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238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柳鹏程咽了一口吐沫,说话都带点颤音了:“没事,没事,无论什么事情,咱都一起面对。”

  柳鹏程身后的小杨都大概听明白是咋回事了,转过头,双肩很可疑地耸动。

  沈娟说道:“我是问你,你准备好做一个爸爸了吗?”

  柳鹏程说道:“我当然准备好,你说啥玩意?”

  柳鹏程的脑袋里已经开始绽放烟花了!

  这个时候,护士出来叫号:“四十六号,沈娟在不在,回来没有?”

  沈娟急忙说:“在呢,在呢,回来了。”

  沈娟手里拿着一堆检查报告往里就走,柳鹏程这个时候虽然头脑还处在晕晕乎乎的状态,但是身体已经反映过来了,急忙扶着沈娟往里走。

  大夫拿着沈娟递过来的一堆检查报告说道:“现在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月份还浅,你平时上班什么的要注意,上下楼梯,骑自行车,拿重物什么的都要小心。我给你开点叶绿素,你要按时吃,这个是很有用的。”

  大夫又说了一堆,沈娟沈娟都认真听了。柳鹏程一直处在晕晕乎乎的状态,一直到扶着沈娟上了车。

  小杨发动了汽车,伸手把警灯摘了下来,稳稳向前开去。上了大路之后,小杨说道:“柳局,你是不是应该给家里打个电话?”

  柳鹏程这才反应过来:“对对,打电话,打电话。”

  由于柳鹏程大脑处在超频高温状态,他一个电话就给他爷爷打了过去。

  而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瑞州柳家,还有边山杨家,也因为柳鹏程这一个电话,炸了。

第461章 家里的准备

  柳鹏程晕晕乎乎的给自己爷爷打了一个电话,其实是一种条件反射,他已经习惯了有什么大事就先找他爷爷。

  可是他也不想想,他爷爷都六十多的人了,在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的情况下,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没头没脑就是一句“爷爷,我要当爸爸了,娟姐怀孕了。”

  老爷子差点没晕过去,要知道,柳鹏程可是单传啊!

  还是奶奶在身边扶了一把,爷爷也是迷迷糊糊说了几句“注意身体”之类的话,就把电话挂了。

  他挂了电话之后,家里的特护已经准备好血压计了。

  奶奶还好,一来不是亲耳听到的,二来是把一部分精力用在了爷爷胳膊上的血压计上面。

  果然,特护吴姐放下耳边的听诊器:“首长吃点降压药吧。这几天得天天测血压了。”

  爷爷一边答应着,一边高兴的头发都要支棱起来了。

  奶奶也是说道:“该检查就检查,该吃药就吃药。我不在家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啊!”

  爷爷点点头,突然反应过来:“不是,你不在家你要干啥去?”

  奶奶说:“我当然去江南看我大孙子和我孙媳妇去啊,对,还有重孙子。你出门麻烦,我又不麻烦。两个小年轻自己在那边,谁放心啊!”

  奶奶说出了现在的大问题,就是柳鹏程两口子身边没有“大人。”

  其实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前文写到的“娇娇案”,如果娇娇的妈妈怀孕的时候身边有老人提点,故事可能就是另一个结局了。当然了,也可能把本来就善良的娇娇逼成扶弟魔。

  第二天,柳爸两口子,大舅,大舅妈,姥姥,姥爷都来到了小洋楼,也不管是不是上班了。

  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庆祝沈娟怀孕。

  第二件事就是奶奶提出的问题,谁去江南?

  第一件事很简单,自己做几个菜,在小食堂定几个菜就搞定了。现在吃啥都好吃啊!

  第二件事倒是有点麻烦了。

  首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被排除了。她们岁数大了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是,如果他们去了,到底是谁照顾谁啊?

  柳爸柳妈也不可能。柳爸肯定是没空去平洲这么长的时间。而柳妈要是还是在原来的矿务局医院,没准还真能弄个大长假,实在不行停薪留职一年也不是不可能。可是现在医院不是矿务局职工总院了,是瑞城市中心医院了,归市卫生局管了,别的不说,现在主管后勤行政的副院长就是局里下来的。

  其实这还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市里要把妇幼保健院升级成妇婴医院!局里已经找柳妈正式谈话了,希望她去那边担任护理科副科长,这在后来的医院就是副总护士长了职位。

  卫生局相中了柳妈,其实还真是纯粹从工作考虑,第一个是柳妈的级别正好。第二是因为柳妈有丰富的经验,最后一点就是柳妈有名啊!两次比较出名的大抢救柳妈都是主要的参与者。尤其是小娇娇,尽管最后没有抢救过来,但是那真的是她的伤势太重,而且并发症急性发作的原因。外人不知道,卫生系统内部的人谁没有研究过小娇娇的病历和抢救记录啊!明明所有数值都是向好的!

  这段时间柳妈都在纠结,首先她真是不想离开工作了十多年的中心医院,那边人手也都熟悉了。另一方面呢,这个妇婴医院也确实是个机会,她也认识护理科的科长,老太太已经二线两年了,本来在人民医院工会挂个职的,也是今天上班明天不上班的状态,这次筹建妇婴医院也是没招了,把她请来了,能干两年都算是长的。领导已经和柳妈说了,虽然她是副手,基本业务也都是她管理。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妇婴医院可是距离家里很近啊!开车五分钟都用不上,就是步行上班有个十几分钟也能到了。要是在这边上班就不用天天蹭柳爸的车跑通勤了。

  柳妈和柳爸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去妇婴医院,现在矿务局总院都没有了,她也没有必要在中心医院耗着了。

  柳妈柳爸这是去不了了。

  大舅妈说:“要不然我去吧,公司的事情让老杨操点心。”

  结果大家一商量,大舅妈也不行。

  第一是他们弄的那个飞龙养殖项目,按照大舅的说法,把家底都押上了,还申请了特种养殖业的专项扶植资金和农业养殖政府贴息贷款,就留了点养老钱。

  现在终于看到回头钱了,马上就要开始往外销售了。这个时候大舅妈怎么可能离开啊!而且大舅一般来说是在公司里负责公关,销售和外场的,公司的管理和经营都是大舅妈在管。冷不丁把公司扔给大舅一年,这也不行啊!

  既然自家人不行,那就只能找人了。找人也有几个选择。

  第一个是在庆湖或者平洲本地找人,这个一开始就被否定了。家里大人没有看过,总归是不放心。更重要的是,这人得管做饭吧!柳鹏程今天在家明天不在家不说,还有应酬,不能让孕妇自己买菜做饭吧,至于在外边吃,偶尔一两顿在好饭店还行,长期肯定不行,卫生就是大问题啊!

  而且孕期肯定胃口受到影响,要不就是吃什么吐什么,后期是胃口很大,柳鹏程他们两口子是能适应江南菜,不是喜欢吃江南菜,所以必须要找本地的。

  柳妈说不行找个有经验的妇产科护士,县医院不行就去乡镇医院找,停薪留职一年,咱给两三万块钱,行不行?

  这个可以是个备选项!不过有照顾孕妇经验的护士太难找了,你说理论肯定是没问题,但是孕妇就是在医院分娩,家庭条件好的,也就是预产期两三天住进来,大多数都是开始宫缩痛才往医院赶呢!能有多少经验啊!

  但是这个可以是个备选项!找自己生过孩子的,是不是能好点?

  还有一个就是找个保姆了,这个要知根知底的!不然有点什么事情,家里大人赶过去都来不及啊!

  也就是这些长辈啊,柳鹏程是公安局长,能有什么事情啊!

  最后决定,两条腿走路,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优中选优呗!

  几家人欢欢喜喜地在小洋楼吃了一顿就散了。各自回去找人!找到合适的再从中选一个!

  柳鹏程不知道家里正在给他找人呢,他这几天他正忙着打电话报喜呢。

  在祁旗,葛亮,赵毅等一帮哥们那里收获了一堆恭喜和祝福之后,柳鹏程打电话给大凯,没想到大凯慢悠悠地恭喜之后,说了一句:“我老婆都怀孕五个月了。”

  “啊?那你咋不和我说啊?”

  “大鹏你咋想的,我老婆怀孕非得和你说?”

  “不对啊,你俩没结婚吧?”

  “我领证比你早,你忘了?”

  “不是,我是说没办吧?”

  “她家那边办完了,我谁也没告诉,挺远的。我家这边办不起,不办了。”

  “你要开新店钱不够?我给你凑点?”

  “不是那么回事,我爸妈说我结婚,要是想他们出席的话,就得把公司百分之二十股份给我大哥作为他们的养老钱。听好,不是哪家店的百分之二十,是公司的百分之二十!我给不起。”

第462章 许姨

  柳鹏程听到大凯这句话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想到自己和大舅妈说要给大凯拿三千五合伙做生意的时候,大舅妈说了一句:“大凯要是真拿了这笔钱,以后就是咱家人了。”

  现在看,大舅妈是说中了。

  几年的过年,大凯不是在齐鲁那边过的,就是在姥姥家过的。真就没有在家里过年,顶多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拿点礼物过去看看。

  挂了大凯的电话,柳鹏程不再打电话了,亢奋劲儿也终于过去了不少。

  沈娟问柳鹏程怎么了,柳鹏程想了想,还是把大凯的事情和沈娟说了。

  沈娟说道:“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大凯也是真不容易。”

  说实话,如果不是他那个大哥,尤其是嫂子,总是防着大凯,很怕大凯打家里果园的主意,怎么着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至于大凯父母说的,要是想结婚,拿百分之二十股份,还得给他大哥,这是谁出的主意就不言而喻了。

  柳鹏程在打电话的时候,沈娟也给家里打了电话。听了她妈妈唠叨了半个小时注意事项。

  今天柳鹏程肯定是没有心思上班了,给政委打了个电话,在家偷懒。

  两人休息了一会儿,去超市买了不少好吃的,打算自己在家做点好吃的自己庆祝一下。

  说实话沈娟这一胎怀的还是非常省心的,一周过去了也没有发现什么妊娠反映,还去找白阿姨把了个脉,也说非常健康,什么事情都没有,就不开什么保胎药了,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

  不过对生活的影响还是有的,尤其是对柳鹏程,生活肯定就是没有了。

  柳鹏程得知柳爸要来的消息非常惊讶,得知柳爸过来还要给他送一个保姆来,就更惊讶!

  这个保姆是边山的楚县长推荐的。

  就是接替二舅工作的那个楚县长。

  他本来就是救火队员,接替突然要去援边的二舅,没想到在这边干的那叫一个得心应手,在萧规曹随,做出局部微调稳住了大市场之后,这位突然向上游出手,弄出了一个小商品产业园。看好了,不是市场,是产业园!

  本来就是,原来是原料的大产地在东北,产品加工地和销售集散地都在南方,这也没有什么。

  可是现在随着边山大市场的批发生意辐射到中亚一堆斯坦国,很多小商品的原料和集散地都在东北,却要运到南方加工一下再运回来,这就过分了。尤其是,九十年代的物流和现在可不是一个概念,没有什么高速不说,铁路运力也非常紧张!

  所以,曾经从事宏观经济管理的楚县长一眼就看出了这里的商机,依托边山大市场成立了小商品产业园!东北原料,东北加工,东北销售!这就顺溜多了啊!

  现在园区正在进行三通一平施工,准备进驻的企业和准备在这里创业的老板,以及眼睛冒着绿光的各个银行都开始在县里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公司和筹备机构。

  走是不可能走了,楚县长还更进一步成了常务,他也只好把孩子和老婆都从省城接来了。这样一来,原来他雇佣的保姆许姨也就面临失业了。

  这位许姨当然不是他自己找的,而是县政府办公室帮着找的,领导家的服务人员,不仅干活一点问题都没有,家里的情况也被公安调查了一下,很是清白。这位许姨可不是什么孤寡老人,人家有一儿一女呢!

  她家老大是姑娘,小中专毕业之后,直接分配到了大连!也在那边结婚了。老二是儿子,学习可没有姐姐好,去当了兵,当兵转业之后就去和战友一起奔了南粤省,本来想能找工作就找个工作,不行就当去看看,见见世面。结果很顺利就找到了工作,他有一股当兵的人特有的韧劲儿,加上自己也踏实肯干,没有几年就在那边买房结婚,甚至还得到了公司的一点股份,算是白领了。

  他出息了之后,当然把老妈接来了,没想到,一向硬朗的老妈居然呆了半个月就说啥也不呆了,吃饭和儿媳妇吃不到一起去,出去溜达说话还听不懂。而且大冬天的三十度的天气也受不了啊。

  一向孝顺的儿子哪能让老妈回去啊,天热不要紧,装空调,虽然他也不是什么大款,空调还是装得起的。

  吃不惯就分开吃。他和老妈吃,媳妇自己吃!

  没意思就买光碟机,天天在家看电视总没问题了吧!

  然后老太太不到一个月就病倒了。差点丢了半条命啊!这次儿子没招了,只好老老实实把老娘送回去了。

  老太太自己在家其实也没有意思啊,种地是不用了种地了,他去儿子那之前,把地都租出去了啊。老太太也不愿意和一群农村大姨扯老婆舌,就出来想找点事情做。

  这不就正好赶上楚县长找家庭服务员,就是保姆,她侄子正好在县政府,知道自己姑姑在家闲的都要挠墙了。

  正好楚县长孤身一人在边山,又是个工作狂,恨不得住在办公室,他家有活儿又有多少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