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177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还有自己二姐的发小,工兵连余连长,帮着自己找到了小火车倾覆案中那枚至关重要的水泥钉,总得聚聚吧!

  还有答应破案要请袁教授还有他的研究生小李吃饭,人家帮着还原了导致小火车倾覆的机构,现在都快开庭了,还没请人家呢!

  还有余杭犯罪研究中心的几位同事,报道那天因为太忙,自己当天就跑回去了,大家总得聚个餐吧?

  还有姑父的堂兄上官振邦那里,总得去拜访一下吧!

  至于别人要请他吃饭的,那就多了去了,柳鹏程干脆债多了不愁了,随缘吧!

  柳鹏程和沈娟在家里商量着这些事情。家里还有一些东北特色的礼品,直接都送给上官伯父。去他那里和白叔叔那里肯定是得两口子一起去的。

  余连长和袁教授他们就柳鹏程去,罗兴作陪。因为这次出去学习,柳鹏程把小杨个派出去了,他那么年轻,不可能总给柳鹏程当司机,多学习学习还是真有好处的。

  余杭犯罪中心就只能柳鹏程自己去了。小杨不在,他也不想开车了,干脆周五去,周六回来,坐火车去。柳鹏程写了一篇《论新的历史时期公安机关集中打击整治行动》正好带过去。

  商量好了就开始行动。柳鹏程第二天先是给袁教授打了电话,约好了时间。等下班之后柳鹏程开车带着罗兴到了师范学院东门。你问为啥是柳鹏程开车?罗兴找不到路呗。不过罗兴这点好,他不像柳鹏程一样有导航软件依赖症,人家记路!

  柳鹏程掰着手指头算算,没几年那种专门的导航仪就能上市了,等等吧,他就先不记路了,苟过这几年就好了。00年以后就有导航仪专卖店了,06年左右就有中控大屏了。这才剩下几年啊!

  袁教授也没客气,不仅自己来了,小李来了,还把剩下的他带的研究生都带来了,一共七个人。几人就在校门外的一家鱼头火锅吃了一顿。那时候还没有开始真正面向市场的产学研一体化。

  教授们手里的项目都是上级批准或者上级分配的,那资金一分钱恨不得都能当一毛钱花。自然没有后来教授被称作“老板”,在读研究生月入过万的情况。总得来说,这个年代的研究生和教授还是比较“清苦”的。有人请客改善生活,那自然是“一个都不能少”。

  庆湖产的大鱼头下锅,那汤都炖成了奶白色。再下入羊肉,蔬菜等,真的是非常好吃,而且便宜实惠。

  大家都没有喝酒,柳鹏程要了大瓶的可乐和雪碧。

  这顿饭吃的非常放松,袁教授和他的学生们都是比较单纯的人。柳鹏程从聊天中得知,袁教授和马书记是同学,还都是当时的好学生。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断了学业,就失去了联系。后来他俩都参加了第一届高考,只是一个学文,一个学理。在某次放假回家的火车上才又遇到。并约定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两人一个人要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一个人要为家乡培养更多的人才。

  席间,袁教授惊讶地知道柳鹏程居然也是副教授,等弄清楚他这个副教授的性质之后,袁教授建议柳鹏程尽可能读个博士。毕竟知识是自己的,谁也抢不走,而文凭是无价的,什么时候也不会贬值。

  柳鹏程嘴上是嘻嘻哈哈答应着,心里却有点不以为然,他又不是关彤,有文凭收集瘾。柳鹏程觉得他手中的两个硕士学历,一中一洋已经够他造一阵子的了。

  在答应了有空就过来给师范的学生们上一节大课之后,柳鹏程结了账就和罗兴告辞了。

  给余连长打电话一直都没有打通,那就不怪柳鹏程了。

  周四下午,沈娟请了一会儿假,先回家拿了整理好的礼品,然后开着自己的车去柳鹏程单位接柳鹏程。

  这也是五月风暴的一个“副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柳鹏程那辆陆巡,而且这次又是去工业园区,干脆就开沈娟的车去好了。

  接到沈娟的电话,柳鹏程就下了楼,等他出大门的时候,正好到了下班的时间。两人开车到了园区生活区靠里的别墅区,来到32栋别墅门前停了下来。

  由于提前打了电话联系。今天上官振邦父子也在公司早回来了一会儿,所以等柳鹏程他们到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在等他们。

  上官振邦的太太姓黄,黄家也是个大家族,但是嫡支并不在香港,而是在南洋,主营橡胶园生意,还有一家不大不小的国际轮船公司。虽然上官振邦号称自己的婚姻是包办,但看得出黄太太有非常好的修养,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上官耀祖坏笑着对柳鹏程说道他在港城还有一大笔钱呢,他破获的港城系列劫案和特区那起诈骗案都是有花红的,干脆你请假我带你去港城挨家收账得了,那些叔叔伯伯我也熟悉,不会欠咱们这些小辈钱的。

  收账是不可能收账的,不过柳鹏程倒是意外得知了自己在港城还真有一定的知名度,不知道哪位神通广大的记者弄到了柳鹏程车斗和枪战的视频,那段时间在港城的新闻里反复播放了好几遍。

  不过想想这也正常,公安的视频还是人家香港老橡树提供的呢,人家能把视频拿给大陆公安,当然也能拿给港城记者。

  几人喝茶聊天,饭菜已经做好了,当然不是上官太太做的,而是他们家里的佣人王姨做的,一桌子地道的粤菜。

  既然是家宴,也没有喝什么酒,每人喝了一杯红酒意思意思而已。

  上官伯父对柳鹏程带来的东北特色的礼品非常喜欢,表示自己冬天一定抽时间到东北,看望一下柳家的长辈,然后去看看雪,尝尝东北菜。有趣的是,沈娟还下厨做了一道东北“神菜”锅包肉。

  东北菜其实大家接受最多的,尤其是南方人评价最高的,绝对不是小鸡炖蘑菇,酸菜杀猪菜或者猪肉炖粉条,而应该是锅包肉。不管天南地北,男女老少,很少有不喜欢这道菜的!

  周五中午,刘主任把柳鹏程开车送到火车站。下车之后,柳鹏程又处在了找不到北的状态,好在看到了一位执勤的警察,问了警察出租车应该去哪找。警察问他去哪,柳鹏程说去江南警院。于是警察热情地告诉他车站就有直接到江南警院的公交。出租车也进不去校门,其实和公交差不多。而且出租车乘降站比142路公交还远。

  于是,柳鹏程坐了45分钟公交到了江南警院,到了警院之后,先去主任室把论文交了。戴主任看了看这篇文章大加赞赏,说自从新刑法和刑诉法颁布以来,很多人都感觉到束手束脚,不知道工作该怎么办了。

  柳鹏程这篇文章以五月风暴行动为范本,阐述了新时期是不是应该进行治安集中整治,能不能进行治安集中整治,如何进行治安集中整治这三个根本问题。具有很深的理论功底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戴主任计划亲自把这篇文章修改润色之后,拿这篇文章去《公安工作》杂志发表,相信会有不错的反响。

  晚上聚餐,就在校外一家环境还不错的中档餐厅,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席间就说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到底有没有完美犯罪!

  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支持者当然拿出了美国的Dan Cooper劫机案作为依据。

  而反对者包括柳鹏程指出,那根本不是完美犯罪,Dan Cooper逃跑地点没有被美国战斗机发现完全是运气好,而不是他策划的完美。你想干啥,怎么逃跑人家fbi都猜对了,这叫完美犯罪?(这个案子大家回去自己查,我就不在这里水了。)

  周日,柳鹏程和沈娟开车到了军分区大院白叔叔家里,没想到吃饭却在他们自己的长城宾馆。

  更没想到的是,军分区领导全部到齐。于是柳鹏程尽管酒量不错,也喝得不省人事。连沈娟都喝得摇摇晃晃,两人肯定是回不了家了,于是在长城宾馆的套房对付了一宿。

  第二天,柳鹏程顶着一颗宿醉的脑袋,念叨着“等娜姐啥时候再来的!”去上班,然后他就见识到“完美犯罪”了。

第338章 完美犯罪(一)

  王田富是一个做建材生意的老板,不好说他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

  说他是大老板吧,他就在向阳路有一个小门市,里面乱七八糟的,好像是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说他是小老板吧,他生意还真不小,尤其是他看准了装修业就要兴起的商机,成为庆湖乃至平洲最早经营装修装饰材料的建材商店之一。好几个耳熟能详的装修建材他都是平洲代理商。

  这天,他正在店里悠哉悠哉用电脑打麻将,突然店里的电话响了起来,他以为又是哪个工地要补货,也没当回事,就算是要补货,也就是他给相熟的个体小货车司机打个传呼的事儿。

  他把游戏暂停,才接了电话,那边传出来一个很冲的声音:“你是平洲庆湖的日发建材商店吗?”

  王田富说道:“对啊,请问您哪位,有什么事情吗?”

  那边说道:“你们那边有tsnn地板的现货吗?”

  王田富一愣,这个牌子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应该是个新牌子,于是说道:“对不起,这个牌子我们还真没有,我们有圣像地板,宏图地板,还有东北产的纯原木地板,您有空的时候可以来店里看看。”

  那边还有点生气了:“你没有tsnn我是怎么知道你们电话的!真不像话!”

  电话撂了。

  这电话打得莫名其妙,但是王田富也没当回事。想他王田富从82年在乡上的砖窑批红砖赶着驴车往县里倒腾算起,已经整整做了十五年的建材生意,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今天这一通奇怪的电话,都不值得他记在心上。

  于是王田富把思绪继续投入到麻将游戏当中。

  接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完事了,没想到还有下文。

  第二天,他刚刚和一个一位装修公司的老板结了一笔账,从他门市不远的交行储蓄所回来。

  顺便说一句,那时候可没有什么网银某某宝,啥啥信也没影呢啊。甚至atm机都没有普及。人们进行大额度交易的时候,通常都是两人一起去附近的银行,收款方看着付款方填写好了转账单,银行受理了之后,就视为付款完成了。

  话说王田富送客户开车离去,又进账一大笔的他心情非常不错,哼着小曲回到他门市门口,却发现他门市门口有人。

  今天也是赶巧,往日门市除了他之外,后面的库房还有两个小工。可是今天有一个小工跟着王田富找来的小货车给一个工地送货去了,得把货的收据拿回来。还有一个不知道吃了什么拉肚子,一早上就上了三四次厕所,被王田富打发回家吃药休息去了。

  所以王田富刚才和装修公司老板出去的时候,直接把门锁上了。

  王田富看着这种情况,紧忙的快走几步,好歹先让人家进去啊!

  王田富一边开门一边说:“同志真不好意思,你看我这出去办点事,还把你给锁外边了,快请进请进,请问您是要看点什么啊!”

  打头的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士,穿着中山装,带着眼镜,有点知识分子的意思,但是说出的话就让王田富犯琢磨了。

  眼镜说道:“我们是从章句市来的,大早上就出发了,没想到来了就吃个闭门羹。”

  王田富急忙说道:“真不好意思,来来,请坐请坐。”

  边说着边把两位客人往屋里的小沙发上让。

  两人也不客气,坐下之后,眼镜说道:“我昨天给你打过电话。”

  王田富疑惑到:“您昨天打过电话?”

  眼镜从自己的手包里拿出一沓子纸:“给你看看,你就知道我为啥给你打电话了。”

  王田富接过叠着的纸,打开一看,心里有了数。原来这人就是昨天打电话要tsnn那个人。

  而那张纸叫合资美景tenn新式建材有限公司简介。

  最后一页是各地经销商名录,王田富果然找到自己的店名,自己的姓名和店里的电话。

  这个时候王田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就是一个小厂子,然后想找代理商,从第一批进货或者代理费中赚一笔,就找来这么个托,这点小把戏,对他来说还是有点太小儿科了。还中美合资,呸吧!

  于是王田富不冷不热的打法走了看起来很不甘心的眼睛两人,连姓名都没有问人家。

  但是作为一个商人,在没有撕破脸的情况下,起码的礼貌还是得有的,王田富在送两人出去的时候,看到两人上了一辆深蓝色的桑塔纳,车牌号正是章句市的车牌号。

  王田富回到了自己的店里,却发现那两位客人把那什么美景公司的简介落下了。

  王田富想着自己反正也没有什么事儿,不妨看看这都是什么东西。

  不过王田富一看可就愣住了。

  这东西尽管是打印的,但是看起来还真是非常正规。

  于是王田富决定好好看看,这是什么牛黄狗宝,这一看可就看进去了。

  这个宣传册上介绍,tenn是一种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研发的新式装修材料,可广泛用于地砖,墙砖和天花板预制件等,可传统装修材料相比,具有零辐射,防污,抗老化等很多优点。发明人是漂亮国康奈尔大学华裔材料学教授俞博士,现在已经在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取得了专利。

  宣传册上还有漂亮国的专利证书,以及俞博士和各种老外的合影。你还别说,那些老外还有有王田富能认出来的,那就是促成中国和大漂亮国邦交关系正常化的老基头。

  这个时候,王田富可就真把这张纸当回事了。卡了看内容,心里发出一声叹气,唉,去骗谁不好,偏偏来骗我,白瞎了不知在哪儿抄的这张纸!

  王田富打通了纸上的联系电话,看看骗子们怎么说。

  结果接电话是一个女士,等到王田富说了自己是谁时候,一个男的接了电话,自称姓刘。是销售部负责华东大区的经理!他问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后连连道歉,说是他们的失误,他们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刚刚开始试生产。于是他们各地的经理都在找代理商。王田富是平洲比较有实力,口碑也比较好的建材商人,也是他们的重点“公关对象”可是这还没来得及公关呢,就把人家名字写销售商名录上了。

  “就是因为销售商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我们公司连简介都不敢印刷,只能拿打印的先凑合着。”这位刘经理说。

  嗯,这个理由真不错!王田富心里说道。

  紧接着,刘经理就邀请王田富来公司看看,最好是真的成为公司的销售商。刘经理说他们的产品销路非常好,而且利润率很高!

  王田富糊弄过去之后,就挂了电话。

  他觉得他现在是在玩儿一种气球爆炸的游戏,现在气球已经吹到最大,是时候用牙签捅一下了。

  王田富打通了他们那边的区号+114,报上了刚刚拨打的电话号码,问这是哪里的电话。

  “同志您好,您查询的号码是中美合资美景tenn新建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的电话。”听着电话中传出的声音,王田富愣住了。

第339章 完美犯罪(二)

  1997年的电信局和现在的电信公司可不是一回事,人家那是政府机关!

  当然,最后经过一系列的重组与兼并,电信局会一分为四,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通信管理局。

  但是在97年,电信局和邮政局一样,都是国家机关。

  其实电信局也是分出来的。

  中国邮电分成了中国邮政和中国电信。据说刚开始的时候,分到中国电信的人都不爱去啊,为什么?那年头谁不写信啊,家在外地,或者是在外地有亲戚的,谁过年过节不寄点东西啊。那是什么效益啊。

  那时候电话才有几台啊,而且有点钱就拉电线,有点钱就立电线杆那效益照着中国邮政可是差老远了。当时分家的时候甚至有的地方都出台政策,有干部主动去电信局的,一律提拔一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