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151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因为现场是露天的,不可能保密。今天有军人来用了探雷器的事情,柳鹏程肯定嫌疑人已经知道了。柳鹏程找到了水泥钉的事情,嫌疑人也一定知道了。既然嫌疑人都不嫌麻烦把地下部分挖出来带走了,那么水泥钉按照他的想法不可能不带走。只是没找到而已。

  明天的时候,想必嫌疑人的脸色会非常精彩吧!

  柳鹏程现在最在意的事情实际上不是破案。其实在柳鹏程看来,这个案子就不难破,到了现在他已经非常肯定这个嫌疑人就不是个职业罪犯,他留下的破绽和线索在柳鹏程这个级别的侦探来讲,实在是不难找。

  只要柳鹏程走出机械学术这个圈子限制,回头再看这个案子,侦破路线几乎就是明晃晃地摆在那里。

  那么柳鹏程现在在乎的是什么呢?

  是身份的转变。

  柳鹏程以前破案,身份是侦查员或者是公安部刑侦专家。其实说起来,“公安部刑侦专家”就是个大号高级侦查员。所以他能够看到一点点线索和可能性就带着小伙伴开车千里奔袭。

  现在还能这么破案?那是不可能的!一旦遇到大案,全局所有的部门和全局抽调精英组成的专案组,都等着领导发号施令,结果一转头的功夫,你没影了,千里奔袭去了,这不是扯淡吗?

  从庆湖局目前的情况来说,老高不是一个合格的刑侦副局长的人选,甚至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刑警大队长的人选。可是他也有他的优点,执行力强,人头熟,在局里威信高,还有一定程度的忠诚度,你别管这忠诚度是柳连长还是柳局长的吧,反正是肯定有!

  柳鹏程觉得其实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给他配一个不错的刑警大队长。可是这事儿得等,他的刑警大队基本都在历氏集团案专案组打工呢!全国标杆案件啊,标杆哪里是那么好立的。据说检察院给公安送来的补充侦查意见书都超过半米厚了。基本上就是把案子重查一遍。

  老高还在带着人查卡通小火车班组。

  柳鹏程下班回家。

  柳鹏程到家的时候,沈娟已经做好了晚饭,正哼着小曲往桌子上端菜呢!芹菜炒粉,雪菜炖小黄鱼,大米饭。柳鹏程吃了三碗。

  吃了饭之后,沈娟提起总编对报道分局“五月风暴”行动非常有兴趣,两人今天已经把策划案商量的七七八八了,就等着上班之后往局里交采访申请。

  柳鹏程说道:“不用等那么长时间,等几天我们局里会请你们去报道一次行动,也是五月风暴的一部分。”

  沈娟再问,柳鹏程却不往下说了。沈娟从小在军人家庭长大,当然知道保密纪律,见柳鹏程不说,她也没有办法,只好“揍”柳鹏程一顿解解气。

  打闹了一阵之后,沈娟双眼闪着八卦之光问道:“小鹏,我问你,小杨有没有女朋友啊!”

  柳鹏程摇摇头:“应该没有,你算啊。他回来就开始为了父母的遗产和他几个叔叔姑姑斗智斗勇,现在把人家斗的人影都找不到了,然后就到处认路准备等弟弟妹妹上高中之后,他去开出租车。然后就到我身边来了。我也没见有姑娘找他,也没见有姑娘给他打电话什么的。

  不过我说这个也是可能,没准人家保密工作做得好呢!你怎么想起问这事儿啊!”

  沈娟笑着说:“我觉得也是没有,前几天去他老家玩,他家带什么东西,吃喝什么的事情,明显都是小杨蕾说的算。我和你说啊,我们报社没结婚的小姑娘可不少,素质还高,就算是后勤岗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咋样,给他介绍一个?”

  柳鹏程一边主动收拾碗筷,一边说:“你可别瞎弄,小杨可是个心里有数的,他那俩弟弟妹妹也是小人精儿。他家的条件是好,可是你想过没有,就他家那俩念书天才,哪天说留学就留学了。小杨肯定给他们出钱,你能保证你介绍的对象心里就愿意?”

  沈娟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算了算了,他家确实人精儿太多,自己就别跟着掺和了。

  第二天,柳鹏程刚刚上班,治安大队温大队就走了进来:“柳局来的够早的。”

  柳鹏程笑着说:“你不比我来的早,怎么样,这么早来找我,是有什么收获了?”

  这位温大队是政委废了好大的劲儿从裕莱县调来的,原来是裕莱县的治安大队教导员。年龄不大,工作经验却很丰富。至于原来的那位,现在在啃窝窝头,以后的命运也是缝纫机蹬到冒烟。

  只是这位温大队上任没两天就“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治安大队的几个骨干。就连五月风暴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露面。

  温大队嘿嘿一笑:“收获肯定是有,但是比我们原来想的还要复杂一些。那个地方非常奇怪,你说他是个团伙吧,他还肯定不是,有时候因为抢客都能打个头破血流。你说他不是团伙吧?他们还都遵守一定的规矩,就好象是,就好象是……”

  柳鹏程脸上早就没有了笑容,接话道:“是不是像市场?有规矩,还有竞争?”

  温大队连连点头:“对对,柳局你这个比喻太贴切了,就是像个市场。”

  柳鹏程说道:“老温你听我说,不往深里查了。马上开始固定证据,确定抓捕目标。行动提前到六号上午,有没有问题?”

  温大队掏出一支红塔山点上,心里仔细核计核计说道:“柳局,六号上午时间太紧了,你再给我半天,下午行不行?”

  柳鹏程点点头说道:“那就七号,长假最后一天,一定要把人员确定好!”

  温大队狠狠抽了一口说道:“柳局放心,最晚六号,一定会确定抓捕目标。”

  温大队走了之后,柳鹏程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写突袭抓捕计划。还没写几行,老高来了。

  柳鹏程按了保存,合上了笔记本。笑着问道:“查到什么了?那个班组挺精彩吧?”

  老高也不客气,自己在办公室小冰箱里拿出一罐健力宝。打开一大口就喝下去大半,说道:“柳局我和你说,这不查是不知道啊,就这个班组,我老高都敢打包票,就是不出这个事儿也肯定出点啥别的事儿,不带消停的。”

  老高看见茶几上有中华烟,也点了一根。拿出一沓子材料:“柳局给你看看吧,要我看都抓起来都不冤枉。”

  柳鹏程接过材料,问道:“原因呢,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老高说道:“闲的,就是闲的。”

  柳鹏程看着老高弄出来的案件材料和询问笔录,不禁在心里感叹,这才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啊!

  先说甲组,组长是老高。也就是机械师,可是老高是后调来的,技术还行,就是不怎么爱说话。他来的时候,领导怕他不了解情况,让他跟乙组的组长老王几天。

  这本来就是个很正常的工作安排。可是乙组的组长老王那个人吧,非常好面子,按照东北话讲就是“能装”,居然有点以老高的师父自居的意思。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还不是欺负人家老高不怎么爱说话,而且还是外地人。终于有一天,他当着大家的面非得让老高补一个拜师宴,对于这种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来的侮辱性语言,老高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于是他采取了非常直接的方式,一拳打掉了老王一颗半门牙。意思就是掉了一个,折了一个。

  这事儿还惊动了派出所,最后以老高处分一次,赔偿1200块钱镶牙钱结束。

  你说老高有没有作案动机?如果这是责任事故,老王肯定是饭碗不保了。

  甲组的技术员是小冯,外号“小神仙”为什么有这么个外号呢?因为他不咋上班。不过这个人会做人,每次来上班,都会给老高带盒烟或者请老高下班之后去门外的小吃部喝两杯。

  谁都拿他没办法的原因是,他是园长的外甥。结果不知道是谁,写信到上级部门把他给告了,害的他差点丢了工作不说,半年的奖金还泡了汤,连园长都受到一些影响。小冯一直以为是乙组的人告的他,尤其是老王,简直是他心中的第一嫌疑人。

  甲组的售票员李姐,这位大姐还真没什么好说的,他可算是是公园的老职工了,资历比园长还早,按照她自己的话说,她已经送走了三个园长了。

  其中两个是调走,一个是再也回不来那种。他年龄大了,不免就摆摆老资格,不过也不过分。不过自己的卫生分担区自己从来不扫,说自己年龄大了,干不动了。

  甲组检票员小沈,卡通列车班组里最年轻的。她属于任劳任怨那个类型的,李大姐分担区自己不收拾,她就收拾,从来不多说什么。

  她家里是农村的,曾经在南粤省打工来着,后来才到平洲投奔自己的舅舅。她舅舅是平南区的一个副科级干部,她到这里上班也是人托人,脸托脸的关系。她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就算是知道有人欺负她,也总是默默忍受。

第292章 嫌疑(下)

  柳鹏程看完了甲组的情况,摇了摇头,说每个人都有让小火车倾覆的动机可能是有点夸张,但是四个人里至少有三个人有动机,尤其是在倾覆是发生在乙班当班的情况下。

  柳鹏程继续向下看,是乙班的情况和相关笔录。

  乙班的组长,机械师老王,也是园里的老员工了,八十年代的老中专生,学的就是机械,干了这么多年,工作上那点事对他来讲就是重复劳动,但是对于一些新出现的问题,他是既不会,也不学。如果甲组的老高还是搞不定的话,一般就得花钱去外边找工程师弄了。这人说话比较大,喜欢事事压别人一头,很把自己这个小组长当个“官”做。两组八个人里有七个人烦他。

  乙班的技术员小曾。这是个倒霉孩子,本来是中原矿业大学机械专业毕业的,毕业美滋滋拿着派遣证分配到某矿务局总机厂。上了26天班之后,下岗了。他家里条件一般,只好自己出来到平洲“讨生活”,正好赶上儿童公园招大集体。于是一个国家正规本科生就成了卡通车班组的大集体。

  小曾非常聪明,而且到底是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一般的事情都能搞定,原来需要花钱去外边搞定的故障大部分他也能搞定。每到这个时候,老王就在小曾身边,不着四六的说几句驴唇不对马嘴的话。等小曾马上弄完了,他就跑到领导那里去表功。于是他就能拿到不少奖金,得到领导的夸奖。

  一次两次小曾不知道,三次四次怎么可能还不知道呢?小曾是个文化人,当然干不出抡拳头的事情,于是,他写了一封辞职信。信上把事情都写明白了,而且说明了辞职的原因是,原来花钱解决的问题,我都解决了,但是一分钱奖金都没有,这活不干也罢!

  公园的领导开始的时候也没当回事,一个集体工,辞职就辞职呗。可是一看厚厚的辞职信,来了兴致,等看完里面的内容,差点吧领导的鼻子气歪了。当然,人家领导是不会因为一个集体工的功劳被抢占生气的。领导生气是是,你姓王的是把我们这些领导当成大傻子吗?于是,小曾的辞职也没有了下文,老王被点名批评,还在大喇叭念检讨。扣半年奖金都补给了小曾。

  从此以后,老王和小曾不共戴天。老高一拳打掉老王一颗半门牙那次,就是小曾装着拉架把老王拽住了。

  乙班售票员周姐。这位姐姐也是很有个性的人,自己的活儿一点都差,不是自己的活儿一点都不干。天天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对于单位的事情从来不参与,好像活在另一个世界。

  乙班检票员小吴。这也是个人物,老公公是市里的副处级干部,尽管不是管公园的,但是级别在那摆着。成天一付少奶奶的样子。每天下班之前的清扫从来都是拿着扫把划拉两下就拉到,于是小沈上班的时候就能看到一地的垃圾,和没收拾过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这人对工作非常不负责任,检查安全也是浮皮潦草。要不是她检查不仔细,那个小女孩也不至于被甩出去。

  柳鹏程合上了材料,问道:“高局长心里有点谱没有?”

  老高又点着了一支烟,说道:“这个案子,只要跳出那个什么装置,不难。我们在调查过程中,着重询问了甲班的职工下班之后的活动情况,走没走,谁看见了。结果挺有意思的,一个是小冯,他下班之后并没有走,而是跑到人家碰碰车那里帮忙去了,据说他对那个班组的一个小姑娘有点意思。

  还有就是检票员小沈,本来下班的时候她已经和李姐一起走了,因为李姐家和小沈有一段路顺路,他们经常一起走。可是小沈突然说自己闹肚子了,要去厕所,李姐当然不愿意等她,就自己走了。”

  这也是个思路!柳鹏程想。弄清楚谁可能在案发现场,谁就有可能是凶手。

  柳鹏程刚要说话,刘主任带着一个中年人和一个青年走进了办公室。

  刘主任说道:“柳局,高局。这是咱平洲师范学院物理系的袁教授,这是他的学生小李。”

  柳鹏程一听就知道这是领导答应他的专家到了。急忙上前握手。

  寒暄一阵之后,柳鹏程知道了人家袁教授是真正的专家,平洲的标志性的超级摩天轮就是他主持设计的,至于这个小李,是他带的研究生,这次跟着导师见世面的。

  柳鹏程和老高把案件的情况,尤其是和机械装置有关的情况和袁教授进行的介绍。柳鹏程知道对于这些专家来说,知道的条件越精确越好。于是尽量用数字介绍案件,比如水泥钉插入树干的角度,深度。地下装置的大概体积和三维数字等等。

  袁教授一直就是这么听着,脸上带着微笑。小李则手忙脚乱地记录,尤其是记录那些数字。

  柳鹏程把情况都说完之后,袁教授哈哈一笑:“没想到我的专业还能帮着公安破案,这个案子,这个小玩意,嗯,有点意思,很有点意思。”

  他不客气地拿起了自己学生的记录本,一边看一边说道:“既然这个钉子能崩飞出去,说明这个装置里是有强力弹簧的。不然按照水泥钉的特性,要不就是直着,要不就是弯着,可没有弹性。我看看,这里还应该有齿轮机构,这么小的东西里放的齿轮,而且还有承载巨大的力,嗯,齿数应该不会大。小李啊,能弄清楚是个什么东西吗?”

  小李点点头,很有些胸有成竹的意思:“教授,大概模模糊糊有一些想法。我需要点时间,大概二十分钟吧。”

  袁教授哈哈一笑:“行,这可是你说的,在公安局长面前立的可是军令状,我就给你二十分钟,你弄清楚了我算你学分。你要是吹牛说大话,哼哼!”

  小李也不说话,在自己背着的包里拿出一个大本子,坐在沙发上开始写写画画。

  老高问道:“袁教授,这个事儿在你们看来,是不是挺简单的。”

  袁教授急忙摇手:“你们可别被我误导了。用很简陋的机构,骗过小火车的清障器还有后面的保险机构,还能造成小火车倾覆。这还真不是多简单的事情。

  你看我把他当学生作业布置下去,是因为你们已经给了太多的已知条件了,就像是,对了就像是事先知道了答案往回推,那难度当然就降低了。”

  柳鹏程问了一句:“制作出或者是研制出这种小机关的人,非得是高等院校或者是专业学校毕业的吗?”

  袁教授这次想了想说道:“还真不一定,在大学学习都是理论知识居多,前沿知识居多,这东西还真用不上。但是这个人应该有一定的机械常识,不用多高深,入门即可。比如在某机械厂当过几个月工人,就这样子。”

  柳鹏程点点头,这就对了。

  这边三人聊着天,小李已经过来交作业了:“教授,我觉得这个机构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或者是类似这个样子的。您看看对不对!”

第293章 天才的报复

  小李画出的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小机构。主要构造就是齿轮,弹簧和水泥钉。

  开始的时候,水泥钉是在齿轮第一个齿的位置。连接弹簧,是“活”的。当清障器过来的时候,水泥钉就被清障器压倒伏了。

  当清障器过去的时候。水泥钉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弹起,并且卡到齿轮的第二个齿。这个齿就是“死”的了。水泥钉会非常结实地“立”住。

  但是当火车真的倾覆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可能是齿轮出现了问题,导致水泥钉被弹簧给“射”出去了。这不是安排好的,这是意外。

  袁教授谢绝了柳鹏程的午饭邀请,号称还要回去继续他的劳动节假期。不过他答应了案子破了之后,可以一起聚聚,他对这个案子也很有兴趣。

  送走了袁教授,柳鹏程和老高回到了办公室,老高拿着小李留下的图纸,说道:“怎么琢磨出来的呢!”

  柳鹏程笑着说道:“怎么样,心里有数了没有?”

  老高叹了口气:“听袁教授这么一说,我这心里更没数了,我就觉得这几个货,”老高一指放在柳鹏程桌子上的材料;“谁都没有这么大的能耐。”

  柳鹏程点点头:“要是从能力上说,最有可能的就是小曾,可是他本身就是乙组的技术员,富有安全责任。就算是他看不惯老王,也犯不上和他同归于尽啊!老高啊,这个案子,走技术路线是走不通了,这图纸大概也只能以后当成个证据使用了。”

  老高说道:“柳局,那咱下一步怎么办啊。”

  柳鹏程说道:“这个案子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已经破了。其实这个案子三成在破,七成在审。我有一个预感,当罪犯现身的时候,我们都会大吃一惊!”

  老高刚要说话,技术室的李工走了进来:“柳局,高局。这是样本的比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