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245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今天在家收拾东西,就没有出去买菜什么的,于是晚上吃的是冰柜里的饺子,这可不是超市买的速冻饺子,是许姨在家没事的时候自己包的饺子。

  铁头估计是下午跑累了,一气吃了五个肉馅饺子,要不是大人拦着,看架势是还能吃。

  第二天,柳鹏程去报道,许姨和沈娟打算带着铁头去“侦察地形”。

  报道就不用多说,因为柳鹏程这次与其说是调动工作,不如说是调整工作,人家原来就是这个单位的。

  见了周院长,然后就去了犯罪中心。

  戴主任和柳鹏程已经太熟悉了,见面了也没有什么废话,直接说起了工作的事情。

  戴主任说道:“把你调过来做专职,其实这个想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在基层担任公安局长,应该也知道,现在改革事业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是呢,客观上也造成了贫富差距严重,国外的先进技术,思想传播进来的同时,一些新的犯罪方式,新的犯罪手段,甚至也犯罪分子也跟着进来了。骤然升级的犯罪,突然增加的犯罪率,常常使得我们的基层公安机关反应不过来,无所适从!

  部里,省厅和学院的领导,受到你那个打击重心前移的启发,要求我们中心,把工作的主要方向从理论研究,尽快转移到参与疑难案件和重特大案件的侦破中来。从实际工作中寻求理论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突破!”

  柳鹏程明白了,其实原来中心也是理论研究和协助侦破这两项工作,现在是把这两项工作的主次顺序颠倒过来了。

  戴主任继续说道:“关于这件事情,省厅甚至厅里都会给我们一定的支持,对了,这个给你。”

  戴主任给了柳鹏程一个大信封,是部里的信封。

  柳鹏程看着信封,直接当着戴主任的面打开了。里面是证件。

  有趣的是,这就是柳鹏程自己的证件。是他的刑侦总局专家的证件。当初他去庆湖上任,这个证件就交回去了。

  戴主任说道:“部里这边,恢复了你专家的身份,你什么时候去首都的时候去办一下新的证件,照片什么的都准备好。但是你这边接的案子,我们中心也是可以全力跟进的。小柳,咱们分一下工,我负责中心的全面工作还有研究,教学,后勤工作,你全力负责省厅和部里布置的大要案侦破工作,只要有案子,包括我在内,都听你的调动指挥,怎么样?”

  职场就是这样,有些话领导可以说,但是你绝对不能大大咧咧就答应下来。

  柳鹏程笑着说:“戴主任说笑了,我怎么能指挥您呢!我就是在破案工作中多协助您做点工作也就是了。”

  戴主任的笑容果然就真诚了不少,来了个功勋满身,又背景吓人的年轻二把手,任何一个一把手都会紧张起来,这可不是什么办公室智慧,这是人之常情!

  戴主任也笑着说:“我可不是和你客气,你破案是真的厉害,这点我从那个伍刚案中得到的切身体会!”

  柳鹏程笑着说:“那也是在戴主任领导下破的案子啊。”

  戴主任笑着说:“行了,分工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咱俩也不用互相吹捧了!你赶紧去看看你的办公室。有什么需要布置的还来得及。”

  周主任带着柳鹏程去他的办公室看看,其实还是那个办公室,沙发换了好一点的,办公桌换了个大的,也就是那么回事。和自己在庆湖的办公室根本没有办法比。没有卫生间,更没有休息室。

  其实也就是这样,同样的级别,在上级机关和在下面独当一面,从待遇来说,根本就没得比。

  周主任说道:“柳主任,上面听了你的建议,车就先不买了,厅里给你准备了一台桑塔纳2000你先用着。等你说的新款奥迪上市之后再换。”

  柳鹏程说道:“不用了,我自己有车,中心负责费用就行了。现在还没有到余杭呢,等过几天到了装一下警灯和电台。这没问题吧?”

  周主任说道:“行,那肯定没问题,可是那台桑塔纳2000,明天就送过来了。”

  柳鹏程说道:“直接办公室掌握吧,当办公用车。”

  周主任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当然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周主任说道:“还有您的司机,已经报道了,明天正式上班。”

  柳鹏程点点头。周主任问问柳鹏程没事了,也就出去了。

  周主任走了之后,柳鹏程一个电话就给发财打了过去。

  庆湖全区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硬件升级,发财又发了不少财,不过他可不知道柳鹏程调到了余杭工作的事情。看是柳鹏程打电话过来,接起之后笑着问柳局长有什么指示。

  柳鹏程说了自己调到江南警院工作,想私人买台车,问了问陆巡有没有现货。发财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他倒是有陆巡现货,也能运过去,但是要等几天,但是他朋友有台车,在沪都,问柳鹏程有没有兴趣。

  柳鹏程问是什么车啊?

  发财说道:“尼桑途乐y61。”

  柳鹏程必须感兴趣啊!大途乐可是和陆巡一个级别的越野车!而且舒适性还比陆巡和后来的酷路泽好一些。

  听发财还要介绍这辆车,柳鹏程说不用了,明天直接开过来吧,又问价格。

  发财说道:“这个50万。”

  柳鹏程怀疑地说道:“这不是没手续吧,怎么这么便宜啊!”

  发财赶紧说:“有手续,有手续,有海关罚没手续,全套的都有。这车是有主的,可是这个家伙出事了,去了定金钱,肯定要便宜一些,加上这个车在国内没有陆巡那么大的知名度,卖不上价啊!”

  柳鹏程告诉了发财地址,让他朋友明天直接把车开到单位。他支票付账!

  搞定了车的事情,柳鹏程又挨个办公室转转,约了后天晚上大家都去他家“燎锅底”。转眼就到了下班的时间。

第475章 抓小偷(一)

  按照习俗,燎锅底是迁居新房或者旧房改造之后的第一顿饭,要请亲朋好友和四周友邻一起吃。这顿饭第一是宣布这家人家炊烟升起,以后就在这里过日子了!还请大家多多关照。第二就是恭请灶王归位,主人居住新宅有神保佑,从此不缺五谷,财气进门。

  江南是没有燎锅底的习俗的。因此听到柳鹏程的说法都很新鲜,加上大伙都对柳鹏程那套“拼多多”牌房子比较好奇,纷纷表示到时候一定过去,还问是不是要准备红包。

  柳鹏程一本正经地说,红包是不用的,一般是准备些居家过日子需要的物品作为礼物!

  柳鹏程下班回家,家里已经做好了晚饭。带过来的一些冰箱里的东西,已经化了,虽然还可以冻上,但是再冻上一次味道肯定就不太好了,还是尽快吃掉比较好。所以晚饭吃的是麻辣兔丁和松磨炖山鸡。许姨的手艺没的说,小铁蛋挥舞着小勺子吃的满脸是油。

  沈娟和许姨说了这附近的情况,别看柳鹏程经常来这边,但是你问他附近什么地方有派出所,什么地方有酒店,饭店他差不多能说出几个,你问他什么地方有菜市场,什么地方有幼儿园这些,他还真不知道。

  江南警院附近不光是它一所大学,还有余杭理工学院,江南轻工高等专科学校,江南商业学院,江南外贸学校,余杭明德学院几所高等学校。有大学,有大专还有刚刚兴起的社会力量办学高校。

  而这些学校的中心,是余杭理工学院,这所学校的规模最大,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在这所学校附近有个小的商业区,有百货商场,超市,还有个规模不小的菜市场。

  实际上警院由于性质的限制,有也有很多的地方是仰仗着余杭理工学院的,比如警院就没有自己的幼儿园,教职员工的孩子都是把孩子送去理工学院的附属幼儿园。教职工和家属甚至是学生买什么东西也是去那边。好在是两所学校所距不远。

  柳鹏程也说了自己报道的情况,也说了自己买了台车,还问了沈娟是不是要换台车。

  沈娟的奥迪80买来的时候就是二手车,而且又开了好几年。但是沈娟觉得并没有换的必要,这车的车况很好,甚至因为已经磨合好了,可以说是巅峰车况,而且最后一代奥迪80的车型非常漂亮,甚至比第一代奥迪A4都要好看一些,又不缺高级感,实在是没有换的必要。

  说完了车的事情,柳鹏程又说起了自己要在家燎锅底的事情。

  对于许姨来说,柳鹏程这些同事是陌生的,而且大多数是有教授职称,不管什么时候,有学问的人都是值得小老百姓敬畏的,远远没有在庆湖的时候和柳鹏程走的近的小杨,罗兴和蒋所长他们接地气。而对于沈娟来说,这些人就熟悉多了。

  饭后收拾完碗筷,铁头老老实实在客厅看动画片,几个大人就商量起后天晚上燎锅底的菜谱。

  许姨说道“飞龙还有三只,做个清汤锅子,大家喝点汤也不错,已经冻了太长时间了,也必须要吃了不然就不好吃了。”

  沈娟也说:“我看菜市场的蟹子不错,不管是海蟹还是湖蟹,后天早上去看看,哪个比较肥就买哪个。”

  许姨又说:“鱼得有一个,燎锅底嘛年年有余。”

  柳鹏程也给不出什么意见,对于这种事情,他觉得他就负责带着客人吃就行。

  沈娟嗔道:“你倒是说句话啊。”

  柳鹏程想了想说:“你们明天去超市买一套黄酒酒具吧,再买一箱黄酒。”

  沈娟点点头:“这倒是对,这边的人比平洲人还喜欢喝黄酒。是应该在家里预备一套。不过一箱黄酒,明天就得开车去了。”

  正在看动画片的铁头不知道怎么就听到这句话,挺兴奋地喊:“大汽车,带铁头!”

  第二天上午,柳鹏程的司机来报道了。

  这位小伙子姓谷,是小杨的战友。也是志愿兵转业。

  小谷是调转过来的,原来就是警察,不过是余杭一个下属县的乡村派出所警察。

  他和小杨是战友,也是好友,但是一眼就能看出他和小杨的不同。

  他第一次见柳鹏程的时候还是在平洲呢,那时候他穿着一件白色的阿玛尼夹克,老酋长的牛仔裤,耐克的白色运动鞋。手上戴着西铁城光能表,整个人非常时尚,加上长的就是一副笑面,就像是个公子哥。

  实际上他也是公子哥,他家有工厂,还在余杭有不少门市房。但是他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转业回来之后,父母当然想让他在家族企业里做事,可是他呆了两天就看出来,笑语晏晏的哥姐实际上已经为了那点利益斗成了乌眼鸡。然后大伙以为他还是当兵之前不务正业,招猫逗狗的“幺儿”,处处给他下套。

  于是他找父母谈了谈。说自己想当警察。让父母想法让他当警察。至于家里的生意他就不掺和了,每年给他点分红就行了。

  父母觉得这样也行,可是警察哪里是那么好当的,他要是干部当然问题不大,可是他只是个志愿兵,志愿兵也是战士啊。后来家里费了不少劲儿,大哥大嫂也帮着运作了一下,警察是当上了,可是余杭是不可能了,市区也别想了,只能在下属县当个乡村警察。

  其实说起来还真不是小谷多想当警察,其实他的“第一志愿”是当个出租车司机,而小杨的车就是他找关系帮着买的,所谓的关系,也就是小时候和他一起调皮捣蛋的小伙伴!

  小杨说要当出租车司机,他觉得也不错啊。他又不是不会开车,又不是不熟悉余杭。可是这个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集体反对,理由非常简单,实在是太丢人了。

  于是小谷想了想自己能干什么,觉得自己的身手和在部队学的侦察兵本事,当警察应该不错。于是就提出了自己想要当警察的要求。不过他没有小杨的运气,碰上了柳鹏程不说,身上还有三等功,也就只能当个乡村派出所的警察。

  这次柳鹏程去余杭,还是得找司机啊!小杨就想起了小谷!也向柳鹏程推荐了小谷,而且还让小谷趁着周末来平洲一趟和柳鹏程见了面。柳鹏程和他聊了聊,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

  小谷来报道,办手续领装备的时候,一台巨大的途乐大吉普开到了犯罪中心门口。

  这没有什么说的,柳鹏程和小谷一起试试车,小谷还非常专业的检查了一下车的发动机,传动和底盘,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柳鹏程就开了一张支票给送车来到小伙子。

  她们也是来了两台车,除了这台大吉普之外,还有一台宝马车。收了支票之后,送车来的小伙子也是留下了一张名片,说自己和发财是好朋友,以后有什么事情找他就行。毕竟发财太远了。

  柳鹏程把人家送走,周主任就带着小谷开车去办手续去了。

  这一折腾就折腾到下午三点多才回来。车上了牌子,虽然不是警牌子,但是给了省直机关的号段。还装了警报器,警用电台和吸顶车灯。犯罪中心的人们都出来看新车,他们还真没见过这款大吉普。眼看就也好到下班的时间了,大家恭喜柳鹏程买了新车就要散了,戴主任走了出来:“壬水市,盗窃案,二十分钟以后出发。”

第476章 抓小偷(二)

  壬水市,是江南农业大市,这个农业当然不是粮食和水产品,那东西江南多得是,鱼米之乡可不是白叫的。壬水市是发展经济作物闻名的,又借着东风发展外向型经济,多种产品出口,还供不应求。

  坐在车上出发,柳鹏程还是不太明白,一个盗窃案为什么这么兴师动众的,除了洛教授估计是实在用不上在家留守之外,剩下的人几乎是倾巢而出。

  小谷的车开的很稳,新车的感觉也不错。柳鹏程问道:“小谷,你去过壬水吗?”

  小谷笑着说:“我还真去过,那可是个好地方,风景特别好,而且她们弄的那个采摘很好玩,我去过好几次呢。”

  他们的小车队一共四辆车,一台是戴主任的皇冠,后面是柳鹏程的大途乐。后面是钱老的标志505,再后面是徐教授的金杯车,徐教授的车里有一些设备,还有几个学生。

  壬水市距离余杭并不远,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就到了壬水市公安局。

  进了公安局会议室,公安局领导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感谢,然后就说起了案情。

  入室盗窃案。

  但是通过壬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介绍案情和看案卷,柳鹏程觉得这个案子还是“有点意思”的。

  首先是涉案金额,人民币57万,现金!

  被盗物品包括壬水市有名的徐家烧鹅一只,真空包装冰糖蹄髈两个,三全牌羊肉馅速冻水饺两袋,茅台酒两瓶。举手国进口波尔多红酒一瓶,理光照相机一台,卡西欧光能表一块。华子香烟两条,没开封的摩托v998手机一部。

  在家里但是没有被盗走的物品包括:港币五万元,雷达女表一块,珠宝首饰若干。五粮液三箱,华子香烟一箱(缺两条)。高档家电若干,包括夏普电视机,利多vcd,三洋双卡收录机等。

  第二是案发地点,案发地点是壬水市宏景豪园,是壬水最高档的别墅区,也是刚刚入住不长时间的别墅区,由中港合资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开发并负责物业。

  这家公司的安保措施应该是非常完善的,不仅仅是大门,而且在别墅区内的各个路口都安装有最先进的监控,监控室24小时有保安值守。而且保安队大部分保安员都有从军的经历,保安部的各级主管更是全部都是复转军人。这还不算,这些保安待遇优厚,还接受过港城知名物业公司派来的教官的专门培训。

  这还不算,他们还有几条训练有素的狼狗,血统纯正优良不说,还花了不少“赞助费”在余杭的警犬基地训练了半年!

  第三是案发时间,这个案子案发已经一周了,壬水市公安局今天下午才把案子作为疑难案件报到省厅,并且请求犯罪中心支援!

  要说起这个案子,要先从这间别墅的主人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