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232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经侦大队。这个也不用多说。

  办案中心,这个把原来的法制科的职能拿走,又新增了不少职能。

  技侦大队,原来的法医,痕检等部门全部剥离刑警大队,全部并入技侦大队。

  保卫大队,这个不能写。反正有。

  计算机中心。这个现在是后勤部门,并且为其他部门提供相应技术支援。以后这就是网监大队。

  服务中心。这个就是公共办公大厅。

  然后,派出所也不一样了。

  除了和北滨的派出所改革内容一致之外,柳鹏程居然在每个派出所都设置一个“打击队”或者叫“办案队”。队长由一名专职副所长兼任。按照柳鹏程的话讲,这就是“打击重心前移。”

  这个其实是柳鹏程非常想要办的事情,也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其实吧,老百姓一直有一种感觉,就是小事没人管。就比如说柳鹏程办过的自行车盗窃案,老百姓自行车丢了,报案了,警察来问问情况,没信儿了。

  其实这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管辖空白。

  你说让警察找你的自行车,哪个警察去?派出所在九十年代可是没有专门的办案力量的!派出所是想办办不了。而找个自行车的事情,能指望县级局的刑警?别闹了。

  所以柳鹏程没有完全借鉴他“知道”的派出所的模式,而是先弄出一个“打击队”,就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办案力量。而且柳鹏程知道,未来几年,国家都会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社会不是非常稳定,大案不断,小案频发。所以就用了这种方式来尽量避免百姓的损失,尤其是财产的损失!

  方案定下来了,人员就是大事了!这个方案是需要增加不少警力的。除了外招之外,市里的复转办也尽量想办法配合多弄来一些武警转业干部。但是还缺专业人才啊!

  先是禁药办主任,柳鹏程找了罗兴,很认真地让他自己在刑警大队长和禁药办主任中间选择一个职位。

  正在查周新和陈伟军关系的罗兴愿意继续当刑警大队长,但是他给柳鹏程介绍了一个禁药办主任。

  说起这个人可是比罗兴老牌多了。多年在武警办理相关案件,他和罗兴认识,第一是因为他是罗兴参加的一次培训的教官,那次培训就是药品知识的相关内容。而且他和罗兴是老乡,他也是北方省人,是辽都市人。

  他是保护性转业,这个就先不多说了。

  要说这保护也是够彻底的了,直接把他从西南调到了东北黑龙省一个大山沟里里面的机械厂保卫处上班。

  哪个机械生产的机械也比较特殊,叫大炮。

  去年的时候,这厂子完蛋了,精锐技工当然都调走了。他被划入了后勤人员,留守厂区。

  说留守是好听点,一个月就开一百多块钱,实际上就是下岗了。

  柳鹏程立即把这个人请来,领导们一看,这不错啊,走调转手续吧!

  然后人家就调到市局了。

  柳鹏程这里依旧缺人。

  迟局也知道自己这事儿办的吧,可能大概稍微有点不太讲究。于是特地走了点私人关系,给南方边境的几个省都打了招呼,帮着柳鹏程继续找人。

  还有就是特警。这个是真要有战斗力的。比如在五月风暴中扫荡客运站遇到的突发情况。

  当时是完美的解决了,但是冲上去的一个是局长的司机,另一个是派出所长,其实柳鹏程在那个时候就下了决心,这次警务改革,说啥都得把特警队伍建立起来!

  这个巡特警大队,柳鹏程问了两个人。

  第一个是蒋所长,蒋所长说自己年纪大了,折腾不动了,就不去当这个大队长了。说这话的时候还拍了拍自己的大肚子。

  还有一个是小杨。柳鹏程说这是个机会,想不想去巡特警大队当个中队长!队伍新组建,职位也多,关键是适合小杨啊!小杨也拒绝了,他的理由倒不是非得给柳鹏程当司机,而是希望自己把自考文凭拿下再考虑转岗的事情。

  其实柳鹏程也知道,治安,刑侦都和小杨接触过,希望小杨到他们部门。

  不过小杨考虑的也对,他太年轻,也有时间,把文凭拿下来是正经事。柳鹏程平时用车的时候也不多,他正好有时间看书。

  而且在这个时候,全局的干警都有一次重新选择岗位的机会。

  有些年龄大的老干警,治安的,也有刑侦的,干脆去家门口的派出所的打击队去了。还想能轻松轻松,柳鹏程表面上啥也没说,肚子都要笑痛了,派出所的打击队能轻松?呵呵呵!

  柳鹏程从政委办公室出来,又是一轮人事安排!

  柳鹏程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罗兴的电话:“柳局,周新和陈伟军的交集点找到了!”

第451章 交集

  柳鹏程看着手中的材料,感慨地说道:“这要不是你能想起来调他们俩单位的财务报销单据,这谁能想到他俩交集这么多啊!离那么大老远的!”

  这俩人确实是认识的。而且认识的时间可正经不短了。他俩都认识七年了。

  一九九零年,针对一段时间之内国内锅炉事故频发,相关单位了除了连续下发文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之外,还在各地召开了一系列的技术研讨会和学习班。从提升锅炉制造企业的安全意识和生产加工能力入手,争取把相关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九九零年冬天在沈城举办的锅炉安全质量提升研讨会就是其中的一项会议。别看是在沈城召开,可是国家有关部门召开的,还邀请了东北大学,沈城工业大学等大学的相关院系的专家教授参加。级别还是比较高的。

  梁县锅炉厂作为江南省规模比较大的锅炉生产企业,也派技术人员参加这次会议,其中一个就是当时的助理工程师周新。而鹭岛市安监局作为安全生产管理机关也派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就是陈伟军。

  要说当时为什么要派陈伟军这个小年轻去开会呢?要知道那个时候去外地开会可是隐形的福利啊!

  其实开始真不是他去,定的是他们单位的一名老同志。从鹭岛到东北出差的机会可不多,更不要说九零年的时候沈城可是全国数得上的大都市!

  当时派人去沈城开会还成了单位热议了一段时间的新闻呢!

  大伙都知道,新闻联播之后是天气预报。本来大家看天气预报都是看看鹭岛市的天气怎么样。这不是有人要去沈城了吗,于是大伙都注意了一下沈城的天气。

  最低气温,零下三十一度。

  我勒个去啊,这不下飞机就得成冰雕啊!

  本来要去的老同志找领导去了。

  领导啊,这会我不能去啊,我这心脏病啊,活着去就得硬着回来了!你换人吧。

  本来有不少人都想去呢,这个老同志也是经过竞争的,他不去,别人也看着那零下三十一度迷糊啊!

  最后的结果是,领导亲自把陈伟军叫到了办公室,大概意思是,你年轻,又不是相关专业毕业的,我们局里的领导和同志们都觉得这次沈城研讨会是个不错的学习机会啊,就你去吧!

  陈伟军其实早就知道这次研讨会,但是他根本就没有往上凑。

  其实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沈城是什么地方啊,那是国内排名前几名的超级大城市啊,这还不算,反正他家的生活条件好,粤都,特区他也都去过。

  可关键是,能看到雪啊!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他一辈子也没有看到过雪啊!

  但是吧,他知道这次机会好,别人也知道啊,他可不像别的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小年轻,把别人都当成傻子,他可知道机关老油条们都比他精明多了!所以吧,这事儿根本就轮不到他,他也不碍别人的眼,根本就没往上凑!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他不往上凑,这好事还真掉到他脑袋上了!

  然后他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零下三十一度可咋整,要知道他天天上班可就穿个长袖衬衫啊!这下飞机真就直接硬了!

  鹭岛市全城都买不到冬装,这是必然的,人家那也没有冬天啊!那时候也没有某宝某多多,下个单之后翘着二郎腿等货就行了。秦红都要急哭了,一个劲儿说怪不得没人去呢,想当初过鸭绿江的时候国家那么困难还给发棉袄棉裤呢,现在到你这怎么买都买不到啊!

  最后还是他老丈人救了陈伟军一命。他们单位有海军的军转干部,给他拿了一套没有标志的海军冬装。

  姜还是老的辣,要说在鹭岛谁有冬装现货,只有海军,陆军都不行。因为海军的军舰哪儿都去啊,总不能穿着单衣开着军舰去黄海吧?

  于是,陈伟军在沈城开会的酒店见到周新的时候,和他分配到一个房间的周新就说:“同志你是海军的转业干部啊?”

  就是这句话开始,陈伟军就开始吐槽他是怎么来的沈城,这身衣服又是怎么来的。

  他俩年龄都差不多,又都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一聊可就聊上了。

  九十年代,通讯就比较发达了,起码在不同省的两个一见如故的奶年轻人取得联系不是什么难事儿了。加上他们俩单位都不错,都有程控电话,本人也都有传呼机。于是他俩就开始往一起“凑”。

  比如梁县锅炉厂卖到闽南省的一台锅炉有故障了,需要人去检修,周新就会去。然后找机会和陈伟军聚一下。

  陈伟军也一样,江南有什么会议,或者什么学习的,他也会争取。

  你说这俩人为什么这么铁?

  说脾气秉性相投,也没有到这个程度的,难道是不可描述?

  可描述。

  这俩人其实有些同病相怜,所以共同语言特别多,而且又不在一个地方,圈子没有相交的地方,更没有利益冲突,所以把心里的苦都能和对方说说,和别人说别人也不理解啊!

  啥苦?

  婚姻呗!

  这俩人要说个人的条件,都比媳妇强啊!

  可是最后呢。

  一个靠着老丈人和丈母娘的权,一个靠着媳妇的钱才能保住现在的生活。

  你说他俩有没有共同语言?

  这俩人的共同语言是不是只能和对方说?

  所以这一查,就查出了他们的多次交集!

  除了这个之外,还查出了点别的!

  柳鹏程看着罗兴带过来的资料,笑着说:“这可是真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周新现在在哪?”

  罗兴说道:“周新就在单位上班呢。梁县县局帮着咱把三中队的小赵安排到他们厂保卫科了,天天盯着呢!”

  柳鹏程换上了一身警服,说道:“走吧,咱去梁县,和周新好好聊聊。”

  罗兴说道:“柳局,其实我觉得有这些东西,也可以试试突破陈伟军,他这么顽抗也是因为认定了我们手里没有什么证据。”

  柳鹏程说道:“给脸不要脸的东西!先不搭理他,先找周新!”

第452章 正面接触周新

  柳鹏程她们到梁县公安局的时候,正好是中午。

  梁县公安局的领导看柳鹏程来了,就说一起去县招待所吃饭。

  柳鹏程当然是谢绝,他现在哪有空喝酒扯淡啊!

  好在梁县公安局知道罗兴他们办的这个案子,还帮了不少忙,当然也就知道他们这个案子非常麻烦,现在柳鹏程亲自过来了,说明这案子应该是有进展了,于是就让食堂开小灶炒了几个下饭菜,陪着柳鹏程在县局食堂吃了一口。

  下午两点,梁县公安局会见室。

  之所以是在会见室,不是审讯室,就是因为实际上庆湖分局没有掌握任何周新犯罪的证据。

  你说秦红坠楼的时候,周新正好在鹭岛市,那叫线索,不叫证据。

  周新进来的时候,就看见好几个警察。心里可就有点打鼓了。

  这就是柳鹏程在掌握陈伟军的证据的情况下,重新选择周新作为突破口的原因。

  陈伟军对公安机关的办案方式太了解了,而且这个人是见过世面的,在家里,在大学,在单位都见过世面,心理承受能力不是一般的强,非常不好突破。

  周新就不一样了。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毕业在县城的工厂工作,还一直在县城的工厂工作。有了个不错的婚姻吧,还一直没有进胡淑娟的圈子。所以他应该比陈伟军好突破的多,更何况柳鹏程现在手里还掌握着“大杀器”。

  柳鹏程看周新坐下,梁县公安局的一名干警过来,每人给了他们一瓶乐百氏矿泉水。也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