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肉丝米面
只需要一场白灾,朝廷当即斩断和草原的粮食交易。失去了粮食来源的瓦剌部,到时候只能将目标投向那些最弱小的牧民。
而当牧民们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再被夺走的时候,这一局便到了十成十的地步了。那个时候,草原就是任由我大明拿捏,予取予夺之物。”
明人太可怕了!
范虫心中震惊不已。
这样的诛心之局,自己是断然不可能想的出来的,更没法独自做成的。
他深深的感叹道:“此局,恐怕要耗时四五年的时间才能做成。”
“大明从来都不缺时间,缺的是合适的机会,以及合适的人。”
帝国最年轻的内阁大臣,语气平静的陈说着。
高仰止的双眼,目光深邃的盯着坐在对面的范虫。
书案上,重新传来了指敲马蹄声,朱允熥说道:“欧监使有为大明赴汤蹈火之志,朝廷如今要耗费欧监使四五载时光,去往关外操办此事,不知欧监使可否愿意?”
高仰止在一旁附和道:“这一次瓦剌部马哈木入朝,内阁之前也有过商议,若开互市,边关上该有重臣坐镇操持。内阁以为,该有朝臣挂都察院、礼部衔,坐镇关外。”
这对君臣一言一合。
范虫已经是眼冒金星。
朝廷的任官规矩他还不懂,但他听得懂重臣代表着什么。
“微臣愿往边关而去,为殿下分忧!”
范虫不假思索,满口应下。
见到这位从欧罗巴漂洋过海而来的夷商范虫答应下来,朱允熥笑着站起身,走到了对方的眼前。
范虫赶忙起身,姿态虔诚恭敬的颔首低头躬着身。
朱允熥身后拍在范虫的肩膀上:“朝廷议定了关外互市一事,到时候你这个欧监使的官职就要再往上升一升。一个礼部郎中,都察院巡察御史的官衔还是要挂一挂的。”
高仰止也站起身,似是随意的看了一眼范虫身上那件不曾换下的苍蝇绿官袍:“礼部郎中乃正五品的衔,着青袍。”
范虫已经沉浸在即将升官的美梦之中。
朱允熥侧目看向高仰止:“为了欧监使届时办事能畅通无阻,孤得要上林苑找袁少师问一问红薯的事情。”
高仰止当即上前,当太孙的手从范虫的肩膀上离开后,他便伸手搭在了范虫的肩膀上:“臣送欧监使回会同馆。”
范虫整个人都矮了好几寸,满脸涨红。
晕。
实在是让人有些晕。
……
“马哈木等人进了会同馆之后,便不曾外出。中间只是托请会同馆的人,将他们带来的东西,暂时安置在旁边的乌蛮驿。”
出太孙府,往东城外上林苑监衙门过去的路上,田麦驾马跟随在朱允熥的身后,低声禀告着瓦剌部众人的动向。
朱允熥点点头,心中却是在回想着今天调阅出来的近年关外局势。
朱棣在北平都司领军深入漠北数次,和傅友德、冯胜等人对长城东侧的蒙古鞑靼部造成了多次打击和削弱。
大宁都司那边则是频频深入东北,大明的卫所戍堡,从山海关外开始不断的往北推进,试图将那整片黑土地都收入囊中。
瓦剌部看准了这个时候大明的精力主要被长城东侧的蒙古鞑靼部牵扯,所以才看准了这个可能闷声发展的时间,想尽办法去壮大自己。
不能给草原上的前元余孽们喘息的机会!
出了朝阳门。
朱允熥轻声开口:“派人去关外,赶在马哈木回瓦剌之前,将他那个草原第一勇士的名头给传出去。”
田麦躬身领命:“属下明白。”
待一行人到了上林苑监衙门外。
许久不曾来这边的朱允熥,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诧异。
翻身下马,朱允熥望着空荡荡无人看守的衙门口,台阶上几只肥硕的母鸡,正悠哉悠哉的来回踱着步子。
衙门后面时不时的又会传来阵阵鸭叫声、鹅鸣声。
忽而,有犬吠声在衙门里响起。
一时间,原本还悠闲的家禽们,顿时乱作一团。
朱允熥眼睁睁的看着一群大鹅,尾后拖着一长串黑点,就从衙门里展翅而出。
几名护卫立马上前,将这鸡飞狗跳的场面挡下。
“没走错地方?”
朱允熥有些意外,惊讶的回头看向身边的田麦。
田麦脸色紧绷,身为暗卫,上林苑监的变化,他们自然是知道的。
只是这样的变化,太孙不曾问起,自己也没有必要起说。
不过小事尔。
此刻太孙问起,田麦方才说道:“有一阵子了,依着属下等人打听的,是少师说要让百姓们能多吃些肉,所以尝试着看看能不能由朝廷统一大规模养殖家禽,然后以成本价售卖给百姓,亦或是贴补给学堂里的那些孩子们。”
朱允熥眉头挑动,自己前面经略草原之策,有为了解决大明九边之患,也有为了购进牛羊肉,好让明人的身子能更加的壮实。
倒是不想,袁素泰这位大明少师,竟然也有了这样的想法。
田麦继续道:“少师觉得,少年强则大明强。我大明有最聪明的人,也有最厉害的兵器。但少师觉得,我大明的孩子也要更健硕,不能输于诸如草原上的那些人。”
朱允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
“小老头这是一日都不打算歇息的呀。”
“去寻寻他在作甚。”
“孤今天可是准备好生洗劫一番上林苑监的!”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殿下快快征服草原吧
如今的应天朝堂,有那么几个地方,是明显有别于旁处。有那么几个衙门,是不同于其他部司衙门的。
诸如武英殿前的税署衙门,诸如由张二工管理的各处工坊。
而上林苑监,这个本来是应天各部司衙门里最普通的一个衙门,如今也变得格外的不一样。
根据户部、税署的核算,仅仅是这几年的时间,上林苑监当初从交趾道带回来的粮种,种植范围已经遍及中原诸道。而在琵琶湖旁的沙土地种出来的红薯,如今也已经是扩散到了除直隶以外,浙江、江西、湖广、河南、山东诸道。
上林苑监这个当初不起眼的衙门,可以说是凭借这一己之力,让整个中原最适宜耕种的土地出现增产的现象。
土地是中原王朝的核心。
粮食是天下百姓的底线。
让百姓吃的饱,仅凭此一项功绩,上林苑监便功在千秋矣。
以至于当朝廷在今年开始推行新政,朝堂格局发生改变,皇帝创立文渊阁处理天下军政要务,遴选重臣入值文渊阁的时候。
所有人都笃定了,大明少师、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在文渊阁中定然是有一席之地的。
但偏生,这位有着大功德的重臣没有入值文渊阁。
没人会觉得这是皇帝对袁少师的打压。
朝廷断然不会打压如袁素泰这样的人。
随后就有人开始传出,这是袁少师公忠体国,一心只做喂饱整个大明肚子的事情。
于是,袁素泰和上林苑监的形象,在所有人的心中再一次拔高。
对国家有大功德的人,养一些鸡鸭鹅,没有半点的不妥。
就算是将这些鸡鸭鹅养在朝廷衙门里,也是不成问题的。
就连平日里闲来无事的都察院御史,路过上林苑监衙门前,便是被大白鹅追赶,被雄鸡啄顶,被肥鸭嘲讽,也不敢有只言片语发出,而是甘之若饴的希望这些鸡鸭鹅能长得更肥美一些。
任凭应天城繁花似锦,上林苑监总是岁月静好,各自相安。
一名身着灰布麻衣,有些跛脚的半大孩童,手拿着簸箕和扫帚,脸上表情有些无奈的从上林苑监衙门里走出来。
孩子那不时张合的嘴巴,表明了他正在不断的无声咒骂着。
而对象,正是这衙门外逃散的鸡鸭鹅。
提着簸箕的孩子出了衙门,站在外面看向四周,眉头皱的更紧,回过头看向衙门里面:“再慢些就要多费时间了。”
随着孩子的一声呼喊,又有数名同样穿着灰布麻衣,年龄相仿的孩子从衙门里走了出来。
这些孩子手中有拿着簸箕扫帚的,也有提着长竹竿的。
只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或大或小的问题。
手拿着竹竿的孩子,开始冲向远处,试图绕到逃出衙门的鸡鸭鹅前头,好将其都重新驱赶回衙门里的笼舍中。
孩子们对朱允熥等人的身份,似乎并没有察觉。
那最先提着簸箕走出来的跛脚孩子,嘴里更是无声骂骂咧咧的低着头,打扫着地上的粪便,到了朱允熥身边。
“这些孩子是?”
朱允熥面露疑惑,侧目看向身边的田麦,对这些从上林苑监衙门里出来的孩子的身份有些好奇。
田麦微微躬身颔首,小声道:“都是养济院里的孩子。少师有此偶去养济院,看到这些孩子便起了念头,觉得朝廷接济抚育这些孩子,还得要考虑往后的长久之计。”
朱允熥脸上好奇之色更重了一些:“少师这是又有什么打算?他要让上林苑监收下这些孩子?”
“少师想着,等上林苑监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养殖方式,就让这些孩子慢慢接手,到时候各自分摊一些。等孩子们再大一些,就让他们自己出去寻了地方养殖家禽,如此也算是有了一份依靠过日子。”
田麦说的有些迟疑,上林苑监管到养济院的事情,算起来是有些职权上纠葛的。
想了想,田麦又道:“这些养济院的孩子来上林苑监帮闲,衙门里每日也算些工钱,不算多,权当是雇佣了些人手。”
朝廷的财政预算,每年都是有预算和结算的,这一点田麦瞒不住,内阁那边想要查,随时都能调阅出来。
朱允熥脸上露出微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少师心系社稷,非等闲之辈可比也。”
上一篇:从系统开始的诸天掠夺
下一篇:不想当明星的我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