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141章

作者:南希北庆

  为什么不激励我们写出更好的文章呢?

  我们也需要激励啊!

  说好的士农工商呢?

  朝廷这是本末倒置啊!

  还有一些权贵也酸得要命,我们盐酒特权前不久被收回,工商业却得到特权,你皇帝想干嘛。

  可不能这么搞。

  这破坏了阶级啊!

  他们开始跟皇帝闹腾起来了。

  涉及到封建阶级,这小事又变成了大事。

  赵顼郁闷了,赶忙将张斐叫来,

  “这回好了,闯出祸来了。”见到张斐,赵顼就是一顿埋怨。

  “陛下勿忧,我已经想好应对之策。”张斐赶忙道。

  赵顼问道:“什么应对之策?”

  张斐道:“很简单,也给他们奖赏。”

  赵顼问道:“怎么给?”

  “文章。”

  张斐道:“如果他们发表的文章,对国家建设有利,官家直接发赏金给他们。

  而且这文章不局限于治国,包括天文地理,军事财政,学术,等等,只要他们的理论得到朝廷的认可,并且取得成功,陛下就亲自给予奖赏,就比如说殿帅的练兵法,我觉得就可以获得这个奖赏,要不陛下再额外增加一块匾额,以示对文人的看重。关于奖金的方面,可以由慈善基金会出。”

  “也只能如此了。”

  赵顼点点头,又道:“不过先别提宋守约的练兵法,如今在闹的是文人,这要又给了武将,他们更会变本加厉。这样,先给王介甫和司马君实,奖赏他们对改革变法贡献。”

  张斐点点头道:“这样也行。”

  赵顼叹了口气,道:“朕之前就说了,朕恩赏是不能随便给的。”

  张斐道:“陛下,你就别抱怨了。”

  赵顼气愤道:“朕为何就不能抱怨。”

  张斐道:“那些商人为了感激陛下,直接规定每年的十月初八,要给予优惠,以示对陛下的感激,古往今来,圣君不过如此啊!

  虽然是遇到一点麻烦,但也让陛下获得民心。等到这道圣令下去,文人也会感激陛下的,陛下是最大的受益者啊。

  这比单纯地拿着厚赏去收拢人心,不更加高明么。

  就拿司马学士而言,陛下给他多少厚赏,他也不会太在乎,因为他对身外之物不感兴趣,但是陛下要对他的文章,予以奖赏,这是一种肯定,司马学士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赵顼听得眼中一亮,越想越美滋滋,嘴上却道:“朕就说说,这也不行么。”

  张斐道:“我是担心陛下愁坏了龙体。”

  “这还差不多。”

  赵顼又道:“对了,最近军器监那边又改良了火器,改日你与朕一块去看看。”

  “是。”

第七百八十二章 文武并行

  对于赵顼的抱怨,张斐是还有些不太理解。

  殊不知,工商无大事,文人无小事。

  商人就是再怎么样,再大的事,统治者也都可以置之不理,不就是一个商贩么。

  但文人一旦计较起来,那就是再小的事,特么也是大事,赵顼也非常害怕,赶紧给补上,不然的话,这会出事情的。

  这任务自然也是落到张斐头上。

  因为赵顼也不知道这到底该怎么去弄。

  但是,理论知识和实际发明,在律法上面,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之前已经颁布版权法,此法都已经写入《临时法》中。

  要无此法,晏几道怎么可能凭借故事,为邸报院赚那么多钱,就是因为在很多地方,大家都不敢用盗版。

  如果再将文人的文章用于激励法,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只能是用奖励的方式来体现。

  张斐就建议赵顼,咱们创造一个大奖,来忽悠,哦不,来安抚这些文人。

  而且,得制造噱头。

  在治国方面的学术文章,取名为孟子奖。

  用古圣人之名,来命名此大奖,这够噱头吧。

  之所以不用孔子,那是因为孔子地位太高,张斐有些不太敢用,而孟子则是在宋朝期间,这地位才开始大幅度上升,也深得宋朝文人的推崇,无论是司马光,还是王安石,都比较推崇孟子。

  因为孟子的思想,是能够有效缓解宋朝当下的社会矛盾,同时孟子强调的君臣关系,也是非常符合共治天下的思想。

  在孟子的思想中,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仇人。

  是一个双向关系,宋朝很多大臣,都是这么认为,君主看我不爽,我也不哄着你,老子回乡务农去,谁还离不开谁呢。

  这孟子有庙奉祀就是始于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

  但现在还没有神化,用孟子来命名,既不会冒犯,又能增加分量。

  既然有文人奖,武人自然也不能落下,不然的话,可能又会出事,关键现在赵顼非常重视军事发展。

  于是,在军事方面的学术文章,设太公奖。

  这太公就是姜太公。

  由诸阁学士共同来评估。

  五年评估一次。

  然后由皇帝亲自下旨奖赏-——奖金为一万贯。

  总之,是牌面给足。

  这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引爆文坛。

  文人们是欣喜若狂啊!

  孟子奖。

  听听这名字!

  不得了啊!

  而且是诸阁大学士来进行评估。

  这专业性。

  况且五年才选一次,科举才三年,可见这分量之重。

  如此种种加成,此奖一出,立刻成为文人的最高荣誉殿堂。

  皇帝?

  就算不是皇帝亲自下旨,也不打紧,皇帝懂个鸡儿,他就是一个颁奖的吉祥物。

  对此,文人都表示非常满意。

  这里面有一个因素,就是国子监的崛起,导致科举正在渐渐弱化,而且科举只是涉及到年轻学子,不是所有文人。

  文人始终没有一个华山论剑,可以争天下第一的舞台。

  虽说文无第一,但是文人们又特别爱争高下,尤其是宋朝的文人们非常好这一口,因为政治环境比较宽容,王安石、苏轼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天天写文章,评论时事,批评宰相。

  此奖来得真是恰到好处。

  再没有人抱怨什么激励法。

  文人们都在蠢蠢欲动,将此奖设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而此奖刚刚成立不久,便宣布了第一批获奖者,这个其实是赵顼钦定的,也就是王安石和司马光这对双子星。

  诸阁学士对此也没有怎么去反驳,到底过去十年,朝廷就是他们的二人转,当下的政治格局,也是他们二人奠定的。

  这都是无可争议的。

  但获奖的可是作品,而不是人,是针对他们当初发表在名士报上的两篇文章。

  一篇就是王安石针对他新政理念发表的文章,主要理念就是,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不管王安石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但这与当即国家发展的趋势,几乎是一样的。

  另一篇则是关于司马光针对公检法发表的文章。

  公检法的成功,就更加是没有争议。

  绝对是名副其实。

  赵顼对此也是相当满意。

  但结果这消息一出,这二人立刻被骂成狗。

  你们也配?

  这就是文人。

  文无第一。

  他们例举文彦博、欧阳修、富弼等人的文章,你们看看呀,这不比那两篇文章优美?

  什么东西。

  诸阁学士是瞎了眼么?

  还是说这其中有内幕?

  赵顼表示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