鱼头汤肯定比这个好吃!”

  小谷赞同:“对啊!就是鱼肉不吃都行啊,等回来的时候再吃一顿!”

  去很远的地方办一个面子案,中间居然能邂逅美食,这可真是意外之喜,柳鹏程心情非常不错,他问小谷:“你刚才开发票没有啊。”

  小谷不在意说道:“就这俩钱,开什么发票啊,不够费劲的!”

  柳鹏程说还是要分清公私的,还拿出小杨做例子。

  小谷笑嘻嘻地说:“柳主任你不知道,杨哥原来在部队就这样,他是车长呢!我就是个枪炮手,我要是有杨哥那一板一眼的劲儿,我早就留在部队了。其实我俩都不想转业,他是因为家里的事儿不得不转业,其实他是有提干的机会的。我是服役到了年限,不得不退役。”

  柳鹏程也大概知道他家的烂事儿,也就没有就这这个话题再说下去。

  过了一会儿,柳鹏程说换自己开一会儿,小谷说道:“不用不用,我这车我还没开过瘾呢!我真不是客气,要不柳主任你眯会儿。”

  其实柳鹏程还真做好了走到半路就打道回府的准备,可是到现在还没有接到电话,估计这好事儿也是没戏。于是也就真的系上安全带靠着舒服的椅背眯了一会儿。

  等柳鹏程醒来的时候,车已经开进了继昌县城。

  看来这是个比较热闹的地方,前面是一大大转盘,转盘中间是一个不知所云的雕塑,雕塑上还有一句口号“发展才是硬道理”,转盘的一边是一座大型的商场上面写着继昌县百货大楼。灰突突的楼体上挂着康奈皮鞋,李宁运动,长虹彩电的广告,还有一个是tcl手机的广告,南棒国的金美女捧着一个小巧的手机呲牙微笑。在这个广告边上,是身材妖娆的李导师,手中是一款直板手机,身后是一架巨大的战斗机。

  百货大楼边上,是一座更大的建筑,霓虹灯牌还没有点亮,但是字是看得很清楚的,是继昌县轻工市场,这里的人明显比百货大楼还多,车也停得更加杂乱。自行车,汽车,摩托车和驴车摆的一塌糊涂。(像2000年的你们县不?)

  柳鹏程有时间东张西望是因为小谷把这停到路边下车去问路了,问路的对象就是路边的交警。

  不问也没办法了,这转盘边上有五个路口,实在是不知道往哪开。

  小谷回来的时候,柳鹏程已经在抽烟提神,还给了小谷一颗。

  五分钟以后,大途乐开进了继昌县公安局大院。

  柳鹏程很快就见到了继昌县公安局的主管刑侦的王副局长,局长说是去市里了。

  王副局长年龄不小了,穿着卡帝乐的条纹T恤衫,头发花白,个子不高给人一种很敦实的感觉。

  把柳鹏程两人请到他宽大的办公室,王局长苦笑着说:“本来这么个案子,把你们请来还真丢脸,可是,唉,柳老师你看看案卷就知道了,简直是一团乱麻。唉,这案子就应该请县妇联来破。”

第492章 林家

  林二丽,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有个姐姐,林丽,还有个妹妹,林小丽,家里最小的孩子是弟弟林翰文。从名字上来看就知道她从家里的家庭地位如何。

  她的父亲叫林壮田,母亲叫周庆红。都是普通的农民,说是普通,其实也不太普通。因为都会手艺,她爸爸会修鞋,她妈妈会擦鞋。这应该也是手艺吧!

  本来就是普通的农家,就没有多少钱,连着生了四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是正常出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就接到警告了,并且要求男女至少有一个去结扎。

  于是,她爸妈把林丽和林二丽扔给了她爷爷奶奶。在林二丽刚刚满周岁的时候就出去赚钱去了。

  两年之后抱着林小丽回来了,这是在粤东某市的一个小诊所出生的。这下几乎把她家的积蓄都罚没了。

  于是,又在家消停一年之后,俩人又出去了,这次一出去就是三年,不过终于如愿以偿,抱着林翰文回来了。

  先不说孩子,就说这个名字就是找人花了100块钱起的,据说和五行八字,家宅方位啥的都关系不小。

  也就是说,林二丽和她的姐姐,妹妹都是她奶奶带大的!

  这么说其实也不太对,应该说是林二丽和林小丽都是比林二丽大五岁的林丽带大的。

  林二丽的奶奶是个非常传统的农村老太太,管着家里的所有事情。其实也没有多少事情能让他管了。林壮田是家里的老大,林勤田是家里的老二,在镇子上的饲料厂上班,本来是镇子上厂子的正式工。

  林勤田长相不错,手脚也麻利,身家清白又是正经的初中毕业,还是厂子里的正式工,这就是八十年代婚恋市场的抢手货啊。结果十里八村的媒婆都往家里跑。

  媒婆能看出林勤田不错,别人自然也能看出来。林勤田他们厂的财务科长就看中了林勤田,并且把他招为了自己的女婿。

  和财务科长的女儿结婚,那就不能住村里了,直接在镇上住下了。当然按照老林家的家世,肯定是不能在镇上买房子的,房子是女方早就准备好的!

  要不是后来生的孩子是姓林,村里都开始传他入赘了。

  这个林勤田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就在他结婚的第二年,他们厂的厂长就与人合伙承包了饲料厂,这个合伙人就是林勤田的老丈人。承包肯定是赚钱的,加上八十年代,国内饲养行业可以说是蓬勃发展,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赚了大钱。

  不过看起来林勤田可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依旧是小工人一只。他老婆倒是辞了小学老师的工作,进了厂子的财务科。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合伙人嘛,不知道账哪行啊。

  不过厂长也有厂长的小算盘。

  也是厂长的底气。

  他原来开会的时候认识了一个省农大的老师,就是给她们做培训的。他承包了厂子之后,就花了大价钱从这位老师手里买下了一种新式饲料的绝密配方。

  八十年代,专利,呵呵。

  就这么赚了几年前,俩合伙人掐起来了。

  合伙人干仗,别说什么理念不合,那是给别人说的好听的,其实就是分赃不均。

  既然都理念不合了,那就拆伙呗!

  这一拆伙,就看出林勤田的老丈人的能耐来了,人家直接在县里的农业银行贷出钱来了,直接咋县城刚成立的开发区自己盖了个厂子,也生产饲料。

  那个时代生产饲料,就不用愁销路。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

  生产也没问题,不是还有林勤田吗?

  镇饲料厂一线员工林勤田,完美还原了老厂长花了大价钱弄来的秘方。一点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