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7章

作者:冥狄z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自来不可得兼,唯大道独行。”

  ......

  章台宫。

  已到了午时,天气依旧清寒。

  即便殿内炉火升腾,也抑不住寒气不断涌入,嬴政身下披着一件厚实的兽皮毛毯,伏案批阅着政务。

  在将手里竹简批阅完成后,他好似想起了什么。

  朝门外喊道:

  “来人,去把户曹叫来,朕有事问他。”

  “臣遵旨。”

  门外传来一声回应。

  没多时,咸阳户曹就来到了大殿。

  若是秦落衡在这里,一定可以认出,眼前的户曹,正是十日前被‘秦长吏’叫去登记信息的小吏。

  “臣,马任参见陛下。”

  嬴政依旧在忙着批阅奏疏,头也不抬道:“坐吧,朕前面给你交代的事做的怎么样了?”

  马任连忙作揖道:

  “回陛下,秦落衡的验传在制好后,我就第一时间派人送去了,臣绝不敢有任何懈怠。”

  嬴政点头。

  “不用这么紧张。”

  “朕就随便问问,他在收到验传时可有说什么?有没有对前去的官员透露自己要选什么户籍?”

  马任摇头。

  “未曾。”

  “秦落衡之前为亡人,大抵是不清楚这些,臣考虑的是,等日后他来更换户籍时,臣再将大秦的户籍制度与他细说,以便他做出最佳的选择。”

  “只是臣尚有一事不明。”

  “大秦户籍里面,除了常见的普通民户籍、役籍、市籍,还有弟子籍等,前三者可随意挑选,但后者,是需家中有爵位,或者对大秦有贡献的人才能获得的。”

  “陛下容许的范围在哪里?”

  嬴政面无表情道:

  “除了宗室籍、高爵者籍,其他皆可。”

  “臣遵令。”

  就在这时。

  门外有宦官传话。

  “启禀殿下,长公子扶苏求见。”

  嬴政眉头微皱。

  马任见状,也是连忙起身。

  “臣告退。”

  嬴政挥挥手:“下去吧,注意不要泄露了朕的身份。”

  “诺!!!”

第8章 政道裂隙!

  “儿臣扶苏,见过父皇。”

  看见扶苏进来,嬴政脸上没有任何喜怒,甚至连一个点头的示意都没有,继续俯首批阅着成堆的奏疏。

  殿内静默。

  见始皇不理睬,话到嘴边,扶苏一下噎住了。

  只是在殿内呆呆的站着。

  良久。

  嬴政才抬起头,冷峻的看着自己的长子。

  “说,什么事?”

  “父皇终日来操劳政务,而儿臣作为父皇的长子,却始终不能替父皇分忧,儿臣心中有愧,请父皇责罚。”

  闻言。

  嬴政眼中闪过一抹暴戾之色。

  他并没开口,只是双目如虎狼般死死盯着扶苏,面对嬴政突然的怒视,扶苏一时有些无所适从。

  嬴政很了解扶苏的性格。

  他的确很孝顺。

  但更多的是那种悲天悯人,在关中大索这个档口,扶苏前来,只可能是为了劝阻目前在关中施行的大索。

  见扶苏一言不发的站在原地,嬴政眼中怒意更甚。

  “说!”

  “你前来所为何事?”

  见始皇越发生气,扶苏只感觉头皮发麻,但事到如今,若是不见心中事说出,只会让自己越发不受待见。

  “儿臣遵命。”

  扶苏深吸口气,作揖垂首说道:

  “父皇......儿臣这次进谏,是为关中大索一事,儿臣不求父皇改变心中想法,只为直陈儿臣之心曲。”

  “父皇听,也可,不听,也可,只希望父皇不要动怒。”

  “儿臣当日听闻父皇遇袭,同样震恐,也是一心支持父皇关中大索的意见,现在关中封锁已有十日,城中群盗抓获数十人,牵连其中官员也一并处理。”

  “此事大体已经告终。”

  “连日来,因为道路封锁,车马不通,城中粮食几近告罄,而商贾贪财逐利,现在咸阳的米价已高达一石数百甚至近千。”

  “儿臣恳请父皇停止关中大索。”

  “若是继续封锁,儿臣担心城中恐有市民饿死。”

  “而今天下初定,首要大计当为定人心,咸阳为大秦国都,若是城中都有人饿死,这只会让六国贵族更有搅乱人心之口实,也会让城中市民惶惶不安。”

  “此中利害,望父皇三思。”

  “而且这次行刺主要是群盗,实在不应牵连城中市民,莫若让廷尉府对已经抓捕的群盗严加审讯,儿臣相信,不日就能将城中残余的贼人全部抓拿。”

  “祸及城中市民,儿臣认为实在不妥。”

  “请父皇明察。”

  “博士学宫的人对这事有什么说法?”嬴政冷冷的问道。

  “孔鲋等人不建议儿臣面见父皇。”扶苏这次回答的很利落。

  “朕是问那些博士对这次大索有何意见。”

  “儿臣是突然决定面见父皇的,未曾征询过诸博士之见。”

  “果真?”

  “父皇......”

  嬴政眼中闪过一抹冷色,怒而拍案喝道:“你连这等小事都理会不清,日后又如何能决策大事?”

  见始皇动怒,扶苏脸色一白,吓得长跪在地。

  但眼中依旧充满固执。

  嬴政满脸怒意,甚至想直接将扶苏轰出去,但后面还是将心中怒意忍了下来,冷声道:“你认为朕做的不对,朕牵连了他人,但你从始至终都没有想明白一件事。”

  “这天下的安定来源于谁!”

  “是朕!”

  “你根本就不懂从政之道。”

  “甚至你连最基本的君臣之道都弄不清,光有仁善之心有何用?光靠一张嘴就能一统天下?就能让四海臣服?就能让天下太平?”

  “朕发布诏令已有十日!”

  “这十日来,朕告诉你,没有一名大臣上书。”

  “国家大政,事事关乎大秦生死存亡,岂是一个善字一个仁字能轻易了结的?”

  “便说目下这事。”

  “朕下令关中大索,这事会殃及城中市民,这事连你都知道,朝中大臣又有谁人不知?但满朝大臣至今却无一人上书,无一人进谏,为何?”

  “他们知道孰轻孰重!!!”

  “且说那博士学宫,儒生当道,他们一向彪炳自己为仁义化身,向来喜欢跟朕作对,若是往日,他们早早就上书进谏了,但这次却无一位博士进谏,因何?”

  “这些博士何等明锐。”

  “岂会看不出其中利害?”

  “你说没有征询过这些博士意见,但以你的秉性,他们又岂会不知你对这事的看法?但他们可曾劝阻?”

  “方才你那般说法,更是真相立见。”

  “你有心护着这些博士,唯恐朕与他们生出君臣嫌隙,但这些博士可曾念及朕与你的父子之情,又可曾念及你对他们的拳拳之心?”

  “扶苏,你太宽仁了!”

  扶苏苍白着脸咬牙说道:“扶苏愚笨,实在不知父皇为何会执意如此,现今城中群盗几乎被抓捕殆尽,继续牵连城中市民,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嬴政又是一声怒喝。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