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242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据说他的近视镜是七百度的。

  秦局和柳鹏程其实没有什么好交接的,局里的事情都是商量着办的。或者干脆就是柳鹏程办的,这有什么好交接的。

  不过老太太拼命打文件,她到庆湖分局之后几乎所有的文件,包括规章制度,警务改革的所有的资料,都打出来,这还不够,有电子版的还有存电子版,全部带走。

  那时候激光打印机倒是有了,妥妥的高精尖装备,反正柳鹏程是没在庆湖看到过。

  喷墨打印机局里倒是有,耗材死贵死贵的。

  所以,那时候的主流是针式打印机!

  三台电脑,三台打印机差点没打冒烟!

  在食堂会餐,开欢送会送走了秦局,柳鹏程觉得吧,自己当了局长之后,好像也没啥变化。

  刘主任倒是问自己换不换办公室,换什么换,这办公室就挺好的。反正也没换,人家主任估计也就是礼节性的问一句。

  车就更不用换了,想换也没有,因为秦局根本没车,她的奥迪是区里的。

  王书记上任之后,一共来了两次,一次是刚刚上任的时候来考察,其实就是露露脸。

  第二次就是要写个材料,涉及到警务改革,来了解情况。

  柳鹏程的司法考试考完了,240及格,他考了242!柳鹏程觉得自己运气还是不错的。

  司法考试,主观题不少呢!哪个老师少给两三分他都凉了。

  他师叔说有礼物给他!

  不过说完就没信儿了,这可真不靠谱!

  柳鹏程换上冬装的时候,公安局的大楼封顶了。

  虽然封顶了和盖完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起码有盼头了!

  说起来现在柳鹏程已经不咋缺钱了,为什么呢?因为派出所的打击队!

  派出所的专业办案队伍,能办什么案子啊。肯定是不够分局刑警出手的案子啊!赌博啊,非法交易啊,类似这种就比较多。还有就是偷鸡摸狗的,偷自行车的,管不住自己爪子耍流氓的,打架斗殴,喝点酒就认为自己神功大成谁也管不了的。

  柳鹏程提出来“打击重心前移”“破小案,消大案”“露头就打”,打是打了,打完了这得处理啊,很多连拘留都够不上!那就罚款呗!除了够劳动的,都罚款!

  于是,所里和局里都有钱了。这真是柳鹏程没有想到的,意外之喜啊!

  本来结婚的时候,柳鹏程和沈娟还纠结这结婚第一年是不是不回家过年不太好。

  这下不用纠结了,沈娟的身子要是敢回东北,估计她是没啥事,柳鹏程能被骂死!

  好像大夏天的回家结婚,在火车上热得买雪糕吃都是昨天的事情呢,这一转眼,都开始开小会研究春节期间值班问题了!

  唉,终究不能回去过年了!

第469章 要过年了

  早餐,庆湖柳家。

  早餐是鸡汤馄钝。是许姨昨天就包好的,放在冰箱里冻着,早上煮了鸡汤,把馄钝下到里面就得。

  柳鹏程往馄饨汤里放了不少许姨自己炸的辣椒油,那汤红彤彤一片。柳鹏程吃的还挺香,唏哩呼噜吃了一通就穿着警服上班去了,今天他不去局里,要去区里开会,要布置春节的相关工作,他也要在会上报告春节期间的安保安排。下午约了消防局,还是春节的事情,两家要碰一下。所以今天不回局里,但是还挺忙。

  柳鹏程走了之后,沈娟和许姨继续吃饭,沈娟的馄钝汤里她放了不少陈醋,所以柳鹏程的汤是红色的,她的是黑色的。

  许姨笑着说道:“酸儿辣女,你这么能吃酸的,我看啊,这肯定会是个小子。你俩就没问问医生,是男孩女孩?”

  沈娟笑着说:“现在医院都有规定,不让提前说是男孩还是女孩,所以大夫也就没告诉我们这是男孩。”

  许姨反应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你看,是男孩吧!医生偷着告诉你的?”

  沈娟说道:“没有啊,是刘姨,就是白叔的爱人告诉我的。她帮我看了孕检的片子。”

  看沈娟吃完了,就给她盛了点鸡汤,让她喝。

  说来也挺奇怪,沈娟因为迟到的妊娠反应去医院产检,结果遇到劫持人质。虽然没有动胎气,但是吧,把妊娠反应给折腾没了。现在眼看肚子越来越大,饭量也跟了上来。要不是她上班实在是太近,家里估计就让她直接在家养胎了。

  不过就是这样她天天上班,单位也不给她安排太多的工作了,因为她是总编助理,本来就是比较弹性的工作,总编心里有数就行了。

  正好沈娟提到了刘姨,许姨就说道:“要不过年你俩去就行了,我就不去了吧。”

  沈娟说:“没事,今年二哥值班不能回来过年,嫂子和孩子都得在部队陪他过年。三姐要去婆婆家里过年,只有大哥一家在家过年。我们要是不过去过年,白叔叔没准都得派兵来抓。对了,许姨你过年真不回去啊,现在买机票还来得及。”

  许姨摇摇头说道:“不回去了,不回去了,南粤那边过年也挺热闹,但是没有咱家那边那个劲儿,拜个年还听不懂人家说话,我今年和我儿子说了,让他带着媳妇去老丈人家过年去。我都打完电话了。”

  其实每年都是许姨的儿子一家回去过年,今年许姨也不在边山,柳鹏程就说给她买机票让她去南粤过年。老太太想了想还是算了。不如干脆让孩子们去儿媳妇那过年,亲家一家除了说话听不懂得儿子翻译之外,人还是挺好的。

  许姨除了还是不适应岭南的气候风俗之外,也是不放心沈娟。沈娟是军营长大的,身体素质很好,许姨就没见过比她更不像孕妇的孕妇,除了吃不下饭那几天之外,沈娟的表现就没有好怀孕的样子,每天上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没见有什么不适应。

  送走了去上班的沈娟,许姨拿出了一张纸,开始坐在沙发上写写画画。

  家里的书房虽然没有上锁,但是许姨是不进去的,她知道柳鹏程的工作,有一些秘密。

  书房都是柳鹏程和沈娟自己收拾,也不麻烦许姨。

  许姨给儿子和亲戚朋友写信,或者是上街之前拉个需要购买的东西的单子之类的,都是在沙发上,把纸放在茶几上写,虽然不太舒服,但是简单的写点东西还是没有问题的。

  眼看要过年了,总得把菜谱先大概写出来看看还缺什么,然后好去准备,说起来,再有几天就过小年了呢!

  许姨坐在沙发上,关了电视机,开始想过年的菜谱。干脆,过几天小年的菜谱也一起想想算了,柳鹏程说有几个朋友也过来过小年,想来也都是离家工作的,在外不容易,席面可得弄的好一点。

  许姨正在研究菜谱,家里的门铃电话响了起来。许姨过去接了电话,门卫说是有人找。许姨一问,是瑞龙筹建处办公室的顾主任。

  顾主任许姨是认识的,原来是瑞龙的总裁办副主任,再早好像是市里机械厂的办公室主任,人很圆滑,对柳鹏程也足够尊重。对许姨也尊重,这是一个很会做人的人。

  顾主任不是自己来的,而是带着两个人来的,这两个人穿着瑞龙的工装,都背着大袋子。

  许姨一看就知道这是送年货的,赶紧让人家上楼,还问他们是喝茶还是喝饮料。

  顾主任说:“徐大姐你就别忙乎了。我们马上就走,公司那边一堆事儿呢。是这样,他们俩是刚调到这边的,正好这个时候过来报道,柳总知道之后就让他们给小柳总带了点年货。这不少东西得放冰箱里。所以就赶紧送过来了。”

  两大袋子东西,基本都是边山姥姥家里送过来的。

  其中一个大袋子都是需要冻的东西,十只飞龙都是收拾好的,两只野兔,四只山鸡,还有两只羊腿,应该是那种完全吃牧草的草原羊。还有一个塑料袋里面是收拾好的蛤蟆油,这个东西对孕妇很好。

  另一个袋子里有几根人参和一些不认识的药材。还有一些干蘑菇,自己晒的土豆干,茄子干,黄瓜钱,小米。

  许姨从里面还掏出了一个大圆形的军绿色铁罐子,上面简单写着“综合营养粉(内供)”。下面是:第一军医大学。

  顾主任说道:“这个是老爷子给带的。说是一天一勺,用温水冲泡。具体的,杨科长会给沈娟打电话的。”

  家里的情况许姨还是知道的,这应该是供给首长的好东西。

  现在许姨就面临一个大问题,这么多东西往哪放!

  别的不说,飞龙和山鸡什么的,这都是要放在冰箱的。可是自己家的冰箱早就满了。哪能放得下这么多的东西啊!

  顾主任本来要告辞了,突然听到许姨问这边有没有卖家电的地方。

  再一问才知道,东西没地方放了!这可不是东西,不管多少年货,挂窗户外头就行,保证冻得邦邦的。

  顾主任想了想,拿出自己的手机,直接给柳妈打电话:“杨科长你好,我是平洲老顾啊。对对,东西送到了。现在是没地方放,冰箱都是满的,园区这边放假早,许阿姨说园区管委会的年货和振邦公司的都送过来了。是的,是的,而且做月子的时候东西也少不了,我说直接买个冰柜吧。行,行,那就行,我安排。好的好的,你放心,好,您忙。”

  顾主任挂了电话,又打出一个:“李总你好,我是瑞龙公司老顾啊。对对,就是卖不少代金券那个。对,是有个事情得请你帮个忙。你们那里有没有冰柜啊,不是酒水柜,就是冷冻那种冰柜。能送货上门吗?你说说有什么样子的。

  好,好,就要那个海尔的吧。对对,送到人才大厦能送吧。我哪有这么大的能耐住这里啊,柳总的公子家。对,柳局长。有人,有人,阿姨在家。好,电话你记一下。对,还是到公司结账。”

  说着顾主任把柳鹏程家里的电话说了出来,挂了电话之后,又帮着许姨把放冰柜的地方腾出来之后才走。

  于是柳鹏程两口子下班回来之后,都目瞪口呆看到了家里居然多了一台巨大的冰柜!

第470章 小年

  柳鹏程在小年之前,专门下了个文件,禁止各个派出所往分局,尤其是分局领导家里送年货,知道你们有了打击队就有钱了,有钱了给干警和联防员们多分点年货,领导们就不用了。分局这么多派出所,每个都往他家里送年货,这谁受得了啊!

  告诉刘主任赶紧起草文件今天发下去!刘主任走了之后,柳鹏程就穿上大衣,给迟局送年货去了。

  转眼就到了小年,小年正是周末。柳鹏程和沈娟都在家里,准备下午的小年饭。罗兴两口子下午带着孩子过来。小杨带着放寒假的杨蕾和杨雷也会过来,还有就是葛亮两口子也会过来。

  上午十点多,突然有人敲门,柳鹏程比较奇怪,小杨不会这么早就来,别人也没有家里的门禁卡啊,这能是谁啊。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房东来了。市专家局的王局长带着物业公司的领导,来送年货。

  王局长笑着说:“我还担心柳教授不在家呢!沈助理也在啊。专家局给各位留在平洲过年的高级人才准备了一些年货,多少是一点心意吧!”

  王局长说是这么说,准备的年货还真不错!一条巨大的庆湖特产花鲢鱼,一箱杏仁露饮料,一箱百威啤酒,两瓶塔牌陈酿花雕,还有两盒冷冻的庆湖大虾。

  这还不算,还有一副手写的对联,一个福字。这是请市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写的!

  由于还要去别的地方,王局长问了问沈娟的身体,说专家局也可以帮忙联系医院的专家,有需要不要客气。然后就去了柳鹏程隔壁。

  下午一点多,小杨带着杨蕾和杨雷先来了。小杨知道现在沈娟胃口超好,天天都得吃不少东西。于是也没有买什么好看的年货,在一家庆湖县时代就有的老字号点心铺买了些点心,加了点钱用礼盒装了。又弄点渔民自己做的藕粉拿过来了。

  柳鹏程家里和小杨没有什么客气的。沈娟看到藕粉胃口大开,说自己好长时间没有喝过了,直接冲了几碗,大家都尝尝!

  正好许姨觉得别的倒是好说,可是王局长送来的鱼还是新鲜的,还喘气呢,这要是冻上就不好了!干脆做了吧,起码把大鱼头做了,就做个家常炖,今天人多,吃得了!

  小杨兄弟三人也不见外,别的活儿他们一般,但是收拾鱼会啊!

  喝完了藕粉正在看电视的杨雷和杨蕾接收了大鱼,兄妹俩看了看,得出了这大鱼不是养殖的,是真正的大湖鱼的结论,反正柳鹏程也不知道人家是咋看出来的,他们说是就是呗。

  小杨被弟弟妹妹从厨房赶出来和柳鹏程聊天。

  柳鹏程说道:“怎么样,今年过年能去看看老丈人不?”

  小杨笑着说:“买了点东西,进门好像还有点早。”

  上次在医院的事情之后,小杨和被他解救的那名“小护士”居然对了眼,这倒是意外之喜。

  之所以小护士三个字加上了引号,是因为人家根本不是护士,是余杭医学院西医临床专业来实习的大学生。那天她穿着护士鞋,白大褂,加上她本身长相就有点娃娃脸。所以被误认为是护士。

  事情消停下来之后,人家父母请小杨吃饭,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女儿,本来小杨都不想去,还是柳鹏程说的,就当结识人脉了,你去吃顿饭和人家认识一下,给东西不收就行了。

  于是小杨就去了。

  到了饭店包房开始聊天才知道,人家姑娘家是医学世家。她的祖爷爷,爷爷,父亲,几个叔伯都是大夫。她父亲现在是平洲骨科医院的主任医师,不折不扣的正高职称啊!而母亲和平洲卫校的老师。

  本来这一家人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就是想这名警官把自己女儿的命救下了,无论如何得请吃一顿饭,本来还想邀请开枪的狙击手来着,这个就真不可能了,人家执行任务的时候都带着面罩,能和你出来吃饭吗?于是,她们走了刘主任的关系,把小杨请来了。

  聊天之中他们也知道了小杨的家庭情况,看小杨也是比较有素质,形象也很不错,虽然现在只是个司机,但是领导司机是咋回事谁还不知道啊。但是为人处事非常老练,不卑不亢。而且他们听说了小杨正在攻读自考大专课程,而且已经过了好几门,就更觉得这个年轻人不错了。而且吧,更难得是家里虽然有弟弟妹妹,可是看人家上学的地方和班级也能知道,绝对不会拖后腿,以后不定谁拉扯谁呢!

  小护士没什么,就是觉得能和小杨谈得来。可是这父母可就想得不少了,这小杨,有稳定的工作,以后应该也不愁前途,家里还不缺钱。家庭情况清白而简单,这是什么,这不就是天降贤婿吗!

  于是,在饭局的最后,姑娘的母亲说了句,事儿虽然不是好事,但是能让咱们认识,也是一场缘分,尤其是你们年轻人,以后应该多交往交往!

  这一交往,可不就出了火花!

  这边聊着天,罗兴三口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