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157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第300章 见领导

  见姜书记并不是在他的办公室,他还在休假。所以迟局长在和姜书记的秘书联系之后,直接带着柳鹏程来到了平洲迎宾馆。平洲迎宾馆始建于前清,原来是盐商会馆,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群。民国的时候,还做过江南盐政稽查一支队驻地、平洲沪商会馆等。解放后就一直作为接待重要客人的平洲迎宾馆。

  当然,现在平洲迎宾馆在新一轮企业改制中,已经并入了由政府招待办所属的宾馆整合成的平洲一招集团,大部分区域已经对外开放营业了。据说刚刚开放营业的时候,根本就订不到房间,真正的外地来住宿的客人其实也没有几个,大多数是本地的一些老板,花钱进来看看迎宾馆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姜书记不是平洲人,是余杭人,因为老伴是著名的浙大医学院教授,得上课,得去附属医院开专家门诊,做手术,还得带自己的研究生,实在没有办法陪他来平洲上任,所以他也只好住在迎宾馆里。老两口已经过了好几年的两地生活。

  姜书记个子不高,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书房办公桌上的文具,文件,报纸也是摆放的整整齐齐,柳鹏程注意到他在看那个本子的时候喝了一口水,然后就见他把水杯放回了原来的位置,几乎一点都不差。

  柳鹏程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自制力的人。

  和迟局长从头快速翻看一遍不一样,姜书记几乎一行行从头看到尾。然后他合上了笔记本,问迟局长:“迟书记什么看法,先说这个东西可信度是多少?”

  迟局长说道:“唉,应该是可信的,因为这次我们公安行动是临检,是事先严格保密的。这东西是从保安室直接找出来的,还是有可信度的。”

  姜书记点点头,突然笑了:“要是这个东西可信,可就不归咱们管喽!小李啊!”

  姜书记的秘书小李走了进来:“书记。”

  姜书记说道:“你给纪律会的郑书记打个电话,让他来找我。就说我给他找了点活儿干。”

  小李说道:“我这就去打电话。”

  姜书记问了柳鹏程工作情况,柳鹏程就把破获历氏集团案件和五月风暴行动的工作和姜书记汇报了一下,没有夸大,也没有谦虚。另外还把自己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也向姜书记做了汇报。

  姜书记听他说完,笑着说:“你有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不管房间有多脏,先扫一遍地总是没错的。让老百姓看到效果,提升他们的安全感,有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才好做下一步更深入,更复杂的工作。

  明天上班以后,我找宣传部的同志聊一聊,你那个风暴光让庆湖区看到可不成,浪费了嘛,要让全市人民都感受到庆湖区的这场风暴!”

  姜书记看看时间,对小柳说道:“本来,今天应该请小柳吃个饭,可是都有事,就改在你们五月风暴结束之后吧!我给你庆功,迟书记也参加!走吧,我们送送你,正好也出去走走。”

  三人走在美丽的江南园林中,姜书记问了柳鹏程的生活情况,得知他爱人自己找了工作,在《江南晨报》做总编助理的时候,姜书记笑着说:“看看,老迟啊,咱们下手晚了,人民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被人家晨报弄走了,咱的平洲日报没捞着。”

  姜书记还关心了柳鹏程的身体,让柳鹏程忙完这段时间,去浙大附属医院复查一下。他故作神秘地说自己在医院有熟人,可以让医生给他好好检查检查!把迟局长和柳鹏程听得哭笑不得。

  眼看前面就走到了停车场,姜书记对柳鹏程说:“小柳啊,我交给你个任务。”

  柳鹏程急忙说道:“书记您指示!”

  姜书记说道:“你下次回去探亲的时候啊,替我们邀请柳老到江南,到我们平洲来看看,住一段时间。他年轻的时候在东北,在三千里江山爬冰卧雪,枪林弹雨,九死一生。

  壮年又去西北卫国戍边,大漠风沙,长河落日。现在退休了,来江南住一段时间,也看看我们这里的鱼米之乡,小桥流水嘛。”

  柳鹏程先是谢过了姜书记的邀请,然后说道:“我肯定会和爷爷说的,但是他够呛来。我奶奶晕机,所以他们出门只能坐火车,我爷爷要是坐火车按照规定得加挂车厢,他就嫌麻烦,所以很少出门,一年能去一两次首都看看老战友,都是带着车去。也不坐火车!”

  姜书记说道:“其实我想请柳老来,也是有私心的,我想请老人家来平洲,来给我们的干部上一堂党课。经济发展了,就一好百好了?不一定啊!

  为什么会出现长客总站这么奇怪的事情。无非就是有些人,忘了自己的职责,忘了自己的身份,也就丢掉了方向感,本来有好好的路,被他自己走进了垃圾堆。”

  迟局长说道:“是啊,我们公安队伍也是如此啊,小柳啊,你没说,我也没问,长客所的问题也不少吧。”

  柳鹏程说道:“这个我真不太清楚,不过有一件事,可以和您说说。一家三百多平方的小旅店,一个月治安费三千五。我当派出所所长的时候,总会疗养院那么大的单位,我一年才敢收人家两千。”

  迟局长说道:“怎么得了啊,让人家怎么去赚这三千五啊!这不是鼓励人去做不法的买卖吗?”

  看着柳鹏程的大陆巡开出了停车场,姜书记说道:“是个好苗子,关键是小小年纪做工作就能抓住核心,一抓到底,做到这点就不容易。”

  迟局长说道:“当初把他要过来,据说是部里的主要领导点了头才放人的。”

  姜书记点点头:“要用好,也要培养好。你多费费心吧。走吧,我们也回去吧,小柳这一阵风吹过去,咱得把残局收拾好,日子还得过啊!”

  迟局长和姜书记两人开始往别墅走,姜书记拿出自己的手机,找到一个电话拨了过去:“于市长吗?我是平洲的老姜啊。过节好过节好!

  我记得你们金陵长客总站是全国先进?哦,哦,全国青年文明号啊!唉,不怕你笑话,我大过节的给你打电话就是找你这个老同学求援啊……”

  柳鹏程不知道他走了之后,姜书记和迟局长说了什么。他开车勉强回到了局里,自己觉得应该是绕远了。

  柳鹏程直接去了局里的审问室,没有什么怀疑的,审讯室全部爆满,这还是已经查出有刑事案件的还有通缉犯已经被送去了看守所。

  柳鹏程又去看了看留置室,也是拥挤的够呛。不过看到一个房间的时候,他停住了。

  两个保安正在互相打嘴巴子。

  “啪,我是怡红院的。”

  “啪,我也是怡红院的。”

  “啪,我是怡红院的”

  “啪,我也是怡红院的”

  这俩人身边有个联防员拿着电警棍看着。

  柳鹏程推门进来了。

  联防员看到柳鹏程急忙立正。

  柳鹏程摆摆手,他其实认出来了,这俩保安就是在售票大厅拦住王诚明不让他去抓贼那俩。

  柳鹏程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联防员说道:“杨哥回来了,他找我们温大队安排的,说是嘴太臭,得教育教育。”

  柳鹏程点点头,说了辛苦,转身就走了。

  找到了小杨,问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小杨拿出了一份报告,说道:“我们去了师范学院的心理研究中心,那位教授问了我几个问题就说我受到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现在心理非常健康。就给我开了报告放回来了。”

  柳鹏程问道:“蒋所长呢?”

  小杨说:“回所里了呗,他所里一堆事儿呢!他更简单,说自己参加过蓝剑b,教授连问题都没问就把报告给他开了。”

  小杨说他答应了治安大队的警察帮忙,要去参加突审跟着学学。柳鹏程自然非常赞同。

  回到了办公室,主管后勤的何局长走了进来。

  何局长找柳鹏程的事情非常简单,局里没钱了。给区里打的拨款报告需要柳鹏程签字。

  公安局每月的费用都是区财政按时下拨的,不过这个月“五月风暴”行动,奖金和节假日加班费都不少。所以就花的比较多,还有就是上个月办历氏集团的案子,办案经费实际上也动了局里的储备金,这个月得还回去,过日子没有压兜钱,日子还咋过啊!

  柳鹏程看了看拿来的文件。没有什么问题,请款的理由非常充分!

  何局长看柳鹏程半天没有反应,以为他在担心钱的事儿,就笑着说:“柳局放心吧,咱们区财政还是没有问题的,你签个字我去一趟,一两天钱就能拨下来。”

  其实柳鹏程根本就和他想的不是一个事儿。柳鹏程说道:“这样,你这个报告多打几份,我去找马书记和迟局长要钱。对了,专案组是带着专项资金下来的,总得把我们前期办理历氏集团案的费用给报了吧!”

  何局长听明白了,柳局这是要拿着文件去找区里要钱,然后找市局再要一份,最后还想去找专案组把办案经费给他报了!

  何局长说:“这,不好吧。”

  柳鹏程说道:“没什么不好的,给就算,不给拉到呗!不试试怎么知道要不来呢!”

第301章 抓钱才是硬道理

  打发走了何局长,柳鹏程给政委打了电话,她正在医院,上次通电话的时候是说钱中队正在手术,但是没有生命危险。柳鹏程见了领导,又到局里看看一切都按部就班,就想去医院看看。

  结果给政委打电话,政委没接。柳鹏程心里“咯噔”一下,刚要再打,政委直接进了办公室。

  柳鹏程问道:“政委回来了,小钱怎么样?”

  政委说道:“手术非常成功,现在人已经醒了,刘主任和他的家属都在,没有造成脏器损伤,也没有骨折。”

  柳鹏程这就迷糊了,被霰弹枪轰了一枪,没有脏器损伤,没有骨折?这也太神奇了吧!

  政委笑着说:“小钱运气太好了。罪犯开枪就应该在他被击毙的位置,而不是在门后,然后子弹又被门挡了一下,尽管没有挡住,也耗费了很多动能。最关键的是,从小钱身上取出的子弹来看,罪犯用的是复装弹!”

  这么一说柳鹏程就明白了。复装弹,就是重复使用的子弹,尤其是猎枪用的霰弹,无论中外,老猎人用复装弹的都不少。一来是成本问题,第二就是现在虽然还没有禁枪,但是子弹也是有限制的,这种霰弹在很多地方购买之前都得去派出所办理和购枪手续差不多的手续。肖大力到黑河省之后,可想而知一定回对这种子弹进行限制!

  既然人已经没事了,柳鹏程也就不着急了,长出了一口气。和政委说起了黑色笔记本的事情,政委叹了一口气说道:“刚开始你说行动对长客站和长客所都保密,我还怕行动之后不好和人家交代,这下好,根本就不用交代了。姜书记那个人看起来很随和你在平洲工作一段时间就知道了,他非常讲原则的人,对这种事情非常厌恶。”

  柳鹏程说道:“其实今天今天见一面我就感觉到这点了,姜书记有点举重若轻的风范,但是心里非常有数,有底线,有原则。”

  这个时候何局长又回来了,拿来了柳鹏程要的几份文件。见到政委,也问了钱中队的伤势,也惊呼这小子太走运了!

  看他们两个都在,柳鹏程就说:“正好何局长和政委都在,我说说咱局钱的事情。虽然说咱区的财政不缺钱,但是财政哪有富裕的啊!再说咱们这么大的一个分局,手头没点活钱也不方便,就说这次劳动节,其实发的福利我就不太满意。我想了想,怎么才能让局里有点钱,还真想出来一个办法,正好你们二位都在,咱们一块商量商量。你们先跟我来。”

  政委和何局长跟着柳鹏程出了大楼,一直走到公安局大楼的后面。

  公安局后身的街道叫做二轻街,很有历史感的名字,原因是原来庆湖县第二轻纺厂就在这条街上。在很长一段时间,二轻厂都是庆湖县最好的企业,也是县里的支柱企业,工人的待遇自然不必多说。慢慢的,二轻厂的厂门和生活区附近,就形成了一个小市场,沿街的房子也都改造成了小门市房,是庆湖县比较热闹的一条街道。

  现在二轻厂早就并入了江南纺织集团,厂子也搬迁进了平洲丝绸纺织产业园区,但是二轻街的热闹却保留了下来,虽然不是规划的商业街,也不是步行街,但依旧是庆湖区比较热闹的一条街道,以服装,布料鞋帽的专卖店为主。“去二轻街买几件衣服”已经成为了庆湖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热闹的街道中夹杂着一条长长的灰墙,这就不和谐了。那灰墙就是公安局大院的后墙。

  柳鹏程和政委,何局长站在公安局后墙的对面,柳鹏程笑着说:“怎么样,看看这段墙,丑吧?”

  政委看了看说:“要不挂点法制宣传画?”

  何局长明显看出来柳鹏程不是那个意思,说道:“柳局是想盖一排门市房吗?”

  柳鹏程笑着说:“说小了。我的意思是,墙往里推三十米,这里起一幢十二层的大楼,怎么样?”

  这下政委和何局长都惊呆了:“十二层?起这么大的楼干什么啊!现在咱局的办公楼还有空着的办公室呢!”

  柳鹏程说道:“一到三楼是门市房,看看能弄十个还是十二个。然后留两个给酒店当大堂,四层到十一层是酒店,十二层是餐饮和婚宴大厅,怎么样?”

  政委说道:“酒店?这里距离长客站和火车站,机场都不近,附近也没有什么大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发区,这么大的酒店谁住啊!”

  柳鹏程笑着说:“政委啊,这里不仅要建酒店,还要建高档酒店,离我们近就行了,整个平州市,还有比这里更安全的酒店吗?”

  政委和何局长一想,还真是!

  何局长又问道:“柳局,还是不行啊,你这还要有婚宴大厅,餐饮,可是这里可没有停车的地方啊!”

  柳鹏程想都不用想说道:“地下停车场!”

  政委问了最关键的问题:“可是,钱从哪儿来啊!这么大的大楼,得多少钱啊!”

  柳鹏程笑着说:“最简单的就是钱,我们在这个地方盖这么个大楼,所有银行都愿意贷款吧!我还可以给他个优惠,谁给我贷款,我就把全区的警察的工资卡放在谁家!”

  政委和何局长越想越觉得柳鹏程的想法实在是太可行了!于是三人回到办公室继续商量。

  最后,三人达成了一致意见。

  第一,大楼得盖,大概的意思就是柳鹏程的想法,十二层,三层门市,八层酒店,顶楼婚宴大厅。

  第二,政委负责跑手续,打报告。

  第三,何局长负责找银行贷款和招商。

  第四,由于三人对平洲的经济发展都非常有信心,大楼盖好之后,门市立即卖出,如果不够盖楼的钱,就找银行贷款,酒店和餐饮只租不卖!这租金就是分局的“活钱”了。

  政委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脑袋还晕晕乎乎的,这小柳,会破案,会组织行动,据说还会上课,怎么还会赚钱啊!

  这也就是江南距离东北太远了,主要是近点儿,恐怕得有很多人告诉老太太,这才哪到哪啊,和赚钱相比,小柳尤其擅长盖楼!

  她拿起钢笔半天也没在稿纸上写出一个字,干脆也不写了,而是打通了秦书记的电话。按说他们三个把所有的事情都商量的好好的了,可是高政委心里就是有点不托底,赚钱就这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