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10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赵毅耸耸肩,说道:“没什么隐藏的,我爸在市府办公室上班,原来是经开区副长,刚调过来不长时间,也就是个正处。

  柳叔不也副处吗,没差多少,还有就是念名单那个二级警督是我小姨,zz部副主任。不过你自己主动跑三大队,不怕陷在这里啊,你这家伙也有底牌吧。”

  柳鹏程觉得赵毅这家伙尽管有的时候不靠谱,但是人还不错,也就没有瞒着他:“我爷爷住军分区干休所,有个小洋楼。”

  赵毅想了想,突然瞪大了眼睛:“我靠,你是柳老的孙子!”

  还没等柳鹏程说话,赵毅这货又可怜兮兮地说:“我以后可就指望你,和你混了,我以后要是没出息,就天天在家门口哭。反正我知道你家住哪。”

  柳鹏程心说你现在就够没出息的了。柳鹏程转移话题:“行了行了,我爷爷是我爷爷,我是我,再说我爷爷也退休好几年了。你不是说有好吃的吗,哪儿呢!”

  他这正说着,赵毅的肚子很应景地呼噜噜叫了几声,赵毅急忙说:“走走,跟我走。吃饭去。”

  两人从赵毅家门口出来,来到了一家叫“王家老面馆”的小饭店,看起来里面人还挺多。赵毅带着柳鹏程走进去,问了柳鹏程吃茴香之后,要了两碗蚬子面,一个荤拌菜拼盘,两瓶百花蜜汽水。

  本来柳鹏程听说是蚬子面,以为是蚬子汤煮面。其实不是,是炸酱面,那酱就是蚬子茴香酱,不太咸,给的量又足。

  劲道带着麦香的面,鲜甜的蚬子肉,口味独特的茴香和喷香的大酱在一起好像是起了化学反应,实在是,太好吃了。

  两人头都不抬干掉了一大碗面条,这才捡着拼盘里的猪耳朵,香肠,五香肉皮吃了起来。

  赵毅喝了一口汽水,掏出一个摩托罗拉火柴盒寻呼机看了一眼,说道:“他们还有十五分钟上班,咱俩二十分钟以后走。”

  半小时之后,两人已经站在了市教育局继续教育科办公室里面,管报名的老师非常热情,尤其是他们表明了自己除了报自考还要报学校之后。

  最后,两人报了位于隔壁锦市的锦市师范学院,柳鹏程报的是法律,因为上辈子他就考下来了司法证,这个他比较熟,当然也比较有用。

  赵毅报了中文,这货文采斐然,加上中文是最好过的专业,很适合他这种只想要个文凭的人。

  唯一不爽的是,她们俩没有毕业证,可以拿书,可以去学习,但是在有毕业证之前不能参加考试,因为他们报的是专升本,他俩起码得是“专”才行。

  互相交换了BB机号码,约好了晚上在租的房子住,明天一起上班。两人分道扬镳。

  柳鹏程回到家里已经三点了,休息一会儿做了晚饭,父母也回来了,问了今天报道的情况,得知柳鹏程还报了自学考试,两人都很高兴。

  柳妈拿出了五百块钱给柳鹏程,算是报销他今天的费用。吃过饭之后,柳妈帮着柳鹏程收拾行李衣服,柳爸回厂里把车开了出来,却不是那台伏尔加,而是一台中兴皮卡。

  柳爸柳妈商量了一下,在那么远的地方上班还是有个摩托方便一些,收拾好东西之后,柳鹏程和柳爸合力把摩托车抬到了皮卡的车厢里,一家三口才上了车。

  到了三大队的时候已经晚上七点多了,柳鹏程找卢大爷打开了门先是把摩托卸下来,放到车棚里。然后带着父母来到了他和赵毅租住的房间。

  柳鹏程的父母显然对这个房子还是比较满意的。换了行李之后帮忙收拾一遍。就在他们要走的时候,门又开了。赵毅也来了,不过他带着的不是他的父母,是他的小姨。

  王副主任没有穿警服,而是一身便装,后面还跟着一个男的,显然是他的小姨夫,而那个很可爱的男孩就是赵毅的表弟。

  两家人见面寒暄了几句就九点多了。两家的家长也就走了,孩子明天报道,可得好好休息。

  两家人都走了之后,赵毅和柳鹏程立即就去了丽红商店,还好商店还开着,两个家伙买了香烟,方便面,火腿肠,榨菜,饼干。还买了一箱健力宝和一箱啤酒。都搬了上去。

  两人庆祝“喜迁新居”,每人喝了一瓶啤酒之后,就各自回屋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报道,比柳鹏程想象的复杂。因为实习生的加入,各组全部打乱重新分组。

  三大队的辖区一共有六条主要巡逻路线。就是六个中队。

  至于哪个中队负责哪一条则没有规定,因为每个月要调换一次。中队内的班次则一周调换一次、正好对应四个小组。

  柳鹏程的小组组长是金长河,转业干部出身,他转业的时候正好巡警大队成立,他直接就转业在巡警三大队,算得上是元老了,看得出他为人很是热情,让柳鹏程叫他金大哥就行。

  吴大哥得有四十多岁了,是他们组的联防员,原来是啤酒厂的保卫科长,改制以后也下岗了。他是本地通,他话不多,不过他对柳鹏程说这片有什么事情找他没毛病。

  看起来这组的人还是不错的,柳鹏程暗暗想到。

  至于领导的情况,昨天晚上小姨就介绍过了。

  三大队大队长张大队,要学历有学历,要能力有能力,北方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才32岁,在港口分局法制科工作了好几年,到三大队之前是港东派出所副指导员。调到这里当大队长应该是一个过渡。

  这个大队长一身便装,文质彬彬,西裤裤线笔直,皮鞋亮得能照出人影,长得白白净净还带着一副金边眼镜,说话也很和气,其实更像是一个老师或者是报社编辑什么的文字工作者。

  教导员韩东风和他正好相反,原来是富山区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兼任一中队中队长。

  长得好像铁塔一样,个头和柳鹏程差不多,一米八二左右。眼睛像是长了钩子。这位到三大队一来是解决张大队经验不足的问题,另外就是解决自己的级别问题。

  别人不知道怎么想的,反正柳鹏程觉得这两位领导和自己一样,在这个地方呆不长。

  领了值班表和工作笔记之后,今天也就解散了,新的值班表明天开始执行,柳鹏程他们这一批实习生也明天开始上岗。

第019章 第一天巡逻就见血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柳鹏程就和赵毅来到了单位。在单位食堂混了一顿小米粥馒头咸菜,打着饱嗝来到了前面的大厅。

  没多长时间,金大哥和吴大哥都过来了。这时候柳鹏程才知道,他们组的三个人都没有住宿。金大哥家的嫂子就在附近的总机械厂小学当老师,也在附近机械厂住宅住。

  吴大哥更不用说,人家就是这里的坐地炮。

  金大哥到了之后,就带着柳鹏程去领执勤装备。一条腰带,一条肩带。一支电警棍,一副手铐。然后是一个制式记录本,一支圆珠笔。一个执勤袖标。

  金大哥则多了一个对讲机,一把五四式手枪,一个备用弹夹。但是他没有电警棍。

  吴大哥只有一支警棍,一根武装带。那警棍和柳鹏程上次用来抓歹徒的一样。

  领了执勤装备之后。金大哥带着柳鹏程上了一辆昌河警车,柳鹏程发现里面已经有了三个警察,原来巡逻地点远的话,是有警车接送的。

  两组人见面之后寒暄几句,柳鹏程又做了一下自我介绍,说了几句客气话,警车就发动了。

  看来赵毅这小子今天的巡逻地点应该不远,柳鹏程隔着车窗看到他们组溜达着出了大门。

  说是很远,小昌河开了五六分钟之后就在一家叫做青年副食店的商店门口停了下来。等他们三个下车以后,警车在前面的十字路口拐个弯继续向前开,看来那组的巡逻地点更远。

  金大哥说道:“这边是皮鞋厂,福利纸盒厂,还有毛纺厂。毛纺厂现在已经全部停产,皮鞋厂也半停产。这边还有一所初中,就是市12中,一个小市场,这些都在我们巡逻的区域内。”

  柳鹏程急忙点头。

  吴大哥说道:“咱这里也没有草原,也没有牧场,弄皮鞋厂,毛纺厂就是当时瞎搞。没有原料,也没有技术,能成才怪呢!”

  金大哥没说什么,就是摇摇头。

  三人往前走了几步,就看到了十二中,正是上学的时候,三人帮着维持了一下秩序,尤其是交通秩序。等到学校早自习铃声响起来的时候,几人继续向前走。

  金大哥说:“十二中是这条巡逻线的一个重点,尤其是上下学的时候。第一要保证交通秩序,还要注意有没有小流氓抢劫学生财物或者调戏女学生。”

  柳鹏程点点头:“我记住了金大哥。”

  再往前走就是市场了,一个破旧的牌子上写着:建设路农贸市场。

  金大哥继续说:“这里有个农贸市场,幸福街那边有个轻工市场,尽管面积都不大,都是我们巡逻的重点。”

  吴大哥接着说:“因为这边厂子效益都不太好,所以东西都便宜,也有不少城里的人到这边买东西。而且这边距离农村近,市场里也租临时摊儿,所以农民进城卖东西的也不少。”

  金大哥说:“对,这两个市场还是挺热闹的。这种地方一定要多去几次,一个是人多的地方就容易有警情,二来是多让群众看到我们就更有安全感。”

  几人说着就走进了市场。人果然不少,很多摊贩都和金大哥和吴大哥打招呼。两人也都笑呵呵的回应。还不时把柳鹏程介绍给大家。

  经过餐饮区的时候,吴大哥直接拐了个弯坐在了一家豆腐脑摊子的饭桌上,说道:“早上没吃饭,今天我请客。”

  金大哥也坐了过去,吴大哥要了一碗豆腐脑,两根油条。金大哥就要了一碗豆腐脑。柳鹏程实在是在食堂没少吃,就要了一碗豆浆。

  过了一会儿豆腐脑上来了。看起来确实非常不错,闻起来也不错,豆香味十足。

  柳鹏程喝了一口自己的豆浆,非常浓,非常香,应该是一点水都没有兑。

  吴大哥说道:“好喝吧,以后可以早上到这里换换口味。”

  柳鹏程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但是巡逻的时候吃早饭没事吗?

  好像是看出了柳鹏程的疑惑,金大哥笑着说:“我们巡逻的时候是可以休息的,时间由组长掌握,要不然一直不停走四个小时,那不是警察,那是马拉松运动员。这里也是我们的一个休息点,这条路线上还有两个,待会路过的时候我告诉你。”

  金大哥又对吴大哥说:“老吴,你连着三天在市场吃早饭了吧,就算是吃不惯食堂也吃不惯嫂子做的饭啊!”

  吴大哥说道:“别提了,你大嫂也没在家啊,我外孙又生病了,不能去幼儿园,我们亲家两口子又都得上班,我老伴这不是去锦城照顾孩子去了吗。”

  金大哥刚要说话,就听到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柳鹏程几人迅速站了起来向争吵声的源头走了过去。老吴走之前把账结了,柳鹏程看了一眼,加一起才两块二,太便宜了。

  柳鹏程走之前还不忘把剩下的豆浆都干了,实在是,太好喝了。柳鹏程决定以后一定来!

  这时候三人循着吵闹声过去,一看周边已经围满了人。

  吵闹的一方是一个卖螃蟹的小伙子,开着一辆小拖拉机,车斗里都是海蟹。另一方是一个老头,大概五六十岁。

  柳鹏程他们几个过来的时候,小伙子瞪着眼睛,要打老头。好几个围观的年轻人死死拉住了小伙子。

  老头也不示弱,一个劲儿地吵吵:“你卖的死螃蟹就是死螃蟹,还怕人说?”

  柳鹏程听金大哥询问看热闹的群众知道了怎么回事。

  小伙子在卖螃蟹,老头要买螃蟹,非得要小伙子便宜点,小伙子说就这个价格,你嫌贵可以不买。然后老头就说小伙子卖的是死螃蟹。

  其实要柳鹏程说,小伙子说的没错,我东西就这个价格,你不满意别买就完事了,非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人家卖的是死螃蟹,这不是找事儿吗。

  三人知道了怎么回事,挤了进来。

  小伙子一看警察来了,也挣脱了几个拉着他的小伙子,说道:“正好警察来了,你们给评评理,我这螃蟹是不是个个活。”

  小伙子一边说,一边扒拉着车厢里的螃蟹。

  说实话,活着确实是都活着,但是也都是剩下最后一口气,在弥留状态了。

  金警官小声说:“你还不趁着人多减价卖,活螃蟹什么价,一会儿死了什么价啊!”

  小伙子脸色一变,大声吆喝道:“我不和你这老头废话,我让大伙评评理,原来是十块钱三斤,现在我卖三块一斤,十块钱四斤大家看看螃蟹活不活,拿回去蒸了好吃不好吃。”

  这个价格要是死螃蟹确实是贵了,要是活螃蟹可够便宜的。小伙子话音刚落。几个大妈马上冲了过来,异口同声:“给我来十块钱的!”

  老吴这个时候在劝那个老头:“还不赶紧走,等着他忙完了找你算账啊,就算是讲价也不能说人家卖的是死螃蟹啊!”

  老头看大家都挤着买螃蟹,没人看他,自己面子保住了,也就灰溜溜走了。

  柳鹏程全程看到了两位老大哥处理这件事情,心里非常佩服!心说这真不是警校能学到的!

  柳鹏程看老吴在人群里揪住了一个半大小子,从兜里掏出十五块钱,说道:“三儿,你在这买十块钱的螃蟹,再去老徐家烀肉买五块钱的猪头肉,都拿回家去,告诉你爸我下班去你家喝酒,记住没?”

  半大小子一个劲儿的点头:“记住了,吴叔你放心吧!”

  三人开始往外走,柳鹏程笑着说:“这是嫂子不在家你解放了呗。”

  老吴嘿嘿一笑也不吱声。

  金大哥也笑着说:“老吴大哥这一顿酒,一天的工资可不够。”

  老吴说道:“赚钱就花呗。”

  金大哥说道:“小柳你可不知道,咱老吴大哥还真不在乎这仨瓜俩枣的,幸福街轻工市场刚建成的时候,谁都不知道以后咋样,床子(摊位)没人买。

  正好市场占了嫂子他们单位一块地,就以这个为名头,七折买给嫂子他们单位的职工。结果吴哥两口子到处借钱,一口气买了三个床子,现在咋样,一个月租金比我一年工资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