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689章

作者:冥狄z

  “楚地情况的变化,超出天下所有人预想。”

  “就算是陛下恐也始料未及。”

  “而楚地本就是陛下用来考察十公子的,十公子的举措的确有些惊世骇俗,但效果无疑也是出奇的好。”

  “只是......”

  “十公子所为过于惊人了。”

  “恐是彻底得罪了贵族、士人,朝堂上也恐为很多朝臣难容,而等十公子归来,朝堂定很难平静了,十公子之政见,激烈如火,完全不容任何缓和和回旋。”

  “也不知是好是坏。”

  王贲轻叹几声,又咳嗽了几声。

  王平连忙拍了拍王贲后辈,开口道:“阿翁,你就好好养伤,莫要多想这些,朝廷的事,朝廷会解决好,再则,十公子不像是鲁莽的人,敢这么做,定是有自己的想法。”

  “阿翁,你多注意身体。”

  王贲轻笑道:“我这身体,本就风中残烛,若非十公子有用,恐早就离世去了,而经楚地之事,我已大体知道十公子会如何用我这老迈之躯了。”

  “哈哈。”

  “十公子外柔内刚。”

  “他从始至终都没想过向群臣妥协。”

  “他要的是独尊!!!”

  “十公子将会是第二个始皇帝,甚至会比陛下更为激进,因为十公子的雄心志在天下,他要打造的是一个新文明。”

  “这一点。”

  “十公子很早便说明了。”

  “只是当时所有人都没在意,但唯有十公子是真这么想的。”

第536章 事起尚书司!(第二更)

  朝歌。

  尚书司政事堂。

  华要、固、王伏、司马昌、苏胡等人都在,人人案上一堆公文,不过此时几人却是兴趣盎然。

  王伏道:

  “十公子果真是天之贵胄。”

  “去到楚地只有两月有余,却一举将楚地局势彻底翻转,我前面看到相关信息,还以为是有人在传谣,等真的打听完全,才知道这竟真是十公子所为。”

  “十公子实在是令人惊叹。”

  华要笑道:“十公子向来如此,做事不按常理,行事天马行空,当初十公子未恢复身份之前,参与了一起破案,同样是以外界不晓的办法破之,而今之举,大概是异曲同工。”

  “只是听闻消息,实在是让人震惊。”

  “直接将楚地贵族一网打尽,还发动底层民众,让民众帮着清理贵族余孽,短短两月,就将楚地贵族顽疾彻底扫清,还十分慷慨大义的将田地分发给民众,此仁德之举,举世罕有。”

  “我等身为十公子属臣,更应恪尽职守,不误十公子之名声。”

  众人纷纷点头。

  随即。

  苏胡开口道:“十公子此举固然很大快人心,但这同样也将天下贵族彻底得罪,加上之前十公子得罪了儒家,我们这几个月,又没少折腾农家、墨家,林林总总下来,恐是将贵族士人得罪个遍。”

  “这会不会对十公子造成一定影响?”

  苏胡话语一落,四周瞬间安静。

  他们作为秦落衡属臣,又岂会不知这些事,但身为臣子,只能奉令行事,而且这毕竟是十公子自己造成的,他们难道还能去指责十公子不成?

  眼下十公子意气风发。

  但他们却不得不多思,毕竟他们现在是真的绑在了十公子身上,若是秦落衡最终不堪重负,他们恐也落不得什么好。

  固开口道:

  “我等身为大秦臣子,执行上令即可,何来这么多想法?”

  “贵族也好,士人也罢。”

  “大秦难道就真缺他们不可?”

  “何况贵族本就不为朝廷所容,大秦开国以来,也从来没有承认过贵族,眼下公子只是把朝廷的态度摆到了明面上,这难道又有什么错误吗?”

  “再则。”

  “贵族忤逆朝廷久矣。”

  “就因为这些家族家室渊源,所以就要高看一眼?大秦的律法中从来没有这样的规定。”

  “大秦是不认贵族存在的。”

  “即是说。”

  “所谓的贵族子弟,其实就是普通黔首,眼下这些贵族在楚地欺压鱼肉底层民众,强取豪夺民田民宅,他们的行为本就触法,十公子依法惩治,难道还能为人质疑?”

  “至于士人。”

  “大秦任选官吏是经学室的。”

  “再有便是举荐。”

  “士人多学儒学、道学,这些学说本就跟法制相悖,若是让这些士人为官,只会让大秦的法制体系崩溃,而今士人几如音音犬吠,何足道哉?”

  “尔等毋须生出心思。”

  “大秦以法治天下,只要在法制体系内,那便是被准许的。”

  “贵族、士人,本就是周朝的称谓,而今大秦灭周新立,本就不同于周,何以要用周的称谓来评判大秦?”

  “过往农家、墨家有着不少学问,却沽名钓誉,不肯真的将学识付诸于实践,而今经过十公子的改造,农家、墨家已焕然一新,不仅在器具上大有更新,不少粮种、菜种都有改良。”

  “等待最终测试结束,再由朝廷昭告天下,岂非是为万民立下了不朽功业?”

  “百家也好,贵族也罢。”

  “若是不能为秦所用,则跟田间村夫、路边商贾、街道小贩有何异处?”

  听到固的话,华要跟着道:

  “固所言甚是。”

  “十公子向来谋而后动。”

  “肯做出这般大动作,又岂会不知后果?”

  “我等只是旁听了一些消息,非是去到了楚地,对楚地有过实地的勘察,不足以评说这番事为,眼下秋收在即,我等也该收回心神,把专注力用于秋收上。”

  “我们来朝歌已近半年,上百个宵衣旰食、废寝忘食之日夜,也该到向十公子展露成果的时间了,而今尚书司内陈列了上百种器物,有新发明的,也有改良的,都是于国于民有大利之物。”

  “只是器物相对还是见效缓慢。”

  “最切实的还是粮食。”

  “从最开始的粮种,到耕具,再到肥料,以及播种耕种方式,这半年时间内,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产量也定会大为增收,而这也是我们政绩上最有力的证明。”

  固慷慨激昂的说着。

  在这半年内,他们也是累的不轻,许辛、相晁、徐升等人固然是亲下田间地头,但他们也从来没有闲着,每次农家墨家做出改动,都会亲自去登记审查,任务量丝毫不低。

  半年不到。

  尚书司内所有人都瘦了一圈。

  不过。

  他们毕竟不在十公子跟前,最终一切都要拿成果说话。

  而且随着十公子越发得势,名声越来越彰显,他们也生出了一股急迫感,因为随着十公子的名声越来越大,投靠十公子的人定会越来越多,其中定会有很多才能卓绝者,他们可没有信心一定比得过。

  而今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眼下十公子声势渐起,距离储君之位越来越近,等十公子真的当上了储君,他们定会受到重用,但重用终究也是要看能力的,若是他们没能给十公子留下好印象,只怕重用也很有限。

  等到十公子即位,天下人材尽入眼。

  他们再想脱颖而出,可就没这么容易了,眼下他们只能尽可能的出彩,以此来赢得十公子信任,借此在今后能飞黄腾达,一步冲天,从而稳固家族荣华。

  华要叮嘱了几句。

  其他人也是连忙应和。

  而后众人就继续如往常一般,处理起案上堆积如山的文书。

  也就在这时。

  突有一名小吏急忙跑了进来。

  小吏拱手道:

  “报!”

  “尚书仆射,寿春那边来书,十公子近日将会启程来朝歌,还请尚书仆射早早做好迎接准备。”

  华要沉声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小吏作揖退了下去。

  此刻。

  众人互相对视,眼中满是惊疑。

  十公子突然转道,属实出乎他们意料。

  司马昌疑惑道:

  “奇哉怪哉。”

  “公子才结束楚地事宜,按理当回咸阳复命,为何会突然转道来朝歌?难道是对我们的政事处理有不满?”

  “但也不对啊。”

  “我们这几月跟往常一样,早出晚归,从来没有懈怠过,也一直雷打不动的传递文书,十公子若是真有意见,不至于要等到快秋收了再过来啊。”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