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从上品金丹开始 第49章

作者:金丹摘除手术

  许庄掐了个法诀,摄起一丝冥冥气机,确认所寻无误,忖道:原来如此……无怪说是出了差错,不过只要能生出向道之心,倒也没什么妨碍。

  正自思索,许庄忽然目光一动,略催一丝法力,顿时卷起清风,往一处峰头落去,却见峰顶削出一片平整石台,一名鹤发童颜,身材高大,着星宿法衣的清隽道人盘膝之上,正静待许庄到来。

  许庄在石台之上落地,拱手道:“劳上人在此守候,是晚辈来迟了。”

  原来此人正是许庄曾有一面之缘的星宿上人,星月坊市的另一位元婴尊者,星宿上人。

  星宿上人并不怠慢,起身还了一礼道:“道友言重了,月华师兄转世投胎,陷于胎迷,贫道忧心其安危,才在此护持。”

  许庄微笑道:“月华尊者此世与我太素正宗有缘,晚辈既然到此,上人当可无忧了。”

  星宿上人喟然一叹,从袖中取出两个小囊,交于许庄手中道:“此囊中是小道谢礼,师兄日后还需道友劳心了。这一囊中是我师兄遗物,烦请道友日后传予他。”

  许庄道:“晚辈自会上心,上人放心便是,至于这囊中之物,晚辈会尽数留予月华尊者。”

  星宿上人也无从知晓许庄所言是真是假,只是微微一礼,道声:“谢道友。”又道:“既然如此,贫道还有事务繁忙,也是时候离去了。”

  许庄心中一动,问道:“听闻上人已经脱离星月坊市,不知如今在何处修行?”

  星宿上人并不隐瞒,双手虚拱了一番,应道:“蒙太玄真君赏识,贫道如今忝为太玄宗外门长老。”

  许庄面容一肃,拱手道:“恭喜道友,入得陨星道场修行。”

  星宿上人抚须微笑,却道:“谢道友,不过道友所言却差了几分,很快陨星道场便是过去式了。”

  许庄疑道:“不知太玄真君欲将道场迁往何处?”

  既然星宿上人敢直白告知,显然此事并无什么不可言说的,便是许庄不问,日后当也能听闻消息,只是据许庄所知,神洲如今已无太好的仙家福地,可满足太玄宗所需了。

  星宿上人目中露出莫名神色,遥遥望向远方,恭敬道:“真君欲往西洲立宗,以无上神通,调和地气,重塑西宿地陆。”

  “什么?”许庄心中一惊,拱手道:“果真如此……实乃天大功德。”

  “不过纵使纯阳真君,神通无量,欲行此事,恐怕也非一时之功吧。”

  星宿上人点头道:“真君所为,贫道不敢妄自猜测,不过太玄门中已有万年之定计,当是先架起西宿洲万里福地,蕴养灵脉,日后徐徐福泽西宿大洲。”

  许庄敬佩道:“此乃福泽玄黄,生养亿万生灵之举,真君大德,实在叫晚辈佩服。”

  星宿上人只是微笑,许庄也不再多言,两人沉默了片刻,星宿上人正生出离意,却听许庄道:“月华尊者如今非复人身,却无名姓,既然上人还在此处,不若为他取一姓名?”

  星宿上人沉吟道:“此事并非贫道所擅……师兄此世生为猿猴,不若以袁为姓,至于名字,也可单名月字,华字?不知可合道友心意?”

  “袁华?”许庄心中莫名感觉并不适合,暗道星宿上人果真并不擅取名,干咳两声,却道:“袁月甚好,不过所谓皎如皓月,不如唤做袁皓,上人以为如何?”

  星宿上人道:“此子即是月华师兄,又非月华师兄,确不再适合以此为名了,袁皓甚好,甚好……”

  说至此处,星宿上人有些怅然,沉默少息便拱手道:“既然如此,贫道便先告辞了,月华……袁皓日后修行,还请道友多加担待。”

  许庄道:“这是我分内之事,道友放心便是。”

  星宿上人点了点头,也不再客套,将脚一跺,倏然化作一道飞星,眨眼便消失在了天际。

  ……

  “芜!”

  一只年岁不大的灰猴,从河中捞起了一个大蚌,喜不自胜,抱在怀中荡回林间,却忽然犯了难。

  这大蚌仅仅闭住蚌壳,灰猴怎么也掰不开来,急的抓耳挠腮,旁边一机灵猴儿见了,一跃而下,取来一枚尖石,两猴吱吱喳喳,一顿打砸,始终破不开蚌壳。

  半晌,两猴儿目目相对,那机灵猴儿眼光一亮,抱起大蚌,荡树而去,灰猴以为它是抢夺大蚌,顿时急了,急忙追上,口中吱吱喳喳不断。

  两猴一前一后,很快到了一片空地之上,空地之中,竟有一处篝火,正熊熊燃烧。

  两猴并不敢轻易靠近,那机灵猴儿左右望了望,却见一只白猿,静静蹲在枝头,望着远处的山峰发呆。

  机灵猴儿叽叽叫了几声,白猿回过神来,一跃而下,一顿吱吱喳喳,接过大蚌,随手丢进篝火之中,烤了起来,两猴顿时大喜,赶忙围上等候。

  那白猿却不搭理,竟然直立行到一旁,在一盆泥水塑起的缸中舀起一口水倒入口中,又爬上枝头,呆呆望着那远处峰头。

  它并不知晓,为何自己生来便于同类不同。

  同类多数灰黑,它却一身洁白;同类多数愚蠢,只有一些老猴儿具备一些智慧,它却善于思考;同类喜爱水果,也爱捕捉昆虫,捞食河鱼,它也喜爱水果,却不喜食虫,不喜生食,直至有一日天雷击木,叫它保留了火种……

  它觉得自己与同类有太多的差异,加之幼时因为毛色不同遭受的欺负,使它游离与族群之外,虽然后来因为智慧,使它得到族群的信服,它却仍未回到林间生活。

  它望着那处峰头,那一日,它忽然见到一道滚滚烟气弥漫了整个峰头,似乎将那不高的峰头隐入了云中,它便似乎被触动了什么一般,一直望着那处发呆。

  它不知道自己心中的感触由何处而来,它只当自己……想要去云间看看。

  白猿忽然立起身子,决意去那峰头看看。

第77章 百山汇处擎天柱

  白猿荡过林间,一路小心避过各处大型猛兽的领域,路上还被险些被一条隐藏在树枝上的青蛇咬上一口,直到入夜,也才将将到了山脚下。

  此时没了日光照耀,白猿却反而觉得舒适,透过月色,白猿隐隐可观察到道路,它知晓夜间在陌生的林地中休息也并不安全,于是毅然往山中行去。

  “喂,小猴子,你往山里去做什么?”

  一只大马猴尾巴挂着树枝,身体忽然垂了下来,口中问道。

  白猿吓了一跳,却意外发觉自己能理解马猴口中的陌生语言,他口中呜呜呼呼,却应不出个所以然。

  大马猴搓了搓下巴,说道:“原来是只还没成精的小猴子,你还是快些回去吧,这山中可不太平。”

  白猿摇了摇头,越过大马猴往山中奔去,大马猴叫道:“喂!那山里可有一只成了精的大虫,你去送食么?”

  白猿充耳不闻,往山中狂奔而去,渐渐的,山势陡峭起来,白猿攀石荡树,直往高处一路而去,没过多久,忽然听闻一声震天的吼叫。

  白猿骇了一跳,这山里真有大虫?

  它挂在树上思考了片刻,想来那大虫也攀不上树来,于是尽量挑着高枝跃去,越往林中,虎啸越近,甚至刮起阴森森的风来,白猿儿跃过一处枝头之时,险些便被吹落下来,好在还是险险抓住了树枝。

  这一刻,白猿忽然理解了什么是‘成精了’,族群中也有只老得不行了的老猴儿,会招风,甚是凉爽,会酿酒,美味非常……但想必那大虫的妖风,定不是老猴儿招风那般舒适。

  白猿心中打起了鼓,成了精的大虫,也许就未必不会上树了,何况还有那妖风,刮得它有些睁不开眼了。

  白猿生出了退意,仰头望去,却见那封顶白烟缭绕,在黑夜之中,竟然仿佛月亮一般耀眼,白猿一咬牙,又纵跃出去。

  这次他没再敢随意在树枝之间跃动,谨慎选择着路线,慢慢往前,风越刮越大,那大虫的低吼频频在耳边响起,忽然之间,白猿瞧见林间灌木耸动,似乎有什么东西潜行了过来。

  白猿心头大骇,赶忙往前冲去,连跳带纵,总算拉开了些许距离,目中却忽然露出恐怖之色。

  原来不知不觉林子已经到了尽头,眼前突兀的显现出一道石阶,陡峭至极,往上延伸而去,很快指向一处悬壁,往偏里一拐,却是绕着峰柱盘旋而上,一侧是险壁,一侧便是悬崖,端看着便是凶险无比。

  身后林间梭梭作响,那东西似乎在灌木之中急逼而来,白猿咽了口唾沫,狠下心跃了出去,落到台阶之上,身后顿时响起一声震天的虎啸。

  白猿不敢回头,手脚并用,逃命似的往台阶上奔爬而去,心无旁骛之间,竟然很快便越爬越高,身后的动静也渐渐小了下去。

  白猿准备回头去望,这才惊醒自己已经在悬壁之上,没有防护的石阶之上攀爬,脚步顿时慢下许多,小心翼翼回头一望,顿时亡魂大冒。

  只见身后追之而来的,不是凶恶的大虫,而是逐步减少的石阶,须臾间已经到了脚下,白猿口中惊呼一声,顿时又亡命地往上奔去,一个错步,险些坠落悬崖,好在还是站稳了身子。

  关键时分,白猿比野兽略强一等的智慧让他稳住了心神,急切而又留意脚下,稳步向上快速登去。

  夜渐浓了,万籁俱寂,只有星月陪伴着白猿,以及背后催命也似减少的台阶。

  它已经奔波了几乎一日一夜,又渴又累,手脚不断颤抖,却不敢停下脚步,麻木又稳重的往山上攀去。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都已经吐白,白猿眼中忽然一亮,前方的台阶突然到了尽头,它脚下反而忽的一软,好在双手在台阶上支撑住了身子,体内涌起最后一丝力气,攀上了峰顶。

  却见极东之处,一轮大日正完全升出,漫天紫气东来,一名神仙也似的道人盘坐在石顶,吞云霞,吐气雾,身侧有如火似的雷霆攒聚,三十二道虹光旋绕飞舞。

  或许是福至心灵,白猿不敢妄动,搅扰了仙人,立着不动,腿脚却一阵酸软,于是跪伏在地,久久不敢动弹。

  过了半个时辰,漫天紫气消弭,大日辰也攀上天宇许多,那神仙道人缓缓收起行功,身侧雷火泯去,虹光已合归一处,飞归窍中,也未睁眼,淡淡问道:“那白猿儿,历经千辛万苦攀上此处,所求为何?”

  白猿伏在地上,一时间怔住了,它却不知道它所求为何,沉默了半晌,直起身子挠了挠脑袋,目中依然只有迷茫。

  “虽有懵懂,却未开智,也不懂自身所求。”那道人不知何时来到了白猿身前,似乎笑了笑,一只大手轻轻拍了拍它脑袋,连续三下,淡淡说道:“既然如此,这一次,我便予你智慧,待你想清楚了所求,再上此峰来吧。”

  ……

  却说另一边,李长风沿大江而上,初时沿江两岸,还都是太素辖属,直入中原大地之后,顿感天地改换,莫说两岸生人,连江河中称霸的妖王,自命河神的精怪敬的都是上玄法旨。

  李长风上岸之后,行过之处,各国各城,拜的第一便是上玄道观,其次才是附属上玄正宗,盘踞一方的小宗小派,李长风辗转几处,还历经了些散修之间的争斗算计,才寻得一座大型仙城,得以乘上传送阵,往中原大地深处而去。

  越往深去,上玄宗于中原大地的影响便愈从各方各面透露出来,甚至近了天柱脚下之后,李长风惊觉这号称玄朝的国度,似乎堪称一个‘仙朝’,虽不是人人通晓修行,但对修道之事家家户户都十分了解,推崇。

  凡俗之人都过上了道法福泽下的生活,安居乐业,修行之人在城池之中都是正常往来,甚至享有尊崇的地位,玄朝皇室,干脆就全是上玄宗的信徒,听闻只有拜入了上玄修行过的皇子,才有立为皇储的资格。

  李长风在玄朝大城之中,乘坐一座云舟,往天柱而去,又堪堪过得五,六日,听闻船家呼喝,叫道:“李小哥,快要抵达了。”

  李长风应了一声,赶忙来到甲板,远远一望,顿生震撼。

  云舟落去之处,有一座巍巍大城,此却不必多谈,李长风所望之处,便是号称神洲中柱的天柱山,上玄正宗的山门所在。

  却见无数连绵山脉,汇成八道,天然按照八卦方位一般坐落,向正中间的天柱拱卫而去,那天柱山,无愧神洲中柱之称,据地恐怕便逾千里,瞧去都不知算不算得山腰之处,便高高没入云中,巍峨已不如形容其万一,只如撑天立地,亘古永存。

  “真乃……百山汇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船家听闻李长风喃喃自语,与有荣焉,自豪一笑道:“小哥,仙城马上便到了,如今虽不是上玄仙宗大开山门之时,但你可在仙城之中多逛一逛,不说被上玄仙宗中的仙家看中,收入门中,也可增长些见识……”

  李长风笑着摇了摇头,却道:“谢船家了,不过我到此处便可了。”

  当下纵身一跃,竟然跳出云舟之外,纵起一道剑光,直往天柱而去。

  那船家吃了一惊,旋即急切喊道:“李小哥,不可擅闯天柱……”

  李长风早已听不见其声音,架起剑光,遁过群山上空,直往天柱而去,正自思索:“到得何处去,才是上玄宗的真正山门?”

  却听忽然一声鹤唳,空中传来一声,冷喝道:“站住!你是何人?缘何擅闯天柱?”

  李长风抬目一望,却见两名身穿上玄宗道袍的弟子,乘着仙鹤,居高临下望着他,见他还不应声,其中一人已经目露不耐,手中托起了一方仿制诸天神雷鉴模样的法器。

  李长风停下遁光,正襟拱了拱手,应道:“我乃太素弟子李长风,奉家师之命,前来送信。”

  “太素门人?”那两名上玄弟子对视了一眼,落下高度,各自拱手一礼,问道:“道友是太素门下,可有凭证?又是奉谁之命,送信予谁人?”

  李长风微微一笑,从掌间露出太素令牌,交予两人过目,两人正仔细对照细节,却听李长风道:“家师太素真传,道妙法师,命我送信予贵宗真传,钟神秀前辈。”

  “道妙法师?”那两人之中的一人,正自思索,听到送信予钟神秀之处,忽然一惊,叫道:“许庄……许庄法师!”

  “什么!”那手中握着李长风令牌的弟子骇了一声,叫道:“还真来了!”

  李长风眉毛一挑,心疑道:“什么叫还真来了?”

  却见那二人急急忙忙将令牌还到李长风手中,一人叫道:“师弟,你先带他到门中暂歇,我即刻便去禀报。”便一架仙鹤,高飞云天之上而去。

  余下一人面上挂起一丝笑容,说道:“李道兄,请随我来。”

  李长风默默点头,两人便往天柱之上飞去,来到山腰之上,却见一尊山门耸立,上书简简单单三个大字:上玄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