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 第754章

作者:夜星猫

  “知道了。”

  “再给你一个任务,如果看见它生病了,第一时间向我报告。”

  “好!”摸着狗狗,曦曦小脑袋不断点,“曦曦一定向爸爸报告。”

  “嗯!”

  把狗带到家,齐云成放心了,给它弄了一个窝后,回去书房看师父当初给的评书资料,同时准备一下评书节目要说的书。

  评书节目一直持续着,三个月以来他跟师父两个人每人说完了一部书。

  看似很慢。

  但两个人轮流着来,也相当于两部书了,而且齐云成这边起了第二本书的一个头。

  要不了一两天便要接着说下一回。

  可在书房想着这最后十天,他还是安心不下来,于是再一次打电话过去问问情况。

  问完了才有心情低头看东西。

  九头案,他一直在琢磨,现在已经彻底弄清。

  并且打算把它作为第一季说的最后一本书,那时候便是第二年了。

  前世坑王驾到足足播出了一年,这一世换成了两个人,计划也是如此。

  看得差不多。

  一两天的时间过去,那一只老狗熟悉起了这里的环境。

  可是一点不吃给面条买的狗粮,要吃也就大米饭外加他们吃的菜,只要不过于刺激的都行。

  这让宋轶看着都多了几分喜欢,国内的土狗就是好。

  虽然他们家里养的面条也不挑食。

  什么都吃。

  而吃完晚饭,时间来到六点。

  齐云成需要再一次启程,这一周又轮到他来说评书。

  此刻再说书的心情完全不同之前了,带着几分努力的情绪。

  别看最近看望的一两天爷爷气色不算太差,可老人的变化是极快的,可能一晚上便会发生什么。

  就例如之前,仅仅一两天没有过去,他老人家便住院了。

  始料未及的事情。

第523章 月亮啊月亮,你能照见南边,也能照见北边!

  “齐老师,还有十分钟!请您稍微准备一下,这一期的录制马上要开始了。”

  “好!”

  评书节目录制大厅侧面的休息室当中,工作人员告诉一声,而等她转身离开,齐云成也是感慨到了被人称为老师的年纪和地步。

  今年他二十八了。

  二胎要是一生,离三十真不远。

  虽然栾队和小岳他们早三十多,可心里还是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也是怕自己真有没了的那一天。

  哪怕说还有几十年。

  不过就在工作人员打开门出去的时候,忽然一道不高的人影迈步进入了房间。

  一进来,齐云成立马起身,一阵无语,“师父,您怎么来了?在这见着您可算是破天荒了。”

  瞧见孩子脸上的诧异,郭得刚嘴角一弯,从节目开启以来当师父的的确没来看过,因为对他的能耐很放心。

  更别说三个月以来进步得很明显,所以干嘛要过来看。

  又不是第一次上台,当初大林第一次上台可把他给紧张得够呛,一直在侧幕听。

  “这不今天稍微有空嘛,有时间便过来了,而且你师娘也是早早去了鼓曲社,家里就只有麒灵。”

  “嗯!”

  齐云成扶着师父,让他老人家坐下,然后自己也落坐在边上。

  今天是礼拜天,鼓曲社那边肯定要演,他不能过去只能师娘帮忙。

  “听说你把你爷爷的狗带回去了?”

  “挺老的一只狗了,一身灰毛!但特别好养,给什么吃什么。也没有说我一带走,什么都不吃的。”

  “这狗的性格是好。”郭得刚叹出一口气,回想起什么,“那一只狗还是01年你爷爷养的,垃圾堆捡回来的时候都能捧在手心里。

  现在一晃,哎~~都算是老了。”

  他们德芸这些演员几乎都喜欢狗,可是听见师父的话,齐云成却一愣,“好家伙!01年,也就是说它十六岁了?拿人类的年纪来说,也得八十了!”

  “是啊!最近一两天你金爷爷经常开玩笑说,这狗什么时候走了,他也该走了。也别说这狗,你还不是我捡回来的。”

  表情一变,齐云成开口,“我就当作您没在骂我吧。”

  郭得刚忍俊不禁的摆摆手,“自己准备吧,快了。”

  “那我去看一眼。”

  起身来,齐云成出去休息室,这时候被邀请来的一两百观众已经坐满了下面的位置。

  甚至一位位还有些激动和兴奋。

  因为这可不是花钱能买来的,都是看运气随机抽选的一些人。

  时间不大。

  熟悉的流程过后。

  掌声一起,演员上台开始说定场诗!

  定场诗说完,闲白再一完,书便接上上回。

  这一篇书叫做《苏三与王三》!

  耳熟能详的故事,京剧上也听过,但说书出来又是不一样。

  所以开始录制那一刻观众们都很认真听。

  包括当师父的也面带微笑瞧孩子。

  说实话今天他过来,完全是师父金闻声给叫的,让他看看孩子说书的现场罢了。

  有一种代替他去瞧瞧的感觉。

  而在说了二三十分钟。

  故事到了一个节骨眼。

  齐云成坐在桌子后语气略快,同时手里一点。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王景隆是回家念书去了,燕京城赋春院百花楼还住着一位苏三。姑娘心里更难受,为什么呢?

  是!现如今老鸨子对她不敢如何,不是上街打了一架吗?听过前文书的您知道,拉着老鸨子上前门大街。两人撕巴起来了,然后看热闹的做主,力逼着老鸨子写些证据来。

  说打这起,三姑娘不接客了,独居百花楼,一直等到王三爷什么时候来接她算拉倒。

  而且独居期间吃喝穿戴都的是这老鸨子出钱,街坊邻居一生气呢还给老鸨子打了一顿。”

  简单地回忆了一下前文书的内容,齐云成重新接着故事说道,“说这些日子呢老鸨子也没辙,姑娘倒是图一清净。可是坐在房间里边,思来想去地也愁得慌。

  什么时候是一站,我那三郎什么时候能回来接我呢?

  坐在这天天的犯楞,老坐在这想……”

  表情气质一转变,齐云成低着头成了剧中的人物,语气各种的思愁,眼神中更是透出淡淡忧伤,同时手里前后的比划。

  “哎~原来我跟这,他跟那!我们俩聊天,喝茶,吃点心。剥个橘子你一半我一半。现在完了,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也吃不下东西,吃一口吐一口。

  吃的甘蔗!!”

  哈哈哈哈!

  正伤情的时候,忽然一个包袱出来。

  下面坐着的观众被逗乐出来,声音还不小,因为正看着演员入神入情了,忽然给你一下谁能忍得住。

  包括当师父的在附近看也是如此。

  挺欣慰的,现在孩子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接触相声、鼓曲、评书。

  等孩子到老,那一定是多门报的艺术家了这是。

  当然也不是捧,只是心里对自己孩子有这么一个期许。

  而他们在乐,齐云成在自己位置上也好不到哪去,微笑道,“是那意思!主要心里难受,正琢磨着,丫鬟过来了。

  拿一盘点心,拿起一个来。

  三姐,您吃这个。”

  声音略微发细,齐云成伸出手递出去的模样,做完这个动作之后,下意识的双手一接一掰,掰开了往旁边一递,发现再没其他人的时候。

  表情一顿,并且解释。

  “下意识的动作,往常这半块拿出去,王三爷便接住了。今儿递出去,才知道他不在。

  叹出一口气,玉堂春把这两块儿半饼全放桌上了。

  乜呆呆发愣!

  小丫鬟在旁边看着呢!三姐,您瞧,您又走心思了吧。您又想三姑老爷了?

  玉堂春:想管什么用啊,山高路远的,也不知道现在他怎么着了。

  丫鬟:您不能这样凡事要往开处想,不定哪天三爷就回来,到时候接您走,好好过日子。对了您瞧,今儿外边多热闹。您不下楼透透气去吗?

  玉堂春:今儿什么日子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