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23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第二天,不用讨论了。报纸的“警察风采”板块以半版的篇幅刊登了署名“鹿鸣”的通讯文章《雷霆营救——为了三个孩子的生命》。

  这篇文章从柳鹏程发现孩子不对劲开始写起,一直写到三个孩子脱离危险。文笔非常好,写得跌沓起伏。除了突审的过程用了春秋笔法之外,其他的都比较写实,没有夸大。

  这份报纸可是系统内影响最大的报纸!这篇文章一出,韩东风的处理结果马上就出来了:办案情绪急躁,不当使用警械,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没有脱警服!没有调离!没有降职!

  柳鹏程觉得,韩东风的事情应该和陆之苹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鹿鸣应该就是陆之苹的笔名!而在这种报纸上发个这么大块头的文章,应该是动用了吕主任的人脉。

  柳鹏程想起来了那天晚上陆之苹和刘总在走廊的密谈,现在看应该是一场交易。现在一方应该已经交货了,另一方呢?

  另一方两天以后也“交货”了。

  因为拐卖儿童从犯嫌疑而被关押在看守所的牛多田出事了,应该说是他惹事了。

  放风的时候,牛多田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双脚拌蒜就摔了个跟头。

  他摔了不要紧,正好把后面的因为醉酒闹事,行政拘留进来的小胖子绊摔了,小胖子惊恐怪叫着压在了他身上,巨大的胸脯正好压上了他的后脑勺,于是他漂亮的脸蛋就和铺满煤渣子的操场地面进行了亲密的接触和摩擦,无数小煤渣和煤灰进入了牛多田右边脸上的伤口。

  他破相了。

  好不容易洗清了嫌疑,牛多田回联营公司报道上班,领导看到他那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面孔差点被吓得叫出声来。加上他家的事情最近在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没说的,直接辞退。

  牛多田只好回到了老家,等待他的是法院的传票。

  离婚是避免不了的,夫妻双方分割财产也是必然的,可是房子作为生活资料,陆之苹投资不满三年,应该完全归属陆之苹所有。

  取得了房产的所有权之后,律师干净利落地以4000元“高价”把大瓦房卖给了镇上的大混子豪哥。

  无家可归的牛多田企图和豪哥讲道理,结果被打得鼻青脸肿送到了派出所,豪哥说,这房子是我买的,从你原来的老婆手里买的,至于为啥房子给了她,那是法院判的,你现在找我要房子就是抗拒国法!

  而且人家豪哥还对派出所说了,这次是给派出所面子,再有下次豪哥就亲自给他好好普普法,他在大墙里学习成绩不错,普法他最擅长。

  实在没有办法,牛多田只好住进了当初安排知青盖的小土房,已经摇摇欲坠。

  牛多田没有田地,他进城有了正式工作,田地当然要收回。他妈妈刘彩花那点地根本不够维持生活,他只好以在镇上打零工度日。

  牛多田很多时候都觉得以前和陆之苹在一起的日子就像是一场美梦,被自己的愚昧,无知,自私,贪婪叫醒,践踏,撕碎的美梦,以后再不会有了。

第041章 二舅来了

  人贩子的案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

  这天下午,内勤通知明天上班执勤一律穿衬衫,佩戴警衔和肩章,不再穿警外套。

  柳鹏程知道,等到长袖衬衫变为半袖的时候,就是他和三大队说再见的时候了。

  韩大队的事情到底对大队造成了一些影响。

  他不再兼任教导员,新调过来一位教导员,姓王,个子不高,说话很有条理,很能讲话但是讲的内容又生动有趣,他年龄不小了,谢顶很严重,有点聪明绝顶的架势。

  赵毅告诉柳鹏程,这位可不简单,是市第三劳教院教育科科长。因为年龄大了调回市里。

  其实监狱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对,犯人判的大多数是有期,所有警察都判的无期。除非你调离,否则就会一直在这个环境下值班,加班。

  而王教导员显然属于减刑成功的。

  穿着衬衫巡逻回来,申姐说有柳鹏程的ems,那个时候ems可是稀罕物。天价的运费,火箭一样的速度都让普通的百姓望尘莫及。

  柳鹏程吧邮件拿回了出租屋,在好奇心爆棚的赵毅的围观下,开始开盲盒。

  里面是一身衣服和一封信。

  衣服是米奇童装,妮妮身上穿的衣服的男款。大红色,正面胸口是一张米奇的笑脸。裤子上屁股的位置是一个巨大的带着牛仔帽的米奇的头像。

  柳鹏程打开了信,他知道一定是陆之苹写给他的。

  果然,是陆之苹写的信,信的字数不多,信息量却很大。首先说了衣服的事情,说了衣服是在省城中街买的,颜色是小妮妮帮着挑的。如果不喜欢,可以在去省城的时候换成喜欢的颜色。

  然后说妮妮在睡觉的时候偶尔会出现惊厥的现象,自己和妮妮都打算忘了噩梦一样的经历。

  陆之苹在大学老师的介绍下,已经成功应聘了南粤省特区的《时代商报》的编辑职位。这是一家股份制报社,无所谓编制的问题,陆之苹会先过去,等到安顿下来再把妮妮接过去。

  最后说如果柳鹏程想要毕业之后去省厅或者留校。她家里可以帮着运作。还留了一个电话号码,是吕主任办公室的电话。这显然就是想要报答柳鹏程对妮妮的救命之恩了。

  柳鹏程想了一秒钟,觉得自己就算去了省厅,进入刑侦总队的可能性无限接近0。这和自己要当刑警的想法根本就是背道而驰,只能拒绝他们的好意了,不过柳鹏程还是把电话号码记在了自己的通讯录上。

  柳鹏程打算把衣服请吴大嫂捎给二舅。结果这个时候传呼响了。他一看,居然是二舅家里的电话。急忙去回电话,结果二舅说明天中午到他这里,请他带着去幸福路轻工市场看一看。

  这下不用麻烦吴大嫂了。

  第二天,十一点多的时候,柳鹏程刚刚巡逻回来,就看见二舅那台大宇轿车停在大队大院门口,急忙让金大哥帮忙和领导说一声,自己跑回家换了便装就上了车。

  车上一共有三个人,二舅坐在后排,司机位上是小邓,是个转业兵,二舅的司机,柳鹏程也认识。但是同样坐在后排这位就有点让柳鹏程惊喜了。

  他急忙打招呼:“王所长,好久不见啊!”

  王锁福哈哈大笑:“我这里没有大摩托,你也不去看我,当然就好久不见呗”

  王锁福和杨家的人非常随便。因为他和二舅是同班同学,自小就要好,又是姥姥的学生。当初王锁福当兵走的时候,姥爷也是说了话的。等到转业回来,就回到了大青山乡派出所。可以说两家人处的像是一家人一样。

  上次周德勇说张局长派了一员大将在农贸大市场坐镇,现在看来就是他了!

  柳鹏程干脆和小邓换了位置,直接开车去了幸福街轻工市场。

  正是中午的时候,有些上午出来逛街的要回家或者在附近的快餐店吃饭,往外走。

  还有一些刚刚下班的人打算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买点东西或者逛逛街,往里走。

  幸福路轻工市场人来人往,非常的热闹。

  山边县农贸市场也是人多车多,可是地方也大啊。幸福路轻工市场本身就是原来一串的供销社,粮店,副食商店,工人文化宫打通又扩建改建的,楼上楼下加在一起都不到三千平方米,就显得人多。

  几个人挤了进去,开始像普通消费者一样逛市场。越逛二舅是越心惊,不仅是因为商品的种类繁多,更是因为价格。

  小邓看中了一双皮鞋,正在讨价还价。

  这个鞋摊的老板留着一脸的大胡子,手里拿着一只皮鞋:“小兄弟好眼光,这鞋可是里外全皮的,就是前面的皮鞋厂产的,别的不说,保你三个月,三个月内有大毛病给我拿回来,我当着你的面拿剪子绞了,给你换新的。”

  二舅接过鞋看看,说:“老板不实在啊,这鞋是里外全皮的,可是这是猪皮吧。”

  老板倒是也认:“是猪皮啊,肯定是猪皮啊,我也卖的是猪皮价啊,这位老板你看好了,这鞋可没有鞋跟,是粤都最新的休闲版型啊,这要是小牛皮的,少三百你能拿下来我摊子送你。这鞋多好啊,走个路,开个车他不累脚啊。多少钱都难卖舒服是不是。”

  王锁福也凑过来:“这鞋多少钱?”

  老板说道:“我也不要幌了,一双六十。要是你们拿两双给我个整数就行。放心,我们厂子就在前面,每双鞋都给你们开合格证,有问题拿回来。”

  二舅心里一惊,要是在山边的精品屋或者百货商场,这双鞋没有一百肯定拿不下来。

  当然也可以去农村的大集去买东西,可是那里的摊贩和游击队一样,哪有质量保证啊。

  小邓和王锁福是真相中这鞋了,小邓是因为开车舒服,王锁福是因为巡逻不累脚,他俩开始和老板讲价,最后他们每人买一双,一共才七十五块钱。

  然后他们又去了服装区,文具区,都是一样的情况。要说他们进货价便宜也不一定,人家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柳鹏程就想,山边县太需要这样一个轻工市场了。

  逛了一会之后,柳鹏程想请他们吃土匪锅,二舅说得赶紧回去开会。

  于是就在市场外边找了一家柳鹏程常吃的水饺吃了一顿。黄花鱼肉三鲜馅儿的水饺五块钱一碗,味道鲜美,几人吃得不错,最后还是柳鹏程结的账。

  把柳鹏程送回单位之后,大宇轿车就向着山边县方向驶去。

第042章 接待任务

  二舅一去就没了消息。倒是二舅妈给柳鹏程打了个传呼,说是洋洋穿上二舅捎回来的衣服非常好看,自己也喜欢。二舅妈给他收起来让他过年再穿。

  柳鹏程心想过年穿也行,就是个大号的行走红包,看着就喜庆。

  二舅妈问柳鹏程这衣服多少钱,应该便宜不了吧。

  柳鹏程只好说是朋友送的,并且把陆之苹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二舅妈过了一会儿才叹息道:“唉,都是命,等你这朋友什么时候带孩子回来,你一定告诉我,我请她吃饭。”

  柳鹏程嘴上答应着,心里却知道这娘俩基本不可能再回来。

  早上上班,柳鹏程和赵毅去市场吃了二米水饭小咸鱼。刚骑着摩托往三大队院子里走,就被王教导员叫住了:“就找你俩呢,不用下车了,看我手指的方向,往那边骑,到公安局办公大楼,二楼办公室找谭主任报道,去吧。”

  柳鹏程和赵毅面面相觑。柳鹏程问:“教导员,我俩去那干啥啊?”

  王教导员摊摊手:“我也不知道啊,人家没说,要不你俩先去,知道啥事之后打电话告诉我一声。”

  王教导员说完就背着手回小楼里了。

  柳鹏程他俩一想,这也不知道什么事情,甚至不知道他俩是不是同一件事情。还是骑两台车比较保险。

  赵毅还想打电话给他小姨问问。柳鹏程说不用,要是真有什么事情,人家早就提前告诉你了,直接去得了。

  于是两台大摩托一前一后又开出了三大队的院子,向海边的经开区方向驶去。

  大早上车多人多,俩人骑了将近四十分钟才到地方,找到车棚停好车子,就向二楼办公室走去。

  打听到了谭主任办公室,俩人互相整理了一下警容,才敲响了门。

  谭主任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戴着眼镜,二级警督警衔。笑呵呵地说:“我刚刚还往你们大队打电话,说是你们早就出来了,骑摩托来的,晒得够呛吧,来来,先喝水。”

  柳鹏程这才注意到,人家的办公室里居然有个冰箱!

  谭主任拿出两罐可乐递给他俩:“你们年轻人应该爱喝这个东西。别客气,我这里的东西都是领导办公室来人招待客人的,这个可乐下得最慢,你们帮着消灭两罐。”

  柳鹏程两人一路确实被晒得够呛,闻言也不客气,道了一声谢就打开可乐大口喝了起来。

  谭主任问道:“公安干校的朴英爱教授,你们熟悉吧!”

  两人异口同声:“熟悉。”

  这位朴教授是省公安干校的骨干,侦查学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享受省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多次参与多版本公安院校侦查学,犯罪学教材的编写。同时她还是刑警学院的客座教授。

  可是这个时候,谭主任怎么提起了她?

  谭主任笑着说;“既然你俩都认识朴教授,那我就没找错人。是这样,朴教授今天上午十一点五十的火车到瑞城火车站。

  她这次来主要是调研你们办的那个特大聚赌案,如果案件的侦办过程符合条件,她要积极争取把这个案件补充进侦查学实战案例教程。”

  柳鹏程眼睛都亮了,这可是大好事!他在这个案子中可没有少出力,说不定还能在教材上留个名呢!

  柳鹏程问道:“谭主任,需要我们做什么?”

  谭主任说:“本来我们要安排干部全程陪同朴教授调研,可是朴教授觉得太麻烦,说找个熟悉案件的基层民警或者实习生帮他们开开车,带带路就可以了。怎么样,你们两个能完成任务吗?”

  柳鹏程和赵毅马上回答:“能,保证完成任务。”

  十一点四十五分,一辆三菱帕杰罗警车和一辆丰田海狮警车停在了站台上软座车厢停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