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肉丝米面
朱元璋点点头:“是徐家还有其他几家的海运营生吧。”
朱允熥嗯了声:“中山王府名下的田地,这些年全都清空了,置换去了交趾道。再次前提之下,才有了经营海运的事情。
不过,如今朝廷民间海运,也不过是半数被他们几家掌握着。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朝廷也不必太多担心,海运会脱离朝廷掌控。
事实上,中山王府几家的海运营生,朝廷虽然不占比,但内府库却占了三成的份子。原本孙儿是不准备要的,但徐家还有另外几家,却言称,这是借了我家的情分才做出来的营生。
孙儿后来让税署暗中查了一下,这几家的营生,税赋账目上都不曾有问题。交趾道那边的产出,也依着摊丁入亩的正税缴纳,海运这一头则是依照新的商税定期缴纳的。
爷爷若是想看,只需让孙大伴调阅内府库的核对张目,便可一清二楚。”
朱元璋点点头:“俺不禁他们做这等营生,踏实的赚干净钱,朝廷也不会夺了他们的进项。”
朱允熥嗯了声,双手兜在一起。
老爷子这话只说了一半,而另一半便是,只要徐家那几家人,若是觉得掌握了大明的海运营生,就能大捞特捞,藏下不该那的银子,朝廷也就不会顾及往日里的情分。
朱高炽在一旁开口道:“龙江造船厂五条造船平台,另外四条造船平台,我见所造战船不光不同,大多也都与过往没有差别。”
这是朱高炽第一次来到龙江造船厂。
在他的设想中,今日在这里应该是看到全都是新式战船的场面,却不想大多数的战船都是过往的样式。
朱允熥解释道:“如今张二工他们紧要的事情,就是试航蒸汽战船,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会推出蒸汽海船,这一点会更容易,只需交代下去,寻常的造船匠人也就能做好。
而后,才是新式的铁甲战船尝试,继而又会是铁甲海船的制造。步调是早先就确定下来的,一步步的走,少量制造,等一切都妥当了再驻步更换现有的水师战船。”
朱元璋点头道:“合该如此,不弄清楚弄稳妥了,若是有问题,只会平添朝廷耗费。张二工路子走的稳,蒸汽机、战船,还有他那些个新东西,这些年对朝廷助力不小。”
爷孙三人正在观看着造船平台,聊着这些事情。
原本还在江面上的张二工,早就被人禀报,陛下、殿下、燕世子三人都来了,便立马急急忙忙的坐上小船,赶会船厂。
这时候,张二工正带着一群匠官,急匆匆的赶到三人面前。
“微臣参见陛下,殿下,见过燕世子。”
“臣等参见陛下,参见殿下,见过燕世子。”
张二工如今还是有了些官样,接驾问安得体,在他身后的匠官们亦是紧随其后。
朱元璋直接摆手,而后开口发问:“张二工,朕只问你一句,朕要大明组建一支无敌的舰队,你能否替朕办成?”
张二工明显的一愣,谁能想到面见皇帝,头一句就是询问这样的问题。
朱允熥轻咳一声:“你便如实回答即刻。”
张二工深吸了一口气,拱手道:“回陛下,只要再给臣三年时间,臣就能开始打造铁甲战船!五年之内,朝廷将会拥有第一支小规模铁甲舰队!十年!十年之后大明的水师将无敌于海面之上!”
“十年。”
朱元璋嘴里低声呢喃了一句,随后悄悄的握了握拳头。
张二工有些紧张。
十年之约,其实并不是自己心中最佳的规划,只能算是最低的限度,在保证铁甲战船能够在水面之上航行不沉。
朱元璋却是笑了笑,转口道:“听说今天试航蒸汽战船,且带朕登船去看看。”
……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天堑亦可变坦途
皇帝要乘舟登船。
登的还是在进行炮击试验以及即将开始的航行试验的新式蒸汽战船,这让张二工有些犯难。
如今这条蒸汽战船,是大明的第一艘新式装配了蒸汽轮机的战船。没人情况,在彻底确定之前,这条船会发生什么事情。
毕竟,蒸汽机的研制过程中,就发生过多次爆炸事故。
若是今天这个时候,被安装在战船后舱的蒸汽机炸了?
张二工立马用手指深掐手心,让自己将这个恐怖的念头从脑袋里赶出去。
他抬头,小心的看向一旁的皇太孙,希望皇帝陛下能打消登船的念头。
朱允熥踮脚瞅了两眼远处江面上的战船。
于大明的寻常战船相差无几,就连船舱甲板上的桅杆,也依旧保留着,且并未曾有过削减。
而在船尾,却有着两根巨大的钢铁圆筒探入水中,连接着在水面下的巨幅螺旋桨叶。
船头上原本明制战船所具备的撞角,也被更换成了钢铁构建,且将整个船头包裹住。
这大概是为了给整条战船平均配重,在后舱增加了两台蒸汽机之后,更换船头的撞角,用以确保战船不会后重前轻。
望着因为密封性而不得不斜插入水的传动杆,朱允熥倒是也很想登船,亲自体会一下。
朱允熥看了张二工一眼:“劳烦张侍郎安排船只让我等登船。”
张二工心中无奈的长叹着,拱手领命。
随后他便转身与麾下官员安排皇帝、太孙等人的登船事宜。
“让人先回船上,叫蒸汽机熄火。再多叫走江船游曳于蒸汽战船周围,以备不时之需。”
张二工脸色凝重,随着在朝中为官日久,他终还是体会到官场上的规矩和皇权的森严。
麾下领了命,当即便去江边的码头栈桥上安排事情。
这一头朱元璋已经带着两个大孙子,沿着最外侧的造船平台往江边码头而去。
即便是已经看了许久,朱元璋对身边造船平台上的在建船只,也是感觉好奇和兴奋。
他挥手指向平台上最大的一艘在建战船:“这是水师五千料的宝船吧,这一条船需要多久才能完工?”
“回陛下,若在过往,这一条五千料的宝船,抛开备料备工诸事,仅在这造船台上,就需要龙江造船厂一整年的光景才能打造出来。”
朱元璋抖起衣角,双手背后,侧目望向张二工:“如此说来,现在更快了?”
张二工朝着朱允熥拱了拱手:“臣等时前与殿下商榷,得流水同工作业之法。如今,便是这五千料的宝船,龙江造船厂也能在十月之内完工下水。”
朱元璋顿感好奇:“你与太孙商榷而得之法?”
张二工连连点头,称赞道:“太孙殿下天资颖慧,实在是微臣所不能及的。微臣能有今日的这些功劳,全是太孙殿下所赐。殿下时常有奇思妙想,让微臣等人茅塞顿开,事情也就办的更顺了。”
朱允熥有些无奈,整个朝廷,这话也就张二工能说。而他更无奈的是,就连张二工现在也变得有些‘巧舌雌黄’了起来。
一旁的朱高炽则是开口道:“有载,秦有同工同做之法,秦之强弩军械,专人责成一处。想来,熥哥儿便有从此处借鉴之意。”
这话就听的朱元璋愈发满意。
老爷子连连欣慰点头:“还是读书的好,要多读书,更要给书上的东西都用上才最好。”
说着,老爷子眼神激励的望向朱允熥。
“近来做的不错。”
朱允熥连忙躬身颔首,只是心里却是嘀咕了两句。
这些日子,因为自家两个崽崽被养在乾清宫,自己在老爷子那里的地位可谓是江河日落,与过往那是大相径庭。
朱元璋今天显得很兴奋,双眼不停的在造船平台上巡视着。
每见一样新奇事物,便要拉着他的工部左侍郎张二工询问细节。
只是张二工每每都是各种造船上的生僻工艺名称脱口而出,朱元璋也不寻思去理解,就是拉着要张二工说道清楚。
便好似是随着张二工的叙述,老爷子自己就已经亲临了造船的全过程。
二百多丈的路,很快便在朱元璋那浓郁的求知欲中走完。
江边码头栈桥上,早就已经停泊了几艘调过来的走江船。
在江心洲和岸边中间的夹江里,下了船锚的蒸汽战船上,最高的那根桅杆顶部,一名望手正手抱桅杆,不时的眺望向岸边,时而又低头,似是在与穿上的人通报皇帝的位置。
“爷爷小心。”
眼瞅着老爷子兴致冲冲的就要直接跨上走江船,朱允熥轻喊一声,疾步上前,轻飘飘越过栈桥和船舷,停在甲板上,探手伸向身形有些不稳的老爷子。
朱元璋手掌紧握朱允熥的手臂,这才止住因为准备不足便要跨上走江船,而有些晃荡的身子。
待爷孙站稳脚跟,朱高炽、张二工等人也都一一登上船舱甲板。
望着前方的江心洲,因为脚下随波逐流的走江船,而不断起伏的画面。
朱元璋微微一探。
朱允熥悄然看了有过:“爷爷有何心事?”
“俺只是在想,这千里大江,中原百姓横渡者至今夕又有几何?南北往来,唯有渡船而过。”朱元璋拍拍身前的船舷栏杆,轻声道:“不知何时,我中原百姓才能平步越过这道天堑。”
“天堑终有坦途日。”朱允熥脸色坚信,笑道:“潘德善在黄河河道上,以水泥筑造减水坝,抵御上游洪水,减轻下游冲击。
此法若是成功,则中原这两条大江大河,以及那无数的河道,再不需舟船便可横渡。”
朱元璋顿时心中一颤。
他本只是一句畅想而已,却不想竟然会从大孙子嘴里,听到确凿的可行性来。
朱元璋当即转身,伸手抓住朱允熥的手腕:“熥哥儿!你将方才的话再说一遍!”
老爷子的声音有些大,甚至是变得颤抖起来。
引得一旁的朱高炽和张二工侧目看了过来。
朱允熥轻笑一声:“中原桥梁历来皆为石、木为主,因其质地,跨度至多不过数十百来米。而如长江黄河,河深水急,桥梁横跨,不提建桥材料质地,单单是这水流流速,就能冲垮所有的桥梁。”
“那水泥又如何确保所造桥梁不被冲垮?”朱元璋急声询问,双眼满是期待。
“孙儿与潘德善就黄河河道减水坝施工,做过推演。上游筑坝拦截分流河水,减水坝位置清理河床淤泥,深挖至底,浇筑水泥墩,层层累上。待水泥墩凝固,再清开上游拦水坝,则减水坝成。”
朱允熥徐徐道来,神色平静。
他与潘德善,亦如他与张二工,往往都是就一个问题,提出一个可行性的解决办法。
而至于究竟该如何解决,还是得要潘德善、张二工他们去具体探究。
自己拥有的只是这个时代所不具备的知识点而已,到底该如何实施,还得将就术业有专攻。
朱元璋皱眉细想,倒是也想起来河道总督前些日子,上过一道奏章,上面便有提及减水坝。
老爷子啊了一声,脸色郑重了起来,语气也变得深沉:“减水坝又与跨越这大江大河有何干系?熥哥儿,若是我朝能将这大江大河之天堑,顺服为坦途,你可知是多大的影响?”
上一篇:从系统开始的诸天掠夺
下一篇:不想当明星的我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