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717章

作者:冥狄z

  “常则平,安则定,饱则安,暖则稳。”

  “大秦这些年之新政,可谓轰轰烈烈,雷霆万钧,大有一扫天下积弊,重定九州之势,但治国之政,除了要讲究大开大合,同样也要讲究阳春之和风细雨。”

  “过于刚猛,则会让天下汹汹难安,民众也动辄怨声载道。”

  “万事都不能操之过急。”

  “也不能事功太过!”

  “而储君人选,也当以守常为主。”

  “老臣就大胆直言了,陛下诸公子中,论守常,唯有长公子可以胜任,再则,长公子性情疏浚,在民间名声很好,若立长公子,也不会有太多异议,也让地方信服。”

  “臣肯陛下立长公子为储君。”

  嬴政微微额首。

  他看向下方百官,问道:“你们对冯丞相所言是何看法?”

  姚贾、崔意如等人连声道:“臣等认为,当立长公子。”

  嬴政默然良久,突兀一问:“朕既知晓此事,何以不能自己补过?”

  冯去疾道:

  “陛下雄略充盈,但并不堪守常。”

  “此交给后人更佳。”

  “而且陛下行政刚猛劲道,长公子行政宽仁待事,刚柔并济,方能让天下彻底安定。”

  嬴政对此不置可否。

  淡淡一笑道:“冯爱卿说得好,朕心中有数了。”

  闻言。

  冯去疾脸色一喜。

  但就在这时,李斯去站了出来。

  他拱手道:

  “回陛下。”

  “臣对此有不同看法。”

  “臣认为大秦以法立国,法讲的是公事公办,讲的是公正公平,若过于推崇宽仁,恐会让秦法秦律失衡。”

  “臣认为长公子不适合为储君。”

  李斯面色肃然。

  他其实并不想这么早站出来。

  但冯去疾前面说的那番话,让李斯心中很是不悦,他跟冯去疾分列左右丞相,各司其职,然则冯去疾却只顾说他自己流于琐碎实务,不善周旋,也不善斟酌,还言丞相总揽大局,言必大事。

  这岂非是在暗戳戳弹劾他专权?

  这他如何能稳得住?

  陛下向来对权势看的很重,丞相府又总司天下政事,他若是被陛下认为独揽大权,丞相之位又岂能坐得住?

  而且他岂会看不出冯去疾的心思?

  眼下长公子为储君的呼声很高,若是长公子真的上位,以冯家对长公子的扶持,势必能在朝堂上更进一步,而冯去疾本就位于丞相之位,在进一步,就只有他这左丞相了。

  他又岂会甘心退让?

  再则。

  他本就不喜扶苏,自然不会推举扶苏。

  眼下冯去疾等人分明是认为稳操胜券,想要借此将他给排挤出朝堂。

  嬴政看向李斯,眉头微微一蹙。

  笑道:“李丞相,你对扶苏为储君,有不同意见?”

  李斯拱手道:

  “回陛下。”

  “臣认为长公子不适合当大秦储君。”

  “长公子的确性情宽仁,也的确在民间多有声望,但储君关系着大秦未来数十年的走向,岂能因所谓名望而定?而且在臣看来,大秦的储君至少要跟陛下政道一致。”

  “不然,法之不法,国之不国。”

  “此乱国之象也!”

  “臣承认长公子是一位优秀的公子,但优秀的公子,并不一定是一位合适的储君,依臣来看,陛下诸公子中,最合适的人选,其实是十公子。”

  “臣认为储君人选当十公子莫属!”

  “请陛下明鉴。”

  李斯朝嬴政深深一躬,而后缓缓退回了座位。

第557章 立储!(求订阅)

  一语落下,全场皆惊。

  就连坐在后方的秦落衡也面露异色。

  他其实想过有人会说到自己,但却是没有想到会是李斯,他转过头,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斯,又把目光移了回来。

  殿内。

  冯去疾、姚贾等人眉头微皱。

  他们其实也没有料到,李斯会突然提及嬴斯年。

  固然,嬴斯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那是以往,现在的嬴斯年根本就不在谈论范围。

  不然他们又岂会这么镇定自若。

  嬴政道:“对于李丞相之言,诸卿是何看法?”

  姚贾出列道:

  “臣对此不敢苟同。”

  “这段时间外界对十公子可谓议论纷纷,十公子在楚地、朝歌之行事,实在是恶名累累,严重败坏了法纪,此等目无法纪,无法无天之行事,臣等实在不敢认可。”

  “李丞相所言的‘法之不法,国之不国’,恐怕才是对十公子的最好评价。”

  “臣承认十公子是有才之人。”

  “但有才无德,擅自妄为,这样的人岂能为人主?”

  “臣认为十公子不当在考虑之列。”

  “不然何以服众,何以给天下臣民交待?”

  “老臣补天之心,请陛下明察!”

  姚贾丝毫不退让。

  事到如今。

  他们早已没了退路。

  他们也不可能退,他们早就站在了长公子一方,若是十公子上位,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根本就接受不了。

  而且秦落衡之行事,实在令他们毛骨悚然,若是十公子上位,他们恐无一人能全身而退。

  为了自身,也为了家族,他们都只能阻止。

  见状。

  嬴政眼露异色。

  他看向下方的朝臣,再次问道:“你们对此是何看法?”

  召平道:

  “臣赞成姚廷尉所言。”

  “十公子品行不端,乃无法无天之徒,贵为大秦公子,就敢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目无法纪之事,若是为储君,只怕所为更甚,臣请陛下以天下为念,切莫听信一些乱语。”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召平话语落下,令狐范、姜叔茂、沈倧等人纷纷开口符合,一时间,朝堂上近七成官员附议。

  与此同时。

  华寄出列道:“臣认为十公子的确有错,但世人谁能无错?有错改之即可,十公子过往毕竟远离朝堂,对律法了解不深,而据臣近日听闻,十公子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秦律,臣相信,十公子在经此之后,定会洗心革面。”

  “臣认为当给十公子一次机会。”

  杨端和道:

  “臣也认为当给十公子一次机会,十公子毕竟年岁尚轻,不谙世事,行事多少有些冲动,但吃一堑长一智,未必就不能改过自新,臣相信十公子的为人品行。”

  “羌瘣附议。”

  “甘罗附议。”

  “......”

  殿内也是传出了赞成的声响。

  不过,杨端和等人的声音,在朝堂上显然掀不起多少风浪,很快就被各种质疑声压下。

  一时间。

  朝堂可谓是争吵激烈。

  见状。

  嬴政微微抬手。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