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202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李哥站起来拎着小警察脖领子:“我去把他给他爸送回去,这少爷咱大队养不起。你赶紧去找白大队想办法,在柳老大发飙之前把事儿平下去,别一会儿罗兴那个疯子真冲上来抓骗子。”

  刘哥也站了起来,行,我刚才看白大队在办公室呢!

  小警察在电梯里还不服气呢:“我不就是没抄证人的工作单位吗,至于给我送回派出所吗?”

  李哥根本不搭理他。

  小警察看看马上要到他爸爸办公室的楼层了,直接说道:“是个警察就像进刑警支队,我肯定是也想进,我不能这么稀里糊涂的出去。你总得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李哥用怜悯的眼神看着他:“你确实就是因为懒了那么一下,耍小聪明没有抄证人工作单位才有今天这回事的。如果你抄了,你就会知道,柳鹏程就是庆湖分局主持工作的常务副局长,就是咱经常提起来的柳局。”

  就在小警察哀嚎着准备迎接他爹的一顿好揍的时候。市局刑侦支队五大队大队长白少陵正在给柳鹏程打电话:“柳局,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唉,本来想是老同志家里的孩子,自己又有上进心,又是科班毕业,能带带就带带,结果骄傲自大,耍小聪明,可能是我能力有限吧,真带不动啊。应该的,应该的,对对,这个是真的,证人名单上确实有您的名字,还有江南晨报的沈助理,是您爱人吧?

  案子是我们大队的,对对,特大诈骗案,受害人是庆云宫的一家商店,叫宝光斋。金额,六十八万。对对,就是雍正梅瓶。您要过来?不用不用,我安排人过去吧。喂,喂。”

  二十分钟之后,柳鹏程出现在了五大队的会议室,脸色非常不好。站在他身后的小杨对看向他的白大队轻轻摇了摇头,意思是领导的心情确实不好。

  这个时候李警官走了进来,把一瓶冒着凉气的百事可乐放在了柳鹏程身前。又把几瓶饮料给会议室里的几人分了下去。

  柳鹏程说道:“这个案子前面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在我眼皮子底下下钩子,厉害厉害~!”

  等他们准备好之后,柳鹏程就把自己和沈娟在宝光斋看到的过程全部都说了出来。

  然后柳鹏程问道:“那个高教授,假的吧!”

  白大队点点头:“那天下午,高教授在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几位领导和教授陪同下,参观了平洲博物馆。他的两名学生也在,这个已经证实了。”

  柳鹏程又问:“那个瓶子怎么回事?”

  白大队说道:“我们昨天找了市古玩协会和文物所,师范学院的几位专家看了看,意见很不一致。高教授知道了这件事,明天就能过来。”

  柳鹏程又问道:“我记得那个瓶子寄卖期只有一周吧,什么时候报的案?”

  白大队说道:“前天才报案,一来是觉得这个事情传出去,对他们信誉和能力打击很大。第二就是刚才说的那个问题,他们根本弄不明白那个瓶子的价值到底是多少,也就没法报案。”

  柳鹏程说道:“直到他们发现,这个瓶子的新老,好坏都没有定论,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法变现,没有办法了才报的案是不是?”

第390章 另一只雍正官窑兰花梅瓶

  高教授一直到走都没有留下个准话,但是,他两个学生的结论和他对两个学生的结论的点评,已经说明了,高教授对这个瓶子的看法。

  可是看法归看法,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也就少了一分底气。如果高教授留了准话,老板半天的时间就能把这个瓶子出手!而且价格会远远高于八十万!

  可是现代,唉!

  老板只好老老实实把瓶子放在珍品区,说明寄卖品,价格详谈。

  一周的时间眼看就要过去了,瓶子有没有问的?太有了!

  不过大几十万的东西,谁能一拍脑袋就买啊,搞收藏的,就算是看好,也得喊上亲友帮着掌掌眼。

  大老板更不用说了,这边看着好看,马上就能喊过一个掌眼师傅来。

  这瓶子还是那个毛病,什么都对,就是不像旧的!气人不?

  倒是有个做房产的大老板,说是打算买来送人的,开价一百五十万,但是要签一赔三的五年协议。

  这是什么意思呢?

  古玩这行,赚钱赔钱看的是眼力,一手钱一手货,买对买错不找后账!这是千百年留下来的规矩。

  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进步,这个规矩也有了一丝缝隙。

  就是签各种各样的协议。

  但是这协议也不是白签的,代价会非常大。

  比如刚才提到的一赔三五年协议。就是你这个东西,八十万的价格,好,我花一百五十万买。但是五年内我要是发现你这个东西有问题,你得陪我四百五十万。

  其实越是签这种协议,越是希望这东西是真的!

  这谁敢签啊!再说,东西又不是宝光斋的,他也签不了啊!

  老板赶紧给瓶子的主人打电话,没想到老头子一听这种状况,人家说了,他就要卖瓶子钱,别的都不管,他要是有能耐卖出一千五百万那也是他的本事,他说的协议什么他听不懂,也不想签。

  还是那句话,瓶子卖出去就卖出去了,卖不出去就算了,正好让他儿子死心,老老实实上班别瞎折腾。

  这老板就明白了,老头根本不想卖这个瓶子!只是被他儿子磨的没招了才把瓶子拿到这里寄卖。人家不提前把瓶子拿回去就不错了,你还指望人家配合别的事情?别想美事了!

  转眼就是六天的时间了,眼看七天的时限一到,老头就要把瓶子收回去。

  其实买卖做到宝光斋这样,八万块钱还真不是什么大事,可是这个瓶子无论到谁的手里,都得承宝光斋一份人情啊,这才是大事!雍正梅瓶虽然不少,可是官窑的又有多少,出现在平洲的又有几个?

  这天,两个年轻人来到了宝光斋。

  两人穿的都非常好,看起来关系也非常亲密,但肯定不是恋人,而是兄妹,有趣的是口音,说的却不是普通话,也不是粤语,而是客家话。

  如果他们说的粤语,英语甚至是日语,老板都能听明白,甚至可以假装听不明白,以取得主动,但是客家话他就傻眼了,这是真不明白啊!

  两人看着梅瓶,说了很多。然后为首那个男青年就找到了伙计,直接问价。

  伙计看了看老板的脸色,得到暗示之后没有直接说价格,笑着说这是寄卖的,自己也不知道价格,得和老板自己谈。

  男青年看来是知道一些行里的事情的,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这个时候老板才施施然走过来,笑着说:“两位看中了这款雍正梅瓶?”

  男青年还没有说话,女孩子抢先说:“对啊,这个瓶子我们是一定买的,你说个价格吧。”

  男青年看样子比较气恼,哪有买东西这么买的,这话一说出来,不挨宰才怪。

  老板看男青年瞪了女孩一眼,笑着说:“没事没事,我们不是那么做生意的。呵呵。既然你们喜欢,那就过过手吧。”

  这个意思就是可以拿起来仔细看看。

  没想到男青年说道:“不用过手了,东西对。”

  老板说道:“两位,这东西可不是千八百块的东西,还是先看好吧。”

  男青年说道:“不用,真不用,我们知道这东西是对的。”

  老板疑惑道:“你知道这东西是对的?”

  这是啥意思啊?那男青年看起来多说二十七八岁,那女孩到没到二十岁都两说,难道两人是圈里的大高手?不能啊!

  他这还琢磨呢,女孩又得意洋洋地说:“我家的东西,我们当然知道是对的!”

  这老板就迷糊了,这分明是一个老头为了他儿子要做生意把瓶子拿来卖掉的,怎么又出来一个说是他们家的。

  男青年又瞪了女孩一眼,说道:“老板给个价吧。”

  这老板虽然没有问出这对兄妹的来头,但是也听出了这对兄妹应该和这个瓶子大有渊源。加上这对兄妹的穿着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于是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老板说道:“两位是真喜欢这个瓶子,我也看出来了,可是啊,这东西可不是千八百块钱的东西两位是不是先问问家里的长辈?”

  男青年微微一笑,根本不接招:“肯定是会问长辈,瓶子也一定买,你不说价格,我们兄妹怎么问?”

  这一句话又把球踢回了老板这边。

  老板一看,这兄妹俩看来是大家出身,从小就经受过良好的教育,估计便宜是占不到了,但是报个高价还是没有问题的。大不了讨价还价呗。

  老板笑着说:“这是雍正朝的蝶戏兰花梅瓶,是”

  没等老板说完,男青年已经非常不耐烦了:“我知道这个瓶子是什么,是官窑的,是旧的,是对的,我都知道,你能不能先把价格告诉我,就像是你说的,我还要和家里联系,你想不想做这比生意了?”

  老板一看这是真有点急眼了,心中叹了口气,心想这底是探不出来了,这把这小子惹急了,生意做不成自己损失更大!于是也不敢废话了:“您知道就好办了,这瓶子要价二百二十万!”

  各位看官您看看好了,这个老板说的可是要价!

  要价的意思是我要这些钱,你是可以还价的!

  和要价的意思相反的是一口价,死价!那意思是不能还价的!

  在古玩行当里,说出一口价,死价的很少,但是说出来了就说出来了,要是人家说出来一口价或者死价了你还和人家还价,不是你是个刚入行的棒槌,就是你纯属找补自在找打架呢!

  男青年似笑非笑:“你确定是这个价格,我要是这个价格给长辈报上去,生意做不成我可不管!”

  老板低头想了想,说道:“行,小伙子你是懂行的,我也不和你废话了,一百五十万我买个明白!”

  这句话的意思,我可以让步到一百五十万,但是要知道你和这个东西的渊源。

  其实这个明白,也可以是别的事情,比如,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典故等等。

  男青年说道:“可以!”

  男青年说着,就给他妹妹递了一个眼色。女孩笑嘻嘻地在自己的lv女包里掏出了一个钱夹,打开钱夹在最里面的一层里拿出了一张已经被塑封上的黑白照片。递给了老板。

  那是一张全家福合影。

  一对夫妻,男的站着,女的坐着,肚子已经高高隆起。在夫妻二人中间是一个老式的桌子。另有一个男孩子站在男人身边。而在桌子上,摆着的就是把一对梅瓶!其中一个就是这个雍正蝶戏兰花梅瓶。另一只和它是一对!差不多所有的图案都一样,只是没有了两只蝴蝶,多了两只蝈蝈!一只蝈蝈在地上作势欲扑。另一只在兰花叶子上,看样子正在高歌!

  而那个男人是一身国军军装,腰间还佩戴这一支短剑。中校军衔。

  照片上还有一行字: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廿七日,沪都!

  老板不由得惊呼出声,我的老天爷!

第391章 梅瓶与名表

  1937年7月27日,沪都。距离震惊世界的沪都保卫战,只剩下半个月!

  女孩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女士就是他奶奶,肚子里的是她爸爸!

  老板小心翼翼地问道:“您祖父?”

  女孩小声说道:“牺牲了,杨树浦战役。”

  那一场两国军队上百万人,在东方第一大都市打的血肉横飞的大会战,对江南人的影响之大,是不可想象的。

  老板听到这里,急忙道歉,男青年接过了话茬,说起了他们的家事以及,这两只瓶子。

  这男青年子不是女孩子的亲哥哥,是他的堂哥。而女孩的爷爷本来是客家人,黄埔毕业之后参加了北伐军,然后就一直在沪都服役。八一三大会战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沪都是守不住的,也知道即将到来的大战一定是一场血战。于是他送走了妻儿,自己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留在这座大都市,永远保卫这里。那两只瓶子是夫妇二人的心爱之物,妻子拿走一只,丈夫留下了一只。

  其实这位太太在离开了沪都之后并没有按照这位赵中校安排好的那样,去往南洋投奔赵家大哥,而是停在了闽南等消息。结果在月子里等到了赵中校壮烈殉国,沪都失守的噩耗,这个时候闽南外海也出现了日军军舰的身影,赵太太只好带着两个孩子搭乘一艘英国轮船前往马来。

  男青年说道:“其实我们早就打听到了这只瓶子的消息,淞沪会战开始的时候,这只花瓶是在叔爷爷的指挥部里的,后来他们部队接到了开往战略重地杨树浦的命令。叔爷爷估计那时候已经做好了殉国的思想准备,就把这只瓶子送给了他们团指挥部的房东,说好了等凯旋的时候会来取。如果不来,就送给他了。之后就没有消息了。”

  女孩继续说道:“我奶奶的身体现在一年不如一年了。尤其是今年,总是说梦到爷爷,醒了就看着剩下的那只雍正梅瓶发呆。”

  老板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男青年说道:“我们真没有想到能在平洲看到这只瓶子。老板你看这样行不行,这瓶子我肯定要了,但是我们要马上回到吉隆坡,一来是个长辈告知这件事,二来是我们需要回去取钱。”

  老板奇道:“你们还得回家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