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担心
“你们突击队一向有自己的思想,我估计老团长也和段鹏你交代的很清楚,这次具体要怎么打,段鹏你就自己安排。”
“是!”段鹏应道。
王怀宝继续道:“那么接下来咱们先用两天的时间,让咱们战士快速熟悉这些美式装备,并迅速上手。
四营长,你和四营的战士们用美式的步枪已经很久了,有充足的经验。
你们可不能藏私,要及时把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其他各营的战士们。”
韩烽笑道:“团长,你就放心吧!绝对没问题。”
韩烽说着,包括四营的几位连长,脸上无不洋溢起得意的神色。
瞧瞧!
这就是先达者为师的道理,眼下关于这批美式装备怎么使用,咱四营倒是成了全团的老师了。
“至于此次穿插迂回作战,切断日军的运输线的作战任务,韩烽,我还是交给你们四营。
你们四营,是由原本在中条山积累了相当作战经验的山地连组成。
此次的穿插迂回作战任务,非你们四营莫属。”
这是对四营将士们的认可。
韩烽当即挺直了胸膛,回应道:“请团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王怀宝点了点头,继续安排其他各营的具体作战任务。
最终的作战部署,与孔捷让段鹏转述的打法基本上无二。
最擅长潜伏、渗透、突袭作战的突击队,负责大闹日军占领区内的县城。
炸毁鬼子的军火库,烧毁鬼子的粮草,甚至是破坏鬼子的通讯站、供电站、火车站等等。
闹的动静越来越好,最好让鬼子县城乱成一团。
四营原本的山地连战士们,则是利用对中条山一带地形地势的熟悉,趁机穿插迂回,绕到日军扫荡部队的背侧。
重点放在鬼子的运输线上。
切断日军的运输线,让日军扫荡部队因为缺乏后勤的供应,只得被迫提前结束打扫荡。
另外,一营、二营、三营则是负责从正面牵制。
同时,在日军顾首难顾尾的时候,趁机打掉鬼子的并屯村儿,消灭伪政权,彻底打破鬼子并屯政策的蚕食。
……
……
中条山区,黄河以北。
军事上的战局在悄然之间演变着的同时,另一边,中条山背靠的黄河以南。
豫州大地上。
正迅速蔓延、加剧着一场比战争更加恐怖千百倍的天灾——几十年难遇的大旱灾。
战士小武陪同着原晋南报社记者沈文月,在独立四团战士们的掩护下,南渡黄河进入豫州大地,已经是第三日。
两人带了将近一周的口粮。
此时,由于日军主力还驻扎在中条山背靠的黄河以北,并没有继续向豫州进军,所以现在的豫州大地上倒是还没有看到鬼子的身影。
只是随着旅程继续,随着步伐的越发深入。
沈文月与小武目睹了这一路走来,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一路遍地尸骨,唯有苍蝇打转与野狼哀嚎的惨绝人寰的人间炼狱景象。
随着继续深入,惨象越发的令人目不人视。
在干旱的几乎龟裂的道路两旁,随时能看到的被饿死在半途中的百姓们的尸骨,是越来越多。
目睹这一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沈文月忍不住悲叹道:
“杜甫在《兵车行》里面描述,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我一直叹古人命运多舛,人命竟是如同草芥。”
“可如今这时代,天灾人祸并行,一旦灾难降临在普通的民众们头上,惨象岂不是比古代更甚吗?”
“在南下黄河之前,我也曾听逃难过去的灾民们讲述过豫州每日发人的骇人听闻的情形。”
“当时虽然也对灾民们的遭遇和悲苦有同情,但始终无法切实感受,我甚至以为灾民们有夸大其词的成分。”
“可现在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天真,灾民们所描述的那些灾难,与我们眼前所见,又哪里比得上十分之一呢?”
这一路走来,就算是上过多次战场,见过流血牺牲的小武,在目睹这一路的惨象之后,面色也有些发白。
当初在独立团的时候,团长孔捷提出。
在从豫州通往山西的一些官道上,隔上一段距离,建一些收容站。
当时小武不明白这些收容站究竟是干什么的,还以为是暂时收纳活人的。
后来才知道是收纳那些没人搭理的,暴露在官道上的那一具具骸骨。
现在目睹这一切,小武算是彻底明白了,为什么团长会这么安排。
这里灾情的严重,已经远超过世人的想象。
如果不是亲眼瞧见,又有几个能想象的出来呢?
……
第808章 主动进攻 布局
……
一路目睹天灾人祸并行下,民不聊生的惨象。
沈文月和小武虽然同情灾民,有心帮助,却是无能为力。
在经过大量的难民群的时候,小武紧了紧将装着干粮的包裹,右手摸着佩戴在腰上的驳壳枪,警惕的注意着四周。
同样作为农民的孩子,尝试过饥饿。
小武太清楚了,在饥饿的影响下,人性什么是根本不存在的。
他和沈记者就带了这一周的干粮,这要是暴露在灾民们的面前,这些恶急眼的灾民绝对会一拥而上,引起不必要的暴乱。
“乡亲们,大家继续往北走,路上会遇到一些收容站,那是我们八路军晋西北抗日第一支队,在沿途搭建的一些收容站。
那里的同志会告诉大家之后怎么走。
只要过了黄河,进了三晋,我们八路军一定会想办法帮助大家共渡难关的。”
这时,有一道声音从不远处传出,沈文月和小武闻言望去,原来是遇到了一处由独立团修建的收容站。
收容站的同志们正在和过道的灾民们做宣传。
“孔团长帮助灾民的举措都已经延伸到这里来了!”望见这一幕的沈文月感慨道。
小武笑道:“是啊,我们团长一向考虑的比别人长远,他老早就说,要在沿途搭建这些收容站,帮助逃难的百姓们。
团长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坚持坚持,困难迟早会过去的。”
沈文月点了点头。
她也有帮助灾民们的方法。
她一路走来,遇到集体逃难的百姓,一个个面黄肌瘦,官道两旁随处可见饿死之尸骨。
她都尝试用手中的相机拍下。
用她的话说:“各地的军队和政府眼下只关注着对日的战争,哪里有人注意到眼下发生的惨剧?
这里的一幕幕,如果不用相机拍摄下来,保留下来,又有谁会相信呢?
希望这次深入采访获取的资料,还有拍摄的照片,后续发行的报道,能够引起政府的重视,将重心放在对灾民的帮助上。”
为此,沈文月在沿途还采访了一些灾民。
小武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同时,替沈文月解释道:“老乡,这位是记者,能把咱们这里发生的苦难给报道出去,让所有的地方都知道,到时候政府才能把注意力放过来,帮助大家,沈记者要是问什么,你就配合配合,如实回答!”
那被问话的老汉听了这话,倒是点了点头。
沈文月问:“老乡,你是从哪里过来的?”
老汉操着一口河南腔道:“俺是一路从豫中来的。”
“豫中,那这一路的路途可不近!”
“咦,谁说不是嘞,跟俺同行的,一路上饿死了七八个!”
“为什么要逃难过来?我听说豫中是发生了旱灾,但是政府就没有进行一些救助的举措吗?”
那老汉一听这话,竟是露出义愤填膺的神情,大骂道:“咦——,那些狗东西,能指望的住?
原本俺们家家户户重点地,多少家里还攒了点粮食,那些白狗子三天两头的进村征粮。
平时收成好的时候,俺们家家户户吃着杂粮,就着野菜,还能凑合。
一旦遇到天灾,收成不好,连野菜都没得吃,俺那村子周边的榆树皮都被吃干净了。
孩子们饿的不行了,去吃观音土,有好些肚子疼,给活活疼死的。
俺们想求个活路,只能逃出来。
就这还是那些有力气跑路的,那些上了年纪跑不动的,只能呆在村子里,等着活活饿死……”
说到心酸之处,这老汉哽咽着,竟不能言语。
听到老汉这些话,心情沉重的沈文月快速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她要把老汉所说一丝不差的报道出去。
就这样一路朝着豫中的方向继续深入。
沈文月的笔记本记的是越来越好,拍摄的照片也是越来越多。
……
……
此时,中条山战局也在悄然之间演变着。
上一篇:全职高手:一剑风雷变
下一篇: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