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135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第259章 侦破思路

  自从王秀兰走了之后,李满囤就多了一个爱好,那就是祸害良家妇女。

  和人家泡妞都是先礼后兵不一样,他是先兵后礼。

  先想个办法把人家祸害了,然后拍一摞子钱,选钱,咱一拍两散,当然你要是还想找我我也欢迎。不拿钱那就去告我,我进去就进去了,反正不是没进去过,但是我保证咱俩的事儿全县都知道。到时候你老公还要不要你,那可就不一定了。

  那时候可是八十年代,社会风气保守,几乎百分之百的女人都选择了拿钱。那钱可不少。

  还有几个老公在外地打工的,后来还真的主动找李满囤了,李满囤也不白了她们,每次都给她们一些钱。

  俗话说,纸保不住火,有的就暴露了,还有的老公真的气急眼了,把老婆打了一顿之后就拉去了公安局告李满囤。

  公安局对李满囤当然是半点好印象都没有,当天就把李满囤抓了,然后又放了。

  为什么?因为女方拿钱了呗!

  这性质就完全变了,非法交易,按照那个时候的法律,罚款!

  李满囤笑嘻嘻地交了罚款,客气地和办案民警告别。然后坐着门口来接他的伏尔加扬长而去。

  就这样,这么多年,他祸害离婚的夫妻就不下五六对,至于他祸害了多少人,那除了他自己谁都不知道,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太多了,记不清啊!

  不是没有人给李满囤介绍过对象,有的条件还很好。还有女大学生,李满囤说道:“结婚是肯定不结婚了,这辈子结一次婚就够了,我找人算过,是个没有亲缘的人,就不祸害人家小闺女了。”

  柳鹏程和孙支队听得眉头越皱越深,这混蛋得有多少人想杀他啊!

  这个时候,又一串警车开着警报来了,是矿务局公安处到了。

  柳鹏程走过去,迅速和公安处纪处长介绍了案件的情况,纪处长说道:“走吧,都回公安处吧,在那好好说说,都在大道上也不像话。”

  二十分钟之后,大家都坐在了公安处会议室吃早餐。

  早餐非常简单,一个茶蛋,三根油条,一大碗豆浆,一碟咸菜。

  大家把油条撕吧撕吧放进豆浆里,然后就着咸菜唏哩呼噜吃了起来。最后把茶蛋吃掉,一顿早餐就算是完事。

  等大家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温局和高局也到了。

  孙支队介绍了案件的情况和进展,包括军分区的人勘察枪支的情况。经过几位领导简单的协商,最后基本上吧侦破的调子定了下来。

  第一,全力保证矿务局,尤其是总机厂的安全。这是重中之重,这个由总机厂负责,有任何困难,市局都可以提供帮助。

  第二,调查死者李满囤的社会关系,看看能不能找到嫌疑人。

  第三,调查六三式自动步枪的来源,以枪找人。

  第四,组成联合专案组,温局亲自担任组长,高局,纪处长担任副组长,专案组设在矿务局公安处大院。矿务局负责专案组后勤保障工作。

  警察们开了会,领了任务就一窝蜂开着车查案去了,剩下一个柳鹏程面对一群领导。

  温局对柳鹏程说:“小柳,肯定有想法吧,说说看。”

  柳鹏程说道:“六三式自动步枪要不就封存了,要不就是在民兵手里。如果是部队武器库被盗,我们不可能一点风声都听不到,所以我怀疑是大混乱期间流落在外边的民兵武器,很不好查。

  至于李满囤的仇人,肯定是先找到当过兵的或者接受过基干民兵训练的。我想的是另外一件事,大半夜的,李满囤自己跑路边的树林子干啥去了。要不就是凶手和李满囤认识,把他骗去的,要不然就是他去树林里没干好事,那树林里当时就应该还有一个人,女人。

  还有就是凶手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打死李满囤的子弹是从公路的方向射出来的。大概率是汽车。因为六三式枪长一米多,要是摩托车和自行车携带,那就太显眼了。

  而案发时间是凌晨三点多,走夜路的大车都走的差不多了。白天出发的大车又都没起来呢,正好是公路上车最少的时候。没准就能找到目击者看看当时有什么车经过。”

  孙支队问道:“刚才你开会的时候怎么不说?”

  柳鹏程说道:“正式开会没法说这些,我刚才说这些,全都是推测,而且是那种连依据都没有的推测,正式开会的时候怎么能说?再把大伙儿带沟里去!”

  几位领导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柳鹏程说的是头头是道的,细想每一条都是猜想,连推理都算不上。因为推理是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的。

  但是纪处长还是说:“大鹏说的有道理,开会是不能说这没影的事儿,可是现在这案子线索实在是太少了,我们治安科抽出几个人来把大鹏这些想法都落实落实。

  有收获是最好,没有也不耽误咱正常的侦破工作,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吧,这要是五天之后军队真开进来,谁都不好看。”

  高局长说道:“那就麻烦纪处长了。”

  纪处长摆摆手,表示没什么。站起来说道:“大鹏和我走,看看你爸那怎么样了。”

  总机厂的事情是不能怠慢的。柳鹏程和几位领导打个招呼就和纪处长出去了。纪处长先去带着柳鹏程去了治安科,让治安科去落实一下柳鹏程的想法。

  然后他俩也没开车,而是步行了十几分钟溜达到了总机厂。这个时候正好是上班的时候,再晚点都要迟到了。

  就看到很多工人骑着自行车奔向厂门,一边骑车还一边和边上的工友聊着天,1前车筐里要不就是放个工厂统一发的帆布工具包,要不就是一个网兜,里面放着铝饭盒,那是他们的午饭。

  尽管总机厂是有食堂的,而且味道不错,价格也是厂里补贴以后的价格,但是大多数工人还是选择自己在家带饭,能省下点钱。

  厂门口的大喇叭卖力地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

  柳鹏程心中感慨,这就是九十年代啊!

  突然喇叭的音乐声停了,一个男人的声音传了出来:“现在播放厂办通知,现在播放厂办最新通知,明天开始,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各个车间的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和机关干部。

  必须统一穿厂里的工作服,包括衣服和裤子。佩戴工牌,携带工作证,保卫科和办公室会在门岗检查,有不全的,车间主任或者机关部门领导在上班后到门岗领人,扣班组分。”

  柳鹏程看到,门岗有两个经警在检查带着兜子的工人兜子里的东西。经警穿着制服,打着武装带,还挂着牛皮枪套,里面是五四式手枪。

  吴科长看到纪处长他俩走过来,从门卫室里走了出来,也是穿着警服,带着枪。

  纪处长问道:“柳厂长来了吗?”

  吴科长说道:“早就来了,我们安全会都开完了。听到刚才大喇叭广播了吧。你们找柳厂长的话,就快进去吧!”

  于是柳鹏程和纪处长告别了吴科长,向厂机关大楼走去。

  这个时候,柳鹏程电话响了,接起来一听是张丽丽的电话,还以为所里出了什么事情。

  结果张丽丽说刚才接到市局林政委电话,要他们赶紧把账上的钱花了。说是局里有人说他们所钱太多了,应该上交一部分。

  柳鹏程都没犹豫,说道:“你去找局里汪主任,让他帮咱定一台金杯警车。别的我想想。”

第260章 赶赴唐岭

  由于专案组就在公安处,柳鹏程干脆把车停在了公安处,自己准备天天跑步上下班。回家的时候,柳爸柳妈已经回来了,把晚饭都做好了。就等着柳鹏程回来吃饭。

  吃饭的时候,柳鹏程说起了花钱的事情,柳爸突然说道:“你把那台伏尔加开走吧。现在也没人开,再放着都要放废了。”

  原来总机厂就有桑塔纳,捷达,伏尔加三台小车。后来局里走总机厂的路子统一采购一批大奥迪,厂里就留了一台。而且厂里成了大众全球合作伙伴之后,一汽又送来了一台长的和奥迪一样的小红旗“样车”。

  这样一来,伏尔加干脆就没人开了,连车队的司机都没人愿意开那车。

  柳鹏程说道:“那开到二手市场卖了啊!”

  柳爸说:“你个傻孩子,事儿能这么办吗?矿务局是活不起了还是咋的,去二手市场卖车!这车要是再想不出办法处理掉,我都准备发到花田那边当支援物资了。”

  柳鹏程急忙说:“那可别,还是给我们当警车吧。”

  第二天柳鹏程就打电话给张丽丽,让她带着人来矿务局接车,带两万现金。

  两万,这就是昨晚上爷俩“讨价还价”之后的价格。

  张丽丽带着小刘上午就到了矿务局,然后他俩就看到了一辆八成新的伏尔加轿车。

  柳鹏程说道:“这个车开回去马上办过户手续,上警牌,上警灯,喷警车涂装。”

  张丽丽一想就知道为什么了,这也是防着那帮红眼病说这说那的。很痛快地答应下来。柳鹏程带着张丽丽去总机厂财务科交了钱。又到办公室取了手续,又教小刘这车怎么开,看小刘能熟练驾驶了,让小刘把他送到了专案组。

  专案组很热闹,孙支队问柳鹏程事情办完了没有,柳鹏程说办完了,就是提个车。孙支队让柳鹏程看看大家昨天一天的收获。

  应该说刑警支队确实是瑞城警察精英汇聚的地方,昨天一天的时间就足够他们查出了很多的线索。

  不过柳鹏程首先看的是关于枪的事情,是今早军分区一个参谋送来的,63式自动步枪的相关技术资料。还有几张各个不同角度拍摄的63式自动步枪的照片。

  和资料一起带来的还有一句话,北方省范围内没有63式自动步枪被盗抢的记录。

  这就麻烦了,几乎宣告了“以枪找人”这条路已经是死路。

  然后就是比较公开的李满囤的几个“相好”的情况,以及他们老公的情况。可惜的是,不是在外地打工没有作案时间,就是没有过当兵或者民兵的经历,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

  至于其他的“相好”,肯定还是有的,但是警察都查不出来,她们老公知道的可能性又有多大?或者说能不能赌这些秘密“相好”中的一个,老公恰好知道了,恰好接受过军事训练,恰好在外省得到了一支63自动步枪,恰好自己有车能把这么长一把枪带回来。又恰好拿不出李满囤死亡时间的不在场证明?

  柳鹏程看着这份名单,突然说了一句话:“这名单上怎么没有王秀兰?”

  孙支队说道:“王秀兰?”

  柳鹏程说道:“对,王秀兰。王秀兰后来结婚的老公要是知道了这边的事情,会怎么样?王秀兰当时可是干部,而他老公只是工人,一个美貌的女大学生,干部,嫁给一个普通工人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美事儿。如果他和王秀兰再有点感情,那就太有杀李满囤的动机了。”

  孙支队皱着眉头:“可是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七八年了吧。”

  柳鹏程说:“问问唐岭那边吧,王秀兰这个丈夫是什么情况。”

  孙支队说道;“那就要通过省厅沟通了,已经跨省了。时间上也不知道能不能来得及。”

  一直在一边听着他们对话的纪处长突然说:“不用那么麻烦,唐钢是咱局的主要客户之一,两家的关系一直非常好,前年他们保卫处的人还来这边参观来着,当然顺便去北滨看看古城,泡泡温泉,我打个电话吧。”

  纪处长说完,就回到办公室打电话去了。

  柳鹏程则看起来另外几份询问笔录,是李满囤的几个“兄弟”的。

  这几个人有的是李满囤在大墙里结实的,有的李满囤被赶出李家村之后在县城结识的。都跟随了李满囤很多年。

  从他们几个的笔录来看。柳鹏程总结出了李满囤的几个“特点”。

  第一,这人十分的聪明,他发迹既不是抢到了什么古董,也不是去闯北了,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本钱。实际上他是去粤都当倒爷了。凭着几百块钱的本钱,倒腾电子产品,具体点就是电子表和计算器。

  但是古董的事情,闯北的事情都是他放出的风声,就是不想让大家知道他是怎么赚的钱。所以不能是古董的原主人或者是闯北时候惹下的仇人,因为这俩事儿就根本不存在。

  第二,这个人的发迹还是比较“干净”的。当然干净的前提是他和他的弟兄们都太有名了,当初在县城里是威名赫赫啊,加上又都是大墙里“深造”出来的。也没人敢在虎口里夺食。而且对于生意上的事情,他想得很开,帮助过很多“后起之秀”,兄弟不理解,他就说,反正钱我们又不能都赚完,不如送个人情。

  所以这人在商界几乎是“仁者无敌”状态。死于商场仇杀的可能性也没有。

  第三,李满囤开始做生意之后,实际上已经不管“江湖”上的是是非非了。所以死于江湖仇杀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柳鹏程拿了一张纸,写了李满囤能确定的三种仇人,那种值得要他命的仇恨。

  首先就是李家村的人,这小子在李家村干了太多坏事了,连人家祠堂都烧了,这和撅人家祖坟也没有太大区别了。

  第二就是他得势的时候弄死的人的后代或者亲属。当初这小子祸害的可远远不止一个李家村啊!

  最后就是由于他极为特殊的“爱好”给自己作的死了。

  就在柳鹏程一边看笔录,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时候,纪处长回来了。

  纪处长说道:“查清楚了,当年王秀兰回厂之后就离了婚,然后就报了支援边疆建设。早就走了。他的前夫叫刘家才,是退伍军人,还参过战!王秀兰走了之后,他认为是他没能耐,王秀兰家里不同意他们的婚姻,于是也停薪留职去南方了。

  再具体就得去问他老娘了,他是个孝子,什么事情都会和老娘说。那边让咱们整理一下要问的问题,他们保卫科帮咱们去问问。”

  柳鹏程站了起来:“反正不远,才三百多公里,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